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邀人赏景的古诗 >

邀人赏景的古诗

关于邀人赏景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邀人赏景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邀人赏景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 秋天
  •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刘景文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及注释】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2、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江晓景》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原诗的翻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

      在《惠州春江晚景》这一题画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寥寥数笔,不但道出了惠州春江艳丽的景象,而且烘托出河豚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一题画诗也流传甚广,吟唱至今历欠弥新。 就连苏东坡落魄失意时,仍然不忘以鱼抒怀,借鱼言志。他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时幽愤寂苦,无以排遣,因而常泛舟樊口,钓鳊野炊。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

      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苏东坡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风雄健,词的豪放,一曲“大江东去”千古传唱。但少有人知他与鱼也有诸多的“情缘”。他的鱼诗诗中有画,清新自然,直抒胸意,如清水芙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苏东坡一次吃罢鲥鱼,就着满口的余香,欣然赋诗曰:“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鲥鱼属鱼中上品,*上奇珍,其色白如银,肉质鲜美,有鱼中西施之美誉,当然东坡居士爱不释口,也难怪自诗中字里行间,余香袅袅,令人垂涎。 他不但赋鱼入诗,而且神笔入画。在描绘“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时,他不愧为丹青妙手,诗中大家。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苏洵、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竹外桃花三两枝,这是一派和煦的风光: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清人王士肚在《渔洋诗话》中赞赏这句诗说:“坡诗……非但风韵之妙,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阅读全文]...
  • 古诗欣赏风景的句子

  • 风景,经典
  • 看一人风景,享独世清欢,一字一句,皆含禅意。关于风景好句好段摘抄有哪些分享经典优美的语句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风景好句,欢迎大家阅读!

    风景好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今冬问毡帐,雪里为谁开。——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十》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软草*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苏轼《浣溪沙》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岑参《题苜蓿峰寄家人》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三月春光老,映山花照林。——许及之《杜鹃花》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杜甫《雨不绝》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李群玉《新荷》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风景好句

    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温庭筠《溪上行》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甫《寒食二首》

    丝金缕翠幡儿小。裁罗捻线花枝袅。——张孝祥《菩萨蛮·立春》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秋风吹急管,一曲度荷花。——司马光《西溪公宴二首其一》

    荷侵水槛公怀我,桧合茅檐我念公。——赵蕃《月夜怀子肃昆仲》

    无言不作子规啼,犹带子规口中血。——邓云霄《杜鹃花词》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风景好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刘禹锡《大林寺桃花》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李白《秋下荆门》

    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

    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择璘《咏杜鹃花》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李白《渌水曲》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风景好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池塘骤雨打新荷,点点如珠似泪多。——朱权《宫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其二》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阅读全文]...
  • 描写春景的古诗有哪些(15首春景古诗欣赏)

  • 春景
  • 杨柳青,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春天是如此的美好!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一定要出门去,听小鸟在枝头低吟婉转,看漫山遍野的山花烂漫,望天边云卷云舒,伴随着阵阵花香,在诗韵中遇见最美的春天!

    ​地肺山春日

    唐-温庭筠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

    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春日

    宋-龙辅

    侵阶草逾碧,明窗日渐迟。

    携针听语鸟,牵断绣床丝。

    春日

    宋-利登

    雨过苔犹湿,风来户半开。

    闲花忽落尽,啼鸟自飞来。

    春日示众

    宋-释重顯

    门外春将半,闲花处处开。

    山童曾折后,幽鸟不衔来。

    春日即事

    宋-郭印

    鸟咏短长句,花呈赤白章。

    化工非不巧,闲客笑春忙。

    春日楼上

    宋·石延年

    水树春烟重,庭花午影圆。

    人边无限地,鸟外有馀天。

    春日六绝句

    宋-杨万里

    日落碧簪外,人行红雨中。

    幽人诗酒里,又是一春风。

    春日漫兴

    明-刘涣

    莫道梨花瘦,杨花更可怜。

    随风消雨恨,总在客窗前。

    春日过山家

    明-杨慎

    山床压春酒,滴作涧泉声。

    与君终日醉,松风吹复醒。

    春日

    明-朽庵林公

    雨余芳草香,风起游丝动。

    幽禽四五声,说破春眠梦。

    春日

    明-顾氏妹

    春雨过春城,春庭春草生。

    春闺动春思,春树叫春莺。

    春日登楼

    明-于谦

    柳条如翠线,万缕织春愁。

    遮断东风路,无缘入画楼。

    春日闲居

    明-王女郎

[阅读全文]...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古诗赏析

  • 苏轼,文学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古诗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白话译文

      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作者简介

      苏轼画像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阅读全文]...
  • 含有邀字的古诗词 带邀字的诗词名句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菜根谭·概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小窗幽记·集灵篇》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邀福。——《格言联璧·悖凶类》

    *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围炉夜话·第五五则》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围炉夜话·第五五则》

    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楚宫》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苏轼《念奴娇·中秋》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杨朴《七夕》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藏书可以邀友,积德可以邀天。——《格言联璧·惠吉类》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李商隐《无题二首》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阎选《河传·秋雨》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元稹《一七令·茶》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卢照邻《长安古意》

    *之真人,邀我吹玉笙。——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王维《西施咏》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去时邀约早回轮,及去又何曾。——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李世民《还陕述怀》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李白《上之回》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李白《古风·其十九》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晁冲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吴则礼《水龙吟·秋兴》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北宫邀上元。——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邀我登云台。——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刘希夷《公子行》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李峤《汾阴行》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二首》

    引佩环、邀下婵娟。——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阅读全文]...
  • 有关邀请的古风句子 有关邀请的古诗词

  • 古风,个性,唯美
  • 1、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宋代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译文:斟满淡绿色的美酒,请您再住几日,不要就这样匆匆离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离愁别绪,一分又充满了凄风苦雨。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3、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唐代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译文: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译文: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5、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唐代杜甫

    译文: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只见群鸥日日飞去归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有陈年浊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姓陈,「再拜陈三愿」的陈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邀人赏景的古诗 - 句子

邀人赏景的古诗 - 语录

邀人赏景的古诗 - 说说

邀人赏景的古诗 - 名言

邀人赏景的古诗 - 诗词

邀人赏景的古诗 - 祝福

邀人赏景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诗里字开头的 日出水水来的古诗 描写浙江风景的古诗词 雪和月亮的古诗都 有关三月的抒情古诗 赞丝瓜的古诗词 古诗的四种间接抒情 有关春花的古诗一首 孤单的古诗表达 关于边境战争的古诗 描写颍上的古诗 古诗词的情感山水 冷战的古诗 笛子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写**的古诗 有关老臣的古诗 古诗中的文物 久违的太阳古诗 一起成长的古诗 六言关于读书的古诗 名家巧用古诗写成的精彩语段 配古装照的古诗词 性格好的古诗文 骆宾王从军行古诗的写作背景 古诗中出现妻子一词的诗 贯好青春时的古诗 关于语文作业多的古诗自创 适合创作的古诗词60字之内 天上的街市是四言古诗吗 可以描写苏州的古诗词 寓意霸气的古诗男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