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古诗月夜的题答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古诗月夜的题答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古诗月夜的题答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古诗月夜的题答案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关于山寺夜起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寺夜起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⑴颔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⑴颔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答: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2分)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分)
⑵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2分)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2分)
赏析:
江湜(1818~1866),清代诗人。咸丰时县学诸生,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毕生心力完成一部诗集。诗集中行旅诗歌占百分之四十多。这些诗歌记行述闻见,以漂泊、回归为内核,辐射出孤独、深愁、思乡、回归四类情感主线,于山程水景中抒写出一颗乱世愁郁的心魂。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行愁的诗作。当时作者遭遇离乱,漂泊他乡,心情孤独愁苦。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里,孤独一人,对月思乡,感慨身世浮沉。
首联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描写月亮从高高的岩石之巅升起来,月光普照大地,为全诗铺设了思乡的氛围,奠定了思乡的基调。接着诗歌转向对月光下一溪水雾的描写。由于月光如水,澄澈明亮,所以,本来就洁白的云气更显洁净飘渺。首联描写符合山中晚景特点,月光的衬托使得景物更加美好。
颔联紧承首联,写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气如云样洁白,飘飘漾漾,散流在寺前。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自然现象,并无妙处可言。但比起首联,却写出了水气的自然飘动的动态之美。而且,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这一联的描写除了用云气暗喻作者羁旅生活的特点,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重重一笔,妙不可言。
颈联写无法入睡的自己打开寺门,站在寺外观赏美景。眼前美景,让作者感慨万千,不禁怜惜起来。这一份怜惜,暗含着深沉的身世漂泊之感。诗人抬头看天,却感觉到霜重气寒,心中难免凄凉孤独。霜天二字,紧扣心情,间接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冷的心境,可谓传神之笔。
尾联直抒胸臆,用反问的形式写到:谁看到无家可归的客居他乡的人,在这荒郊野外,月下思乡,山中叹惋,独自一人深夜不眠呢?反问加强了抒情效果,与前面的景物描写遥相映衬,更写出一份愁绝伤绝的自伤之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整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写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慨,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以月色铺设情境,则无一处不孤寂愁苦。此诗大有杜甫诗歌沉郁苍凉之感,但多出了一份轻巧和淡静,可为上乘之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1分);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参考答案:七八颗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间两三滴细雨洒落山前,预示着将要下大雨了。过去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走过桥转过溪水的源头,小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3、词中以()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参考答案:七八个星天外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嗅觉听觉点出季节,不是直接描写而是从身边的感受入手,让人感觉审在其中,也使得词作鲜活写出静中之闹。反衬出夜色之静,衬托出了作者的高兴的心情。
5、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大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虽被贬官,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的心胸。
6、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这首词描写的是()季节,从(),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
参考答案: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季)季节,从(鸣蝉。稻花香,蛙声),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8、其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9、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意思是()
参考答案:“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名,即题目“夜”是时间“黄沙道”是地点意思是晚上在黄沙道上行走。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在语文科目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语文竞赛中古诗词也是重头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试题及答案(通用11篇),希望大家喜欢。
1.黑云翻( )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3.等闲识得东风雨,万( )千( )总是春。
——朱熹《春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贺知章《咏柳》
5.(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6.(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橘( )时。
——苏轼《赠刘景文》
8.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4.借问(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杜牧《清明》
答案:
墨、白
青
紫、红
绿
白、绿、红
白、黄
黄、绿
黄、白
杏花
荷花
桂花
梅花
梨花
桃花
菊花
杏花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提起古诗词,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令人头大的古诗词赏析?古诗词鉴赏就是分析古诗词中所表现的形象、语言、技巧、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还记得古诗词鉴赏是怎样做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2014·河南淇县一中第4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8.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
9.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
9.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
2. (2014·江西吉安一中【上】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1)《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________之凉,以华发、异乡写_______之凉。(2分)
(2)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6分)
【答案】:(1)天气 心情(心境) (2分)
(2)情感相似之处有:(1)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2)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野阔”“大江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3)都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4)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1点2分,3点即可,须结合诗句解说)
3. (2014·甘肃天水一中第3阶段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 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9.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8.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9.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4分)
4. (2014·上海“十二校”联考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大约是在花敬定的饮宴*上闻乐有感而作。花敬定因*定叛乱有功,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寻欢作乐,肆无忌惮,用天子音乐。
14.(2分)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琵琶行》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
15.(2分)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纷纷”本指事物多而乱的样子,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音乐,形象描绘出弦管杂错而和谐的效果。
B.颔联中,“半入”写出音乐悠扬动听而空灵活脱的感觉。
C.该诗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既然“此曲只应天上有”,何故“锦城丝管日纷纷”呢?含蓄的讽刺尽在其中。
D.从体裁上看,本首诗是*体诗;从题材上看,本首诗是咏怀诗。
西江月苏轼古诗答案
《西江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江月苏轼古诗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
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
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
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幺凤:鸟名。
④涴(w):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沾污,弄脏。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1、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4分)
2、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7分)
参考答案
1.【①玉骨仙风,不染尘俗,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品性高洁);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丽,丽质天然。(意思对即可。不结合诗歌内容谈,减半给分。)】
2.【高情已逐晓云空句。(2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1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1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1分)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1分)空写尽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1分)(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旨远,给人以深深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__________________,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________________。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敕勒歌》北朝民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游子吟》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________。又疑瑶台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树何团团。________________,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______________。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古朗月行》唐·李白
9.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日》北宋·王安石
10.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1.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2.*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__。《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14.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15.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南宋·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17.____________________,汗滴禾下土。__________________,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18.______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______________,沙暧睡鸳鸯。《绝句》唐·杜甫
21.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____________,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鹿柴》唐·王维
24._____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唐·王翰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2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
2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行》唐·杜牧
29、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30、____________________,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唐·杜甫
3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唐·王维
32、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____。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梅花》北宋·王安石
33、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3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5、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
37、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38、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39、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游原》唐·李商隐
4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4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4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______________。《塞下曲》唐·卢纶
43、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唐·刘禹锡
44、西塞山前白鸳飞,__________________。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子》唐·张志和
4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江雪》唐·柳宗元
4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唐·叶绍翁
4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48、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清·郑燮
49、众鸟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朋 B、人 C、师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礼记》
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
A、足 B、乏 C、困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
A、李白 B、苏轼 C、李之仪
7、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 B、慎于思 C、慎于言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10、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
A、礼貌 B、礼节 C、礼仪
1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 B、廉者 C、仁者
12、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 )为美。”
A、朴素 B、俭朴 C、俭素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16、“问君能有几多(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 B惆 C愁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 ),( )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 B、辫 C、辩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
A、kuǐ B、guī C、wā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弃疾 C、范仲淹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 )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清
23、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作”的意思是( )
A、工作 B、开始、起步 C、做
24、《礼记·大学篇》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
A、修其身 B、正其心 C、诚其意
25、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上句是( )。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古诗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学诗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收益无穷。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2)《春望》
(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1)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3)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
(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1)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3)
(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1)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3)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考答案:
8.(分值区域0、1、2、3、4)
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9.(分值区域0、1、2、3、4)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
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关于古诗月夜的题答案 月夜古诗的阅读短文及答案 静夜思这首古诗题的答案 古诗静夜思的阅读题及答案 超难的古诗题及答案 古诗子袊的题及答案 关于古诗的题及答案 古诗的题阅读题答案 古诗的连线题及答案 有关古诗的题和答案 常考的古诗解答题及答案 关于古诗子衿的题及答案 草的古诗阅读题答案 村晚古诗的试题及答案 古诗风的考题及答案 古诗运用的题目及答案 关于无题古诗的题带答案 情话问题与答案 关于古诗的题目答案 古诗技巧类的题和答案 默写古诗的题目及答案 古诗词的题目与答案 所见古诗的问题及答案 有问题就要找答案的古诗 古诗竞赛的题目及答案 画的古诗阅读题及答案6 古诗词的*题及答案 有关古诗的试题答案 古诗中的月相答案 怀古诗题答案的作答格式
题李凝幽居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山寺夜起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练*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西江月苏轼古诗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 杜甫《蜀相》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早梅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填空题及答案 迎燕古诗阅读答案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题及答案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杜甫月夜的意思(月夜古诗杜甫解释) 月夜忆舍弟古诗(月夜忆舍弟全诗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月夜忆舍弟翻译及注释) 月夜古诗刘方*赏析(月夜古诗有怎么样的感情) 描写月夜的古诗有哪些(分享月夜古诗配画) 月夜忆舍弟古诗词鉴赏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及答案 古诗两首补充*题答案 猜古诗有答案 《古诗词三首》同步练*题及答案 月夜忆舍弟古诗词鉴赏
写新鲜的古诗 古诗春天处处有可爱的生灵 鸟鸣涧的古诗词意思 分别写出三首古诗的体裁 春日冬雪的古诗 郑字和方字的古诗 古诗词中带有豺狼的 描写茴香的古诗 林间流水的古诗 生活精致的古诗 好写的古诗书法作品毛笔 苏州园林的有关古诗 题目中有居的古诗词 金缕衣古诗的配图 边栽豪情的古诗 学古诗的四部 写兰花的自创诗古诗 在他乡遇到朋友的古诗 兜兜转转的古诗词 我家的小院古诗 描写白桦的现代化古诗 语文初中富有哲理的古诗 薛晓源的古诗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的全意 关于养性的古诗 纪念屈原跳江的古诗 古诗行路难其一的全诗 描写晚上睡不着的古诗词 中国古诗的中文 李白的五言古诗3首 画花儿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