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含艺和泉的古诗 >

含艺和泉的古诗

关于含艺和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含艺和泉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含艺和泉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诗名含有泉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泉字的诗词

  • 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 其四 神泉漱玉神泉漱玉神泉漱玉

    陈献章〔明代〕

    焦明亦是凤,萤焰只疑灯。安得石上泉,为洗世中肓。

    惠泉泉之良也惠泉酿酒酒家之重台也漫吟一绝以为惠泉解嘲

    全祖望〔清代〕

    是谁招曲氏,重为此泉羞。出山原已浊,何况过糟邱。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甫〔唐代〕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

    辛弃疾〔宋代〕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离*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泉)

    李德裕〔唐代〕

    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文帝宠深陪雉尾,

    武皇恩厚宴龙津。黑山永破和亲虏,乌领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

    峡石西泉(一作寒泉)

    韩愈〔唐代〕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科斗是蛟龙。

    一公新泉(一作题灵一上人院新泉)

    严维〔唐代〕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落池才有响,喷石未成痕。

    独映孤松色,殊分众鸟喧。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元结〔唐代〕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

    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

    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春暮思*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

    李德裕〔唐代〕

    向老多悲恨,凄然念一丘。岩泉终古在,风月几年游。

    菌阁饶佳树,菱潭有钓舟。不如羊叔子,名与岘山留。

    叹*泉(一作伤*泉庄)

    罗邺〔唐代〕

    生前几到此亭台,寻叹投荒去不回。

    若遣春风会人意,花枝尽合向南开。

[阅读全文]...
  • 含有艺字的古诗词 带艺字的诗词名句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聊斋志异·卷二·阿宝》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於心。——《论衡·卷八·艺增篇》

    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良田万顷,不如薄艺随身。

    书画琴棋艺辉百代,诗词歌赋文启千秋。

    不经一师,不长一艺。

    笨鸟先飞早出林,笨人勤练武艺精。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艺文类聚·卷二十一·人部五》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赵翼《论诗五首》

    儿时练功易,老来学艺难。

    君子赠人以轩,不如赠人以言。——《艺文类聚·卷三十一·人部十五》

    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艺文类聚·卷四十九·职官部五》

    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雍正剑侠图·第四十二回》

    人各有能,因艺授任——《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柳永《击梧桐·香靥深深》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艺文类聚·卷二十三·人部七》

    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艺文类聚·卷二十三·人部七》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牛殳《琵琶行》

    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章孝标《咏弓》

    誦六艺以饰奸,焚诗书而面牆。——潘安《西征赋》

    赌博艺随身。——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司马迁《滑稽列传》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刘向《孟母三迁》

    为一身计,则必操*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曾国藩《曾国藩诫子书》

    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吴激《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

    不练不成艺,不磨不成戏。

    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艺不压身——《雍正剑侠图·第一回》

    土沃群芳艳,国宁百艺生。

    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市缣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况文章乎?——《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欧阳修《戕竹记》

    且好胜者,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李清照《打马赋》

    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林。——张衡《思玄赋》

    辫贞亮以为鞶兮,艺技艺以为珩。——张衡《思玄赋》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桃花源诗》

    予客自南鄙,观艺于鲁,睹斯而眙曰:嗟乎!——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司马相如《上林赋》

    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佚名《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佚名《一箧磨穴砚》

    争奈聪慧,争夸手艺,乾坤一浑清浊气。——陈草庵《中吕·山坡羊》

    逡巡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苏舜钦《庆州败》

    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柳宗元《梓人传》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柳宗元《梓人传》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韩愈《原毁》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韩愈《原毁》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韩愈《原毁》

[阅读全文]...
  • 含有泉字的古诗词 带泉字的诗词名句

  •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菜根谭·概论》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白居易《李白墓》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湘驿女子《题玉泉溪》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李商隐《隋宫》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已知泉路*,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荀子·荣辱》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易传·象传上·蒙》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遗爱寺》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小窗幽记·集醒篇》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五》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猛虎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元稹《离思五首》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 盐州过饮马泉》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其二》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 文学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小编收集了白居易白云泉古诗,供大家参考。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赏析: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作者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作者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作者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作者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作者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阅读题一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答案:

      (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2)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同意。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4)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作者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5)作者采用象征、比喻手法写景寓志,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题二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6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请说出这样评价的`理由。(5分)

      答案:

      (1)白云随风漂荡,舒卷自由;泉水淙淙流淌,自由奔泻。这两幅画面写出了白云坦荡的胸怀和泉水娴静的姿态。两个“自”字强调的云与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这样的景中,寄寓了作者自在安闲的思想。

      (2)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写云与水的自由自在、安闲自得,这就是兴发于此。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追求自由与闲适的思想,这就叫意归于彼。表面上不让泉水奔于山下增添波浪,这是兴发于此。实际是写自己不肯到纷扰多事的社会去推波助澜,意思是要独善其身。这就叫意归于彼。

[阅读全文]...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翻译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解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向:朝着,面对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hái),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创作背景

      潘阆曾以卖药为生,一度流浪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以及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诗文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阅读全文]...
  • 廉泉让水的典故(廉泉古诗的意思)

  • 1.文化江西的历史脉络

    2.传播江西声音的方式与技巧

    3.朱子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4.茶文化与“一带一路”

    5.江西文化“五个十”

    6.让书香飘满赣鄱大地

    7.赣鄱文化耀华夏

    8.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地位

    9.美术事业为江西文化添光增彩

    10.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

    01

    文化江西的历史脉络

    江西是历史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从古至今,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人文资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尤其在宋明时期,全盛的江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它从远古浩荡而来,向未来奔泻而去。历史越是古老悠久,文化便越是深邃悠长。只有对江西文化历史进行梳理,才能连接起江西文化这串绚丽的珍珠项链。江西历史文化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从万年到豫章:江西文化载体的形成

      文化根基于地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文化的发生与生存都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王勃在其名篇《滕王阁序》中称赞江西“人杰地灵”,而“地灵”正是产生“人杰”的重要环境。

      在江西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资料显示,江西最早的原始文化是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距今约四五万年的*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从那时起,江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江西的历史也由此开端。而最能代表江西先民发展历程,反映江西先民生存文化的,当属万年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全球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农业遗产。在这里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至1.2万年-1.4万年前。而在这里发现的陶片,经过测定,距今已有2万多年。万年县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就像一本史书,记录了江西的先民在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两个“世界第一”。

      相对于黄河流域而言,江西的土著居民长时间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进入文明时代的步伐相对迟缓。直到商周时期,中原文化才与江西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而其中的代表,就是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遗址、瑞昌铜岭遗址等。这一时期的江西文化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这也表明江西地区再也不是远离中原王朝的“蛮荒”“化外”之地。

      位于樟树市吴城乡的吴城文化遗址,距今约3000年、面积61万*方米,城内有居住区、祭祀区、制陶区、铸铜区,城外有墓葬区,至今尚存的3米-15米高、2800多米长的土筑城墙,是目前南方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址。

      *年发现的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竟达1478件,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全国所罕见,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一举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充分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位于瑞昌市夏畈乡铜岭的矿冶遗址,规模庞大,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开采技术、选矿技术和冶炼技术,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矿冶遗址,开采的年代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保存之完整,内涵之丰富,极为罕见。瑞昌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我国采铜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还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为中国青铜文化圈的概念和商周时期铜料的来源提供了新的佐证。

      说到江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少不了“吴头楚尾”之称。祝穆《方舆胜览》说:“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从这一称呼上可知,江西处在东吴越和西荆楚两大文化的过渡地带,无论是东边日出还是西边雨,都会从中受到影响,更何况同源共本,本是同根生,晴也好雨也罢,兼收并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比较开放的包容性、惊人的同一性和独具智慧的开创性,使得那时候的江西文化更显地域特色。

      而江西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豫章郡的设置。西汉初年,朝廷设立豫章郡,下辖南昌、庐陵、彭泽等18县,其所管辖的范围,大抵上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以后虽有小的调整,但大的格局一直未变。由于豫章郡的设置,江西被正式纳入中央*的统一控制之下,一方面,接受中央文化的熏陶,使这一区域依附而非背离中央,保证了区域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俗, 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将周围尚未纳入进来的地区吸附过来,从而慢慢形成今天江西的政区格局和文化*俗。

    从边缘到中心:江西文化的高峰

      客观地说,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这座文化孤峰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分量的文化名人。但到了北宋中后期,江西文化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中原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里头四川和江西,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从宋至明,江西文学如日中天,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六百余年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英才荟萃,名家辈出,如群星璀璨,光耀中华,其壮观景象,至今仍令人景仰和惊叹不已。综观宋明文坛,在作家数量上,江西籍的最多;从作家队伍素质上看,江西作家中既不乏众体皆备、声名显赫的大家巨擘,也不乏独擅一体、技压群芳的名家高手;从宋明文学的历程看,由首开风气到蔚为大观,由中兴再起到傲然殿后,皆有江西作家之卓著勋绩;从宋明文学诗歌、词章、散文、戏曲四个主要领域看,江西作家都大有可书之笔。

      江西在宋明时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江西文化名流巨擘的优秀成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江西现代文化的丰富源泉。江西繁荣发达的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文章节义之乡,二是理学的心脏地带,三是诗人与词客的沃土,四是禅宗的腹地,五为道教的重镇,六为经济与治术之地。

      为什么江西文化在宋明时期能够独领风骚,创造最高成就?主要是得益于经济中心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移。自南北朝开始,江南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隋唐以后,包括江西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经济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中原地区先后发生“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战争等三次大的长时期战乱,北方居民的大规模举族南迁,给江西带来了众多的劳动力和先进的中原文化。到两宋时期,中国的首都先后迁到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等地,而明朝建都在南京,明成祖后,依然实行两都制。江西则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区,其人口之众、物产之丰,均名列前茅。

      江西文化的繁荣也与交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时由南海入中原的通道,即由大余梅岭而直下赣江水道的所谓使节之路,这一交通大动脉贯通后,触发了赣江流域的地气、人气和文气。江西得以用更快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全国交流,众多的达官显要和文化名流频繁地进出江西,而江西学子们也纷纷走出江西,游学游宦,对促进江西文化发展和江西文人成长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全盛到低谷:江西文化的衰退

      进入清代以后,江西文化在全国的地位急速衰退。整个清代,江西只有3位状元,不仅大大低于江苏和浙江,甚至落后于边远的广西。衰退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江西是全国少有的“三无省”:无学部委员,无重点大学,无博士学位授予点。

      是什么原因促使江西文化从巅峰坠落到低谷呢?究其根源,主要是人口迁移、经济开发、交通畅达、文化传递、战争破坏、社会安定等。这几个因素又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

      兴也经济,衰也经济。江西经济在全国地位的低落,是文化衰退的根本原因。经济衰退又与交通转移有关。从中唐到清前期,运河——长江——赣江——珠江一直是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清中期,由于海运的兴起,赣江水运地位下降。尤其是京汉、粤汉铁路修通后,南北通道改走河北、河南和两湖,江西成了陆运和海运的盲区。虽然后来有浙赣线,也只是在赣北穿境而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除了不通火车的*以外,省会城市都有到北京的直通火车车次,唯有南昌进京需要转车。由于交通格局的变化,不仅造成物资运输困难,从外部渗入的新思潮、新风尚也绕过江西。致使江西在观念的更新上,不仅落后于沿海,也落后于中原和南北交通线上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江西文化的衰退,直接的原因还是战争的破坏。非常不幸,在中国*代工业兴起前夕,江西正处在太*天国战争时期。太*军与湘军两军反复交战10余年,江西成为主要战场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湘军“战功未必在疆场”,但“实实受害惟南昌”。战争刚过,恰逢*代工业在中国兴起,形同废墟的江西城乡,别说喜迎工商新时代的来临,就是恢复传统时代的农耕基础也需时日。江西商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商品如茶叶、纸张、木材等的生产则因战火而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的瓷业也一度陷于停产。

      当然,江西文化的衰退,也与自身的弱点有关。江西文化长期处在传统文化的中心区域,“文章节义”为江西人的传统美德,但这种“美德”主要是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染,它有利于农业社会的巩固,却不利于商品社会的形成。这一文化特性使得江西文化排斥*代文化,成为*代江西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

    从蛰伏到潮头:江西红色文化的兴起

      江西文化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江西籍文化精英的主要活动地域大多并不在江西。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经江西培养考中科举后,即长期在外活动,死后都未归葬江西,而一些外省籍的杰出人才往往在江西创造奇迹。进入20世纪,在以*、*、*、*为代表的*人的领导下,江西再一次挺立潮头,开创了中国红色文化的新纪元,成为了中国革命、人民军队、共和国、工人运动等四大摇篮。

    红色文化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波澜壮阔的历史赋予了安源、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一个个红色经典称号,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史恢宏“交响乐”中的动人“音符”,也造就了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是江西*现代以来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20世纪以来,江西领红色文化之先,红色基因浸透在江西人的血液和江西的山水之中。全省从南至北,从东到西,一个个人名,一串串的足迹,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多个第一或者之最,见证着*成长的光辉历程。江西也涌现出了方志敏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据史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烈士*26万多人,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江西也是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

      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先进文化,是*人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的集中体现,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遥远的未来。江西红色文化品牌的兴起,不仅可以传播历史正能量,而且可以增强江西人民的自豪感,还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江西,从而有力地提升江西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江西的文化软实力。江西红色文化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内容的原创性、分布的广泛性和历史见证价值,正成为江西重要的文化品牌。

    02

    传播江西声音的方式与技巧

    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升党和*公信力,对于讲好江西故事、传播好江西声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做到新闻发布工作有为有位

    伟大的时代,传递美妙的声音,传播感人的故事。我们需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新闻发布工作。

    合唱“好声音”。传播江西好声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合唱”“协奏曲”,需要落细落小落实,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做好政策解读,唱响“引领之音”。现在之所以有的政策执行效果不好,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及时权威的政策解读,致使党和*的“好声音”传递不出去。这提醒我们,在出台重大方针政策、启动重大项目、开展重大活动时,应对相关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同步部署,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支持和监督党和*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唱响“发展之音”。要自觉围绕省委、省*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亮点,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设置议题,利用新媒体新*台,向国内外介绍江西的发展变化,宣传江西的发展成果,唱响江西发展升级“最强音”。

    宣传先进典型,唱响“示范之音”。*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绿色崛起”的动力之源。作为新闻发布工作者,有责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唱响先进典型的“示范之音”。

    齐讲“好故事”。讲故事,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以确凿的事实说服人,以良好的形象打动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信服的道理影响人。

    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要更多地用生动的事实、典型的案例、翔实的数据说话,把想表达的观点寓于鲜活的故事之中,娓娓道来、可亲可信。比如,讲到反腐倡廉,就可以从汤显祖的《邯郸记》说起,主人公卢生贪欲过重的故事对于从政做人都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要突出讲故事的重点。江西的故事千千万,要着重讲好“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改革发展故事,讲好“江西风景独好”的山水旅游故事,讲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故事,讲好“最美江西人”的故事,讲好江西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故事。重点讲什么,要针对受众的兴趣和关注点来选择。比如,向西方国家推介江西,就可以从“CHINA”一词来源于江西景德镇瓷器来切入,向外省推介江西,可以从“走江湖”的故事讲起。这些都是讲好江西故事的丰富素材。

[阅读全文]...
  • 古诗含白的诗句

  • 含白的诗句: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 《早发白帝城》

    3、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曹植 《白马篇》

    4、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杜甫 《春日忆李白》

    5、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 《白云泉》

    6、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 《重阳*上赋白菊》

    7、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曹雪芹 《薛宝钗咏白海棠》

    8、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高适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9、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李白 《观放白鹰二首》

    10、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 夏言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焕)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梹)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

    梅须逊雪三分白。(以下作者略)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不许行人头不白。

    飞星过水白。

    江碧鸟逾白。

    露从今夜白。

    乾坤双眼白。

    日落江湖白。

    够吗?还可再提供三十条

    1、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自: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2、诗句: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出自:唐代·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释义:就像今天的酒*,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3、诗句: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释义: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4、诗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释义: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

    5、诗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出自:唐代·王维《白石滩》

    释义: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阅读全文]...
  • 含谐音的古诗

  • 含谐音的古诗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以下关于含谐音的古诗 ,希望您驻足阅读!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简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阅读全文]...
  • 含有草的古诗诗句

  • 古诗文
  • 含有草的古诗诗句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含有草的古诗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记得绿罗裙,处处惟芳草——宋·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2、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唐·温庭筠《过陈琳墓》

      3、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唐·李世民《元日》

      4、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唐·李白《清*乐·画堂晨起》

      5、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唐·薛逢《长安夜雨》

      6、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唐·牛殳《琵琶行》

      7、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8、草色青青——宋·李彭老《浪淘沙·泼火雨初晴》

      9、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10、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1、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12、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13、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14、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宋·柳永《倾杯·鹜落霜洲》

      15、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唐·韦庄《春日》

      16、草头秋露流珠滑——宋·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17、**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唐·李白《白马篇》

      18、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唐·杜甫《武侯庙》

      19、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宋·辛弃疾《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20、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2、*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唐·佚名《杂诗》

      23、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

      24、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唐·李白《独不见》

      25、夕阳芳草满汀洲——清·薛时雨《浣溪沙·舟泊东流》

      2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27、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唐·王维《辋川别业》

      28、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29、草际蛩吟珠露结——宋·晏殊《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30、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唐·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31、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唐·刘长卿《春草宫怀古》

      32、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唐·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宋·陆游《幽居初夏》

      35、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36、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唐·韦庄《章台夜思》

      37、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唐·李建勋《春雨二首》

      38、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宋·葛立方《卜算子·*间再作》

      39、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唐·李白《相和歌辞·长歌行》

      40、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唐·柳宗元《溪居》

      41、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42、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唐·李白《望黄鹤楼》

      4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乐·村居》

      44、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唐·李咸用《庐山》

      45、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宋·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46、草色遥看*却无——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7、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48、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49、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唐·李白《塞上曲》

[阅读全文]...
  • 含有月亮的古诗

  • 月亮
  •   月亮千变万化,有时弯弯的像一个月亮船,有时圆圆的像玉盘高高的挂在天空,有时椭圆的像一个鸡蛋在呼呼大睡。它那洁白的月光洒向大地。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

      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

      唐·杜牧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含艺和泉的古诗 - 句子

含艺和泉的古诗 - 语录

含艺和泉的古诗 - 说说

含艺和泉的古诗 - 名言

含艺和泉的古诗 - 诗词

含艺和泉的古诗 - 祝福

含艺和泉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婚姻祝福语录经典语录 暖心毕业祝福语 开光祝福词语 买车的祝福词 重阳老人祝福语 朋友圈立冬的祝福语 向美好的明天献上祝福 生日祝福视屏 歌兰蒂斯的祝福 进藏祝福语 祝福群早啊美图 重阳节诗词祝福 一早收到祝福 搞笑简短祝福 祝福小孩的 很皮的生日祝福 一岁孩子生日祝福语 婚礼朋友圈祝福 祝福新年的对联 给新郎祝福语 祝福元旦的歌 幼儿园园庆祝福 60大庆祝福语 贵人生日祝福语 提爱车祝福语 生日高逼格祝福 晚上好祝福大全 纪念婚姻祝福语 祝福皮肤碎片 考级祝福 一家人祝福的话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