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关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三首的字拼音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三首的字拼音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一去二三里古诗拼音

  • 一去二三里古诗拼音

      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一去二三里古诗拼音,希望能帮助到您。

      山村咏怀

      yī qù èr sān lǐ

      一去二三里

      【sòng 】shào yōng

      【宋】·邵雍·

      yī qù èr sān lǐ

      一去二三里,

      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zuò

      亭台六七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九十枝花。

      【注释】

      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

      这是一首儿歌。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赏析】

      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一去二三里试题

      一、看拼音写笔画

      héng zhé gōu shù wān diǎn nà

      ( ) ( ) ( ) ( )

      二、看拼音写字

      èr sì liù bā shí

      ( ) ( ) ( ) ( ) ( )

      三、猜字谜,把谜底写在()里

      1、tóu shì 一, yāo shì 一, wěi shì 一, shǔ dào mò liǎo bú shì 一。( )

      2、十zì wěi bā wān wān, suàn suàn shù mù shǎo 三。( )

      四、帮忙数一数

      qíng nǐ bāng māng qīng diǎn jiā lǐ de shuǐ guǒ shǔ qīng chǔ hòu jì xià lái

      请 你 帮 忙 清 点 家 里 的 水 果, 数 清 楚 后 记 下 来。

      sān yī yí yī èr

      gè píng guǒ gè lí gè xī guā fēn wéi

      个 苹 果 个 梨 个 西 瓜 分 为

      五、我会写

      yī yī

      yuè rì shì yuán dàn

      1、 月 日 是 元 旦。

      sān èr

      yuè shí rì shí zhí shù jié

[阅读全文]...
  • 塞下曲其三古诗带拼音72句

  • 经典
  •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带拼音版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带拼音版,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起学*一下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带拼音版,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解释,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赏析吧!1、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带拼音版

      sāixiàqǔyuèhēiyànfēigāo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lúlún

      卢纶

      yuèhēiyànfēigāo,chányúyèdùntáo。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yùjiāngqīngqízhú,dàxuěmǎngōngdāo。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解释

      安静的夜晚没有月光,雁群飞得很高,匈奴的首领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装快速的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沾满身上弓刀。

      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赏析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阅读全文]...
  •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拼音及鉴赏

  •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拼音及鉴赏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下面是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拼音及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shān cūn yǒng huái

      山村咏怀

      yī qù èr sān lǐ ,yān cūn sì wǔ jiā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

      ①去:指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一座大花园。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简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作者介绍:

      邵康节(1011—1077),名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

[阅读全文]...
  • 竹里馆拼音古诗

  • 古诗文
  • 竹里馆拼音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竹里馆拼音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古诗竹里馆王维带拼音版

      zhú lǐ guǎn

      竹里馆

      wáng wéi

      王维

      dú zuò yōu huáng lǐ

      独坐幽篁里,

      dàn qín fù zhǎng xiào

      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én bú zhī

      深林人不知,

      míng yuè lái xiàng zhào

      明月来相照。

      2、古诗竹里馆王维翻译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3、古诗竹里馆王维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阅读全文]...
  • 塞下曲其三古诗带拼音解释(赛下曲其三带拼音是什么)

  • 解释
  •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④遁:逃走。

    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翻译】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作品简介】

    《塞下曲·其三》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

    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三首写

    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

    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

    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

    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

    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作者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

    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

    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

    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阅读全文]...
  • 梅花古诗拼音

  • 梅花
  •   《梅花》是北宋诗人所作。表达了诗人就算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意志。

      王安石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数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í bù shì xuǎ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在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阅读全文]...
  • 赠汪伦的古诗带拼音

  • 阅读
  • 赠汪伦的古诗带拼音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赠汪伦》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汪伦的古诗带拼音,欢迎阅读。

      【赠汪伦的古诗带拼音】

      赠(zèng)汪(wāng)伦(lún)

      [唐(táng)]

      李(lǐ)白(bái)

      李(lǐ)白(bái)乘(chéng)舟(zhōu)将(jiāng)欲(yù)行(xíng),

      忽(hū)闻(wén)岸(àn)上(shàng)踏(tà)歌(gē)声(shēng)。

      桃(táo)花(huā)潭(tán)水(shuǐ)深(shēn)千(qiān)尺(chǐ),

      不(bù)及(jí)汪(wāng)伦(lún)送(sòng)我(wǒ)情(qíng)。

      【赠汪伦古诗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 “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 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 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 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 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 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古诗新编】

      天还未亮,灰蒙蒙的夜色让李白更不愿意离开,毕竟他在此生活有一段时间了,而且他最舍不得的是他的好兄弟汪伦。天不遂人愿,李白最终还是得走。

      昨天晚上,李白去找汪伦辞别,但“辞别”二字还是没有说出口,只说是过来聚一聚。“酒逢知己千杯少”啊,两人喝得酩酊大醉。天还未亮,李白便悄悄地走了。

      “不知现在汪伦兄怎么样了,记得刚到此地时,我人生地不熟,是汪伦兄帮助了我,还给我安排了住处。还有那次,我中了风寒,卧床不起,是汪伦兄细心照料我直到痊愈。还有……而现在我就要走了,我该如何报答他……”想到这些,李白不禁长叹一口气。

      李白拿起包袱来到桃花潭。桃花潭水流湍急,深不可测,周围繁花盛开,散发着缕缕清香。“恐怕我以后很少有机会欣赏这宜人风光了。”他自言自语着,便已经叫过船家,登上了船。

      船家刚要起程,却听见岸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声音很熟悉,是汪伦兄。李白立刻让船家停到岸边。

      果然是汪伦兄!喜悦与激动之情涌上了李白的心头。

      “李白兄,你我兄弟一场,为何要不辞而别?”汪伦有些埋怨道。

      “唉,我的好兄弟,天意难违,我李白能够认识兄弟,是三生有幸,我不忍与兄弟分别呀。有你这样的好兄弟,我也就知足了。你对我的恩情真是无以回报。”李白缓缓地说道。

      “李白兄,这是哪里话,你我既是好兄弟,又何须此言。只是我真的舍不得你走,如果你能留下来,就好了。”

      “我也希望如此,但这并不是我说了算的。好兄弟,日后我们定会再相见”。

      “但愿如此,李白兄,后会有期,保重。”

      “汪伦兄,保重。”

      船家划着桨驶向潭中心,汪伦兄还在岸上使劲地摆手,李白不禁触景生情,热泪盈眶,吟道: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阅读全文]...
  • 江雪古诗带拼音版

  • 文学
  • 江雪古诗带拼音版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雪古诗带拼音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诗词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诗词赏析一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诗词赏析二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意境枯清空灵的禅趣诗。

      洁白晶莹的冰雪覆盖着绵延起伏的千山万壑。在广漠空旷的苍穹底下,没有一丝鸟飞的踪影,雪地上没有一行路人的脚印。只有一叶渔舟孤独地飘泊在*乎凝止的清江上,一位身披蓑笠的渔翁,定定地凝望着江面垂钓。这是一幅何等清寒、旷远的画面,个中力透自然山水枯清寒彻的禅韵。

      小诗起笔不凡,以夸张的手法,从大处着笔:“千山”与“万径”展示了一卷空茫渺远的空阔雪景,“绝”、“灭”二处则暗喻“生灭灭己,寂灭为乐”的万籁俱寂的空无境界。以人鸟灭绝反衬孤舟独钓,以远景衬*景,前二句为后二句的铺陈,烘托出孤舟独钓的清寒境界。全诗通篇描绘雪景,实为衬托诗眼“寒”字,通过塑造一个无比静寂无染的尘外世界,寄托诗人寓情山水的空寂心境。

[阅读全文]...
  • 清明古诗带拼音

  • 清明,文学
  • 清明古诗带拼音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带拼音,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qīng míng) 杜牧(dù mù).

      清明时节雨纷纷(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路上行人欲断魂(lù sha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借问酒家何处有(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牧童遥指杏花村(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杜牧的诗歌成就

      林建略《晚唐诗人杜牧之》认为,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王叔箱《诗人杜牧》认为,杜牧的“文是那样的陈厚奇变,诗又是那样的英姿雄发”,“他的诗辞旖旎动人,拗峭过甚,正以如此,有时也就流入纤巧了。不过要知道,元镇、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等都是与他上下同时,他既不愿效风行一时的元白所创作的元和体,又不愿效温李的晦涩;不得不自成一色,力矫时弊,立意必在奇辟。”

      缪钱《杜牧诗简论》认为,杜牧诗中俊爽的风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在晚唐是杰出的,在整个唐代诗坛中是独创的。这是杜牧*生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而以艺术天才表现出来的特征。葛晓音《杜牧和他的诗歌》认为,“渴望为国立功的理想给杜牧的诗歌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概,但他的务实精神又使他的想象和比喻从不带有神仙世界的险怪色彩。”又由于杜牧在“以直达的语言表现对生活美的敏锐感觉”方面特具的天赋,“他总是能从日常的景色中发现独特的美,并找到某一种与意境最相和谐的情调,通过画面的巧妙组织表现出来。”王西*、张田《杜牧诗歌艺术美浅析》`认为,杜牧诗歌的艺术美在于具有“豪爽健朗的形象美”,“强烈坦荡的诗情美”、“清新明洁的意境美”。王西*《杜牧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综论》指出,杜牧在表现上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诗;用拗折法,而反说(翻案法)和设问则是杜牧拗变的主要手段,从而形成了豪爽俊健的风格。吴在庆《杜牧诗歌表现手法初探》认为,“他的诗歌之所以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这与他采用比喻、拟人、寓情于景、以景表情、对比等手法有更密切的关系。而翻案法、掉尾一波、设问深入、应用典故等表现手法对于开拓他诗歌的新意境,深化思想内涵,也不无作用。”“直抒胸臆、语法句式的倒置改变,这对于他古诗的豪爽劲健,惆搅不羁的风格有直接影响”,“而含蓄婉转、掉尾一波、寓情于景,以景表情、设问深入等更明显地有助于他绝句的远韵远神、流情婉转风格特色的形成。”

      创作背景

      此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及《全唐诗》均未收录。谢枋得为南宋人,然从《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所载宋祁《锦缠道》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数句可知,此诗在北宋已流传人口。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池州贵池西郊,有杏花村。据方志记载,唐会昌间,有黄公名广润者,在此酿酒出售。店内有井,水似甘泉,人称“黄公广润玉泉”。而杜牧会昌年间,恰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整体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继承的地方。

[阅读全文]...
  • 清明古诗带拼音

  • 清明
  •   《清明》是唐代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清明时节雨纷纷(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路上行人欲断魂(lù sha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借问酒家何处有(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牧童遥指杏花村(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杜牧的成就

      林建略《晚人杜牧之》认为,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王叔箱《诗人杜牧》认为,杜牧的“文是那样的陈厚奇变,诗又是那样的英姿雄发”,“他的诗辞旖旎动人,拗峭过甚,正以如此,有时也就流入纤巧了。不过要知道,元镇、、、温庭筠等都是与他上下同时,他既不愿效风行一时的元白所创作的元和体,又不愿效温李的晦涩;不得不自成一色,力矫时弊,立意必在奇辟。”

      缪钱《杜牧诗简论》认为,杜牧诗中俊爽的风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在晚唐是杰出的,在整个唐代诗坛中是独创的。这是杜牧*生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而以艺术天才表现出来的特征。葛晓音《杜牧和他的诗歌》认为,“渴望为国立功的理想给杜牧的诗歌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豪放的气概,但他的务实精神又使他的想象和比喻从不带有神仙世界的险怪色彩。”又由于杜牧在“以直达的语言表现对生活美的敏锐感觉”方面特具的天赋,“他总是能从日常的景色中发现独特的美,并找到某一种与意境最相和谐的情调,通过画面的巧妙组织表现出来。”王西*、张田《杜牧诗歌艺术美浅析》`认为,杜牧诗歌的艺术美在于具有“豪爽健朗的形象美”,“强烈坦荡的诗情美”、“清新明洁的意境美”。王西*《杜牧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综论》指出,杜牧在表现上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诗;用拗折法,而反说(翻案法)和设问则是杜牧拗变的主要手段,从而形成了豪爽俊健的风格。吴在庆《杜牧诗歌表现手法初探》认为,“他的诗歌之所以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这与他采用比喻、拟人、寓情于景、以景表情、对比等手法有更密切的关系。而翻案法、掉尾一波、设问深入、应用典故等表现手法对于开拓他诗歌的新意境,深化思想内涵,也不无作用。”“直抒胸臆、语法句式的倒置改变,这对于他的豪爽劲健,惆搅不羁的风格有直接影响”,“而含蓄婉转、掉尾一波、寓情于景,以景表情、设问深入等更明显地有助于他绝句的远韵远神、流情婉转风格特色的形成。”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句子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语录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说说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名言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诗词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祝福

古诗三首的字拼音 - 心语

推荐词条

房屋搬迁祝福语 对长辈说的生日祝福语 给女领导的生日祝福 中秋祝福语加图片大全 送祝福广场舞 关于七夕节的祝福 病人回家的祝福语 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 托班毕业老师祝福语 献给世界的祝福第三季 男孩剃头祝福语 送给姐姐的婚礼祝福语大全 闺蜜生日想搞怪祝福语 形容新婚祝福的诗词 李晨祝福张馨予霍建华 祝公司领导生日祝福语 古人祝福孩子成年诗句 小舅子结婚的祝福致词 tfboys四周年的祝福语 祝福朋友新婚快乐的歌 离别祝福语大全简短 给朋友的生日祝福搞笑 给爱人的生日祝福简短 自己生日祝福语英文版 祝福朋友店开业的话 庆祝男宝宝满月祝福语 二胎仍是女儿的祝福 闺蜜刚生完宝宝祝福语 微信红包生宝宝祝福语 送给天堂爸爸的祝福语 满月酒的祝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