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关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句

  •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阅读全文]...
  • 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 文学
  • 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字的谐音】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杀了 ,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 ”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寓“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汉字的谐音古诗】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阅读全文]...
  • 汉字特点的古诗117句

  • 经典
  •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阅读全文]...
  • 带有谐音的古诗句大全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 1、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2、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3、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4、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5、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6、《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7、《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8、《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9、《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忧)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0、《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嘱),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嘱)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阅读全文]...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全

  • 对联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全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全,希望大家喜欢。

      ●对联: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分析: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对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分析: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对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分析:“暑”谐“鼠”,“风”谐“蜂”。

      ●对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分析: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对联: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分析: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对联:黄耉无疆;白圭有瑕。

      分析:明代白、黄二都指挥集《诗经》戏对。“耉”谐“狗”,“圭”谐“龟”。

      ●对联:七菱八落;十榛九空。

      分析:上联谐“七零八落”,下联谐“十镇九空”。

      ●对联: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

      分析:澡堂联。“兵部”谐“冰布”,布即置意;“翰林”谐“汗淋”。

      ●对联: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

      分析:秦观对苏轼,集四书句。“多乎”谐“多胡”,“樊须”谐“繁须”。

      ●对联: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分析:苏轼对佛印。“河上”谐“和尚”;“诗”谐“尸”。

      ●对联:风吹罗汉摇和尚;雨打金刚淋大人,

      分析:明僧人姚广孝、林御史戏对。“摇”谐“姚”,“淋”谐“林”。

      ●对联: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分析:宋汪仲嘉招郡僚宴集,营妓赔酒,有杨小玉及李娘者色艺俱佳,户掾主杨,理掾主理,*间相戏得上联而无对句,后汪与敖麋对局,有沈姓县令旁观,乃得下联。“羊”谐“杨”,“礼”谐“李”指二妓;“审”谐“沈”,指沈县;“迷”谐“麋”,指敖麋。

      ●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分析: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对联: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分析: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对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分析: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分析: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对联:雨打阶前滑利;雷鸣天下同知。

      分析:徐阶戏对某知府。“滑利”谐“猾吏”。

      ●对联:若非乾上龙尾;定当坎下驴头。

      分析:谐风水先生善于奉承。“坎”谐“砍”。

      ●对联:孔子生于舟未;光舞起自汉中。

      分析:林大钦对渔翁。“舟末”谐“周末”;“光舞”谐“光武”,刘秀年号。

      ●对联:民国*;天下太贫。

      分析:刘师亮。“税”谐“岁”,“贫”谐“*”。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

      下联: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上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

      下联: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上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上联:因荷而得藕

[阅读全文]...
  • 带有谐音的古诗句大全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 1、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2、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3、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4、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5、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6、《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7、《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8、《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9、《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忧)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0、《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嘱),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嘱)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阅读全文]...
  • 汉赋特点有哪些

  • 知识,学*,文学
  • 汉赋特点有哪些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赋特点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这一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骚体赋是赋体文学兴盛的开端,从先秦时期到汉高祖时期,它继承了楚辞的特点,依旧使用“兮”字,枚乘的《七发》奠定了赋体文学的基础。

      散体大赋产生于赋体文学的发展时期,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登基之前,赋体文学风格以雄大壮阔为主,因而又被称为“散体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从汉武帝登基到东汉时期,是赋体文学的成熟期,作品以抒情为主,代表作品有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赋的`特点:一是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是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是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四是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如象南朝刘宋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汉赋出现了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结构

      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类别

      汉赋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初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 。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赋的产生

      *汉代文体。作为文体名称,它渊源于 荀子 的《赋》;作为哲学思想与文学体制,它直接受到黄老思想、屈宋楚辞和战国恣肆之风的极大影响。由于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汉赋遂成为汉代400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汉赋注重的是其“述客主以首引”这 种“本于庄、列寓言”的虚拟,以及于铺陈叙事中对神祗鬼物的暗喻。汉赋的虚构集中表现为: 散体大赋*惯于铺陈叙事中暗喻神祗鬼物; 骚体赋*惯于体物抒怀中追慕人神同游的超脱; 某些汉赋直接以祭神和颂神为主题内容; 个别汉赋甚至直接涉及人鬼交通的文化题材。汉赋表现出一种体物写实与神话想象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这种神话与现实交错并举的手法, 确实产生了“穷山海之瑰富, 尽人神之壮丽” 的艺术效果。

[阅读全文]...
  • *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 舞蹈
  • *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汉唐舞蹈是将民间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丰富多彩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点吧!

      一、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背景

      汉唐盛世,百姓富足,政治安定清明,实行修生养息之策,以民为本的思想,使得君臣关系和谐,民族和*稳定。因此,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给予了汉唐舞蹈独特的灵魂。汉代文化艺术基础相对于以前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当时太乐和乐府两个音乐机构对汉代音乐和舞蹈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现在的舞蹈审美风格和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汉唐古典舞教研室2001年在北京舞蹈学院正式成立。至今,汉唐派古典舞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风雨。在孙颖教授二十余年的理论思考、创建筹备和严谨考察中,从文化体系切入进行研究再到实践,以多种学科作为建设基础,发展起极具*特色的舞蹈汉唐派古典舞。

      二、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征和审美观

      任何艺术都是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所折射和反映出来的,通过简单的生活特征,表现出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情感。舞蹈是艺术种类之一,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按照艺术规律、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社会生活进行客观的总结、提炼、升华、想象,体现出一种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种*惯会直接影响到大家对于每个舞蹈的审美和评定。在物质生活丰富、社会安定的汉唐时代,舞蹈呈现并留给大家的印象是轻盈快活、优美俏丽。舞蹈《踏歌》就通过轻快优美的风格,体现了汉唐时代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和谐安定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了汉唐乐舞的基本面貌和舞蹈风格。本文就以《踏歌》为例,说明汉唐乐舞的艺术风格。

      (一)袖出轻盈柔美

      在舞蹈艺术中,袖是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手绢花、扇子等道具,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形状和类型来使舞蹈更加丰富,使舞台效果更加理想。《踏歌》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舞袖,其中包含很多舞袖的技巧,例如:搭袖、拂袖、振袖、翘袖、抛袖、打袖等,塑造了舞蹈的基本形态且丰富了舞姿的多变元素。袖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它是身体呼吸的一种延伸,融入在动态中,舞蹈整体动作就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使舞蹈给人一种轻疾如飞、柔美舒畅的感觉。舞者通过袖的运用,其鲜明特色和具有一定难度的顺拐磋步把整个舞蹈的流动性完全突显出来,自然而然的队形变化也丰富多样了,让舞蹈表现出时而流畅、时而飘逸、时而灵巧、时而顿挫的特点,通过身体一扬一顿、一抛一洒的流动,宛如行云流水般尽情挥动自己的衣袖,由此袖出了轻盈优美的舞蹈。

      (二)韵含婉约俏丽

      舞蹈《踏歌》在孙颖教授精心编排下,把汉唐女子的行为举止作为重点,少女内心的情感作为一种延伸,又十分贴切地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了古代少女特有的矜持,最后一气呵成的动作在唱词但愿与君长相守中完成,俏丽中又感受到了一点点的温存和婉约,足以呼应了舞蹈来源于生活这句话。舞蹈《踏歌》的审美风格主要以柔媚婉约为主,其中韵包含着少女的俏丽羞涩,流露出了她们淳朴的情感,让观众深入感受到汉唐女子既优雅美丽又热情奔放。总之,汉唐乐舞从创建到现在可以说是绚丽多彩,从舞蹈《踏歌》中表现出心无旁骛,悠然自得的闲适神态,让我们感受到汉唐盛世的太*氛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舞蹈审美系统的开放性,审美风格的唯美性去解析《踏歌》的特征,会发现舞蹈展现出了汉唐舞风的淳朴,它并没有震动人心的技巧,只是反映了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特征,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舞蹈作品。此外,汉唐乐舞在服饰、舞姿、动态、音乐上都大幅度反映出那个时期的印迹,和我们现在很多舞蹈的服装、舞姿、音乐等都有不小的差异,所以,汉唐舞以它独有的特点,在舞蹈世界里发展着,等待更多人的欣赏和喜爱。

      古典舞舞蹈教案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

      四、授课地点:

      音乐教室

      五、内容安排:

      第1-2周:*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

      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舞蹈队活动计划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通过作品排练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部分代表性民族舞蹈,为随时扮演各种人物形象作好准备。活动时间:每周六活动地点:舞蹈教室活动内容:

      一、身体基础训练

      1、基本脚位

      2、上身练*

      头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现代舞训练

      仰卧起坐、蝶式、胯部练*

      4、踢腿:正踢、旁踢、后踢

      5、把上基本训练

      二、基本技巧练*:

      1、转——原地转、移动转、单腿转

      2、小跳、大跳

      三、作品训练:

      学内容:扶把练*组合练*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扶把练*:通过扶把练*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通过动作的单一练*和组合,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准备活动:

      1、胸腰练*,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中间练*,手位组合复*,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扶把练*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弹撩腿学*新课胯掖腿练*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3——8左脚硼脚面4——4左脚成旁吸腿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学*组合《雪绒花》

      1、学*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动作

[阅读全文]...
  • 汉朝文学的基本特点

  • 文学
  • 汉朝文学的基本特点

      汉朝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出现断层后的再次兴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汉朝文学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汉代再次出现作家群体

      2.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

      3.汉代文学和经学出现双向互动,二者彼此渗透

      4.汉代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育产生

      汉朝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东汉西汉。东西之分是国都所在地来命名的。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散文,诗歌。从文化上看,汉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因袭复古之风,此与整个汉代以五经为祖祢,以圣贤为准则,和重师法传承、章句治经的学术风气有关。这也就造成了后世一些文学史家批评汉代文学的双向模式,即儒家正统思想支配下的教化文学观是复古保守的,道家异端思想支配下的自然文学观是创新进取的。

      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是汉代最辉煌的成就。东汉班固的《汉书》与之齐名。政论文中名篇佳作叠现,其中包括:贾谊的《过秦论》、《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桓宽的《盐铁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等。从文化上看,汉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因袭复古之风,此与整个汉代以五经为祖祢,以圣贤为准则,和重师法传承、章句治经的学术风气有关。这也就造成了后世一些文学史家批评汉代文学的双向模式,即儒家正统思想支配下的教化文学观是复古保守的,道家异端思想支配下的自然文学观是创新进取的。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种新诗体。著名的《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中的叙事长篇,后人把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古诗十九首》则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汉赋乃两汉一代之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它兼收并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等诸种文体。形成了一种容量宏大且颇具表现力的综合型文学样式。贾谊的《吊屈原赋》是骚体赋,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司马相如的大赋是汉赋的顶峰。之后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为汉大赋力作。张衡的《归田赋》还开启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汉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上继先秦,与战国的散文一道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和唐宋的诗歌、元代的戏剧、明清的小说,分别雄踞于各个时期的文坛。汉代散文中一类是叙事文,代表是《史记》和《汉书》;另一类是论说文,主要是指名臣的奏议和文人的哲学、政治学专著如《盐铁论》《论衡》《潜夫论》《政论》等。

      不过相比之下,汉代散文都是有为而作。在汉代真正“为艺术而艺术”,并且风靡一时的是辞赋。这种文体直接继承了战国纵横家的辩术和屈原、宋玉的“楚辞”。它们在屈原、宋玉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变本加厉,越来越不重视思想,而一味在文字、在形式上下功夫,争奇斗艳。汉代人写赋成为一种时尚,似乎不写赋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才华。汉代的诗坛是相对寂寞的,除了楚歌之外,几乎找不到激动人心的文人诗歌作品。不过,汉武帝建立乐府机构,搜集了许多民歌。这些诗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汉代乐府以其光荣的现实主义传统直接而极其巨大的影响着我国后代文人的诗歌创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曹家父子及建安七子直接承袭了汉代乐府的衣钵。而汉代乐府中的五言体、杂言体,直接影响着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影响着南北朝及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

      拓展内容:

      史学巨著

      《史记》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者,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迁居长安,以后拜董仲舒为师学*《春秋》,拜孔安国为师学*《古文尚书》。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地漫游,游历的地方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此次漫游中,他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孔子、屈原、韩信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结束后,任郎中一职,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此后,他曾侍从汉武帝巡狩、封禅而到过更多的地方,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漫游生活使司马迁大开眼界,他接触了各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尤其收集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为后来《史记》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其父司马谈去世,父亲历史的未竟之业便落在了他的肩上。元封三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自此,他读遍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着手著史。未曾料到,一场巨大的灾难从天而降。天汉二年(前99),李陵兵败,投降匈奴。消息传到京城,汉武帝为之震怒,朝臣顺水推舟,斥骂李陵。司马迁以为这对李陵不公*,挺身而出,陈说李陵投降实出无奈。他的辩护触怒了汉武帝,加之他写就的《景帝本纪》,直言景帝、武帝过失,武帝借此对他两罪并罚,处以“宫刑”。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想到过死,但著史之业未竟,只得隐忍苟活,继续写作。对此,他在《报任少卿书》中有详细申述,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在太始四年(前93)左右,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辉煌巨著。此后,他的事迹不详,约在武帝末年去世。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在体例上,《史记》分为5大部分,即本纪,记帝王之事;世家,述诸侯之事;列传,叙人臣之事;表,即表格形式的大事记;书,即典章制度。《史记》通过这5个部分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成为*历代史书的基本形式。所谓的“二十四史”,即以《史记》为首。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是无愧的。就《史记》的文学性而言,首先表现在它的叙事方式上,它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实际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它叙述了漫长的三千年历史,再现了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中的很多传记,用一系列故事展开。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由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同时《史记》中的故事,还有不少是富于戏剧性的。如《项羽本纪》中著名的“鸿门宴”故事,就犹如一场精彩的戏剧演出,剧中人物的出场、退场、神情、动作、对话,乃至座位的朝向,都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剧情又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极富戏剧性。其次,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帝王将相、贵戚富商、文人隐士、游侠刺客、*民百姓。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如项羽、刘邦、张良、韩信、李斯、屈原、孙武、荆轲、廉颇、蔺相如等,就有*百人。如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可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给以精心描绘,写出了项羽威武壮烈的悲剧命运。《史记》中所描绘的人物,面目活现,神情毕露,得益于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段:人物外貌和神情描写,生活细节的刻画,人物对话的运用,戏剧性场景的设置。上述这一切在司马迁笔下运用自如。再次,《史记》的语言艺术是精湛的。司马迁将史料中艰涩难懂的语句,改写成汉代通行的语言,使古文变得浅显流畅。如叙事语言精练简洁、人物语言个性化等。

      司马迁的人格和实录精神,深刻影响到后世作家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它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它的笔法直接影响到唐宋古文家,成为他们行文遣词的规范;它对唐传奇乃至明清小说和戏剧创作也有深远的影响。

      《汉书》

      班固(32—92),字孟坚,今陕西咸阳人。其父班彪写有《史记后传》65篇。父亲死后,班固继承父业,以《史记》的汉代部分和《史记后传》为基础编撰《汉书》,历时二十年。《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只写一个朝代)著作。其体例基本上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并将“世家”取消,与“列传”合在一起,统称“传”,使《汉书》形成一种新的面貌。《汉书》共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100篇。这部断代史以后成为官修史书的范本。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富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史学巨著。其中有不少出色的人物传记,如《霍光传》、《朱买臣传》、《东方朔传》,都是公认的名篇。特别是《苏武传》,并不逊色于《史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但他坚持斗争,不屈服于敌人的逼迫,不为劝降而动心,一个可歌可泣的*形象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另外,《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相比,对照鲜明,它显得典雅古奥,比较艰深。

      政治散文

      西汉前期作家,他们生当新王朝建立之初,胸怀雄心壮志,把自己的写作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类政论文的`中心论题,无外乎总结秦朝的经验教训,为新王朝提供治国安邦的良策。其中最杰出作家是贾谊。在他任汉文帝太中大夫的十年时间里,写下了一系列政治散文,最著名的是《过秦论》。此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首先采用渲染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描述了秦国逐渐走向强盛的过程,当时六国诸侯集中庞大的军事力量和最优秀的人才想消灭秦国,结果自取灭亡。秦国可谓天下无敌,然而它“仁义不施”,最后反而被反秦的农民起义军所灭亡,反差十分强烈。中篇和下篇指出秦二世和子婴一意孤行,暴虐无道,以致失去民心,实际给西汉王朝提供教训。晁错是继贾谊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政论散文作家,他的名篇《论贵粟疏》对贾谊先已提出的重农抑商的观点,作了更集中、更详尽的发挥,切合实际。

      韵文杰作

      西汉初年,汉乐府民歌尚未唱响,民间的歌谣还很少见,韵文沿袭着楚声、楚歌的余续。楚汉相争的主角项羽和刘邦的楚声短歌《垓下歌》和《大风歌》是汉初的韵文杰作。

      《垓下歌》

      项羽的《垓下歌》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其辞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用的是楚歌“兮”字体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个失路英雄的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沈德潜评其“呜咽缠绵”(《古诗源》卷二)。

      《大风歌》

      刘邦的《大风歌》,比起项羽《垓下歌》的悲凉慷慨,刘邦的《大风歌》则在雄壮中带苍凉情怀: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在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十月,讨伐叛乱后归师路径故乡沛县时所作。其踌躇满志之情溢于言表,但最后一句却隐隐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意味。《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自歌之后“慷慨伤怀,泣数行下”。篇幅虽短,感情却丰富复杂。

      其他韵诗

      汉武帝有《秋风辞》,乌孙公主有《悲愁歌》等,此时已非汉初。

      另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也有其独特之处。他虽有楚辞的形式,但表现的却是屈、宋作品从未有过的招隐的内容。诗中极力渲染山林幽寂凄凉、阴森恐怖的气氛,说明“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久留”的主题,用于冷峭,“音节角度,浏漓昂激”(王夫之《楚辞通释》),是后世招隐的诗赋之祖。

      乐府诗歌

      乐府机构

      乐府,本是*的音乐机构。这种名称大约从秦代开始就有了,在出土的秦代编钟上就铸有“乐府”二字。西汉立国以后,沿袭秦朝体制,也设有专门的乐府机构。武帝时,乐府机构的规模和职能被大大扩大,其中“采诗”是乐府最引人注目的一项职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这类诗歌源自民间,为了区别于文人创作的乐府歌辞,*惯上称为“乐府民歌”。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中,可以知道当时所采之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所谓的汉乐府诗歌,主要指这一类诗歌。

      乐府民歌

      现存汉乐府民歌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广泛,尤其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和情绪之作。诸如民众的悲惨生活,战争和兵役带来的灾难,封建官僚的无耻,家长制的罪恶,爱情的坚贞,弃妇的痛苦等。《十五从军行》写一老兵,十五从军,八十才归,性命苟全了,但家园破败,亲人凋零,不胜悲苦。《上邪》的爱情誓词是:海枯石烂,真爱不变。《陌上桑》中,罗敷美貌动人,有勇有谋。反之,“使君”则好色、贪婪、霸气十足。

      汉乐府民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扩大了*诗歌的叙事领域。《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尤其像《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叙事诗,各种艺术手段在此都作了完美的发挥。无论人物对话、动作,还是心理刻画,都十分成功,形象地塑造了一批人物形象。诗中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起伏,以及浪漫色彩的结尾,在铺排上也都恰到好处。另外,汉乐府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及杂言种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新兴的杂言和五言诗。杂言诗句式,字数不一,有整有散,灵活多变。五言诗则形式十分整齐,如《十五从军行》等。这种诗体较《诗经》、“楚辞”的四言诗和骚体诗都有明显的进步,代表了当时的诗歌形式发展的新趋势,此后几百年间,成为文人创作的主要形式。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别名,是汉乐府诗中最长的一篇,也是*诗歌史上罕见的长篇叙事诗。诗中写了一个封建社会中常见的家庭悲剧。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刘兰芝貌美贤淑,勤于家务,可苛刻的焦母却不喜欢儿媳,婆媳关系颇为紧张。焦仲卿夹在母亲与爱妻之间,处境尴尬,最后因母命难违,劝说妻子暂回娘家。刘兰芝在娘家又不见容于兄长,逼她再嫁,她只得以死相抵,“举身赴清池”。焦仲卿闻此消息,幡然醒悟,也“自挂东南枝”,用自己壮烈的死来*封建家长的专制。

      汉赋

[阅读全文]...
  • 关于立春特点的古诗

  • 立春
  • 关于立春特点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春特点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宋:黄庭坚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2、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3、立春致语口号

      宋: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4、立春后二首

      宋:戴复古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爱酒常无伴,吟诗*得师。

      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

      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5、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6、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

      宋:范成大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东西。

      草木沾云露,峰峦*壁奎。

      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有喜何须药,无尘即是仙。

      壶中春日月,聊数八千年。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

      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7、立春

      宋:范成大

      彩胜金旛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句子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语录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说说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名言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诗词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祝福

出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保护母亲河的标语 道闸警示标语 小学期中考试标语 抵制校园贷标语 烧烤个性标语图片大全 全民健身标语口号 双十一口号标语 餐厅励志标语大全 工程质量安全标语 铁路客运服务理念标语 手工制**护花草标语 孝老敬亲标语 关于献血的标语 拔河比赛的标语 禁酒标语大全 公司组织出游横幅标语 关于热爱生命的标语 三变改革宣传标语 不忘初心的标语 蓝天保卫战标语 五四活动新颖文艺标语 微信上卖鹅蛋的标语 军队宣传标语 供暖服务标语 宣传部招新标语 征兵宣传标语经典用语大全 公司聚餐横幅标语大全 关于小草的环保标语 仪表之礼宣传标语 祭祖横幅标语 龙虾标语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