首页 >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关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秋瑾《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 古诗文
  • 秋瑾《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瑾《满江红》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诗】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别署鉴湖女侠。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欣赏】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阅读全文]...
  •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原文内容和诗意)

  • 诗意
  • 提起《满江红》,我们首先就会想起南宋抗金名将的那首经典名篇,那首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热血豪情,令人动容。不过,今天我们要读的是秋瑾的《满江红》,这首词的豪情不输岳飞,尤其当这首豪情从一介女子中迸发出来时,更让人动容。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是民国奇女子,她自号“鉴湖女侠”,一生行迹,也颇具女侠风范,1907年,徐锡麟相约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殉难,死时只有32岁。

    这首词写于1903年。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1898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居北京期间,秋瑾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与丈夫的矛盾越来越深,终于1904年离开丈夫,远赴日本留学。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京华:意思是京城,是京城的美称。 拭,擦洗。

    寓居京城,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风景明净,就像擦洗过一样。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四面:用项羽四面楚歌的典故,指祖国在地不断遭受列强侵辱。

    祖国的大地上,处处都在遭受列强的侵辱,自己寓居京都八年,内心无比苦闷,思念起家乡渐江的风味。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自己的内心有着救国的志向,只可惜别人却把我当作一般女子,让人很是不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到了词的下阕,秋瑾直吐胸中的豪情志向。虽然身为女儿,不得同男儿一般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自己的内心,却比男儿更加壮怀激烈。

    算*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想自己*生的肝胆诚心,常为别人而屡屡激动,多想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惜那些庸俗之辈,胸襟狭隘,谁能知我?英雄末路,难免要遭受磨难。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莽,草木深邃的地方,引申为广大,辽阔。青衫湿:典出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因无知音而落泪。

    莽莽红尘,何处去寻觅能了解我的知音呢?想到这里,不禁泪下青衫。

    秋瑾的这首词,是她人生志向的宣言。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代,有着许多像秋瑾一样身怀救国之志的奇女子,秋瑾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首词中的女性豪情,是令男人也为之汗颜的。她的这首词,可与岳飞《满江红》交相辉映,合为《满江红》又璧。

[阅读全文]...
  • 秋瑾:满江红

  •   《满江红》

      作者:秋瑾

      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注释:

      1、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2、为(wèi):因为。

      3、拭:擦,揩。

      4、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5、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徒,空,徒然。

      6、侬:我。

      7、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8、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未,不。屑,顾惜,介意。

      9、烈:刚正,有节操。

      10、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热,激动。

      11、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12、莽:广大。

      13、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官职最低的服色。

      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词是秋瑾的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m.ju.51tietu.net)*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阅读全文]...
  • 满江红古诗原文及翻译(满江红辛弃疾翻译及赏析)

  •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和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解析: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每天一首诗词

[阅读全文]...
  • *:满江红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

      原文: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注释:

      1、蚂蚁缘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后来他在屋后发现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原来这就是“大槐安国”。林散之草书《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蚍蜉撼树:唐韩愈《调张藉》,“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西风落叶下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4、鸣镝:响箭,汉时匈奴冒顿单于用来发号施令。有人称,“我们的文章如同响箭一般飞过去,修正主义招架不住了,如同西风卷落叶一般,纷纷败下阵来。”

      赏析:

      这首词,自*年初纪念*七十诞辰发表以来,就被说成是写中苏论战的。

      一九六二年是*的多事之秋。国外,美国上来一个雄心勃勃的肯尼迪,宣称要支持所有朋友,反对一切敌人。年初,美军顾问进入了越南。中国的另一个有麻烦的邻居 --印度,则被肯尼迪称为落后国家的"民主橱窗",并多次公开指出,美国必须帮助印度,让它成为亚非国家的榜样,使它们不至于向中国学*。台湾也派遣了多支武装小分队在沿海各地登陆骚扰。但是,在*内部,争论最多的,还是与苏共的关系。*坚持要"反帝反修"一起来,于是两党越闹越僵。在苏共于六一年十月的二十二上大通过了*章后,两党矛盾急剧上升。在六二年一年里,双方利益或观点激烈冲突的事件就有:伊犁动乱;古巴导弹危机;(m.ju.51tietu.net)苏联同意与美英商谈防止核扩散协议;中印边境冲突;撤走援华专家;催讨朝鲜战争时的军火贷款;中苏边境冲突;东欧五国在它们的党代会上点名围攻*。苏联报纸也开始批判*。*在六二年底开始反击,在报上痛骂意大利、法国和印度的*。但是正式向苏共叫阵,则是六三年七月十四日苏共公布了给全体党员的*以后的事。"*"的第一篇要到九月六日才发表,比这首词的日期晚得多。

[阅读全文]...
  • 满江红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 满江红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出自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释】

      ⑴赤壁矶:即黄州赤壁。

      ⑵周郎:指赤壁大战吴蜀联军的统帅周瑜。

      ⑶区宇:即寰(huán)宇,宇宙。

      ⑷万骑:借指孙刘联军。

      ⑸貅(xiū)虎:猛兽,指军队,勇士。

      ⑹列炬(jù):猛烈的火炬。列,同烈,火势猛。

      ⑺鱼龙怒:潜蛰在深水中的鱼龙类水族因受到战火威胁而怒。这是侧面写战争场面的惊心动魄。

      ⑻卷长波: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

      ⑼曹瞒(mán):指曹操,曹操小名叫阿瞒。

      ⑽今如许:如今又怎么样呢

      ⑾形胜地: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

      ⑿兴亡处: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

      ⒀傍:同旁。

      ⒁春:春色,此用如动词。

      ⒂金缕(lǚ):指嫩*的柳条。化用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参考译文】

      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是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是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凭吊古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胜过读历史书籍。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了,历史的往事随江潮而i折。问道旁的杨柳年年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黄的枝条。

      【创作背景】

      《满江红·赤壁怀古》写于1219年左右(宋宁宗嘉定十二年),作者这时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城州外有赤壁矾,又名赤鼻矾,传说是三国战场,词人过此,也难免不发思古之念,故写了这篇赤壁怀古。

      【赏析】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别是一种写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杜甫《秋兴》诗有“鱼龙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感到怒不可当了。“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下片“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数句,写赤壁矶附*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斗。如今看到这些遗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几度春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东风吹,光景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下片的结穴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这与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及姜夔《扬州慢》结穴处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同一种手法,都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当然,苏轼是宋代一代词坛巨匠,*再写《赤壁怀古》,要想获得读者的赞许,的确有些困难,戴复古写这阕词,也难免有望洋生叹的感觉。

[阅读全文]...
  • 《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赏析及阅读答案

  • 阅读,中秋,语文
  • 《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赏析及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江红·中秋寄远》原文赏析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①横笛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③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④。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注】①玉纤:女人的手指。②横笛:箫笛一类的乐器。③冰壶:比喻清澈世界。④看承别:别样看待。

      1、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上阕中“快”、“怕”、“连”、“问”四个字的表达效果。(5分)

      2、简要概括一下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快”字写出了急切之情。(1分)“怕”字写出了担心的意思。(1分)“怜”字表示爱月之心。(1分)“问”字一语双关,明里关心嫦娥的空冷寂寞,实则是感慨自己的孤独无助。(2分)

      2、先写赏月之宴之酒之歌,(2分)后写赏月之人之叹之想。(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月圆人团圆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此词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

      ①浮云遮月。作者用“快”“怕”两个动词写出对月亮被浮云遮住的.担忧,唤来笛声吹破浮云。②明亮清凉。用冰壶比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

      ③中秋月圆。“玉斧修时节”运用典故,表明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圆又亮。(给分重点在月亮意象的特点,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是难点。1点2分,能答出2点并做简要分析得5分)

      2、①苏词认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表现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分)

      ②辛词以“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人情未必看承别”叹息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情人之间不得如愿长聚的遗憾。结句又化幽怨的情感为对相逢的期待,想象相聚时向情人尽情诉说相思之情。(3分)

      译文

      快上西楼赏月,担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挡,不够明朗。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圆又亮。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应该有很多白发。

      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叹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总是圆时少、缺时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我欲化离恨为聚欢,待人归时再细细倾诉。

      简析

      此词主旨是表述望月怀人之情。上片先以“快”字点急切之情,又以“怕”字出担心之意,再以“怜”字表爱月之心,上结一问妙语双关,明里关怀嫦娥之孤冷,暗中感伤自己之幽独。下片先写赏月之宴之酒歌,后述赏月之人之叹之想,冀月圆说团圆,情溢字里行间。全词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之妙。

[阅读全文]...
  • 《满江红写怀》的原文

  • 古诗文
  • 《满江红写怀》的原文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下面是《满江红写怀》的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作者的忠愤之情。作品大义凛然,气壮山河。与岳飞的抗金业绩交相辉映,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古人说:此词“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到,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赏析二

      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

      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

      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

      “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阅读全文]...
  • 写给《满江红》

  •   写给《满江红》

      

      我望见了山的骨头

      冰骨

      正在火的熔炼,凝固九霄的云雾,泛着火的白光。

      

      啊,火的魂灵

      昆仑山的风不断,飞雪写着大漠鸿书

      那满天的飞沙与黄昏风中的铁马嘶鸣

      断戟血衣,亡魂哭泣

      可还我中原五岳的一首词曲,满江红。

      

      啊,火的骨头

      我静听

      怒火灭悲切

      任凭

      字叶落尽空楼哀,断骨沉于黑蛇蝎

      孤身望历史

      石碑英雄泪

      如今,

      黑势掠我泥土魂,魔鬼成荫盗人灵

      啊,我拿一割身之骨头,沉放在通天的火,还你血迹的断弦胡马琴的仰天啸。

      

      我望见了山的骨头

      冰山

      已燃烧了千年的火,中华啊

      屈辱的泪

      从黄河的水翻涌而来,我与字骨一起痉挛,心已剑指这片泥土乌黑的势力天。

[阅读全文]...
  • 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古诗鉴赏

  • 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古诗鉴赏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古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

      宋代: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译文

      暮色苍茫,风*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还记得快乐的往事,如同水光山色给人以美的享受。你遭到沉重打击,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佳人离你而去。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

      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特地,展现眼前的也只是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不要愁得头发都苍白了。笑你太多情,连青衫都湿透了。

      鉴赏

      此词除感情真挚,写景尤为突出。作者所写之景,有眼前的苍茫落日,合碧暮云,也有记忆中的水光山色,但不论是哪一类景物,都能写得形象鲜明,情含景中。尤其是对水光山色的描写,以“眉来眼去”四字状之。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真是奇妙之至,也生动之至。加之作者在叙事时,又使用了抒情手法,有时甚至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便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别离。开头两句写景:暮色苍茫,风*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这些景色,给离宴涂上了一层凄苦色彩,烘托出一派离别气氛。“还记得”二句回忆往事,写双方有道一段相处的美好时光。“眉来眼去,水光山色”,真令人回味不已。这段看似快乐的往事,而今已不能再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过是以乐景写哀,更增加离人的悲哀而已。“倦客”二句写离别。倦客,当指陈季陵,称之为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因其遭到沉重打击,神志颓丧,已“不知身*远”了;“佳人已卜归消息”。也是一种婉转的说法,其实是恰在此时,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陈季陵痛苦不堪。末二句写后会无期。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一个假设句,说明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

      词的下片主要劝勉与激励。“些个事”四句,劝陈季陵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是说那些小事儿有谁能事先知道,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二句。是说佳人虽然归去,楚天还是有情的么!“暮云凝碧”四字,再写暮色,以照应开头;“日幕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里虽只提到暮云凝碧,从语境上说也应包含“佳人殊未来”在内,和上片“佳人已卜归消息”迢相呼应,且重申了“佳人难再得”之意。“过眼”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白头”呢!煞拍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陈季陵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陈季陵振作起来,其用心之良苦,可想而知。

      在古代,除了爱情之外,亲情友情也同样重要,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怀人的情感不独出现在情人之间,朋友之间离别的黄昏之思也成为诗歌中的特有内容。如《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清·李渔《窥词管见》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的情出,写的景明,即是好词。”此词写景尤为突出,开头“暮色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悲伤的气氛。“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译文

      暮色苍茫,风*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还记得快乐的.往事,如同水光山色给人以美的享受。你遭到沉重打击,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佳人离你而去。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

      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特地,展现眼前的也只是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不要愁得头发都苍白了。笑你太多情,连青衫都湿透了。

      注释

      陈季陵:陈天麟字季陵,宣城人,绍兴进士。曾知赣州:茶商军进犯赣州、吉安,陈季陵协助辛稼轩将其*定。

      倦客:疲惫之游客。苏轼《书普慈长老壁》诗:“倦客再*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些个:一些,一点儿。如言这些个,那些个。宋代俗语。

      赏析/鉴赏

      此词除感情真挚,写景尤为突出。作者所写之景,有眼前的苍茫落日,合碧暮云,也有记忆中的水光山色,但不论是哪一类景物,都能写得形象鲜明,情含景中。尤其是对水光山色的描写,以“眉来眼去”四字状之。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真是奇妙之至,也生动之至。加之作者在叙事时,又使用了抒情手法,有时甚至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便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别离。开头两句写景:暮色苍茫,风*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这些景色,给离宴涂上了一层凄苦色彩,烘托出一派离别气氛。“还记得”二句回忆往事,写双方有道一段相处的美好时光。“眉来眼去,水光山色”,真令人回味不已。这段看似快乐的往事,而今已不能再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过是以乐景写哀,更增加离人的悲哀而已。“倦客”二句写离别。倦客,当指陈季陵,称之为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因其遭到沉重打击,神志颓丧,已“不知身*远”了;“佳人已卜归消息”。也是一种婉转的说法,其实是恰在此时,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陈季陵痛苦不堪。末二句写后会无期。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一个假设句,说明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

      词的下片主要劝勉与激励。“些个事”四句,劝陈季陵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是说那些小事儿有谁能事先知道,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二句。是说佳人虽然归去,楚天还是有情的么!“暮云凝碧”四字,再写暮色,以照应开头;“日幕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里虽只提到暮云凝碧,从语境上说也应包含“佳人殊未来”在内,和上片“佳人已卜归消息”迢相呼应,且重申了“佳人难再得”之意。“过眼”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白头”呢!煞拍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陈季陵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陈季陵振作起来,其用心之良苦,可想而知。

      在古代,除了爱情之外,亲情友情也同样重要,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怀人的情感不独出现在情人之间,朋友之间离别的黄昏之思也成为诗歌中的特有内容。如《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清·李渔《窥词管见》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的情出,写的景明,即是好词。”此词写景尤为突出,开头“暮色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悲伤的气氛。“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江西提点刑狱司设在赣州,即今江西赣州市。

      此词是赠给赣州太守陈季陵。陈天麟字季陵,历知饶州、襄阳、赣州,并有惠绩,未几罢。陈季陵因何罢职,史无明言,但不会因为在镇压茶商军中有失职行为,因为辛弃疾在上给朝廷的奏章中是把镇压茶商军的成功归功于陈季陵。辛弃疾在词中说“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根。休重亿。”因为那些小事儿,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才在宴*上赋词慰之。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句子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语录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说说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名言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诗词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祝福

秋瑾的满江红古诗朗读 - 心语

推荐词条

录取通知书的说说 古句伤感说说 打针难受的说说 心透心凉的说说 花枯萎的说说 关于时尚的说说 我让你失望了的说说 开车搞笑说说 长发飘飘剪成短发说说 花花世界的说说 真的很烦的说说 早上好说说心情 刚好遇见你的说说 害怕爱情的说说 你不言我不语的说说 关于报志愿的说说 中奖了的说说 勤劳说说 伤情的说说 那年今日的说说 说某些人犯贱的说说 时间过的快说说 兄弟再见的说说 很想她的说说 感情贪心的说说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说说 第一次过生日的说说 考试搞笑说说 少女心爆棚的说说 特委屈的说说 中年危机的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