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关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形容向往远方的诗句(追求诗和远方的4首唯美古诗)

  • 远方,追求,唯美
  • 现在很多朋友都爱说一句话: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非常流行的话,出自高晓松,最初的版本是这样的:从小妈妈告诉我们的许多话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

    苟且这个词有几种解释,其中一种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对于“苟且”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还有一种被现实压迫得无奈的意思。诗和远方,我所理解的“诗”,是指内心的一片纯净世界,指人***的本质,而“远方”则是指自己心中的理想。

[阅读全文]...
  • 想念远方爱人的古诗

  • 远方,爱人,想念
  • 1、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2、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赠邻女/寄李亿员外》

    3、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4、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其二》

    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6、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恩《折桂令》

    8、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9、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韩元吉《薄幸·送安伯弟》

    10、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白居易《夜雨》

    11、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蝶恋花》

    12、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13、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

    14、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白居易《长相思》

    15、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6、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白居易《长恨歌》

    1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9、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夜思》

    20、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调·其三》

    21、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2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3、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4、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5、绣罗裙上双鸳带,年年长系春心在。——赵彦端《菩萨蛮》

    2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27、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又呈吴郎》

    28、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大喜》

    29、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乐》

    30、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31、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32、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郑燮《满江红·思家》

    33、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34、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一剪梅》

    35、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木兰花》

    36、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陆游《秋思》

    37、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巳《长命女》

    3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9、听商歌、归兴千里。——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40、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4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

    43、欲住也、留无计。——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44、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

    45、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毛文锡《醉花间》

    4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47、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诗经》

    4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无题》

    49、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5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51、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王国维《蝶恋花》

[阅读全文]...
  • 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   《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注释:

      1、端:犹“匹”。古人以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匹”。

      2、故人:古时*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尔:如此。这两句是说尽管相隔万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

      3、鸳鸯:匹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这句是说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

      4、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

      5、着: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着”。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着以长相思”。

      6、缘:饰边,镶边。这句是说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义并同,故云“缘以结不解”。

      7、别离:分开。这两句是说,我们的爱情犹如胶和漆粘在一起,任谁也无法将我们拆散。

      赏析:

      此诗似乎是《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包含着夫君对她的无限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如果将此四句,与前一首诗《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对照着读,人们将会感受到,其中似还含有更深一层意蕴:前诗是诉说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的凄苦,一封“书札”而竟怀袖“三岁”,可知这“万里”相隔不仅日久天长,而且绝少有音讯往还。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非常痛苦难挨的事。在*乎绝望的等待中,则会有被遗弃的疑惧,时时袭上女主人公心头。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绮,那“千思万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惧便烟消云散。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而来的,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张庚称“故人心尚尔”一句“直是声泪俱下”、“不觉兜底感切”,正体味到了诗行之间所传达的这种悲喜交集之感(见《古诗十九首解》)。

      适应着这一情感表现特点,此诗开篇也一改《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这就是开篇的妙处。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鸳鸯双栖,历来是伉俪相偕的美好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之结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送她,正是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则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再“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非常地惬人心意。“着”有“充实”之意,“缘”指被之边饰。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得女主人公喜气洋洋,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这世上惟有“胶”之与“漆”,粘合固结,再难分离。女主人公说: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称赞此结句“语益浅而情益深”。女主人公的痴情,正有如此深沉和美好。

      初读起来,《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似的锦的境界。但读者应注意到:当女主人公欢喜地念叨着“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时候,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以此反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倘若真能与夫君“合欢”,她就不必要在被中“着”以长相之思、缘以不解之结了。所以还是朱筠对此诗体会得真切:“于不合欢时作‘合欢’想,口里是喜,心里是悲。更‘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无中生有,奇绝幻绝!说至此,一似方成鸾交、未曾离者。结曰‘诗能’,形神俱忘矣。又谁知不能‘别离’者现已别离,‘一端绮’是悬想,‘合欢被’用乌有也?”(《古诗十九首说》)如此看来,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钟嵘《诗品》称《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这首诗正以温丽的“遗绮”之喜,抒写了悲远的“别离”之哀,“正笔反用”,就愈加“惊心动魄”。

[阅读全文]...
  • 思念远方父亲的古诗句

  • 思念,远方,父亲
  •   赞美父亲吧,他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了,我们慢慢的长大了,他确是慢慢的在苍老。

      《观村童戏溪上》

      〖宋〗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五更读书示子》

      陆游〖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宋〗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示儿》

      陆游〖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郭闲思》

      曹邺〖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朝耕》

      袁中道〖明〗

      半夜来原田,月落天将晚。

      溪流涓涓鸣,今年雨水好。

      前种已生苗,万事勿如早。

      解揠唤大儿,牵牛食露草。

      《插秧歌》

      杨万里〖唐〗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星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6、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7、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8、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9、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2、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13、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1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阅读全文]...
  • 春日美景古诗

  • 美景
  • 春日美景古诗

      一片绿叶,带来春的生命;一朵鲜花,绽出春的色彩;一阵春风,抚出春的温柔;一声鸟鸣,惊出春的活力。以下是春日美景古诗,欢迎阅读。

      山房春事

      【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鉴赏】写得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反映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

      和乐天春词/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鉴赏】诗的最后一句含蓄地刻画出闺中女子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神态,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没人当花朵,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

      好事*·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云当面化龙蛇,夭娇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鉴赏】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全词题为“梦中作”,系写梦境,先写出中漫游,再写飞云空中变幻和醉卧出藤阴下。

      怅诗

      【唐】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鉴赏】从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哲理:机遇的稍纵即逝固然增加了人们把握它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机遇本身的不可把握或存在。

      春远

      【唐】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鉴赏】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长。此诗上半,当想其虚中取意之妙。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鉴赏】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杜审言这首《渡湘江》有相当影响力,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子夜吴歌·春歌

      【唐】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鉴赏】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鉴赏】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昚虚的代表作。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欧阳修

[阅读全文]...
  • 描写美景的诗句古诗

  • 美景,文学
  • 描写美景的诗句古诗(通用70句)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美景的诗句古诗(通用70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2、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13、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1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15、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7、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18、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0、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2、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2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25、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8、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29、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30、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3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34、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6、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7、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39、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42、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4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44、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5、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4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7、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4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阅读全文]...
  • 关于春天美景的古诗

  • 美景,春天,文学
  • 关于春天美景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春天美景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鉴赏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与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与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与“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与*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与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与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与*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鉴赏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与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与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与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与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与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与“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与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阅读全文]...
  • 远方(组诗)

  • 远方
  •   (一)  有诗有酒有远方  你要的明天  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年华虚度,岁月蹉跎  青春从来都是浮光掠影  匆匆而逝  等待我们的也只有  感物伤时    (二)  叠一枚千纸鹤  把纯洁的灵魂  带向更远的地方  那边是净土  于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独树一帜地放飞    (三)  没有人知道  山的那边是什么  可为了佐证  我们都愿意踏上行程  带着信念  去寻找那片海    (四)  有种酒  喝的不是味道  是一路走来的辛酸认真  远方从来不缺故事  缺的是一种  最初的情怀    (五)  隔着时光  我许下一个心愿  愿夜晚的街头  都有温暖  愿流浪漂泊的人  都有家可归  我也深信  雨过就是天晴  白天终会更替黑夜    (六)  前行的路上  总是兜兜转转  患得患失  支撑我们坚强的  是一直以来内心的不屈  通向另一片天空  水映蓝天  没有乌云    (七)  *的朗姆酒  梭罗的瓦尔登湖  海子的大海  三毛的撒哈拉  我只在书上见到过  有生之年  也许也无法到达  只想许一个  孙少**凡的世界  这样  不算过分吧    (八)  后来我们才知道  云在漂泊  水在流浪  黑夜会孤独  我们会沮丧  一条路  一半是归途  一半是失望    (九)  一路来  边行边吟  随性随性的过活着  却忽略了  自己一路挥手告别的人  竟是自己    (十)  山南水北  才是最远的远方  到头来  这山长水阔的路  还是注定要一个人走

      编辑点评:

      有诗有酒有远方,青春从来都是浮光掠影,匆匆而逝。等待我们的也只有感物伤时,叠一枚千纸鹤把纯洁的灵魂放飞。没有人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可为了佐证,我们都愿意带着信念踏上行程。远方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一种最初的情怀。我许下一个心愿,愿夜晚的街头都有温暖。前行的路上,支撑我们坚强的,是一直以来内心的不屈。云在漂泊,水在流浪,黑夜会孤独,我们会沮丧。山南水北才是最远的远方,这山长水阔的路,还是注定要一个人走。一组诗歌洋洋洒洒地写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翼,文字优雅,意象非常优美!力荐文友共赏!

[阅读全文]...
  • 描写美景的古诗诗句

  • 美景
  • 描写美景的古诗诗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哪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山底见青山。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风雨》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李商隐《二月二日》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碧城三首》(其一)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句子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语录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说说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名言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诗词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祝福

描写远方美景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适合在机场发的说说 经典一句话心情说说 一段很长很暖心的说说 烦和顺的说说 好风景的说说 好的朋友圈说说 可能是我不够好的说说 赏红叶的说说 收藏的说说在哪看 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说说 往前走别回头的说说 不嫌弃爱人的说说 说的多做的少的说说 六一节目的说说中班 谈谈性说说艾 快下班的心情说说 只要有你的说说 好好过日子的说说 忧伤的说说 该想想以后的说说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说说 关于缺乏安全感的说说 被骗伤心的说说心情 玩的说说 给男朋友的说说幸福的 关于宿友的说说 说说你的第一次啪啪 感情压抑的心情说说 女儿长大的说说 心死了绝望的说说 鼓励的说说心情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