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必背知识点 >

生物必背知识点

关于生物必背知识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生物必背知识点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生物必背知识点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3篇

  • 高考生物
  •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 植物的**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⑴**的形成过程: 1个小孢子母细胞→4个小孢子→4个营养核和 4个生殖核,其中 4 个生殖核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 8个**(形成 4个花粉粒)。因此,每个花粉粒中的 2个**是同源的,其基因组成也是一样的。

      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大孢子母细胞→4 个大孢子(其中 3 个退化,剩下 1 个大孢子) 经三次有丝分裂 8个核(形成 8核胚囊,其中包括 1个卵细胞和 2个极核)因此,卵细胞和 2个极核是同源的,其中的染色体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基因组成也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植物的**和卵细胞并非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与动物的**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同。

      2.原肠胚三胚层分化的器官和系统

      外胚层:皮肤的表皮及其附属结构(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发、指甲等),口腔上皮细胞及唾液腺,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指眼、耳、鼻)

      中胚层:皮肤的真皮,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肌肉),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液及淋巴器官、淋巴管和淋巴),内脏器官的外膜包括肠系膜、大网膜),排泄系统,生殖系统。 内胚层:消化道上皮、呼吸道上皮以及由此退化而来的器官或结构(如肝脏和胰腺,但不包括口腔上皮和鼻腔的鼻黏膜。

      3.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供应

      胚在形成过程中,所需营养由胚柄吸收营养来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营养由子叶(无胚乳种子)或胚乳(有胚乳种子)提供;幼苗经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成为性成熟植物体的过程所需营养均来自自身光合作用。

      4.被子植物果实各部分的来源、染色体数目及基因型(假设亲本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2N)

      说明:胚包括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四部分,四部分的染色体、基因型均相同。

      5.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

      说明:该方法只适用于二倍体生物。若是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应该看移向同一极的一套染色体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

      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2、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3、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4、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5、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6、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7、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8、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9、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0、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4、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阅读全文]...
  • 生物必背知识点5篇

  • 生物
  •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无性生殖对植物的意义:使植物能适应不同环境而保证生命和物种的延续和发展。

      5.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是因为芽可以发育成新个体,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名词:

      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4、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5、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二倍体。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6、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多倍体。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6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3n,21条染色体。)

      7、一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一倍体。

      8、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9、花药离体培养法:具有不同优点的品种杂交,取F1的花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选取符合要求的个体作种。

      名词:

      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4、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5、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二倍体。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6、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多倍体。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6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3n,21条染色体。)

      7、一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一倍体。

      8、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9、花药离体培养法:具有不同优点的品种杂交,取F1的花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选取符合要求的个体作种。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1、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同种生物所用种群与无机环境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2)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3)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4)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种群密度

      [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4)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易错警示(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3、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植物:样方法取*均值(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易错警示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4、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①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1)“J”型曲线②数学公式:N=Nλ

      ②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③特点:增长率保持不变tt0

      (2)“S”型曲线③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

      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①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阅读全文]...
  •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10篇

  • 高考,生物
  •   植物的激素调节

      1、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产生:植物体内??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5、植物激素?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实质:微量有机物

      [解惑](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3)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6、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

      ?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1)实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表现?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茎

      ??发育程度:幼嫩>衰老

      (3)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

      ?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④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

      ⑤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

      ⑥若植物水*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

      8、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9、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

      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_—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_—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_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_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阅读全文]...
  •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 高考数学
  •   一、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全集: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阅读全文]...
  • 小升初英语必背知识点

  • 英语,小升初
  •   一、学生易错词汇:

      1.a, an的选择: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n,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

      2. am , is , are的选择:单数用is ,复数用are. I用am , you用are.

      3. have , has的选择:表示某人有某物。单数用has ,复数用have. I , you用have .

      4. there is, there are的选择:表示某地有某物,某人。单数用there is ,复数用there are.

      5. some, any的选择:肯定句用some,疑问句和否定句用any.

      6.疑问词的选择:what (什么) who (谁) where (哪里) whose (谁的) 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

      which(哪一个)how old (多大) how many (多少)how much(多少钱)

      二、形容词比较级详解:

      当我们需要对事物作出比较时,需要用到比较级。比较级的句子结构通常是:

      什么+动词be (am , is , are ) +形容词比较级+ than(比)+什么,如:

      I’m taller and heavier than you. (我比你更高和更重。)

      An elephant is bigger than a tiger. (一只大象比一只老虎更大。)

      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的变化规则是:

      ①一般的直接在词尾加er,如tall - taller , strong - stronger ,

      ②以e结尾的,直接加r,如fine – finer ,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先改y为i再加er,如funny - funnier

      ④双写最后的字母再加er,如big – bigger, thin – thinner ,hot – hotter

      ☆注意比较的两者应该是互相对应的可比较的东西。

      典型错误: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我的头发比你更长。)

      比较的两者是我的头发、你(整个人),那么比较的对象就没有可比性。

      应该改为: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rs.或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r hair.

      比较级专项练*:

      1、从方框中选出合适的单词完成句子heavy tall long big

      (1) How is the Yellow River?

      (2) How is Mr Green? He’s 175cm.

      (3) How are your feet? I wear size 18.

      (4)How is the fish? It’s 2kg.

      2、根据句意写出所缺的单词

      (1) I’m 12 years old. You’re 14. I’m than you.

      (2) A rabbit’s tail is than a monkey’s tail.

      (3) An elephant is than a pig.

      (4) A lake is than a sea.

      (5) A basketball is than a football.

      3、根据中文完成句子

      (1)我比我的弟弟大三岁. I’m than my brother.

      (2)这棵树要比那棵树高. This tree than that one.

      (3)你比他矮四厘米. You are than he.

      (4)谁比你重? than you?

      4、根据答句写出问句

      (1) I’m 160 cm.

      (2) I’m 12 years old.

      (4) Amy’s hair is 30 cm long.、从方框中选出合适的单词完成句子heavy tall long big

      (1) How is the Yellow River?

      (2) How is Mr Green? He’s 175cm.

      (3) How are your feet? I wear size 18.

      (4)How is the fish? It’s 2kg.

      2、根据句意写出所缺的单词

      (1) I’m 12 years old. You’re 14. I’m than you.

      (2) A rabbit’s tail is than a monkey’s tail.

      (3) An elephant is than a pig.

[阅读全文]...
  •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菁选3篇)

  • 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
  •   遗传和变异

      1、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2、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而染色体上整个基因增添或缺失、改变属染色体变异。

      3、发生双**时,参与**的两个**基因型相同,参与**极核形成的两个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

      4、等位基因(D)与(d)的本质区别与D和A的本质区别是相同的:碱基对的排列序列不同。

      5、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有: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基因。

      6、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变成S型细菌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7、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直接控制相应结构的蛋白质的合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酶的合成而影响代谢过程达到控制生物性状(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8、人体能转运氨基酸的tRNA共61种,每个tRNA一端有三个未配对的碱基(tRNA不是只有三个碱基)

      9、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

      10、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的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着丝点不分开);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基因重组)

      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⑴最基本的元素是 C,基本元素有 C、H、O、N,主要元素有 C、H、O、N、P、S。

      ⑵P是核酸、磷脂、NADP+、ATP、生物膜等的组成成分,参与许多代谢过程。血液中的 Ca2+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若骨中缺少碳酸钙,会引起骨质疏松。K+对神经兴奋的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K+与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运输有关。

      2..水

      ⑴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会影响新陈代谢,自由水比例上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相反,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时,新陈代谢就缓慢。

      ⑵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脂肪的亲水力最弱。

      3.细胞内产生水的细胞器

      核糖体(蛋白质缩合脱水),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水),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水),高尔基体(合成多糖产生水)。

      4.易混淆的几组概念

      ⑴赤道板和细胞板:赤道板是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的一个*面,是一个虚拟的无形结构。而细胞板则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原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的将来要向四周扩展成新的细胞壁的结构,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⑵细胞质与细胞质基质: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例如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就是在此进行的`。

      5.有丝分裂相关知识小结

      ⑴细胞周期的起点在一次分裂结束之时,而非一次分裂开始之时。

      ⑵低等植物细胞由于有中心体,因此有丝分裂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

      ⑶蛙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因此可直接通过细胞分裂(无丝分裂)进行增殖,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不能直接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是由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⑷着丝点的分开并非由纺锤丝的拉力所致,即使无纺锤体结构,着丝点也能一分为,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如多倍体的形成)。纺锤丝的作用是牵引着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1. 对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全过程的认识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包括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矿质元素离子。根吸收的水和叶吸收的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矿质营养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酶、ATP、色素等提供必需的元素,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呼吸作用为植物(除暗反应外)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而四个代谢过程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此外,根吸收必需的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产物可以合成植物体必需的各种化合物,这是植物一切重要生命活动的基础。

      2.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的终产物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是在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内完成。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主要在细胞内完成,代谢的最终产物都有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还有尿素。

      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各种能源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图可知:⑴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⑵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蛋白质通常不做能源物质。⑶糖类等有机物所含的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是太阳能。⑷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除 ATP 外,在动物和人体骨骼肌中还含有磷酸肌酸。当人或动物体内由于能量大量消耗而使ATP过分减少时,磷酸肌酸可把能量转移给 ADP形成 ATP。

      5.ADP与 ATP转化发生的场所、生理过程小结(+ 表示是,- 表示否)

[阅读全文]...
  • 政治小高考必背知识点

  • 政治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3.含义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4.哲学依据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主观主义。

[阅读全文]...
  • 高考生物必背的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

  • 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
  •   1.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特点: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育种过程:杂种F1 单倍体 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6.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7.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8.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9.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10.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1.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2.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4.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5.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6.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7.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9.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阅读全文]...
  •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3篇

  •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 生长、开花和结果。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①种子和胚是完整的②胚是活的(在寿命期内)③种子不在休眠期。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是:降低温度、环境干燥、减少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①种子首先吸收水分膨胀②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④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⑤最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② 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 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6、芽的分类 ①顶芽②侧芽。芽的发育 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7、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含磷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8、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仅是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打针输液: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9、花的主要结构:

      (1)雌蕊 ①柱头 ②花柱 ③子房(内有胚珠含卵细胞)

      (2)雄蕊 ①花药(内有花粉含**)②花丝。

      10、传 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类型:

      ① 自花传粉(如 小麦、水稻、豌豆)

      ② 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靠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帮助植物传粉。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原因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时,子粒常有空瘪的原因是传粉不足,解决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

      11、**的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结合,形成**卵的过程。

      **的过程:(1)长出花粉管。(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3)花粉管中的**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卵。

      1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为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卵发育成胚。

      **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13、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会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一、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

      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等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②后天性行为(学*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三、 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

[阅读全文]...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3篇

  • 地理,初中
  •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置和范围:

      (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就是因在*南部而得名。)

      (2)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

      海陆位置: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原因: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而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P23

      (3)国家:内陆国:老挝。临海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岛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

      2.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林气候。

      分布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半岛北部 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特点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全年高温多雨

      对农业的影响 雨季种,旱季收 随时种随时收

      3.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p24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原。这些*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2.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注入南海(太*洋)p26

      3.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点:河内(越南首都)金边(柬埔寨首都)、万象(老挝首都)、曼谷(泰国首都)、仰光(缅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p27“活动”

      4.人种: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

      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新加坡比重最大。

      6.东南亚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新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线。主要的旅游资源是: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图P28)。

      备注:读图掌握东南亚主要岛屿、半岛,濒临海域、邻国和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河流和城市;马六甲海峡位置。

      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 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14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课本16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和内容详略及范围的大小的关系:

      三、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推荐词条

工程部助理工作总结 安全环保年终工作总结 设备动力部工作总结 小学年度个人总结范文 汽车客运站安全服务范文 安全保卫个人工作总结 招生就业工作计划 办公室主任年度工作总结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