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带溅入泪的古诗 >

带溅入泪的古诗

关于带溅入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溅入泪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带溅入泪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逢入京使》古诗赏析

  • 文学
  • 《逢入京使》古诗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逢入京使》古诗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翻译/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旳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旳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旳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旳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旳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旳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旳雄心旳,此时,心情是复杂旳。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旳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旳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旳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旳意义。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旳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赏析一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赏析二

      《逢入京使》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逢入京使》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遥想公元757年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幅鲜明的战乱图,能让我们想起上学期所学哪首诗歌的两句诗呢?这让我们回想起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里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在这首诗里,“故园菊”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的渴望。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名作《逢入京使》,一同再次轻叩诗人岑参独特的心扉。

      二、诵读,读出节奏感。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诗歌,并准备在全班朗诵。(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一生读)

      师:字正腔圆,但我觉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还要有节奏感点。提示:七言律诗或绝句可以按二二三节奏来读,请同学们划下这首诗的节奏,并且试着再读一读。(生朗诵)

      师:现在听老师读一遍。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三、借助注释,读懂诗意。(屏显)学*要求: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的大意。遇到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2、学*小组内交流自自不懂的地方,如还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小组提出来全班交流。

      (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自学中有哪些疑问?生问

      师:其他小组的同学知道吗?生2回答,师评价并明确。

      师: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了,现在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生: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安。

[阅读全文]...
  • 苏轼《入寺》古诗原文

  • 苏轼,诗人
  • 苏轼《入寺》古诗原文

      入寺注释

      【玉堂仙】翰林学士的雅号。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明何景明《赤壁图》诗:“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参见“玉堂”。漢【摩尼珠】宝珠。晋法显《佛国记》:“﹝师子国﹞多出珍寳珠璣,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又若摩尼珠,跃出驪龙湫。”漢

      苏轼简介: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文学成就

      词作

      参见:苏词、诗词一体、以诗为词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王论》批评周*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交融。

      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艺术成就

      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阅读全文]...
  • 一秒泪崩的古诗词

  • 谁都不必失落,适合自己的人生就是就是最好的人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秒泪崩的古诗词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此生,你不来,我不老,那该有多好。

    2、有时候,被别人伤害,嘴上说没事,其实心里难过的要命!

    3、我不能再珍惜你,抱歉,我失去的,也是你失去的。

    4、什么叫破鞋,需要你的时候就来!

    5、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想把自己拉进黑名单。

    6、我愿你好,即使后来的你与我全然无关。

    7、寂寞是无人能懂的甘泉,我愿为它倾尽一生。

    8、风决定了蒲公英的方向,你决定了我的悲伤。

    9、假装不知道,是逃避,是自欺,也是等待。

    10、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心了,让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11、孤独大概就是这般模样:无人伴你欢笑,无人担你愁苦。

    12、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

    13、就像仙人掌,明明活的很好,却没办法再接受谁的怀抱。

    14、我爱你爱了一个曾经,我输了累了够了。

    15、就这样吧,请别再幻想了,他走过了,哪还会回头呢。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入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入字的诗词

  • 入朝曲(一作鼓吹入朝曲)

    李白〔唐代〕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风入松 在梓舍决计入山,赋此

    杨玉衔〔清代〕

    归辽老鹤怯长鸣。孤影零丁。缑山惆怅中秋月,逢人漫诉离情。

    争信天涯饮啄,余生分付蓬瀛。

    园林图稿费经营。尘梦今醒。寻巢倦羽幡然去,何堪再问归程。

    尚有閒枝小鸟,两三惜别啼声。

    季秋入城郡入迎鲍王有感

    陈著〔宋代〕

    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谁人。

    赠陆明府入觐时有知推入翰林之议

    张萱〔明代〕

    文星光灿紫薇中,阊阖晴閕瑞气浓。明世木天今有主,熙朝艺苑独称雄。

    灵搜海岳千秋业,绮散云霞一代宗。为问金莲归院后,可能垂梦桂花丛。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诗赠之

    李德裕〔唐代〕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仁者焉能效鸷鹗,

    飞舞自合追长离。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顾我蓬莱静无事,

    玉版宝书藏众瑞。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王褒轶材晚始入,

    宫女已能传洞箫。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一作将入庐山别僧)

    贯休〔唐代〕

    喷岚堆黛塞寒碧,窗前古雪如白石。

    临岐约我来不来,若来须拨红霞觅。

    红豆树间滴红雨,恋师不得依师住。

    世情世界愁**,锦绣谷中归舍去。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王起〔唐代〕

    台庭才子来款扉,典校初从天禄归。已惭陋巷回玉趾,

    仍闻细雨沾彩衣。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直庐相望夜每阑,

    高阁遥临月时吐。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秘书。

    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新冠峨峨不变铁,

    旧泉脉脉犹在渠。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潘锦舒。

    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不知晚。自怜岂是风引舟,

    如何渐与蓬山远。

    早发开先入城至中道亲旧约予复还薄晚复自归宗入郡中

    李彭〔宋代〕

    细听㶁㶁水流涧,静看悠悠山放云。涧底游鱼随叶下,岩间独树藉云分。

    残星已发招隐寺,落日愿低耶舍坟。却背孤村入城市,沙边深愧白鸥群。

    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入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閒记

    周权〔元代〕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阅读全文]...
  • 古诗欣赏愁明月泪相思

  • 明月,相思
  •   夕阳西下,

      明月替代了那火热的骄阳,

      悬挂在月桂梢头,

      喧嚣的白昼也停止了脚步,

      在月下缓缓游荡。

      眸光穿过无尽的凄凉,

      降临这黑暗,

      踏碎了一地的温柔。

      在这寂静的夜晚,

      看着那如明镜般的明月,

      我把叹息装进行囊,

      思念瞬时穿越千古,

      在笔下谱成音律,

      霓裳风中轻舞,

      夜色朦胧,

      曲声悠扬,

      是谁在月下孤独的徘徊,

      把落寞的身影拉的长长?

      又是谁扬手间拂落忧伤,

      把飞舞的霓裳缀成点点星光?

      总是不忍将往事惊醒,

      情愿追随岁月深深的目光,

      守候一季又一季的花香,

      藏在眉间的心事,

      纠缠的情结,

      和着幽怨的琴声,

      月下轻舞水袖,

      寂寞的诉说着忧伤。

      空荡的房间,

      寂静的,

      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心跳。

      自窗台斜射进来的月光,

      对你如水的柔情萦绕在心头。

      昏黄的街灯下,

      月光闪耀着迷人的色彩,

      梦幻般的场景,

      婀娜的身影,

      轻舞月下,

      多年的思念,

      这一刻如烟花般绽放。

    [欣赏愁明月泪相思]

[阅读全文]...
  • 关于入秋的经典古诗句

  • 经典,入秋,秋天
  •   秋天是个怀旧的季节,很多的故事和人都在不经意中被勾连,心事像落叶一样枯萎埋葬,一切都消失在那个烟雨缥缈的清秋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入秋的经典古诗句,方便大家学*。

      秋季的诗句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5、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江淹《悼室人》

      6、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7、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8、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9、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10、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14、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15、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16、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17、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8、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19、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孙洙《河满子·秋怨》

      20、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1、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4、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25、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2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29、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30、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31、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32、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3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34、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李建枢《咏月》

      35、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3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7、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9、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一》

      40、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4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2、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3、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4、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45、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6、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7、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48、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9、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古诗)

  • 文学
  •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

      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自觉长路漫漫,*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泪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泪字的诗词

  • 忆江南·多少泪

    李煜〔五代〕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沾袖 一作:断脸;月明 一作:泪时)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秦观〔宋代〕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商隐〔唐代〕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纳兰性德〔清代〕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宋代〕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纳兰性德〔清代〕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冯延巳〔五代〕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纳兰性德〔清代〕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寄生草·漫揾英雄泪

    邱圆〔清代〕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

    马致远〔元代〕

    第一折

    (冲末扮白乐天同外扮贾浪仙、孟浩然上)(白诗云)宴游饮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宾客欢从童仆喜,始知官职为他人。小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太原人氏。现任吏部侍郎。这二位老兄,一位是贾浪仙,一位是孟浩然。他都是翰林院编修。方今大唐天下,宪宗即位。时遇春三月,在公廨中闷倦,待往街市上私行一遭。更了衣衫,只作白衣秀士。听的人说,这教坊司有个裴妈妈家一个女儿,小字兴奴。好生聪明,尤善琵琶是这京师出名的角妓。咱三人同访一遭去来。(贾浪仙云)咱三人去来。(诗云)高兴出尘外,携尊玩物华。(孟浩然诗云)偷将休沐暇,出访狭邪家。(老旦扮卜儿上,云)老身姓李,是这教坊司裴五之妻。夫主亡化已过,止生下一个女儿,叫做兴奴。生得颜色出众,聪明过人,吹弹歌舞,诗词书算,无所不通。自小时曾拜曹善才为师,学得一手琵琶。官员子弟,闻名都来吃酒。只是孩儿养的娇了,一来性儿好自在,二来有些拣择人。这早晚还不起来,只怕有人来吃酒。孩儿起来罢!(正旦扮裴兴奴引梅香上,云)妾身裴兴奴是也。在这教坊司乐籍中现应官妓。虽则学了几曲琵琶,争奈叫官身的无一日空闲。这门衣食,好是低微。大清早母亲叫,只得起来。天色还早哩。(唱)

    【仙吕】【点绛唇】从天未拔白,酒旗挑在歌楼外。呀地门开,早送旧客迎新客。

    【混江龙】好教我出于无奈,泼前程只办的好栽排。想着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台?经板似课名排日唤,落叶似官身吊名差。(带云)俺这老母呵,(唱)更怎当他银堆里舍命,银眼里安身,挂*般出落着孩儿卖。几时将缠头红锦,换一对插鬓荆钗!(做见科,云)母亲万福。唤你孩儿有何话说?(卜儿云)没甚么话说。只是咱这等人家,要早起些,光头净面,打扮的娇媚着些。倘有俊俫来,赚他几文钱养家。你只管里睡觉,谁送钱来与你!(正旦唱)

    【油葫芦】俺娘不殢酒时常髱髻歪,一鼻凹衠是乖。看看两鬓雪霜般白,我则道过中年人老朱颜改,谁想他扑郎君虎瘦雄心在。折倒的我形似鬼,熬煎的我骨似柴。似恁的女残废不敢怨娘害,则叹自己年月日时该。

    (卜儿云)你则管里说甚么?快打扮了,则怕有客来。(正旦唱)

    【天下乐】则索倚定门儿手托腮,想别人家奴胎,也得个自在;轮到我根脚里,都世袭了烟月牌。他管甚桃李开,风雨筛,更问甚青春不再来。(白乐天同贾、孟上,云)走了这半日,人说道这是裴妈妈家。不好进去,我咳嗽一声。(卜儿云)是谁在外边?(出见科)原来是三位进士公,请里面坐。(白乐天同贾、孟云)妈妈祗揖。(卜儿云)兴奴孩儿,来陪三位进士公。快抬桌儿,看酒来!(正旦觑科,云)好是奇怪,娘见了三个秀才踏门,怎生便教看酒?(唱)

    【醉扶归】送了几辈儿茶员外,都是这一副儿酒船台。俺娘吃不的荤腥教酒肉搋,待觅厌饫的新黄菜。他手里怎容得这几个酸寒秀才?(带云)我知道了也。(唱)俺娘八分里又看上他那条乌犀带。(正旦出见科)三位万福。(白乐天同贾、孟云)大姐祗揖了。(正旦唱)

    【后庭花】这里是风尘花柳街,又不是王侯宰相宅。我忙着笑脸儿迎将去,学士是甚风儿吹到来?(白乐天云)我等久慕高名,特来一拜。(正旦唱)是几个俊秀才,偏他还咱一拜,怎做的内心儿不敬色。(云)敢问官人尊姓大名?(白乐天云)小生是侍郎白居易。这二位是学士贾浪仙、孟浩然。因此春日,公衙无事,换了衣服来街市闲行。久慕大姐德容,一径的来拜望。(正旦云)不敢不敢。学士大人不弃下贱,小酌三杯如何?(白乐天云)好便好,只是不敢取扰。(正旦把酒科)(贾浪仙云)今日幸遇大姐,咱多饮几杯。(孟浩然云)我还有人求的几首诗未了,少吃醉些。(正旦唱)

    【金盏儿】一个笑哈哈解愁怀,一个酸溜溜卖诗才。休强波灞陵桥踏雪寻梅客,便是子猷访戴,敢也冻回来。咱这里酥烹金盏酒,香揾玉人腮;不强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贾、孟作意科,云)我醉了也。咱回去罢。(白乐天云)再坐一会,怕做甚么!(正旦唱)

    【后庭花】你待赚鳌鱼钓颊腮,怎想与刘伶装布袋?我这怪脸儿奸如鬼,你酒肠宽似海。(贾、孟云)我们都已醉了,不要过了酒戒,不吃罢。(正旦唱)畅开怀,都似你朦胧酒戒,那醉乡侯安在哉?(卜儿云)二位学士醉了,侍郎再坐一坐。(贾、孟云)乐天侍郎,咱且回去,明日再来。(白乐天云)*白里打扰了一日,怎生就空去了?(正旦唱)

    【金盏儿】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乐天云)定害了你这一日。(正旦唱)更待要秦楼夜访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兀那酒丧门临本命,饿太岁犯家宅。虽是我管待这两个穷秀士,权当一百日血光灾!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古诗(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注释)

  •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龙钟",形容泪水纵横淋漓貌。此联意为:往东遥望故土田园,只见长路漫漫没有尽头,泪水纵横,已湿透了双袖,可还在不停地喷涌。诗人一路西行已*任所,忽逢东行使者。因之回望来途。"漫漫"二字,可见诗人一路迤逦行来,已历经沧桑,而且一路前行都以报国之志勉励自己,将乡愁压抑在心底。"双䄂龙钟"可见诗人在不停地拭泪,不愿显出小儿女的眷恋模样,可是"泪不干"将诗人的所有矜持、掩饰都冲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那颗拳拳赤子思乡之心。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凭",即烦、请之意。句意为:马上相逢,没法铺纸写字,只能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朋友,说我一切*安!好不容易相遇入京之人,本有多少离情别绪需要诉诸笔端,遥寄而去,可是这戎马倥偬之间,哪有闲暇慢慢书写呢?诗人只能托词说笔和纸都不方便,算了算了,你就帮我带个话吧,说是万事*安。中华民族以农立国,民俗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贵,因此这"*安"二字,包含了几多希冀,几多感慨,又积淀了几多热望。(《唐诗一万首》)

[阅读全文]...
  •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古诗词鉴赏

  •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古诗词鉴赏

      译文

      ⑴瑞鹤仙:词牌名。《*集》、《梦窗词集》并入“高*调”,但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全词一百二字,前片十句七仄韵,后片十二句六仄韵。上片第二句及下片第八句为上一、下四句式。

      ⑵捎:一本作“梢”。

      ⑶迭:一本作“送”。

      赏析/鉴赏

      此词为梦窗再至苏州之作。上片以景衬情。“泪荷”三句,状秋天风雨景致。言风紧雨密,池中荷叶上的水珠像击得粉碎的玉璧碎块似的向四周抛洒。密集的雨点,随着风势斜袭着紧闭的窗隙。“林声”三句,风雨启愁心。言风雨侵秋林,使林中发出似怨似泣的声音,正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因此,词人凝视着对面雨幕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山,山上的草木由碧转黄,不觉兴起人生苦短之感,所以紧锁眉头,愁上心头。“凉欺”两句,因凉而想到添衣,进而思念起曾为他制衣的亲人。“帻”,古人包发的`头巾。词人说:“凉风袭人,头上虽然裹着头巾,但仍旧感到阵阵寒意。由此想起添加衣衫。但衣衫虽在,那曾经为我漏夜赶制这衣衫的人儿如今却在哪儿呢?”据陈洵《海绡说词》云:“暮砧催、银屏剪尺”一句,是全词最惊心动魄处。盖因闻砧而思裁剪之人也。“最无聊”两句,点出制衣之人已去。“燕去堂空”句中之“燕”, 在《梦窗词》中多指人, 如《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犹是曾巢,谢堂双燕”;《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唐多令》“燕辞归、客尚淹留”;《绛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南楼坠燕”。杨铁夫《梦窗词笺释》说:“燕指去姬”。但从《夜合花》“似西湖燕去,吴馆巢空”,及《绛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题中的“燕亡”与词中的“南楼坠燕”来看,应是指杭之亡妾。总之,是梦窗亲人无疑。此言最没有意思的是人去楼空,只剩下词人孤身一人,室中无人打扫,常会身沾灰尘,额触蛛网。

      下片情中含景。“行客”两字换头,点明词人是位离井背乡,在外羁旅行役,以度生计的人。“西园”三句,言此刻即使去园中所见的也无非是残柳败花,而这凄凉的秋景,又与当日词人与苏姬分手时的西园景色极为相似,因此更加引起词人的伤感情绪。正是因为词人心中先有了离愁别恨,所以景物也变成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句)。“西园”,即吴文英在苏州的居所旁花园。在《梦窗词集》中,词人多次提到“西园”,如:《水龙吟》“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风入松·桂》“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莺啼序》“残蝉度曲,唱彻西园。”《浪淘沙》“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可见“西园”并非泛指。据《莺啼序》词有“横塘棹穿艳锦”,“念省惯吴宫忧愁”等句可知其地在苏州。*人有直指在阊门之西的。“西风”三句,“西风”点出秋季,“破屐”刻画“行客”的装束。“林下路”、水边石”,都是词人旧地重游之处。“念寒蛩”三句,言在蟋蟀的悲鸣声中,好梦难果。而词人思念故土,归心似箭,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暮寒中江村里发出的哀笛声。“看雪飞”两句自叹。“苹”,蕨类植物,生在浅水中,茎横生在泥中,质柔软,有分枝,叶有长柄,四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到夏秋时候,叶柄的下部生出小枝,枝上生子囊,里面有孢子。也叫田字草。此言空中的飞雪,浮苹背面的茸毛,芦的花絮都是纯白色的,但与词人的双鬓相比,还是头发白。结句叹己由愁而发白,有感叹老之已至之意。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带溅入泪的古诗 - 句子

带溅入泪的古诗 - 语录

带溅入泪的古诗 - 说说

带溅入泪的古诗 - 名言

带溅入泪的古诗 - 诗词

带溅入泪的古诗 - 祝福

带溅入泪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别人说你变了的说说 两人分手的心情说说 婚姻不快乐的说说心情 *常心的说说 农村人进城的说说 一个人追剧心情说说 一家人看电影的说说 心太软说说 形容自己是配角的说说 一个人看月亮的说说 埋头苦干的说说 爱情说说图片 真心待人的说说 关于放假的说说 塔尔寺说说 没人关心没人疼的说说图片 关于公主抱的说说 无用之人的说说 娘俩的说说 想你不敢联系你的说说 没有期待的说说 心情说说带图片 不依靠别人的说说 表达老公自私的说说 心里空虚的说说 对某人心寒的说说 为爱流下伤心泪说说 错过一个爱你的人说说 说自己心直口快的说说 图片加说说 宝宝百岁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