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农事活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农事活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农事活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农事活动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白话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的麦子正当时!
出处:梁斌《烽烟图》
白话释义:指秋分时是种麦子的最佳时节。
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出处:白居易 《观刈麦》
白话释义: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
4、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出处:唐 韦应物 《观田家》
白话释义:春雨过后,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5、布谷飞飞劝早耕, 春锄扑扑趁初晴。
出处:《山行》清 姚鼐
白话释义:布谷鸟飞来劝早耕, 趁初晴早早干农活。
唐·杜甫《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唐·李绅《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
以广西种稻为例,天等县有传统的《种稻谣》总结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正月犁耙田,二月修田基,三月播谷秧,四月播秧时,五月祭田魂,六月耘田去,七月禾怀胎,八月穗出齐,九月旱开镰,十月湿谷到屋里,十一月干谷进了仓。
广西现代新编的农事歌谣《春光一刻值千金》也是遵从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的:
自然规律须遵照,农事季节要记牢;生产跟着季节走,五谷丰登产量高。
春雨惊春清谷天,不误农时闹田园;玉米花生须除草,早稻抢种莫迟延。
夏满芒夏暑相连,田间管理要周全;防涝防虫抓双抢,插完晚稻在秋前。
秋处露秋寒霜降,追肥管好晚稻田;红薯杂粮应多种,秋植糖蔗为来年。
冬雪雪冬小大寒,森林火灾要提防,冬种蔬菜效益好,要为明年翻两番。
而在中原种小麦的地方,冬小麦是秋天播种的,次年入夏的时候收获。玉米、高粱、花生等一般麦收的时候播种,收获在秋天。播种后,要经过除草、除病虫害等田间管理过程,然后成熟收割、入仓。
农事是指耕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除草、防倒伏、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防旱、浇水、防涝、排灌)、收割、收获﹑贮藏、六畜管理(饲养、疾病预防)等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活动涵盖果蔬、花木、中草药、食用菌、粮油、水产、禽畜、农药、肥料、种子、农业机械与设施等行业。
立春”伊始一年端,全年大事早盘算。
走亲访友把年拜,莫忘怎样种好田。
二十四节掌握好,才能丰收夺高产。
看天看地讲科学,农林牧渔齐发展。
土地渐渐把冻化,耙耢保墒莫迟缓。
划锄耙压冬小麦,保墒增温分蘖添。
抗旱双保不能忘,开动机器灌春田。
农具机械早筹措,化肥农药备齐全。
粮棉种子准备足,优良品种要精选。
瓜菜窖子常检查,大棚瓜菜要细管。
林木果树看管好,严防破坏和糟践。
畜禽饲喂要认真,疫病防治须普遍。
鱼塘昼夜常巡逻,管鱼胜似管粮棉。
万众齐把春潮闹,争取又一丰收年。
立秋农事安排活动
导语: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因此,立秋有许多活动都与农业生产相关。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立秋农事安排活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立秋农事安排
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有谚语说“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各种农作物处在生长茂盛期,中稻已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快速膨大,都十分急切需求水分,此时若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而有“立秋三场雨,秋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谚语。
双季晚稻生长在气温由高变低的环境里,此时须抓紧温度较高的大好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田间管理。此时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关键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不好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同时进行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以免烂铃、落铃,以促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跟上,农谚有“一七挖金,八挖银”,秋挖有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的能力,若再同时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壮。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危害集中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抓好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马上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筹备工作。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及时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充足的热量条件,争取优质高产。播种太晚,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结实。
立秋农事活动
立秋过后,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气温也逐渐下降,每年最热的天气状况开始结束,但是秋后一伏的炎热的天气状况也很有威力。正如谚语所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
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进入播种期,及时播种可保证白菜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生长最,争取高产优质。如果播种过迟,就会使生长期缩短,出现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的现象。中部地区的早稻开始收割,秋稻开始移栽和进行田间管理。
华南地区的水稻进入开花、抽穗、结实的阶段。棉花开始结铃(棉桃),进入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要及时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以减少烂铃、落铃,如果有长势较差的棉田,需要补施一次速效肥。大豆开始结荚,玉米也抽穗吐丝,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早会给农作物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芒种字面上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个时节很多作物都成熟了,除了收割农作物,这个时节还有什么农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芒种农事活动有哪些_芒种主要农事活动安排,希望大家喜欢。
芒种主要农事活动一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摆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
三是中稻秧田喷施起身药,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抛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
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
五是上、中旬抢种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荚肥。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补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刹车肥。
六是播种豇豆、苋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强茄瓜豆类蔬菜的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采收上市和留种工作。
七是加强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4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而5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按阴历计算,一年实际上是354或355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10-11天,因此必须三年一闰(有时是两年一闰),补充所短的天数。闰月时,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种有时在4月,有时在5月。我国农民深知4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6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
“芒种糜子急种谷”,糜子是一种生长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种80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种,也不超过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种的庄稼。所以华北地区遇到天早无雨,其它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同样能获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芒种种糜子时,种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子生长期长,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说“芒种糜子急种谷”。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一般来说,在芒种后期,从我国的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古代形容梅雨的诗句要属《千家诗》中,赵师秀《约客》一首最为著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根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中有关入梅日期的统计:一般武汉是在6月16日、安徽安庆6月15日、南京和上海是6月17日。在湖南、江西、浙江大部,梅雨一般比长江流域来得早几天。但降水日数很少的年份也出现过,气象学上把这段时期没有连续性降水的情况,称为空梅。梅雨之后是长江中下游的伏旱期,如果空梅,这一地区将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夏旱。
芒种期间,华南汛期虽说处在晚期,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惕局地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有城市排除积水、农田排涝和抢救遇难群众,都会列如应急预案之中。
历史上1954、1991和1998年,梅雨期间的暴雨都引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今年5月发布的洪涝灾害统计,1998年因洪水死亡4150人,损失人民币2550亿元。当然这种情况的形成,一定是冷暖空气势力都较强,势均力敌所致。
另外,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2.一个坷垃四两油,留下坷垃有盼头。
3.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4..(课件出示)出示江南田家四季图。
5.学生自读,边读第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6.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
7.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 比喻一年的农事。
8.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个词语。
9.畜禽防疫普*,牲畜配种好怀胎。
10.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 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 个字。
11.搜集一下北方的主要农事活动有哪些?
1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13.大寒前像骨头,立春后变烂肉。
14.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
15.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16.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
17.小田长满杂草不用愁,小田蛀满蚂蚁才无法。
18.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 )除草,夏天忙着( )插秧,秋天忙着( )
19.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20.立冬景象秋蝉叫一声,准备好过冬。
21.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紧划搂莫懈怠。
22.指名读第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23.耕耘树艺[ gēng yún shù yì ]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教案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教案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教案过程:
一、幼儿念《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谷雨农事谚语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谚语吧,谚语一般是通过口头传播,流传下来的。那么,都有哪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谷雨农事谚语,欢迎大家分享。
1、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2、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3、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4、一年甘薯半年粮。
5、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6、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7、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8、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9、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10、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11、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12、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13、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14、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15、高地芝麻洼地豆。
16、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17、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18、稻收塘泥麦收粪。
19、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20、沙山花生土山粮。
21、苞米下种谷雨天。
22、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23、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24、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25、窝瓜喜阳不喜阴。
26、整秧田,不用问,田*如镜,泥烂如羹。
27、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28、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29、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30、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31、一担栏肥换担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32、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33、横栽番薯竖栽葱。
34、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35、一壶水,浇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36、谷喜岭,稻喜洼,地瓜最喜高地沙。
37、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
38、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39、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
40、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41、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42、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43、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44、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45、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
46、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47、一棵红薯一把灰,结得红薯一大堆。
48、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49、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立夏农事的谚语(精选11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说到谚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及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短语。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民间谚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夏农事的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2、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3、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4、锄板响,庄稼长。
5、立夏前后种络麻。
6、立夏种绿豆。
7、立夏三日正锄田。
8、春争日,夏争时。
9、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10、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11、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12、立夏芝麻小满谷。
13、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14、锄下有水也有火。
15、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16、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17、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18、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1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0、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1、立夏大插薯。
22、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23、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24、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立夏大插薯。
25、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6、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27、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8、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29、勤添少给,无料也肥。
30、枣步曲,危害大,防治不能过立夏。
31、饮马三提缰。
32、马骑前,驴骑后,骡子骑当中。
33、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34、常喂喂在腿上,现喂喂在嘴上。
35、牲口越肥越顶戗。
36、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37、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38、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赶。
39、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40、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41、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42、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43、猪吃百样草,发酵喂更好。
44、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孙。
45、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46、养牛要知牛脾气,喂养使活要仔细。
47、立夏芝麻小满谷。
48、不稀不稠庄稼旺,秋收到来粮满仓。
49、饲料多样,猪体肥壮。
小满节气农事常识
每个节气对于农事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小满节气的农事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小麦产区
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浇好“麦黄水”,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以增强麦子的长势,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防风措施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
水稻产区
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华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
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西北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使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均气温低于20℃,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影响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俗称"五月寒",又称为"小满寒"。
蔬菜农事
1、继续加强大棚作物培育管理,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雨过天晴,及时揭膜,降低棚内温湿度。同时,注意加强病虫防治。
2、做好露地蔬菜瓜果的培育管理,及时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虫。
果树农事
1、柑橘
继续做好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重点是疮痂病、树脂病(黑点病)及红蜘蛛、蚧(矢尖蚧)类、卷叶蛾等病虫害。注意排水,防止涝害和水土流失。
2、杨梅
继续抓好保果治虫为中心的管理。适时疏果,克服大小年。疏果标准一般为:每6条结果枝中留3条结果枝,3条疏去,留下的3条结果枝,每枝留2个果实。病虫防治参照上一节气。
畜牧农事
1、养兔专业户如生产需要,小满前后还可配一胎,可以保证仔兔安全度夏。要保持兔舍干燥环境,首先搞好兔舍清洁卫生。
2、加强夏季牧草种植工作(墨西哥玉米、饲用高粱)。
3、继续加强蚊蝇灭除工作,在饲料中应添加驱虫剂。
4、继续防止乙脑、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及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学*有节拍地诵读古诗,感悟古诗的优美韵律。
3、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图片“咏鹅”。
3、用绿色纸围成一个小“池塘”。
4、动画幻灯片“咏鹅”。
活动过程:
(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鹅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4、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幼儿找位子坐下)你们看这里也有小白鹅,(出示图片)。
5、教师: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并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教师:小朋友讲的'真好,你们喜欢鹅吗?在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个小朋友叫骆宾王,他也很喜欢鹅,在他7岁的时候,他就写了一首关于鹅的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2、幼儿初步欣赏古诗。
3、幼儿随动画一起念古诗。
(三)、感悟古诗韵律。
教师:有的小朋友对这首诗可能很熟悉,谁来读一下?(2-3位)大家觉得小朋友念的好听还是动画里阿姨念的好听?为什么呀?因为阿姨念的时候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节拍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的诗才更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四)和着音乐边表演边诵读古诗。
1、教师:我们现在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诵读古诗,好吗?
2、教师: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让我们回家休息一会吧!
活动反思: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3.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十二个月农事诗句
一月
小寒大寒在其间,气候寒冷到极点。
小麦已进越冬期,越冬作物保安全。
土粪覆盖弱苗转,保护栽培蔬菜园。
育苗准备此月间,葱种晾晒除菌变。
土豆切块把种选,全年生产开好端。
二月
立春雨水二月间,小麦早春要巧管。
促分蘖来多成穗,穗足粒多创高产。
倒伏纹枯要早防,早春追肥群体观。
土壤解冻忙中耕,抗旱防倒记心间。
早播西瓜和土豆,育苗催芽要保暖。
三月
三月惊蛰春分连,作物病虫解冬眠。
拔节肥水不能少,纹枯病防莫迟延。
棉花育苗要打钵,西瓜嫁接定植前。
土豆整地施足肥,起垄栽培一米宽。
春耕备播早动手,一年之计在春天。
四月
四月清明谷雨天,小麦管理任务艰。
挑旗抽穗开花期,病虫防治紧相连。
辉丰菊酯打穗蚜,灭扫利来防虫螨。
白*锈病禾果利,多菌灵将赤霉缓。
椒棉苗床控好温,移栽追肥基础关。
五月
立夏小满五月间,小麦灌浆粒重添。
防治病虫干热风,养根护叶早衰免。
灌浆水分很重要,有风不浇保*安。
麦套棉田防缺墒,麦垄点种半月前。
麦收准备要用心,充分打好提前战。
六月
芒种季节麦收忙,虎口夺粮不一般。
夏收夏种和夏管,件件都要记心间。
机械收割麦茬高,焚烧麦茬不安全。
夏季高温蒸发快,麦秸麦糠来盖田。
病虫草害综合防,秋季作物要早管。
七月
小暑大暑烈日炎,温度最高三伏天。
高温积肥黑臭烂,沃土工程做示范。
四位一体好处多,建好沼气是一关。
烟熏火燎要告别,厨房革命走在前。
七月雨季防好汛,秋季丰收多卖钱。
八月
玉米授粉在立秋,以水调肥丰收年。
处暑以后花吐絮,控旺治虫技术尖。
大豆喷钼花果实,花生控旺要当先。
红薯提蔓防旺长,芝麻打顶油涟涟。
锄下有火也有水,锄禾当午莫等闲。
九月
乳线消失玉米熟,适时收获告乡亲。
描写农事活动的古诗 古代农事活动的古诗 陶渊明农事活动的古诗 描写农事活动的诗歌 描写关于农事活动的古诗 描写农事活动的古诗词 关于节气的古诗及农事活动图 农事的好古诗 写农事的古诗 描写农事的古诗 描写乡村生活农事的古诗 秋季里农事的古诗 关于农家农事的古诗 关于农具农事的古诗 节气与农事的古诗 描写农事忙的古诗 描写农事词的古诗 讲农事艰辛的古诗 关于处暑的农事古诗 关于农事的诗句 关于农事偶感的古诗 关于农村祭祀活动的古诗 江南农村初夏农事的古诗 关于季节农事的古诗 描写快乐农事的古诗 收集和农事有关的古诗 立冬的古诗谚语农事 古诗中写农事的诗句 关于农事古诗的手指操 关于秋季农事的古诗或谚语
农事谚语大全 描写四季农事活动的句子23条 农事活动的短句子 小满节气的农事常识 24节气气候农事歌 大雪节气的农事活动及注意事项 立夏农事的谚语 中班阅读活动:古诗《悯农》 清明节的农事谚语 清明农事谚语大全 立秋农事安排活动 谷雨农事谚语 古诗词活动方案 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春晓》 小满节气农事常识 立春节气的农事活动及气候特点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关于大暑节气的农事谚语 《诗经》中的农事诗 清明节的农事谚语 描写四季农事活动的句子23条 古诗活动总结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 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 古诗文活动总结 芒种农事活动有哪些 十二个月农事诗句 农事谚语集锦 谷雨农事谚语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写关于民族乐器的古诗 写雨的40首古诗虞美人听雨 泛舟的古诗意思 古诗词里的神兵利器 闹心事多的古诗词 古诗三衢道中的曾几介绍 大林寺桃花是思乡的古诗吗 古代的古诗作家 小学描写秋天景象的古诗 夏日山中古诗的讲解视频 辞别师长的古诗 有书和语的古诗 形容大自然景物的古诗 表达志在必得的古诗 在异乡回忆家乡的古诗 描述兰的优美古诗文 认清差距的古诗词 庆祝开会的古诗 背古诗词的英文 赞美昨天的古诗词 舞蹈震撼的古诗词 写争先恐后的古诗 宋词中的唯美古诗 古诗75首除外的诗 丝丝细雨又清明的古诗 王维诗中含月的古诗 清*乐春归何处的古诗视频 屈原的古诗怀沙带注音的 古诗词中代表成功的两字词 边疆和爱国的古诗 相思、思念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