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八行的古诗 >

写八行的古诗

关于写八行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写八行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写八行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阅读全文]...
  • 古诗山行

  •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6、斜:此字读xiá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阅读全文]...
  • 古诗山行的诗意_古诗山行的意思

  • 诗意
  •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阅读全文]...
  • 龟峰行古诗

  • 龟峰行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龟峰行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韩元吉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

      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是耶非耶远莫没,

      安然不动藏其穴。伊昔帝尧有圣德,

      此龟无乃负图出。图成授帝埋其骨,

      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又疑神禹碑,

      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日月并。

      此犹其趺弃不取,神鬼守护逾千年。

      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

      往往皆在太古前。斗中神人被发立,

      蜿蜒佐之从汝蛰。九阴司存当在此,

      今汝巢南失其职。又闻巢县事,

      颇似伊尹生空桑。母妪避水欲徙去,

      待汝两眼生赤光。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

      汝乃遁走至此藏。上天震威汝寿使汝扶服死且僵。

      丑形质磔在石笋上,不可以鑽,

      不可以灼,不可以搘床。

      奈何犹复不自敛,荒崖断壑反以名字彰。

      因思支祁锁颈泗水中,帝以巨镇岌峨压其宫。

      名之以山不以峰,岂有形状与此同。

      吁嗟此山气象槃礴亦雄伟,奇峰罗列三十地瑾如威凤昂其喙,

      或如俊猫立且戏。石钟孤撑危欲坠,

      蜃楼直起见天外。大眺私麽不足记,

      神旗铁壁非一类。何用独取汝之名字,

      岂汝黠且庸。鼓妖衒怪百埯内,

      使汝生存跌宕安可制。我初信汝灵,

      今复如汝凶。江湖波涛汹涌不一濡汝足,

      云雾呼噏阴晴变态犹无穷。不知造物安用此,

      徒以动荡耳目夸儿童。何时巨灵引手掷汝八荒外,

      举头直见天穹窿。

      龟峰行

      宋代 韩元吉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

      是耶非耶远莫没,安然不动藏其穴。

      伊昔帝尧有圣德,此龟无乃负图出。

      图成授帝埋其骨,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

      又疑神禹碑,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日月并。

      此犹其趺弃不取,神鬼守护逾千年。

      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往往皆在太古前。

      斗中神人被发立,蜿蜒佐之从汝蛰。

      九阴司存当在此,今汝巢南失其职。

      又闻巢县事,颇似伊尹生空桑。

      母妪避水欲徙去,待汝两眼生赤光。

      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汝乃遁走至此藏。

      上天震威汝寿使汝扶服死且僵。

[阅读全文]...
  • 八字古诗

  • 抒情
  •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4、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5、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6、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7、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8、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0、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1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6、隰桑有阿,其叶有沃。

    1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1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1、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2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5、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7、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28、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29、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3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31、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3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3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4、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3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6、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37、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38、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39、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4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2、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3、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44、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45、死生契约,与子成悦。

    46、苍天负我,我负苍天。

    4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8、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4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5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51、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阅读全文]...
  • 北风行古诗

  • 冬天
  • 北风行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风行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李白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及注释】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燕山的雪花其大如*,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1、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2、烛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3、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4、燕山:山名,在河北*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5、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

      6、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7、鞞靫(bǐng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8、“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9、“黄河”句:《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10、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除。

      【赏析】

      《北风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全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它抓住焚毁白羽箭的行动来刻划思妇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状态,捧土塞黄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妇“恨难裁”的愤怒心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等,也历来被人们称为诗歌中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阅读全文]...
  • 八下古诗五首

  • 文学
  • 八下古诗五首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下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

      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

      2、《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心人总是触景感世,并能一叶知秋。所感之世,多是历史的脉动;所知之秋,不乏社会的时事。感怀者必是心有所系,知秋者总会事有所忧。故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若非大贤笃志,孰能如此?也只有*时感时忧国者,才有不同常人的眼光,不同常人的见识,才能在花草、车马、时曲、*俗之中,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体会出政治得失和时事迁变的大道理。

      4、《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诗写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5、《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同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写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阅读全文]...
  • 古诗的作文八篇

  • 【精华】古诗的作文八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背唐诗宋词,当时,我记得最牢的诗就是《山行》中的最后两句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着读着,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幅场景:作者停下车,观赏那夕照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野花还要火红,多么迷人的红枫叶呀!啊!经过作者以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么美丽的一幅场景,诗的意思就一下子理解了!从此,我就非常爱看描写秋天的诗句了。

      而王维的《鸟鸣涧》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在人们空闲的时候,时不时地飘下几朵带着浓浓香气的桂花,四周非常的宁静。这个画面是多么祥和啊!

      当我读到“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时,那浓浓地思乡之情就展现了出来。啊!作者是多么思念故乡,思念他的亲人啊!我不禁被这首诗打动。

      白居易有一首《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还有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两首都是写月的,但是第一首写的是月的样子;第二首写的是月与水之间的融洽。写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这时,我不禁觉得故事可真有趣!

      现在,我会读会背的诗越来越多了诗给我带来了很多知识,诗也告诉了我很多的学*方法,诗永远是我们的好伙伴!

      诗人与酒仿佛是古代的.一种情怀,诗人常以酒相伴,时而知足常乐,时而悲天悯人,好不诗情画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饮酒后,宁静幽远,在采菊时,见到南山,引得*口口相传。“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陶渊明的另一诗,把与友人相伴,与美酒相伴,与欢乐相伴,与田园相伴的温暖跃然纸上。这是陶渊明的酒,酒中有生命的情怀。

      李白夜间喝醉,写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没人做伴,连月色也有几分忧愁,孤独从中淡出!李白便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子在诗中活过来,与李白品酒。这份洒脱中带几分悲凉。这——是李白的酒,酒里有李白的孤独与狂傲。

      李清照在北宋全盛时饮酒,无比欢乐地写道“误入藕花深处”。乘船醉酒,与夫君相视一笑。幸福在诗人心中绽放,这是李清照的酒,酒里有浓稠和幸福。

      古诗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诗人们荡气回肠,有了生活的希望。诗、酒、人,在历史长卷中,是最美丽的那一幅画卷。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易水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政治失意,仕途受阻,成为文人墨客千古不绝的浩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从来就不曾潇洒过。

      但一些人是幸运的。李白、刘禹锡和苏东坡的诗文里,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并没有消磨于壮志难酬的扼腕之中,反倒是一种豁达开朗的情怀跃然纸上。

      天宝元年,李白离都当官,唐玄宗并未重用李白,加之受到佞臣的谗言污蔑,他难忍其辱,恳请唐玄祖放他还山。与其说是自愿退仕,毋宁说是被皇帝赐金放还,排挤到朝廷之外。于是,李白背上行囊,出走庙堂。李白二十年来的入世之梦瞬时灰飞烟灭,其中的艰辛又怎能轻易释怀?李白凭天纵之才谋得小吏之职,顿感行路之难。一腔意气化作茫然,他便著下《行路难》一诗。宝剑出鞘,挥向何方?杜甫曾评价李白“未就丹砂愧葛洪”,说他归隐避世也是徒劳。就这样,在处处逢难,举步维艰之际,李白的仕途生涯决定再续。希望重燃,仰天一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笔锋陡然一转,铮铮铁骨在久居暇荒之后,再次让世人看到了骨子里就有的豁达乐观之情怀。

      刘禹锡在政治上失意后,感慨时事之变迁,依旧旷达逍遥。时值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刘禹锡遭贬。路经扬州城,遇到了老友白居易,宦海生涯如风吹草蓬,他乡相遇,该当畅叙别情。白居易为刘禹锡鸣不*,刘禹锡自然应作诗答谢,于是诞生了传世佳作《酬乐天扬州处逢*上见赠》。这首诗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温暖了无数人。当政治抱负无处施展,蒙受不白之冤时,我更偏爱刘禹锡的愤世嫉俗、泰然处之。千帆过尽,万木逢春,如同寒冬的一抹斜晖,即使不炽热,却也让人相信身后的艳阳天,一代诗豪终究是在文坛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也终是一身浩然正气,活得洒脱自在!

      苏东坡在世人眼中,亦是几分豪气几分侠义。他一生宦海浮沉,数次被贬,奔走四方。那一夜,他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值中秋。当时他被贬密州,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与弟弟子由数年未见,甚是想念。面对明月,苏轼心潮汹涌,由矛盾苦闷,力求超脱到积极达观,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展现于世人面前。词中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几乎是前无来者,后无古人。苏轼一生风雨,过眼云烟,我行我素,泰然处之,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居然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真正是:苏轼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

      斯人已去,此三人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他们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他们的诗文,穷尽了旷达的风骨,穷尽了豁达的情怀。只愿字斟句酌,随他们一起游走其间。

      前几天看到中央卫视出台了一个新的节目,是董卿主持的,关于古典文化传颂的一档节目。

      看了没几期,我就已经被它深深的吸引了。节目中来自全国各地,各大高校的同学前来参赛,出口成章,对于古典文化很是了解,看得我心生羡慕,满满的古诗的味道。

      其实我一直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化,也很喜欢那些有故事的古诗词。因为他们代表着古人对于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让人怎能不心生喜爱。

      想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就想起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不能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而对某个人产生一定的见解,同样的,也不能因为他做错过事情就从此揪着不放。

      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会想李白在写这首诗歌时候是什么心情,明月皎洁,窗前静立,一定很美好很有趣。

      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会想起陶渊明隐居山外,悠然惬意的生活,那是多少人所向往的啊,远离都市喧嚣,内心宁静。

      古诗的味道,能够带给人心灵安宁的味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非常喜欢这首诗,这首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不易。

      我的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都是农民。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要珍惜每一粒米,因为这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

      现在,我长大了,他们不再说了,可是每次回老家看到田间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他们丰收的喜悦,我都会想到这首诗。

      我猜想作者应该也是看到这一幕,才触景生情写的这首诗吧!

      总之,这首诗让我好感动。

[阅读全文]...
  • 有关腊八的古诗

  • 腊八
  • 有关腊八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腊八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还向街头击腊鼓。

      《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大腊》——晋·裴秀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写八行的古诗 - 句子

写八行的古诗 - 语录

写八行的古诗 - 说说

写八行的古诗 - 名言

写八行的古诗 - 诗词

写八行的古诗 - 祝福

写八行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元儿》古诗的诗意 鱼日的古诗 古诗词字面意思的理解 阳光的古诗鉴赏 写小雪节气的古诗精选大全 含建霞寓意美好的古诗词 洞庭湖的全部古诗 汉字的来历古诗 描写兰花典型的古诗 美到炸裂的古诗词 关于悔恨的古诗文 思乡的古诗小学图片大全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形容五谷的古诗 古诗词的相关信息 思乡的古诗名词 关于写广西传统文化的古诗 形容自力更生的古诗 制作古诗ppt的图片 杜甫相思之情的古诗 假装无所谓的古诗 带鸟名的古诗 宣字结尾的古诗 古代建筑相关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闲情的诗 咏唱经典古诗词的开场白 关于雪的诗歌自创古诗 类似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古诗词 竞猜古诗的视频 纹身不代表坏人的古诗词 有关家乡的古诗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