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早的秋季古诗 >

最早的秋季古诗

关于最早的秋季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最早的秋季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最早的秋季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写秋季的古诗句

  • 秋季
  • 写秋季的古诗句

      这是一篇有关于秋季诗句的文章,希望它能对您有所帮助!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引》唐·刘禹锡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阅读全文]...
  • 写秋季的诗句古诗

  • 秋季
  •   这个金秋的季节,秋美的成熟,又美的可爱,虽然没有春天那么清爽,但是有春的温暖;虽然没有夏的火热,但是有夏的激情;虽然没有冬的寒冷,但是有冬那别具一格的美丽。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写秋季的,欢迎阅读~

      1、《过故人庄》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3、《戏题秋月》

      唐·戎昱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王翰

      紫绶尚书印,朱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保,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6、《田家》

      唐·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草牧豪。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7、《秋兴·其三》

      唐·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8、《七律·到韶山》

[阅读全文]...
  • 写秋季的古诗句

  • 秋季
  •   这是一篇有关于秋季的文章,希望它能对您有所帮助!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 唐·《赠庐司户》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引》唐·刘禹锡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夜思家》)

    [写秋季的句]

[阅读全文]...
  • 描写秋季美景的古诗句

  • 秋季,美景
  • 描写秋季美景的古诗句

      导语:秋,也许已是落叶纷纷,树木渐黄,但是秋,也是美丽的,就如自古以来,歌颂秋的诗歌数不胜数,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描写秋季美景的古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西塍废园》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清*乐》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7、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10、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望秦川》

      1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1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1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苏幕遮》

      1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

      15、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6、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1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19、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其三》

      20、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2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满庭芳》

      2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2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2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

      2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2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

      2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

      1、《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阅读全文]...
  • 描写秋季景色的古诗句

  • 秋季,景色
  • 描写秋季景色的古诗句

      1、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5、河西送李十七高适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9、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1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1、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阅读全文]...
  • 军城早秋的古诗(军城早秋翻译及赏析)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

    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军城早秋》载于《全唐诗》卷二六一。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军城早秋》,一方面使读者看到严武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将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位统兵主将的词章文采,能文善武,无怪杜甫称其为“出群”之才。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董斋诗话》)。

    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阅读全文]...
  • 秋季的诗句

  • 秋季
  • 秋季的诗句

      秋季一直以来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古代的文人墨客有哪些诗句呢?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秋季的诗句,欢迎欣赏!

      1)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7)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8)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9)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0)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11)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12)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3)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14)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15)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6)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17)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9)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0)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1)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22)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2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6)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27)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8)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9)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0)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32)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3)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4)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5)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36)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37)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38)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39)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0)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2)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43)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44)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45)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6)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47)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49)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阅读全文]...
  •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古诗原文及赏析

  •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前言】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杜甫于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由左携带遣贬官华州司功参军时写的。全诗八句,第三、四、七、八句皆用拗语,打破了律诗的常规。

      【注释】

      ①庾信诗:“五月炎蒸气。”

      ②蔡琰《笳曲》:“饥当食兮不能餐。”

      ③《杜臆》:皆是蝎,谓已皆是蝎,又加以多蝇,此极状其苦。

      【赵注】谒,螫虫,中原有之,南方所无。

      【邵注】蝎,全蝎,阴夜毒人。《通鉴》:“蜹蚁蜂虿,皆能害人。”虿即蝎也。《西阳杂俎》:蝎,前谓之螫,后谓之虿。

      【顾注】韩退之诗:“照壁喜见蝎。”退之谪官回家,故以为喜。少陵贬官他适,故以为愁。物亦系乎人情哉。

      ④《诗》:“营营青蝇,止于棘。”《诗传》:“青蝇,比小人也。”

      ⑤陶潜诗:“束带候鸡鸣。”《老子》:“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神仙传》:刘根状若发狂。赵大纲曰,昌黎云:“人各有能不能,抑而行之,必发狂疾。”即此诗意也。

      ⑥《唐书》:切于簿书期会。

      ⑦张衡《四愁诗》:“侧身南望涕沾襟。”潘尼诗:“青松荫修岭。”江淹诗:“风散松架险。”注:“松横生曰架。”

      ⑧《楚辞》:“层冰峨峨。”王嗣奭曰:州牧姓郭,公初至,即代为《试进士策问》与进《灭残寇状》,不过挟长官而委以笔札之役,非重其才也。公厚于情谊,虽邂逅一饭,必赋诗以致感佩之私,傅垂名后世。郭与周旋几一载,公无只字及之,其人可知矣。

      【鉴赏】

      这首诗开头连用四个仄字声,第三、四、七、八句皆用拗语,打破了律诗的常规。面对此诗,有人怀疑“此必赝作也:“命题既蠢,而全诗亦无一句可取,纵云发狂大叫时戏作俳谐,恐万不至此,风雅果安在乎”(朱瀚)?赵大纲则认为:“……此叹苦热,亦见狂态也。”《杜臆》对这诗有精当的剖析,说明少陵如此写法,是有道理的:“公以天子侍臣,因直言左迁,且负重名,长官宜破格相视。公以六月到州,至七月六日而急以簿书,是以常掾畜之,殊失大体,故借早秋之热,蝇蝎之苦,以发郁伊愁闷之怀,于簿书何急,微露意焉。”杜甫所以在诗的开头连用四个仄声字,又用数个拗语,表示以发狂大叫微露其不快之意。王嗣奭也这么说:“郭与周旋几一载,公无只字及之,其人可知矣。”杜甫在这诗中采用大量拗语,挣脱声律常规,以出奇制胜的手法,使律诗夭矫多姿,用来表达特殊情绪。

      此诗挣脱声律常规,但应该看到,诗坛巨擘在这里大量运用拗语,是有他的尺度的,他在第三、第七句用了*声拗语,便在第四、第八句用仄声拗语来补救,这样损之使其失谐,复益之使重归于谐,可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便是少陵高明处。在这里,读者可以领略少陵“语不惊人死不休”之一二,也可明了,此其所以为“诗圣”欤。

      拓展: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折叠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3]。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折叠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折叠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杜工部像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折叠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折叠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主要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

[阅读全文]...
  • 写秋天的诗句有哪些(秋季古诗大全简单)

  • 秋天,秋季,简单
  •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总爱把自己的心情融入雨中,再引雨入诗词。

    秋雨纷纷,有“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的娇羞,“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的闲适,还有“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的明快。

    邀您赏读30句秋雨古诗词,品秋意之浓,看秋雨之美。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杜牧《秋浦途中》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王沂孙《醉蓬莱·归故山》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李白《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王维《栾家濑》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阎选《河传·秋雨》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山望。

    ——张可久《小桃红》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纳兰性德《如梦令》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曹雪芹《秋窗风雨夕》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秋风清》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阅读全文]...
  • 关于早秋的古诗词有哪些 诗句古诗大全最新整理

  • 1.《早秋》唐朝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老信相如渴,贫忧…

    2.《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唐朝

    李白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

    3.《军城早秋》唐朝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4.《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唐朝

    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5.《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唐朝

    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6.《早秋山中作》唐朝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7.《早秋》唐朝

    鱼玄机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8.《太原早秋》唐朝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9.《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唐朝

    李白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

    10.《早秋山居》唐朝

    温庭筠

    山*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1.《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唐朝

    白居易

    春早秋初昼夜长,可怜天气好年光。和风细动帘帷暖, 清露微凝枕簟凉。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 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理曲管弦闻后院, 熨…

    12.《浣溪沙·早秋》宋朝

    赵长卿

    雨滴梧桐点点愁。冷催秋色上帘钩。蛩声何事早知秋。一夜凉风惊去燕,满川晴涨漾轻鸥。怀人千里思悠悠。

    13.《早秋书怀》唐朝

    李郢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虚村暮角催残日,*寺归僧寄野泉。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14.《早秋二首·月夜亭皋秋气生》宋朝

    宋祁

    月夜亭皋秋气生,又从摇落到峥嵘。寒花尚作茸茸密,晚叶偏能飒飒鸣。对把蟹螯何处酒,怅怀蒪菜此时羹。西风万里吹斑鬓,可待中郎丽赋成。

    15.《早秋二绝·离骚何苦怨鶗鴂》宋朝

    宋祁

    离骚何苦怨鶗鴂,鶗鴂本因摇落鸣。寒蝉惊鹤亦无谓,要是愁人闻自惊。

    16.《早秋书事二首·其二》宋朝

    李昭玘

    尽日与琴语,经旬无客过。蝉移鹊争树,鱼散雨倾河。每悟酒如圣,不禁诗作魔。风声稍萧瑟,残热定无多。

    17.《早秋龙门舟中》明朝

    郑善夫

    艓子小于叶,早秋江上行。风波千古转,天地几时*。病骨怜沧海,凡才耻圣明。不眠闻短吹,故国亦飘零。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最早的秋季古诗 - 句子

最早的秋季古诗 - 语录

最早的秋季古诗 - 说说

最早的秋季古诗 - 名言

最早的秋季古诗 - 诗词

最早的秋季古诗 - 祝福

最早的秋季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压抑久了要释放的句子 关于音乐英文唯美句子 生活的点点滴滴句子 讲现实的句子 从热恋到冷漠的句子 繁华背后的苍凉句子 允许用在句子末尾 宝宝睡姿可爱的句子 形容魅力女人的句子 讽刺臭显摆的句子 带刺的玫瑰的句子 赞美沙坡头的句子 赞美公主的句子 祈祷明天更好的句子 描写大自然神奇的句子 *凡幸福的句子 对爱情顺其自然的句子 赤壁赋考试常考句子 形容祖孙情的句子 抖音的伤感句子 心理承受不住的句子 诗经优美句子 把客气当福气的句子 那些句子让人美得窒息 表达不承认错误的句子 为母者刚的句子 坚持养生的句子 给老婆的情书经典句子 说一个人很自私的句子 表达祭奠的句子 小生不才系列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