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晴照穿绿枝谁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晴照穿绿枝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晴照穿绿枝谁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晴照穿绿枝谁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
下雨前我才见到绽放的花朵,只是才下了一场雨,那些花便全都零落了,倒是叶子长大了不少。而蝴蝶和蜜蜂因为找不到花朵,便都飞出院墙,让人不由怀疑邻家的院子或许花朵还盛开着,春意盎然。
写作与解析
本诗写晴日,通过下雨前后对比,抒发了作者惜春之情。
一二句用对比手法,写自己雨前花盛开时才赏花,而因为下雨耽搁,雨后便已然无花,用词中能看出雨前雨后花的疏密厚薄,以及叶子的生发,大有“绿肥红瘦”之态,而更用“叶底”二字,写出诗人观景细微,更展现寻春不得。三句写蜂蝶,虽无花瓣,但是枝头依旧有余香,只是不似先前浓烈,所以蜂蝶便越墙而去,四句作者见蜂蝶离去,便想蜂蝶能够寻花,由此更怀疑隔壁院子的春色依旧盎然,怀疑的有理有据,更觉天真童趣。
本诗言语*实,胜在构思,全诗于动态中展示画面,配合心理活动,于简单景色中透出作者惜春却又不伤春。
反思:
(一) “却疑春色在人家”是不是一种嫉妒心态?请分析!
(二)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结合实践,判断形成这种景色的条件。
附:
诗中的“动”:诗贵活句,活便见“动”,动又有两重,一为可见之动,而为未见之动。可见之动为诗句“动词”引导的画面感之动,未见之动,则是作者移步换景,以及情感波动等。
~络石藤《从读诗到作文》
新晴古诗词3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晴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解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创作背景
王维在四十岁以*生态度有着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种亦官亦隐的特殊生活,集中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著名诗篇。这类题材的诗,往往以五言见长,尤其是五律,代表了王维的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与成就。
新晴
[宋]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
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
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
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
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
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
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
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
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
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
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勲。
意行随远*,高卧送朝曛。
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
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
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
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
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
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
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
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
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
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
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
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
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
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
新晴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晴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晴
[宋]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
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
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
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
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
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
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
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
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
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
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勲。
意行随远*,高卧送朝曛。
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
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
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
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
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
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
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
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
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
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
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
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
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
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聚蚊。
相携聊醉去,酒不到刘坟。
古诗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解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柳枝词
唐代: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注释
⑴千万枝:一作“万万枝”。
⑵永丰:永丰坊,唐代东都洛阳坊名。
⑶阿(ā)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赏析
乍看之下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竹枝词九首古诗词
古诗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诗文赏析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晓晴(一作晚晴)
李白〔唐代〕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谿.
太常引·便晴也是不曾晴
刘辰翁〔宋代〕
便晴也是不曾晴。不怕金吾禁行。风雨动乡情。梦灯火、扬州化城。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昨夜月还生。但惊破、霓裳数声。
水龙吟 简周晴川教授会饮和韵,其兄晴山,
朱唏颜〔元代〕
一春剩雨悭晴,闷来闲检床头历。农占候应,今朝甲子,初开霁色。草径泥融,柳桥风劲,尚妨吟策。有幽轩水净,官*春透,尽可一,觞闲集。重碧满浮云液。奈长歌、此情无极。觥筹交错,*篪迭奏,*珍连璧。列屋修蛾,主家阴洞,漫然倾国。任醉魂直到,芙城待问,似他丁石。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李敬方〔唐代〕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李弥逊〔宋代〕
一夜翻河浇丽沟,*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礎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
朱晞颜〔宋代〕
积阴连闰过芳春,气转清和物候新。信美江山非我土,绝怜天地老斯人。
曲中有误周郎顾,琴上无弦陶令真。自愧不才床下拜,底知孰主孰为宾。
晴晴
李锴〔清代〕
閒色开金碧,空山受夕晖。秋心先候得,天意放晴微。
老去馀霜鬓,归来此亦衣。暮途规海运,谁见一鹏飞。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李弥逊〔宋代〕
一夜翻河落瓦沟,*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础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新晴 石径新晴步屧迟半因访友半寻诗东风虽老春还好开到荼蘼第一枝 欲晴仍晦
陶安〔明代〕
山市初看霁色新,痴云四野妒馀春。蝶蜂自动闲愁怨,欲逐莺花意未伸。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杨万里〔宋代〕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绿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篇1: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怨 刘方*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长庆元年冬季,在洛阳丁忧守母丧的刘禹锡被任命为夔州刺史。长庆二年正月初二,刘禹锡到达夔州。初五这天,他写下《夔州谢上表》。
居母丧之前,刘禹锡任连州刺史。当时的连州,管辖桂阳、连山、阳山三县。而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管辖奉节、云安、巫山、大昌四县。
唐代按照户口和经济等情况,将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这些等级。州的等级不同,官吏的级别、建制、俸禄等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上州刺史为从三品,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
刘禹锡从连州到夔州,虽然都担任刺史,但由于夔州“秩与上郡齿”,等级与上等州郡相并列,因此级别和待遇有所提升。他深知,这自然是皇帝的恩典,但也是好友裴度努力的结果。
原来,裴度曾进言:“刘禹锡诚然有罪,但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陛下正在侍奉太后,恐怕在刘禹锡那里也应予以怜悯。”
是啊,孝是要推己及人的。皇上的母亲应该由儿子来尽孝道,臣子的母亲也要由儿子来尽孝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皇帝把正在为高堂老母尽孝的臣子任命到极其偏远的州去,恐怕天下人都会觉得这一做法有伤孝理之风,这是会影响圣望的。
裴度进言后第二天,刘禹锡被改任为连州刺史。这年六月,裴度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当上了宰相。
这次,刘禹锡为母守丧期满后,又从连州刺史改任州刺史,裴度所起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对于皇帝的恩典,刘禹锡已经在《夔州谢上表》中千恩万谢了,但对裴度的感谢就不能这样明言了。写信直接表示感恩,一是太俗气,二是消息一旦泄露,不仅可能不利于自己的前途,也会对裴度不利,甚至遭遇党锢之祸。
可如果不言不语,那也太不懂事了。怎么办?诗豪就是诗豪——既有“言志”,又有“意象”,而且志存高远、象美意妙的千古名作《竹枝词》就这样诞生了: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从诗的表面来看,这就是一首情歌,而且是一首风韵摇曳的优美情歌。但这只是诗的象,象外之意却是说:裴公啊裴公,你就是那江上唱歌的年轻小伙子,你唱的歌好像漫不经心,但情窦初开的少女能够心领神会。你那漫不经心的歌声,就像现在的天气一样,东边日出西边雨,看似无情,实则有情。
这首诗写得实在太好了,以至于很快传到了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当然也就传到了裴度的耳边。几乎所有听到这首诗的人都赞不绝口。但可能只有裴度知道这首诗的象外之意,因此他会心地笑道:好你个刘二十八,不愧一代诗豪!后会有期。
“唱歌”与“踏歌”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首《竹枝词》的第二句通常记为“闻郎江上唱歌声”,但也有说法是“闻郎江上踏歌声”。就所见选本来看,“闻郎江上踏歌声”最早见于清初王世祯选编的《唐人万首绝句选》。
有种观点认为,“闻郎江上唱歌声”之所以误为“闻郎江上踏歌声”,很可能与李白的《赠汪伦》有关: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一首极为通俗有名的绝句,几乎妇孺皆诵。诗的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与“闻郎江上唱歌声”非常相似,人们背诵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串笼子”。
踏歌原为汉、唐时的风俗歌舞。《旧唐书》中就有“踏歌”的记载: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
这里说的是,先天元年八月,唐睿宗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裁决权。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太上皇李旦登上安福门观灯,让宫中的人出来跳连袖踏歌舞,任凭百官观看,一整夜才散去。
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注云:蹋歌者,连手而歌,蹋地以为节。还有学者进一步解释,踏歌时,几个人手拉着手,脚踏节拍而唱。
既然踏歌是几个人手拉手、两脚踏地以为节拍而歌唱,那“闻郎江上唱歌声”就不能作“闻郎江上踏歌声”。一则,这唱歌的“郎”只是一个人,无法“几个人手拉手”;二则,这唱歌的“郎”是在“江上”,无法“踏地而歌”。
李白《赠汪伦》中的“忽闻岸上踏歌声”,是汪伦带领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为李白送行。一群村人,自然可以“几个人手拉手”;在“岸上”,自然可以“踏地而歌”。
人们对自己熟悉的诗,往往是*焉弗察,背诵错了也感觉不出来;因为记得很熟,所以在写作引用时就直接默写出来,又一般懒于访书,就造成了引文的错误。
“无晴”与“有情”
对于这首假象尽意、以象达意、意在象外的千古名作,古人主要欣赏其“晴”与“情”的双关之妙。
明代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点评:起兴于“杨柳”“江水”,而借景于东日、西雨,隐然见唱歌、闻歌,无非情之所流注也。清代王士祯在《唐贤小三昧集》中评说:双关语妙绝千古,宋元人作者极多似此,元音杳不可得。
今人的鉴赏也不少。《唐诗鉴赏辞典》认为,这是一首模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切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少女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表达出来——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个人啊,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
通过几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少女的迷惘,少女的眷恋,少女的忐忑不安,少女的希望和等待,都一一刻画出来了。
其实,类似鉴赏讲解都是就象解象、以象为意,既没有体现“诗言志”的本质特征,也没有读懂诗的意象,去诗之本旨远矣!
乾隆皇帝敕编过一部《唐宋诗醇》,其中宋诗只选了苏轼、陆游两家,可见二人水*之高。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这两句是说,所写的诗如果一定是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而没有象外之意,那你一定不是个懂诗的人。
陆游在《示子遹》一诗中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子遹是陆游的儿子。在此诗中,陆游告诫儿子:如果真要学*写诗,那很大一部分功夫要用在诗的字面意思之外。讲得更通俗一些:诗的意象如同谜语的谜面和谜底,猜谜就是要揭示谜面背后的谜底,赏诗必须赏出诗的象外之意。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81首古诗词
纯音乐-钱塘湖春行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0:50
《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今译:
池塘水涨了起来,是因为昨夜的春雨一直下到天明;春云轻柔,仍有浓厚的云块遮掩天空,阳光偶有射下,时晴时阴,但天气已经渐暖。
帘内无人,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花丛、竹林经过夜雨洗涤,一片寂静,不时从中传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注释解说:
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⑵连明:直至天明。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⑷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品鉴鉴赏: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年),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佑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
晴照穿绿枝谁的古诗 古诗竹枝是谁的诗 一枝绿叶的古诗 柳枝词古诗是谁写的 柳枝古诗谁写的好 带有晴川绿的古诗 一枝梅古诗是谁写的 绿古诗的作者是谁 春草明年绿是谁的古诗 饮湖上春晴后雨古诗是谁写的 藤蔓分枝藤根情古诗谁写的 枯枝上唯有一点绿叶的古诗 苦竹渡头苦竹枝谁的古诗 古诗中的绿丝绦指柳树还是柳枝 照耀着嫩绿的小草的古诗 卧室透春绿是哪首古诗谁写的 西风残照古诗是谁写的 古诗汉江临照的作者是谁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是谁画的画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仿写句子 qq说说照片里有谁谁 发说说照片里有谁谁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的作者是谁 暖阳斜照远山红是谁写的古诗 临水照花人是谁的诗词 万条垂下绿丝绦古诗的作者是谁 空间说说照片里有谁谁 谁写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古诗 照样子写句子碧绿碧绿 花花绿绿照样子写句子
绿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描写荔枝的古诗词句 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鉴赏 诗名含有枝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枝字的诗词 诗名含有晴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晴字的诗词 含有枝字的古诗词 带枝字的诗词名句 含有晴字的古诗词 带晴字的诗词名句 含有绿字的古诗词 带绿字的诗词名句 绿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雨晴古诗翻译赏析(雨晴王驾翻译及赏析) 春晴古诗王驾翻译(春晴王驾古诗赏析) 竹枝词古诗的意思(竹枝词翻译及赏析)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赏析(初晴游沧浪亭古诗翻译) 描写荔枝的诗句(关于荔枝的古诗大全) 关于绿色的诗句古诗(带有绿色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古诗(古诗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 竹枝词二首其一古诗的意思(竹枝词古诗赏析及解释) 竹枝词古诗翻译(竹枝词注释及赏析) 描写荔枝的古诗词句 新晴古诗词3篇 新晴古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古诗词 《潇湘神·*枝》古诗词鉴赏 竹枝词九首古诗词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中秋国庆祝福 给姐姐的祝福 新年英语祝福语 2019新年祝福语 元旦祝福词 教师节祝福语简短 教师节简短祝福语 端午祝福图片 国庆节的祝福语 2020新年祝福语 婚祝福语 *安夜的祝福语 春节祝福语大全 新年祝福语图片 中秋祝福语大全 对学校祝福 qq生日祝福 新年祝福词语 给老公的祝福 腊八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视频 教师节老师的祝福语 圣诞节的祝福语 立秋祝福 七夕的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贺卡 情人节的祝福语 公司新年祝福语 对教师的祝福 中秋节祝福图片 开张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