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屈原的诗句离骚 >

屈原的诗句离骚

关于屈原的诗句离骚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屈原的诗句离骚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屈原的诗句离骚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屈原《离骚》名句欣赏_离骚屈原的诗句

  • 离骚,屈原,欣赏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屈原《离骚》名句欣赏。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

    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9.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

    1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屈原《离骚》名句欣赏”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离骚屈原的诗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 屈原的爱国诗句_离骚屈原的诗句

  • 屈原,离骚,爱国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屈原的爱国诗句。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屈原的爱国诗句》,供大家学*参考!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8,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9,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1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1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12,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13,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1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16,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17,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18,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1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20,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2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2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2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2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2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2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28,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29,魂兮归来! (招魂)

    30,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31,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32,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延伸阅读

    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爱国名言名句诗句【一】

    2、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李纲《念奴娇宪宗*淮西》

    5、 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7、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8、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9、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0、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1、 爱国主义怎么会和悲观主义一样呢?爱国主义的支柱是希望。劳合乔治

    12、 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罗曼罗兰

    13、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14、 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

    15、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6、 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杨循吉《题书橱》

    17、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18、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9、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20、 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21、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2、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23、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2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25、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6、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黄公度《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

    27、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28、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29、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30、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31、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3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4、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35、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居里夫人

    36、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7、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9、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0、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41、 *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42、 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43、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44、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5、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46、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阅读全文]...
  • 屈原《离骚》名句欣赏_离骚屈原的诗句

  • 离骚,屈原,经典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屈原《离骚》名句欣赏!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

    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9.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

    1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延伸阅读

    乐莫乐兮新相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广开兮天门 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 使冻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 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 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 乘清气兮御阴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屈原名句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阅读全文]...
  • 屈原的《离骚》赏析

  • 离骚,屈原,阅读
  • 屈原的《离骚》赏析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下面是屈原的《离骚》赏析,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屈原的《离骚》赏析

      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的,多少年来人们读《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是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是他对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远逝。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救国无门。这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诗中有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摧肝裂胆,撼人心魄。

      《离骚》一诗素称难读,这除了南楚的方言、历史、神话、风物带来的某些理解上的障碍之外,主要由于全诗感情回环激荡,反反复复,脉络不易掌握。诚然,《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长诗,凡二千四百七十七言,三百七十三句(从洪氏说删去“曰黄昏以为期,恙中道而改路”二句),它既是一首自叙传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而又带有某些神话色彩和事件叙写以及情节因素。因此,对于《离骚》一诗,我们只有首先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才有可能深入到它的思想、艺术深处,发掘出它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艺术创造。

      长诗《离骚》,叙写了诗人自己的某些生*经历,从而说它带有自叙传的性质,但它又具有大量的超现实的描写,在自我形象中渗入了浓重的神话因素。诗中的构思,具有某些情节性,但也并非是客观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叙写,而完全是主观想象的飞腾。这一切都说明长诗《离骚》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抒情之作,而不像有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也就是说我们读长诗《离骚》,特别应该把握的是它的 “情”,是诗人内心世界活动的起伏,以至由此而展开的全部丰富性和贯穿于全诗的艺术特质。

      贯穿于《离骚》长诗中的“情”,即司马迁所说的“怨”情,更确切地说就是一股忠怨之情。诗人身处战国时期新旧交替的激烈变化时代,他的父母之邦,他所热爱的祖国,原本是一个强大富庶的国家,在群雄并峙之中,曾居于盟主地位,有着统一天下的诸多条件。但自楚悼王变法失败以后,国政受旧贵族的把持,日非一日。至屈原所生活的怀王时期,由于内政不修,外有强秦压境,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屈原是一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政治家,是一位有理想、有远见和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他出于对祖国命运的担忧,满怀忠贞之志,企图革新政治,振兴楚国。但他的一片赤忠之心,却得不到理解。最初他曾一度受到楚王的信任,担任左徒要职,推行新政;谁料正当他忠心耿耿,报效祖国之际,却因为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谣诼蜂起。“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群小逞技,而楚王不察,竟遭谗见疏。他怨忿楚王之“数化”,“不寤”;怨忿“党人”之“贪婪”、“工巧”,怨忿“众芳”之“芜秽”、变节、堕落。最使他感到哀伤怨忿的,是他目睹祖国的日趋危亡,而自己却被剥夺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做为一个“忠而被谤”,爱国获罪,眼看祖国濒临险境而又“救国无门”的人,该是有怎样的一种激怨之情啊!于是诗人的感情犹如火山爆发,迸射而出,铸就这篇积忿幽深、摧人肝胆的长篇诗作──《离骚》。

      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掌握了长诗《离骚》这一结构层次,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它的内在逻辑,亦即诗篇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轨迹,以及起伏于全诗中的细微的心理描写。

      长诗《离骚》的开端就是很奇特的。诗人首先以十分庄重而自矜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由于父亲对自己莫大期望而赐予的“美名”。前人分析说:“首溯其本及始生之月日而命名命字,郑重之体也。”(清顾天成《离骚解》)诚然,开篇起始的八句,感情是很肃穆的,含蕴是深邃的。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帝高阳之苗裔”),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的至死不能去国埋下了伏线。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字,也正是在表现他的尊贵不凡和具有崇高的理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始的八句,就为他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表白了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并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献身君国的愿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这是对自己的。他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因此他不满足于先天的`“内美”,还“重之以修能”,朝夕充实、提高自己,以便奉献于祖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是对楚王(“美人”)。他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两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他寄希望于楚王,他劝导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导夫先路”,希望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但诗人的这一片赤忠之心,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相反的却因触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而招来了重重的打击和迫害。诗篇展现了楚国社会的一片令人窒息,令人愤慨的图景。楚王昏庸不察,信谗多变(“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群芳”(培植的人才)随风转舵,堕落变质(“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朝廷群小“贪婪”、“嫉妒”,蔽美称恶,无所不为。黑暗的现实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诗人的爱国理想 “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的冲突。诗人于是感到苦闷、孤独、愤懑,以至强烈的失望。但诗人是坚决不屈服的,在诗篇中他反复申说了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格操守至死而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是要誓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誓死保持自己人格的清白的。

      但长诗并未就此结束,黑暗的现实,巨大的苦闷,迫使诗人由现实进入幻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而全诗转入了第二部分。

      坚贞的灵魂需要战胜诱惑。与常人一样,在失败的极端痛苦中,诗人的内心矛盾也是激烈的。在自己的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的情况下,还应不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永无反悔的态度?在不被自己的祖国所容的情况下,应不应出走远逝,到他国寻求知音,展示自己的才能抱负?诗人通过女媭、巫咸、灵氛这些虚构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劝说,把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抉择形象化了,从而向我们展示出了一颗经过炼狱的考验,而更加洁白无疵的伟大的灵魂。

      女媭用“婞直以亡身”的历史悲剧来规劝他,劝他放弃执守,与世浮沉。这与诗人“依前圣以执中”的坚持真理的态度是矛盾的,实际也是对诗人既往斗争生活的否定。这一内心冲突是激烈的。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他需要历史的反思,需要公*的仲裁。于是他借“就重华而陈词”,重温了夏、商、周历代的兴亡史,并以壮烈的心情回顾了前朝那些为正义而斗争者的命运。这种再认识不仅增强了他原有的信仰和信念,同时更激发起他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宁死不悔的壮烈胸怀: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战胜了世俗的诱惑,他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暂时的*衡。于是他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新的“求索”。这样,诗篇又展现了一个再生的灵魂为实现理想而顽强追求的动人情境。诗中写他不顾天高路远,驾飞龙,历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游春宫,上叩天门,下求佚女,他在求索什么呢?他要唤醒楚王,他要挽救国运,他要寻求再次能有献身于祖国事业的机会。但楚国的现实太黑暗了,他遭到了冷遇,受到了戏弄,结果以困顿、失望而告终: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诗人完全陷入到绝望的悲哀之中:“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诗人本是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与祖国贴在一起的,他赤忠为国,但却“方正而不容”,那么他还有什么出路呢?出路是有的,那就是去国远逝,去求得自身安全和前途。这无论从当时“楚材晋用”的风*上看,还是从诗人主观的才能和现实处境上看,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了。于是出现了第二、第三个诱惑。

      “索藑茅以筳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占之的结果是告诉他在楚国已无出路可言,劝他离开是非颠倒的楚国,去寻求自己的前途。“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但做出这样抉择对诗人来说毕竟是太重大了,使他“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于是又出现了巫咸的劝说,巫咸不但同样劝他出走,而且还以历史上贤才得遇明主的事例,启发他趁年华未晚而急于成行:“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女媭的忠告,灵氛的劝说,巫咸的敦促,既代表了当时的世俗人情之见,无疑也是诗人在极度彷徨苦闷中内心冲突的外现,也就是坚定或动摇两种思想斗争的形象化。屈原要把自己思想感情考验得更坚定,就得通过这种种诱惑。于是在诗中诗人假设自己姑且听从灵氛的劝告,“吾将远逝以自疏”,决心去国远游。可是正当他驾飞龙,乘瑶车,奏《九歌》、舞《韶》舞,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也就是看来一切矛盾、冲突行将结束的时候,一切又都重新开始:是就此远离开这黑暗的已无希望的祖国呢,抑是仍无希望地留下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志再次占了上风,“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诗人终于还是留了下来。他明知道楚国的现实是那么黑暗,政治风浪是那么险恶,实际上他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不能离开他灾难深重的祖国,哪怕是出于幻想也不能离开。这样,诗人又从幻想被逼入现实,悲剧性的冲突不可逆转地引导出悲剧性的结局。他热爱楚国,但楚王误解他,不能用他,楚国的群小又凶狠地迫害他;他想离开楚国,这又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最后,只能用死来殉他的理想了:“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体现着“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光辉理想被扼杀了,这是诗人屈原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屈原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他用自己生命所谱写的诗篇,如日月经天,光照后世,成为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而万世永存。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伟大的艺术是一个美的无尽藏,长诗《离骚》更确乎如此。我们读长诗《离骚》是感到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仰之弥高,它有着怎样的美的内含呢?

      首先,就是它具有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这就构成了诗人无比崇高的美的人格,光辉耀目的美的形象。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是的,我们在长诗《离骚》中正是可以看到这种完美而崇高的形象,他的高尚的追求,洁白的人格,坚贞的操守,使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贪婪、偏私、庸俗,以致邪恶的人群,显得是那么渺小而又卑琐,而诗人的人格和形象却是峻洁而高大的:“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诗人是孤独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他是圣洁的、高贵的,也是傲岸的。长诗《离骚》正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人格美的崇高典型形象。“余读《离骚》……悲其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刘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对于屈原《离骚》一诗所具有的崇高美这一特色,古今人正有着不二之词,同一感受。

      其次,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是长诗《离骚》的另一鲜明美学特色。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有“存君兴国”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胸怀“美政”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境,振国兴邦。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而最为感人的是,屈原始终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所谓自觉地承担,是指他对坚持斗争下去的个人后果本有足够的估计,但他义无反顾,仍去自觉承担:“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明知坚持下去会惨遭不幸,但他为了深刻的原则性,仍然选择了斗争以及把斗争坚持到底的道路,从而忍受了极大痛苦,罹得了人生的极大悲剧。“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灭亡”(车尔尼雪夫斯基)。诗人屈原高标着“美政”的理想,怀着“九死不悔”的壮烈献身精神,经受着严酷的政治和自我的斗争磨练。屈原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他蒙冤受屈,赴告无门,而最终以自沉结束了生命。但洋溢在长诗《离骚》中的整个感情却不是悲观,甚至也不单纯是悲哀。它表现的是正义压倒邪恶,庄严压倒恐怖,美压倒丑;它所表现的是“伏清白以死直”,“九死而不悔”的刚毅不屈精神;是探索,是苦苦地追求。我们读着《离骚》中那些发自肺腑的昂扬诗句,就会感受到一股不能自已的激越、崇高的感情和悲壮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长诗《离骚》的又一鲜明的美学特征。

      与长诗《离骚》上述美学特征相联系的,是它的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诗人艾青在其《诗论》中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长诗《离骚》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段来完成其抒情主体的造型美和雕塑出一颗美的心灵的呢?诗人把炽烈的感情与奇丽的超现实想象相结合,把对现实的批判与历史的反思相结合,熔宇宙大自然、社会现实、人生经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一炉,结构出一个无比恢宏壮丽的抒情体系,这是诗人屈原在*诗史上的奇异贡献,是对*古代诗歌园地的伟大开拓。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把它与古老的“诗三百篇”相比较,并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样的评论: “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甚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屈原的创作,特别是长诗《离骚》为我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传统,成为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典范。

      这是就长诗《离骚》总的创作方法和宏观结构而言的。而就其诸多的具体表现手法来看,长诗《离骚》也有着多方面的新颖创造。如他发展了《诗经》以来的“比兴之义”,以香花美草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情志节操的象征,令读者如睹其崇高圣洁之姿,如闻其道德之芳香。长诗《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但诗人却不时借用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屈原的悲剧是政治悲剧,但他对君国的忠诚哀怨眷恋之情,用爱情来比喻,用爱情心理来刻画,就更为曲折尽致,深微动人。诗人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也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奇丽,光彩照人了。

      拓展阅读:离骚教学分析

      《离骚》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第二单元第二课,屈原借《离骚》痛斥楚怀王的腐败荒淫、听信谗言,众臣嫉妒诽谤、扰乱朝政,整个世俗的投机取巧、阿谀奉承,表达诗人由于失去君王的信任、无法得到大臣支持的“美政”理想破灭的悲痛,以及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仍然砥砺心志、洁身自好、矢志不渝地追求自身道德与人格的完善的崇高意志。整篇课文充满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作者极尽铺成之能事,描绘了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香草美人”的世界,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沉痛而激昂地悲吟。

      《离骚》紧接《〈诗经〉两首》之后,编写者意在强调作为《楚辞》的代表作《离骚》在艺术审美上与《诗经》的差别,以及二者在*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地位。《离骚》与《诗经》是*古典诗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滥觞,就像*文学天空中的双子星座,闪耀着亘古不变的艺术光芒。二者在各版本教材的选文中互伴而生。而第二单元的另外一篇课文《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诗经》和《离骚》在对诗歌的尝试与创新方面有着相同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同为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离骚》与《诗经》虽然在文学史上处于比肩地位,但是二者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就内容方面,《诗经》的涉猎面很广,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民真实的生活和情感,而《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离骚》就是屈原遭贬之后内心苦闷之情的流露;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作为“*民文学”,无论记叙、抒情、写物都是以*淡、自然、质朴为美,而《楚辞》作为具体文人所作,极尽文采之能事,想象丰富、意蕴深远。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的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突破,《楚辞》作家们寄情于物,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而《孔雀东南飞》继承了《诗经》的淳朴记叙风格与《楚辞》的铺张手法和浪漫意蕴,在*文学史上亦占据着一*之地。

      《离骚》被选入多家语文教材,由于诗歌较长,各版本教材的选文各有差异,但是共同折射出的独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却是一致的。“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屈原独创的“离骚世界”是教学的抓手,而这个艺术世界中,诗歌通过赋比兴手法形成的语言的浪漫美与极具象征意味的意象美,以及渗透其中的诗人的悲剧美与崇高美,则是语文教师所着力传达给学生的重要而独特的艺术价值。由于《离骚》多在高中低年级开设,加上文字障碍较多,学生会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多讲授文言字词,破解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方可引领学生进入情感体悟阶段。因此,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以及具体的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以及作业的布置上都要循序渐,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使学生真正走进“离骚世界”,感悟其超凡的艺术魅力。

      根据教学任务,《离骚》的教学课时应以两个课时为宜。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感受《离骚》的审美世界,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以及学生情感的熏陶上;引导学生通过领会诗歌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感受诗人的思想意蕴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目标上,应围绕《离骚》的字词句解析、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屈原命运的悲剧性与崇高性展开。

      第一课时应完成课文的思想目标和知识目标。思想目标上,应引导学生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领会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崇高意志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知识目标上,应首先让学生对屈原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对《离骚》写作背景的观照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楚辞”,文中涉及到大量难读、晦涩的字词,造成学生梳理课文大意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放胆朗读,进行适宜的指导,打破学生畏难情绪,消除文字上的陌生感和阅读障碍,还要在课文的字面解释上多下功夫,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中的虚词和实词,再循序渐进地梳理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体会“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以及诗人借此传达的思想感情。

      以上的教学目标适宜在第一课时完成,意在使学生消除对《离骚》的陌生感与畏难感,对《离骚》形成整体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动情点,为第二课时的深入探索“离骚世界”的美打下知识与能力的坚实基础。

      对于《离骚》的第二课时,应完成课文的能力目标,着力于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和体验《离骚》的审美世界,探索感知《离骚》的语言美,从而使学生在美的历程中获得精神陶冶和心灵洗礼。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离骚》的悲剧与崇高之美,带领学生通过知人论世,进一步把握作品背后传达出来的屈原的人格美、道德美、理想美以及执着美。第二课时应以学生讨论与分析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以主动的姿态走*屈原的心灵世界,完成一场美的历程。

      楚辞是*艺术中的唯美派,而楚辞的代表作《离骚》更是审美的典范。感悟《离骚》,就像经历了一次纯美的感染、崇高的震撼;又像接受了一回精神的熏陶、灵魂的净化。正如赖瑞云老师所说的:“阅读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从审美的角度,我们把这‘秘妙’称为 ‘美’。”因此,将《离骚》的艺术美与精神美传达给学生,应该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与责任,带领学生在“美的历程”中收获阅读古文的知识上的能力,在“灵魂的洗礼”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理想、对人格道德的执着追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是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离骚》简介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二千五百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为什么叫“离骚”

      “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曹忧作辞也。”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这两种。因司马迁毕竟距屈原的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尤”或“离忧”之语,“离”皆不能解释为“别”,所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

      《离骚》的创作年代

      《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

[阅读全文]...
  • 屈原《离骚》鉴赏

  • 屈原,离骚
  • 屈原《离骚》鉴赏

      导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这是一首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火热的感情,迸发出了異常灿烂的光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离骚》鉴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离骚》的命名,司马迁解释为“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是汉代人从文字本义所得出的解释。诗里叙述了诗人的所以“遭忧”和反复曲折地表达了他的忧心之深,因此在这首抒情诗里,含有不少叙事的成分。这首诗几乎可以看作诗人的“自叙传”,它曲折尽情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这首诗可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他的家世、出生和他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写他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他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写女媭劝他不必“博謇好修”,他就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陈辞,正面地说出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写他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愬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写他的矛盾心情;他问灵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灵氛劝他离开楚国,巫咸劝他留下来再作打算,但环顾楚国政治情形,却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写他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是“乱辞”,表示要以死来殉他的理想。

      《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并且还愿意奋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驱:“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他的目的不止在于挽救楚国的危亡,还想让楚国强大起来,从而实现*的统一。统一*,这是当时人民的愿望,也是有远见的人物的共同理想。屈原在《离骚》里,时常提到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就是想让楚怀王以他们为榜样。当时的儒家是提出这些人物来加以理想化,希望统治者要像这些理想人物一样来统一*的。屈原这种思想是当时爱国思想的一种最高的表现,他不仅想使他的祖国成为强国,而且要让他的祖国来完成当时伟大的历史使命。

      《离骚》还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憎恶黑暗、嫉恶如仇的的精神。诗人的理想在楚国腐朽统治集团的阻力下不能实现,他愤怒地斥责了楚国统治集团;还这样描述了他自己的情操和耿介之志: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擥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作彭咸之遗则。

      ……

      诗人写自己早晨饮木兰花上坠下的露水,晚间食秋菊初开的花朵;身上佩带着薜荔、菌桂,胡绳等香花编成的装饰,用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和那些统治集团人们的贪婪、嫉妒、驰骛、追逐相比,更衬托出了诗人对于那些丑恶灵魂的鄙视。接着诗人在斥责了统治集团的“謠诼”和“偭规矩而改错”后,又写他自己的绝不妥协:“鸷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作品里的思想光采正是这样表现的:他十分憎恨腐朽的统治集团,憎恨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美好的思想。正因为这样,憎恨就愈深。他不只是对于腐朽的统治集团揭露和鞭挞,而在揭露和鞭挞时,还举出自己美好的理想,这就更显出了被揭露者的丑恶,鞭挞也愈重。

      这篇作品整个说来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后半部里,这种色彩更浓烈。诗人在前面写他的生*经历、政治理想以及对于黑暗政治的揭露等,多系实写。但其中采用了一些“比兴”手法,它和《诗经》中的“起兴”完全不同,也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用来比喻的形象中,包含了一种幽远的意境: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蘺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攬洲之宿莽。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美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巳兮,苟余情其信芳。诗人在作品里写他对于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来比喻他的志洁行芳,人们在读到这些诗句时,不只是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重要的是觉得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住。“江蘺”、“辟芷”、“秋兰”、“芰荷”、“芙蓉”,这些生长在水国深岩的幽花香草,本来容易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披戴着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的形象。

      但《离骚》的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色还不在此。是重要的特色在于诗人的笔锋底下,大量驱使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构成了一幅異常雄奇壮丽的完整的图画。如诗人写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能了解他,在无可奈何的情绪下,幻想驾着鸾凰、凤鳥、乘风飞上天空,寻天帝去倾诉:

      朝发轫于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屬;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鳥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这一段所写的意境极其开阔宏伟。诗人幻想他早晨离开南方的苍梧,日落以前就到了西北的昆仑山上。他还叫太阳神缓轡徐行,要趁日落以前去“上下求索”。他在太阳沐浴的咸池饮马,在太阳所经的扶桑歇息。跟随他的有月神、风神、鸾皇,雷师等一大群的神物。声势十分煊赫。

      不独这一段的描写是这样,还有大量的`描写也是这样。宇宙间一切奇丽的景象,他都能使它奔赴到他的笔端。

      《离骚》里面还有一些地方抒写诗人的幽独的情怀,和上面那些又有不同: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汝)?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这些句子能使人迴腸荡气,显出了作品中的另外一种深婉的感情。

      屈原在《离骚》中借助于神话传说和宇宙间奇丽景象来抒发他的悲愤,他在现实中失望了,就幻想到神界去漫游。但是,幻想总不能消除他在现实中的愤懑,因此诗中写到十分绚烂之处时,紧接着就描写了他失望的心情,如写他驾着鸾凰、凤鸟飞向天空,叫天上的“帝阍”开门,而“帝阍”却是“倚阊阖而望予”,他在日色昏黄中,只好“结幽兰而延佇”。又如写他一路车马喧阗,转道昆仑,行过流沙,指向西海时,在光明的天空中忽然看见故乡而悲伤起来。作品里面错综复杂地写出了诗人的满腔悲愤的心情。同时又写得反复曲折,有抑揚顿挫之妙。

      《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合起来又是一个雄奇壮美的和谐的完满的整体。只有具有那样热爱祖国坚持理想的最充沛和最激烈的感情,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篇章来。

      主题思想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叙述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写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锻炼才能,并决心报效楚国的愿望;描写他激励引导楚王“及前王之踵武”,使楚国富强的理想,和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然而由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实践触犯了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们的重重迫害和打击,诽谤和诬蔑漫天而来,而楚王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就在此时,屈原为实现理想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纷纷变质,使屈原的处境极为孤立;在此情况下,屈原看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民生之多艰”,而祖国陷入“路幽昧以险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使爱国爱民的屈原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屈原满怀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作为;同时揭露腐朽的贵族集团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结党营私,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罪恶;描写了屈原不向*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

      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首先,女嬃劝他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但是屈原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古往今来的史实,否定了女嬃建议;于是屈原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历程。首先,他上叩“天阍”,却遭到冷遇;接着,诗人下求佚女宓妃、有娀氏女和有虞之二姚,以便上通天帝,然而均都落空,这象征性地说明了争取楚王已经毫无希望了;于是屈原去找神巫灵氛占卜,灵氛劝他去国远游;诗人犹豫不决,又去找巫咸问策,巫咸则劝其暂留楚国待明君而行;在矛盾的建议中,诗人分析了国内政情,觉得不能久留于黑暗无望的楚国,决定离楚远行;但是,远行的想法又与屈原爱国的衷情发生矛盾,所以在他升天远行时,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形象地否定了离楚的道路,最后诗人决心“从彭咸之所居”,用死来殉其“美政”的理想。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评价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 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汩”、“搴”、“莽”、 “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阅读全文]...
  • 屈原《离骚》的诗作赏析

  • 屈原,离骚
  •   《离骚》

      年代:先秦作者: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唯通:惟)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阅读全文]...
  • 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

  • 离骚,屈原,高一
  • 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离骚经》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1]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阅读全文]...
  •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

  • 离骚,屈原,阅读
  •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节选)

      ○屈原

      揽木根以结茝兮,

      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於今之人兮,

      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

      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只要内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再穿上带着露珠的薜荔。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绞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我是如此虔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写作时间当在秋天。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阅读全文]...
  • 离骚屈原原文翻译对照

  • 离骚,屈原,阅读
  • 离骚屈原原文翻译对照

      离骚屈原原文翻译的资料,不知道你搜集到了没有呢?那么,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离骚屈原原文翻译对照,一起来看看吧!

      离骚屈原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阅读全文]...
  • 屈原《离骚》原文及对照翻译

  • 离骚,屈原,学*
  • 屈原《离骚》原文及对照翻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屈原《离骚》原文及对照翻译,欢迎阅览。

      离骚

      作者: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屈原的诗句离骚 - 句子

屈原的诗句离骚 - 语录

屈原的诗句离骚 - 说说

屈原的诗句离骚 - 名言

屈原的诗句离骚 - 诗词

屈原的诗句离骚 - 祝福

屈原的诗句离骚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落实的古诗 古诗文中的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爱国的 古诗词在哲学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中的成语集锦 古诗词中的特定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的写景角度 赞扬三国名人的古诗词 形容因果关系的古诗词 饮酒古诗的由来 古诗春晓的作者 60字的古诗书写 62个字的古诗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 赞美景色的古诗 江上往来人的古诗 长久的古诗 赏梅花的古诗 带蕊字的古诗 赞美女人的完整古诗词 含有花字的春天古诗 含有月字的春天古诗 (自然景观)的古诗 舍在古诗中的读音 写少女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小学古诗 郎才女貌的古诗 含塘荷的古诗词 古诗里的故事枫桥夜泊 古诗春晓的重点教案 对孩子期望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