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关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春思》的写作背景

  • 写作
  • 古诗《春思》的写作背景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春思》的写作背景,希望有所帮助!

      《春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新题乐府诗。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言辞朴实无华,情景交融,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原文】:

      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释】:

      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

      ⑴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⑵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⑶君:指征夫。怀归:想家。

      ⑷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

      ⑸罗帏:丝织的帘帐。

      【翻译】:

      燕草刚如碧丝之时,秦地的桑树已绿树成阴了。当君才开始想家的时候,妾已相思得肝肠欲断了。春风啊春风,我与你并不相识,你为何闯入了我的罗帏?

      【赏析】: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此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此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对此诗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诗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阅读训练】:

      1.试分析“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情感的特点。(2分)

      2.作者采用民歌的特殊手法,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试结合全诗分析“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运用了哪两种民歌手法。(4分)

      3.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

      4.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借拟人手法写思妇的内心独白,春风不解人意,吹入罗帏,主人因风怀人,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

      2.①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借助“丝”与“思”、“枝”与“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让他们互诉思念的情怀。②采用起兴的手法,借燕草、秦桑起兴,写远隔燕秦的男女之间的思慕爱恋,抒写思妇的怀归之愿,离散之恨。

      3.“燕草如碧丝”句。

      4.拟人。

[阅读全文]...
  • 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

  • 写作,秋思,学*
  • 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

      导语:《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秋思写作背景是什么?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希望有所帮助!

      写作背景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古诗原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文学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这“欲”字颇可玩味。原来诗人的心情是*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长于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五言诗和*体诗,有些亦不乏深意。著名诗篇有《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阅读全文]...
  • 登高古诗的写作背景(杜甫登高背后的故事 )

  • 写作,杜甫,故事
  •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点,范闲虽背过数百首古诗,但对一首诗却评价极高,连庆帝都感同身受称赞不已。那就是少陵野老杜甫的神作——《登高》,人称古今七言律第一,在剧里更是艳压“诗仙”李白的一众名诗。

    到底是怎样一首齐诗?竟被传的如此邪乎?“它”究竟配不配这个称号呢?废话不多说,我们来一探究竟。

    搜狐找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那么这一期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了解从青年杜甫写下的《望岳》到暮年杜甫写下的《登高》,诗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态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另我们今天的很多人依然逃不脱。

    同时小编也要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我觉得这首诗,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俗话说“文无第一”,文学作品很难分出谁胜谁败,到底谁好谁坏往往只能各凭己见。有时候大家相信“公认”,多数人都说好的一定是好的。但高明的作品往往不会大面积传播,只有少数人欣赏的来。

    那么,少数权威的意见就一定可以作准吗?倒也不是,时代风气和个人喜好都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吗?人总是要前进的,你当下的判断不一定还能得到明天的认可。

    这样看来,要想选一首可以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必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真的可以选出一首,那就是杜甫的《登高》。

    《登高》是杜甫晚年创作的,当时他因故流落在夔(kuí)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身患严重的肺病,生活困难,大约在重阳节的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让他触目伤怀,写下了这一首千古传诵的巨作。

    当时杜甫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更有“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来”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与压迫感,足以使人停止呼吸。仿佛渺小的自己*、无依无靠,眼睁睁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而自己却无处可逃。

    说完杜甫对人生感慨,我们再看无边的落叶,那是自然界的秋景。暮年的杜甫对这样的景象非常敏感,他看到的是无情的岁月。无尽空间里的萧萧落叶和无尽时间里的滚滚波涛,压迫着诗人那颗饱经沧桑的心,让它生发出日常环境里不容易生发出来的感触,这才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反思。

    杜甫的《登高》不但是登高主题里的千古绝唱,也因为把对称美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成为最有资格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篇。

    *体诗是唐朝的新兴诗体,特别讲究对称美和音色美。

    杜甫是*体诗领域里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

    这首《登高》也代表着最典型的登高情调,那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百感茫茫不知从何说起的感受。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好啦,小编这次就分析到这里,您还有其他意见可以评论告诉小遍哦!

[阅读全文]...
  • 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

  • 陆游,写作,诗人
  • 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欢迎大家分享。

      写作背景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作品原文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⑵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⑶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同:统一。

      ⑷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⑸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白话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品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 登高望远古诗

  • 抒情
  • 1、九日登高作胜游,使郡携客此迟留。天连楚观风吹帽,木落淮山菊满头。何处台前犹戏马,几人江上不惊鸥。年来只有身穷健,莫把茱萸浪自愁。——虞俦《吴守置酒壮观为登高之集因赋数语》

    2、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风生拂彫辇,云回浮绮翼。——阳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3、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4、道义相欢胜饮醪,况添流雪见承糟。卧篱一醉陶家宅,不是龙山趣也高。——郑侠《晏十五约重阳饮患无登高处》

    5、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严维《九日登高》

    6、登高回首,叹山河国破,于今何有。台上金仙空已去,零落逋梅苏柳。双塔飞云,六桥流水,风景还依旧。凤笙龙管,何人肠断重奏。闻道凝碧池边,宫槐叶落,舞马衔杯酒。旧恨春风吹不断,新恨重重还又。燕子楼高,乐昌镜远,人比花枝瘦。伤情万感。暗沾啼血襟袖。——柴望《念奴娇·登高回首》

    7、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张舜民《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8、病起逢君作重九,绝顶拄杖相追寻。秋光为我洗林莽,天界自高无古今。笑听野老说城市,坐待山气分晴阴。携壶赌酒少年事,俯视落照同幽深。——俞明震《登高再和仁先一首》

    9、南山幽阻剩宜秋,飞盖时临最上头。故国五云回首是,不须重起望京楼。——岳正《丁亥(1)南山登高·其二》

    10、老树荒城噪暮鸦,凄凉节气满天涯。绝怜多病相疏酒,又是重阳不在家。浮世光阴易红叶,秋篱晚节复黄花。闭关宁负登高兴,莫遣西风戏孟嘉。——黎廷瑞《九日浮梁有约登高者以病不赴》

    11、云际阴阴隔树亭,身凭高处眼双明。苦无黄菊供人摘,只为青山了此行。孤雁飞来风正急,一溪流出水尤清。良辰向复同佳友,不用辞君满酌觥。——朱公迁《登高山》

    12、冲暑登高人所惮,云韩龙孟乐相从。眼穷溟海九万里,身在蓬莱第一峰。潮长屿低帆势急,山回路曲树阴重。日斜移*临池饮,戏掬清泉解酒容。——李昴英《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冲暑登高人所惮》

    13、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苏瑰《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

    14、乌回何代寺,鸠唤此山晴。心契将军约,肩摩小队行。明年人更健,今夜月初明。更过谯楼饮,偏垂野客情。——董嗣杲《甲戌九日和楼宰乌回寺登高》

    1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玄云敛夕煞,青阳舒朝愥。熙哉陵冈娱,眺盻肆回目。——张望《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17、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蛾绕烛飞。——阳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

    18、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风光政要人酬酢。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此怀祗有黄花览。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19、苍茫四顾皆陈迹,落日同游戏马台。寒雨满城连夕霁,黄花三径一时开。乾坤秋色留清赏,颜谢风流不再来。烂醉高歌容我辈,夕阳天际莫相催。——方燕昭《重九日登高用少陵九日韵》

    20、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喧阗车马音,风震入青冥。大明属昌运,戴白不知兵。华衣美酒食,妇织子孙耕。生无系虏忧,乃觉患祸轻。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张耒《感遇二十五首·登高望海县》

    21、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城郭千万家,营壨相依凭。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刘过《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

    22、天借重阳一日晴,因过竹院远寻僧。翠屏晚对无人共,画栋朝飞与客登。旋摘菊花浮腊醖,待分贝叶读秋灯。余生有暇须行乐,漫向松冈叹废陵。——仇远《九日诸友屏峰上方登高得登字》

    23、风风雨雨重阳*,肯向东篱漫举杯。阙下每叨黄纸问,林间还喜白衣来。五湖烟月容兼管,百岁风光许独陪。老眼欲舒何处好,与君携酒上崔嵬。——王鏊《重阳前二日东冈人来约登高之处诗以报之·风风雨雨重阳*》

    24、佳节一消忧,携壶上斗牛。乾坤有今日,江汉自东流。乱后不多菊,看来无限秋。凭高未能已,更为夕阳留。——陈杰《斗牛山登高》

    25、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吴敬梓《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其三》

    26、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李白《古风其三十九·登高望四海》

    27、黄花空向客边开,愁听尊前白雁哀。纵使登高也无益,青山不是望乡台。——徐熥《拟九日客中登高·其三》

    28、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郑廷鹄《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一》

    29、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马埒摅衣气,萸囊想旧闻。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李新《次韵重阳二首·故事登高会》

    30、半酣壶矢折,又减两三扶。九日江门有,千年栗里无。山形当晚瘦,脚迹向秋疏。问我登高去,都忘菊与萸。——陈献章《九日嘉会楼登高·其三》

    31、群公错落俱琼瑰,胸蟠万古高嵬崔。红尘绝点不涴眼,更上翠壁陈尊罍。天低举手挼斗俩,挹彼钜海倾蠡杯。酒酣咳唾作飞雪,下视不觉苏纮垓。须臾万象著,耿耿见中台。苍生堕崖下,仰首歌康哉。寒芒为一正,昌运行当开。回光更愿亲蒿莱,山林自古多奇才。——陈宓《重九招许真诸友登高和许韵》

    32、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33、登高见佳句,意会无非诗。顾视不即收,顷刻已失之。老树踞崖石,腹空犹有皮。顾此有何限,爱玩频嗟咨。侍者一童子,髧如枯发垂。从我仅一饱,万事无所知。岂不亦怪我,徘徊将奚为。——方回《秀亭秋怀十五首·登高见佳句》

    34、南来作牧*三秋,碌碌何曾展一筹。不是满篓禾稻熟,敢因佳节出城游。——岳正《丁亥(1)南山登高·其七》

    35、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3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7、日莫登高台,浮云结远阴。树木何蒙茏,野雀噪繁林。驱车涉关塞,歧路郁且深。借问子何之,故乡阻崎嵚。曷不暂栖息,蓬藿非所任。隐悯□不发,威迟既前临。脆管促飞觞,鹍弦奋逸音。仗剑从此别,秋风满怀襟。寡立步非窘,薄游志不沉。策马欲俱去,我无当世心。——周砥《赠叶秀才·日莫登高台》

    3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9、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夸。——陈与义《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

    40、殊方复嘉节,对酒重悲嗟。逝水人何处,荒篱菊自花。南楼秋色远,西岭夕阳斜。旧日登高处,于今定几家。——许景衡《九日追怀叔父兄长登高》

    41、独上危崖望大荒,老怀应不为重阳。白云红日频回首,萧飒西风两鬓霜。——张宁《画登高望远图》

    42、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晋风日已颓,穷途方痛哭。——李白《古风其五十四·倚剑登高台》

    43、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阎朝隐《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44、三年不去为谁留,十里南山似十洲。心性已成泉石癖,去年风雨不曾休。——岳正《丁亥(1)南山登高·其四》

    45、今年九日长洲苑,忽忆去年西楚乡。连山烽火不改色,挥泪故人天茫茫。且须举盏媚芳菊,岂敢登高望远方。此日明年复何处,可堪回转杜陵肠。——郑善夫《九日对酒不登高》

    46、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折腰非为米,缩脰岂畏冻。偶作謦欬声,一时答者众。?散非扣钟,弇郁类裂瓮。奥草挂绵络,阴冰凝螮蝀。游毕再登高,出洞如出梦。一筇偃又竖,两目阑复纵。远山亦献媚,横陈怪石供。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底事急归来,云湿衣裳重。——袁枚《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

    47、九秋光顺豫,重节霁良辰。登高识汉苑,问道侍轩臣。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缙绅。圣化边陲谧,长洲鸿雁宾。——陆景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

    48、务闲留上客,佳节值重阳。旨酒浮仙菊,清歌绕画梁。高城明落日,疏树觉微霜。且尽登临兴,馀欢尚未忘。——寇准《重阳登高偶作》

    49、九日阴阴怯远遨,南楼*压骑台豪。轻颸吹帽何妨落,嚣市登山易得高。烽火太*州送酒,檄书余暇客题糕。归来不尽良夺意,更折黄花照鬓毛。——陈杰《南楼登高》

    50、途穷已负菊花期,尚得诸公慰所思。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王阮《九日陪金市诸友登高阳山二首·途穷已负菊花期》

[阅读全文]...
  •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形容登高看风景的诗)

  • 风景
  • 小启:

    九月,初秋季节,大自然花繁果硕,欣欣向荣。

    九月是开心季,也是开学季。神兽归巢,安静了一个暑假的菁菁校园,又传来了朗朗书声。

    但古诗词里的九月,当然不是现行的公历九月,而是滞后一个多月的农历九月,彼时已经是金风送爽、白露寒凉的深秋了。

    古人在九月的阳光下收割庄稼,收获喜悦;在九月的古道上夜以继日,风雨兼程;在九月的山川中登高望远,饮酒赏菊。

    文人雅士在赏心悦目的九月风景里,才思泉涌,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不第后赋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众所周知,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他的这首七言绝句《不第后赋菊》,成功推翻了世人眼中,古代的农民土包子、软柿子的形象。

    农历九月,已经是中秋时节,人间草木叶子开始凋落,唯独菊花耐霜寒,争奇斗艳,俏不争春。

    当年黄巢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心有不甘,耿耿于怀,他以菊花自誉,誓言自己攻城拔寨,偷天换日,气干云霄。

    历史上写菊花的名人很多,名作也很多,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像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都是一幅悠闲舒适的形态。

    唯有黄巢不走寻常路,精神亢奋,豪情满怀,写出了与百花同沾春露却独傲秋霜的不凡气质。

    千百年以后,老谋子还借用黄巢的诗句,拍摄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一时万人空巷。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当时的王维虽是小小少年,却离乡背井,独自一人客居京城长安,为谋取功名而潜心修炼科举考试。

    需要指出的是,该诗题目中的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先秦时期,秦国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王维诗词里的故乡,正是此处。

    九月九是重阳佳节,自古有重阳登高望远的*俗。当年的九月初九,王维因人在京城,不能与家乡的兄弟一起登山,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千古名诗一气呵成。

    从此以后,不只是九月,只要是传统节日,只要是人在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便会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梅尧臣: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其一)

    (宋)梅尧臣

    自古有人好悲秋,无病*也不少。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却是有感而发,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李康靖,典故“分半*”主角之一。史载:宋韩忠宪公亿,布衣时与李康靖公同游,止一毡,同寝;一日分途,割而分之。

    后来李康靖、韩忠宪先后登第,世为婚姻不绝。李康靖官至少傅,其夫人在秋天与世长辞后,梅尧臣创作了两首挽五言律诗,兹录其一。

    秋风扫落叶残酷无情,草菅人命亦是如此。梅尧臣为李康靖少傅夫人连作挽词二首,发乎情,止乎礼义,充分表明是出自其内心的悲痛,而不是逢场作戏的应景之作。

    小结

    九月秋高气爽,心旷神怡,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季节,与九月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很多。

    比如在远古的《诗经》里,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还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多处出现过九月。

    诗王白居易,留有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在《酬乐天叹穷愁见寄》里,也有“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

    九月,是丰收的月份,也是辛勤劳作的季节;九月,是登高的日子,也是思亲念友的时间。

    沐浴在九月秋阳里,让我们且行且珍惜,一路饱览美景,吟咏诗词,一路不忘初心,走向九月。

    八月再见,你好九月!

[阅读全文]...
  • 杜甫登高赏析(登高唐杜甫古诗评价)

  • 杜甫,评价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公元767年的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一个高台远眺。目光所极,一派萧瑟景象;想起自己一生的遭遇,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登高》。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秋风急吹,天空空旷寂寥;猿猴在凄厉地啼叫。

    清水环绕着的沙洲,细沙洁白;一群鸟儿在风中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叶已枯黄,秋风一吹,纷纷飘落。

    一眼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

    面对萧瑟的秋景,感慨身世飘零,客居他乡;远离故土万里之遥。

    现已年老,疾病缠身。独自登上这寂寥的高台。

    世道艰辛,历尽困苦,双鬓已是斑白。

    困顿衰颓,不得不远离这浇愁的酒杯。

[阅读全文]...
  • 重阳节登高古诗(重阳节登高诗句古诗大全)

  • 重阳节
  •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因为“九”在《易经》中是阳数,九月初九为两阳数相重,因此称为“重阳”,重阳也因此被称为“重九”。由于《易经》的影响,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吉祥的日子,在民间,会有登高祈福、拜神宴饮等*俗,现如今,重阳节又增添了敬老感恩等主题,文化内涵变得越加丰富。

    王维曾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重阳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说将古人登高、团聚宴饮等重阳*俗表现了出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成为打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后来晚唐时期的杜牧,在公元845年的重阳节时,与好友张祜一起齐山登高,两人同样都是怀才不遇,相似的命运产生惺惺相惜之情,于是杜牧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重阳佳作,便是下面这首《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首联交代景物和事件,第一句只用“江涵秋影雁初飞”七个字,便将江南的秋色描绘地十分生动形象,江水澄碧,秋色宜人,这种时节里,与一位好朋友,登高把酒赏秋,当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颔联是名句,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中大有一种矛盾的心情,但言外之意,似乎是应当及时行乐,不要浪费美好的时光,杜牧这里,为我们表现出了一种通达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颈联夹叙夹议,紧接上一联的情感,“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要用酩酊大醉来答谢这良辰佳节,无需为了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到怨恨。节日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让人们摆脱尘世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能够尽情放松一下,杜牧此处,便是表现了这种感情。

    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是说人生本就短暂的,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因此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对着牛山黯然流泪呢?据说春秋时期,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不禁流下眼泪,叹息说:“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此时登高,想到齐景公之事,因此感到那种人生无常,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规律,是无法摆脱的,于是不禁劝说友人,亦是劝说自己,既然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伤心流泪呢?

    有人说,杜牧这首诗是“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也就是说,诗人内心是郁闷低沉的,但是却用旷达潇洒的诗句来抒发,只能更加衬托出他的苦闷,这一点不无道理,我们从诗句中,的确是能感受到一种低沉的,大有一种在郁闷中挣扎,强迫自己快乐的感觉,像“须插”、“但将”、“不用”、“何必”等词,均能体现出来。

    杜牧的这首诗,流传很广,影响力也很大,尤其是深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王安石便曾因为太爱这首诗,写下过一首隐括词,而大文豪苏轼,更几乎原封不动地将杜牧这首诗“抄袭”成了一首词,便是下面这首《定风波·重阳》。

    宋神宗元丰四年重阳,苏轼和友人登高赏菊,饮酒作诗,这一情景,与当年的杜牧何其相似,于是苏轼有感而发,借助《九日齐山登高》的诗句,写下了这首《定风波·重阳》。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上片写景,几乎均是杜牧的原句,只加入了“年少”二字,只不过略改顺序而已,不过经由苏轼一改,词错落有致的特点便显现了出来,由景色直接过渡到抒情,词人表示,趁着大好时光、大好秋色,应当开怀大笑、头戴黄花,节奏感极快。

    下片由景生情,虽然改动字句多了一些,但整体感情基调,仍然是杜牧诗意。只要能够开怀畅饮,就不要去怨恨什么夕阳西下的衰败景象。末尾几句,更是豁达爽朗,说古往今来又有谁不会面对衰老和死亡呢?既然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那就更不必因登高感怀而泪沾衣裳了。

    苏轼这首词,虽然几乎全用杜牧诗句,但却没有杜牧那种强装出来的旷达,词句中虽然流露出了世事多艰的情怀,但整体基调并不伤感或消沉,而是一种面对人生各种世事的恬淡和旷达襟怀。

[阅读全文]...
  • 思乡古诗背景图片

  • 思乡
  •   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泊船瓜洲》

      宋·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句子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语录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说说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名言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诗词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祝福

古诗登高的写作背景 - 心语

推荐词条

闺蜜好久不见的说说 女生可爱的说说 下雨天被雨淋湿的说说 没缘分的说说 喜欢运动的说说 不负青春的说说 关于老婆婆的说说 大伯去世的心情说说 备考说说 愁的说说 被团队抛弃的说说 女儿六岁生日心情说说 懂你的人的说说 满脸皱纹的说说 做不到人人满意的说说 荡秋千说说 该放下就放下的说说 家常菜说说 累垮了的说说 吃早饭的说说 表示心情不好的说说 微信说说伤感 得了绝症的说说 下雨打雷的说说 忘记他的说说 保险说说 糖水说说 散步心情好的说说 终于脱单了的说说 睁眼到天亮的说说 关于流泪的说说伤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