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关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

  • 阅读,文学
  •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欢迎阅读与收藏。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对无限时空,一轮孤月,早已产生了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5、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全文]...
  • 古代送别诗歌情感内容的概括

  • 送别,古代,情感
  • 古代送别诗歌情感内容的概括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送别诗歌情感内容的概括分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要吟诗话别以表达情感,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部分学生, 对于送别诗情感的把握,往往停留于感性层面,只能抓住“伤感”“依依不舍”等常见的送别时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是细腻而复杂的,送别时的情感更如此,我们不可将其简单化。 本文对送别诗歌情感内容作一个较为具体的概括分类,以便于学生能全面地掌握送别诗的情感类型。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白居易的 《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其中,“凄凄”一词形象地点 出了 送 别时 内 心的 凄 凉 、愁苦;“袅袅”一词描绘的萧瑟、黯淡之 秋景 更 增添 了 送别 时的 伤 感 ;“ 看 ”, 本来是很*常的动作 , 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 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是送别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情感。

      2、体贴入微的宽慰

      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在“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邻一样吗? 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一剂良药。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 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三四句是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 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送别明心志。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自己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5、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 ,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其中第三句,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 诗人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6、表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李白《赠汪伦》一诗的三四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如此之深,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第四句用“不及”一词,将水与情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7、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 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 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运用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的典故,诗人以此激励友人,希望他名扬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这一勉励,使全诗充满了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

      8、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的最后两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人用笛声倾诉出彼此的离衷, 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思绪萦绕,随风远扬。 离笛声中,天色昏暗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 “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 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充分地表达出来。

      9、比较经典的送别诗

      1、《江亭夜月送别》唐朝·王勃

      【其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2、《芙蓉楼送辛渐》唐朝·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朝·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赠汪伦》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朝·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别董大》唐朝·高适

      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朝·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春夜别友人》唐朝·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结语

      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等等。 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

[阅读全文]...
  • 木兰诗词的概括

  • 木兰诗词的概括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木兰诗词的概括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1,木兰当户织2。不闻机杼声3,惟闻女叹息4。问女何所思5,问女何所忆6。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7,可汗大点兵8。军书十二卷9,卷卷有爷名10。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11,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12,南市买辔头13,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14,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5。旦辞黄河去16,暮至黑山头17。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8。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9。朔气传金柝20,寒光照铁衣2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22,天子坐明堂23。策勋十二转24,赏赐百千强25。可汗问所欲26,木兰不用尚书郎27,愿驰千里足28,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9;阿姊闻妹来30,当户理红妆31;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3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33。当窗理云鬓34,对镜帖花黄35。出门看火伴36,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3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8?

      白话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阅读全文]...
  • 竹石拼音版古诗译文(竹石原文赏析及诗意概括)

  • 诗意
  •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yán)中。

    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缝隙中。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还坚劲(jìng),任尔东西南北风。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的情怀。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阅读全文]...
  • 木兰诗的概括30字

  • 木兰诗的概括30字

      导语: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的概括30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木兰诗的概括30字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战斗的精神。

      (二)木兰诗中的木兰是谁

      始见于《木兰辞》(亦名《木兰诗》)。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其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戏曲中广为流传。原诗中无其姓,后世流传中最常见的说法是“花木兰”,还有姓朱、魏、任、韩等多种说法。

      关于花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第一: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第二: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巨制《花木兰》使外国人也增加了对这一传说的了解。

      (三)作者简介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南朝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壁。

      编纂者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我国北方民风彪悍,不少妇女同样豪迈尚武,北魏时期的李波小妹英勇善战,十分著名,当时流传着一首《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霜,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逢?可见作为北方乐府民歌代表作的《木兰诗》,是有着一定的生活依据的。

      (四)木兰诗赏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

  • 《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词曲五首》整体概括,欢迎阅读与收藏。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对无限时空,一轮孤月,早已产生了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5、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全文]...
  • 红楼梦概括

  • 红楼梦,阅读
  • 红楼梦概括

      《红楼梦》,*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概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书中故事发生在京城贾府,为宁国公、荣国公之家宅。宁国公长孙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贾敬袭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袭的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出家修道;贾珍无法无天,寻欢作乐,生贾蓉,儿媳秦可卿。荣国公长孙名贾赦,生贾琏,儿媳王熙凤;次贾政;女贾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林黛玉。贾政娶王夫人,生长子贾珠,早亡;生女元春,入宫为妃;次又得子,衔玉而诞,玉上有字,因名宝玉。人人都以为宝玉来历不小,贾母尤其溺爱。

      宝玉长到七八岁,聪明绝人,然生性钟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人皆以为他将来不过是个色鬼,贾政也不大喜欢他,对他管教甚严,因为不知他是正邪两赋而来,“若非多读书识字,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

      金陵十二钗36位女儿,除了贾府本家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还有亲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宝钗,都寄居于贾府,史湘云也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

      故事起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黛玉小宝玉一岁。不久,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宝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

      一天,宝玉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判词,有图有诗,只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红楼梦》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飞鸟各投林》,词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然而宝玉仍不解,警幻更将妹妹可卿许配与他,二人难分难解,入迷津而惊醒。

      元春被选为贵妃,荣国府愈加贵盛,为之建造大观园,迎接元春省亲,家人团圆,极天伦之乐。宝玉长到十二三岁,在外结交秦钟、蒋玉函,在内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袭人、晴雯、*儿、紫鹃等之间,亲昵且敬爱她们,极尽小心谨慎,深恐违逆她们的心意,所爱的女儿多,自己身心劳倦,而忧患也与日俱增。一次听紫鹃说黛玉要回原籍(苏州)去,宝玉便唬傻了,闹得满宅惊慌,直到紫鹃说明缘由才好了。

      荣国府虽煊赫,然而人口众多,事务繁杂,主仆上下,贪图享乐的多,操持家业的少,其生活标准和排场又不能节俭,所以外面的架子虽勉强支撑,而内部已在加速朽坏了。家族末世颓运将至,变故增多。宝玉在繁华富贵中,也屡屡遭遇无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钟夭逝,自身又中了赵姨娘、马道婆的法术,差点死去;接着金钏儿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而所爱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随即病殁。悲凉气氛弥漫公府,然而呼吸而领会到的,唯有宝玉和十二钗而已。晴雯夭逝那天,宝玉出去给她上祭,却扑了个空,回身进大观园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然后到蘅芜院中,也是人去楼空,再去潇湘馆,黛玉仍未回,宝玉深感悲苦。

      《红楼梦》结局,虽早预伏于太虚幻境梦中,而前八十回仅露悲音。至后四十回,宝玉先丢失通灵宝玉,丧魂落魄。贾政将离家赴江西粮道上任,贾母要在他出发前为宝玉完婚。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宝钗。婚事由王熙凤谋划,设调包计,十分保密。却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宝玉得知将婚,自以为必娶黛玉,满怀期待。拜堂后见是宝钗,大感诧异。元春先薨,贾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势凌弱”获罪革职抄家,累及贾政;贾母又病逝;妙玉则遭强盗掳走,不屈而亡;王熙凤失势,郁郁而终。宝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癞僧持通灵宝玉引他入太虚幻境变形的真如福地梦中。梦醒后发奋读书。次年参加乡试,中第七名举人。宝钗已有身孕,而宝玉应试后走失。贾政扶贾母灵柩至金陵安葬,将归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驿。见一人来到船头,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细视之,正是宝玉。贾政忙问,宝玉却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再问,宝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贾政追之不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小说,亦题诗一绝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楼梦》,*清代长篇小说。一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

      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着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是一部*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决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阎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土,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王夫人丫环金钏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贾环告贾政。宝玉又结交一位王爷喜欢的伶人,使得王爷派人来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报告情况。并决定将来袭人给宝玉做妾。大观园中无所事事,探春倡导成立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压倒众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观园摆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这位饱经世故的老妇也甘心充当这一角色。贾母又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各处。在拢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宝钗饮茶,宝玉也得沾光。

      贾雨村犯法被解职,在觉迷渡口碰见已成仙的甄士隐;甄士隐向他剖析、解释了这一切,也就结束了这部小说。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阅读全文]...
  • 温庭筠的诗歌创作风格(温庭筠词的风格概括)

  • 晚唐诗人中,最具代表的诗人,其一是李商隐,其二则是温庭筠,后者诗歌写得唯美,词也非常靓丽,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对后代诗人和词人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温庭筠的十首诗词,体会文字背后的魅力。

    据记载,温庭筠存世的诗作有三百余首,以古体乐府诗见长,五言七律成就最大。其诗婉曲含蓄,奇古绮丽,律诗清峻,其中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等题材的诗作典丽精工,风格多样。温庭筠在吸取前人之精华的同时,又加入自己独特的创作见解及风格,成为后世文人追逐的对象。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晚唐诗人已经失去了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更多的是追求出新,同时呼吁社会及朝廷挽回时局的必要性。时代的压抑感让当时的文人无法引吭高歌,但诗歌艺术追求方面更加先进,在美学价值和艺术性方面,他们追求个性*,在诗歌创作上呈上升态势,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进程。在晚唐的芸芸众生中,温庭筠是佼佼者,是成就最大的诗人之一。

    温庭筠不仅是晚唐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又是词家的开山鼻祖,他的诗词反映了时代政局,作品中体现诗人的独特性,加之不错的出身及肆意放达的性格,使其在当时拥有不苟于世的傲气,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另外,据记载,温庭筠长相丑陋,由于外在的缺陷,让其更加有欲望将作品写美,让人忘却他的丑陋,而赞美其诗美。

    总体来看,温庭筠的诗歌以“绮丽”著称,在他的身上能够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委婉的表现出远大抱负及悲天悯人的一面。同时对自然景物的偏爱,在他的作品中给人清丽的感觉。温庭筠用新艳的变法和辞藻描绘出世俗生活,读完让人不觉得庸俗。

    从风格上来看,温庭筠的诗词风格并不统一,不同类型的作品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可以看到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但对审美特征是不变的,尤其那些美轮美奂的句子,读完让人能够感受到他的情绪与感触,还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温庭筠对色彩和形式之美,有着执着的追求。在诗歌色彩的讲究和韵律之美,及对偶和谐之美方面,体现出*的倾向。尤其在韵律方面,他常常使用双声和叠韵辞藻,增加可读性与韵律,读完给人一种音乐美之感。

    另外,晚唐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的作品中用词精致,描写细腻,最为接*词的创作方式。由于文学形式的不同,温庭筠用写诗的手法运用在词的身上,独创意向群的写法,成为象征的符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对后代词人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一直沿用至今。

    在晚唐,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不同风貌的诗词让其冠绝一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温庭筠十首诗词,体会文字背后的绮丽,读完你一定会对他顶礼膜拜的。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阳值雨

    [唐]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玉楼春

    [唐] 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苏武庙

    [唐]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杨柳枝

    [唐] 温庭筠

    馆娃宫外邺城西,

    远映征帆*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

    不同芳草绿萋萋。

    赠少年

    [唐]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早秋山居

    [唐] 温庭筠

    山*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春日野行

    [唐] 温庭筠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阅读全文]...
  • 四个字概括人生

  • 人生
  • 1、永言不败。

    2、精益求精。

    3、相信自己。

    4、好学不倦。

    5、人定胜天。

    6、博览群书。

    7、先苦后甜。

    8、永不放下。

    9、将勤补拙。

    10、全神贯注。

    11、志在四方。

    12、坚韧不拔。

    13、凿壁借光。

    14、一路向前。

    15、永不放弃。

    16、奋发图强。

    17、成就梦想。

    18、不屑回头。

    19、白手起家。

    20、孜孜不倦。

    21、拼搏奋斗。

    22、更上层楼。

    23、昼耕夜诵。

    24、始终不懈。

    25、全力以赴。

    26、自强不息。

    27、迎刃而解。

    28、放飞梦想。

    29、心有阳光。

    30、金石为开。

    31、不甘示弱。

    32、改变命运。

    33、风雨兼程。

    34、超越自己。

    35、天天向上。

    36、投笔从戎。

    37、不耻下问。

    38、知足常乐。

    39、节节开花。

    40、聚沙成塔。

    41、包容梦想。

    42、唯有努力。

    43、海阔天空。

    44、磨杵作针。

    45、滴水穿石。

    46、良药苦口。

    47、融会贯通。

    48、一丝不苟。

    49、坚持不渝。

    50、绳锯木断。

    51、取长补短。

[阅读全文]...
  • 概括生活的句子

  • 生活,哲理
  • 1、人生有很多路要选择,选中一条走下去,便会碰见这条路上的人和风景;而选择另一条,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景与人。有的人可能与你一起走,有的人留在原地;一起走的人,也可能在下个路口与你分开。没什么可哀叹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珍惜身边与你一起看风景的人,并在下一个分别路口,洒脱地用力挥挥手。

    2、有些人、有些话、说不说理不理都无所谓;因为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3、什么时候都不要像蜜蜂那样,把整个生命都拼在对别人的一蛰中。

    4、不论多么受挫的时候,也绝对不轻易在别人面前流泪。

    5、不管,你有多么真诚,遇到怀疑你的人,你就是谎言。不管,你有多么单纯,遇到复杂的人,你就是有心计。不管,你有多么的天真,遇到现实的人,你就是笑话。不管,你多么专业,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空白。所以,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需要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6、我们不仅必须善于等待,还必要享受等待。因为等待不仅仅是等待,它还是生活。我们中的很多人生活着,却没有全心投入。当我们真实的生活开始时,却一味等待。

    7、一个爱字,三下两下。

    8、命运的转折是从当下的这一秒开始的,而最可怕的一种局面是,怀念过去,幻想未来,虚度现在。

    9、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0、人生在世,有多少梦想是我们无法实现的,有多少目标是我们难以达到的。我们在仰视这些无法实现的梦想,眺望这些无法达到的目标的时候,应该以一颗*常心去看待我们的失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要我们尽力去做了,我们就应该觉得很充实,很满足,而无论其结果如何。

    11、生活并不总是如人所愿,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刚刚好。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努力的过程一定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生路上每一步都算数,你付出的每一点都有意义。

    12、不管多远的路,也能走到尽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即兴演出,直到每段旅程,变成我的舞台。踩着别人的脚印,不如开辟自己的领土,撞到南墙也绝不回头,谁说爱好这件事成不了大事,没有做不成的梦,只有不早醒的人。

    13、人生没有完美,花开花谢,人生的成熟,是意识的提升。有些事,不论我们看得有多重,握得有多紧,最终依然会失去。有些情,不管我们看得有多重,陷得有多深,最后依然会离去。人生,不属于你的终会失去,不是你的定会离去。

    14、做事情尽量要主动,主动就是没人告诉你,而你在做着恰当的事情。

    15、岁月的风,不仅能吹淡你我心中的情,也能冷却你我的心。

    16、每一个你羡慕的收获,都是别人努力用心拼来的。你可以抱怨,也可以无视,但记住,不努力,连输的资格都没有!

    17、在我的生命中,从未遭受过失败,我所遇到的,都是暂时的挫折罢了。

    18、心态不好,就是心太小了。

    19、每不要在喝醉时联系任何人,不要在深夜做任何决定,矫情的话要尽量憋在心里,天亮了,你会庆幸当时没有说出口。

    20、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得意之时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

    21、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扬眉吐气。

    22、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23、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别人再怎么感同身受,也毫无帮助。再苦再累再痛再难熬,只有,也只能自己独自撑过。

    24、要明白的是生活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只是你一个人的。当你徘徊在街角的时候,没有人给你指明方向;当突然下雨的时候,少有人来为你送伞,真的为你跑前跑后的人没有几个,你能依赖的永远只有你自己一个。

    25、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26、我总是那么敏感,看到你在意别人的体现心里便生出怨愤来。越想要的唯一越得不到。你可以在早晨八点起床去祝别人生日快乐,却又如何不肯来关注下我的情绪。宁愿让我这么空着,等待着。

    27、生活不要安排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太挤。

    28、有些事不在于你能做得多好,而在于你终于愿意从背后推自己一把,愿意去承接那些恐惧。

    29、做任何事都要经受得挫折,要有恒心和毅力,满怀信心坚持到底。

    30、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31、现实看淡了,悲伤骨感。人情看淡了,烦恼不填。缘分看淡了,随心聚散。是非看淡了,计较变浅。成败看淡了,顺心自然。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

    32、*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3、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

    34、别把人生想的太难。走过生命的逆旅,人世沧桑,谁都会彷徨,会忧伤,会有苦雨寒箫的幽怨,也会有月落乌啼的悲凉,但有限的生命不允许我们挥霍那份属于人生的苦辣酸甜,经历了风寒阴霾的苦砺,才会破茧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35、人们烦恼时,只看到是谁惹了自己,总是怨天尤人,怨这怨那,从不抱怨自己看不破,想不通,看不透,从不从自身找原因,只知道,烦恼天天有,捡来自己恼,却忘了:本是*常事,不拣自然无。

    36、要想获得非凡的人生,有两件事情非常重要:决定——改变状态,改变决定,改变人生;信念:就是生命的蓝图。电和辐射等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在影响着世界,爱和信念也影响着这个世界。

    37、人生百味,情最浓,人生繁华,淡最真,人生一路,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对美好的追求,对真情的渴望,给自己一份淡然。

    38、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生活。

    39、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

    40、人生如茶,有起伏才有淡定,有苦痛才有馨香。得意之时,要学着把自己看得低一些;失意之时,要学会忍受寂寞,努力沉淀自己。始终浮在生活的表面,体会不到人生的幸福;永远躲在人生的谷底,沐浴不到明媚的阳光。得意之时要淡定,失意之时要坚定。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看;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看。

    41、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的。在我过去的体验中,只要越努力,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当我得到时,会感觉一切好似注定。可是若不努力争取,你拿到的可能就是另一样东西,那个结果也似注定。

    4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43、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44、人生的路上,不一定处处都能如愿,保持一份内心的*淡,虽然有些东西放下会有些难,但我们必须面对这种得失的斑驳。有拥有,就有失去,多一份谦让,还自己一份心宽。

    45、怕什么就会想到什么,信什么就会听到什么,让我们恐惧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46、舆论虽有令人生畏的力量,但它是由一群无知的自鸣得意的傻瓜营造出来的。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憾社会的雷鸣般的预。

    47、人生这条路,走着走着就不知所向,你以为的和你的身边都以为的目的地,却陡然急转直下,甚至与构想的完全不着边际,可是这就是人生,谁也不能确定的明天的明天。

    48、无论人生经历了什么都要明白,我们既不是最幸运的也不是最不幸的,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有人早已体会,有人正在经历,有人即将面对,仅此而已。在人生低谷时谨记:我们并不是唯一面对这种处境的人,但却是唯一可以帮助自己真正走出来的人。只要向着阳光前行,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49、灵感喜欢光顾勤劳的人,懒惰人不会遇到他。

    50、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51、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句子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语录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说说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名言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诗词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祝福

古诗概括诗人情感的词语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七夕的诗词歌赋 关于美人撑伞的诗词 表达压抑又无奈的诗词 鼓励人的诗词 日子*淡的诗词 乐观的诗词 写秋景的古诗词 温庭筠的诗词 睡觉的古诗词 带云字的诗词 天气炎热的搞笑诗词 秋风起的诗词 诗词涉及竹的是 关于家乡的诗词 形容男女般配的诗词 写西施的诗词 诗词的分类 带鸟的诗词 孤单的诗词 形容心有灵犀的诗词 有关长江的古诗词 鼓励人的古代诗词 春节有关的诗词 与水墨丹青有关的诗词 有关太行山的诗词 赞美丝绸之路的古诗词 形容无可奈何的诗词 思念亲人的诗词 形容看淡感情的古诗词 关于中秋的诗词 苏轼被贬后乐观的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