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2、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6、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活动目标:
学*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小汽车卡片、停车卡
学具:每人一张停车卡、12辆小汽车卡片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数字并不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数字”。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数一数。
课时目标:
1、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 初步经历用点子图表示物体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事物并提出问题,渗透应用意识。
4、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初步对数学产生好奇。
设计新意: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把学*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玩中体会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乐趣,最终掌握认数技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乐园情景图。折纸游戏用彩纸。
教学过程:
一、亲切交谈,导入情境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好。别看你们年纪小,玩的地方去的可不少,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我想,小朋友一定很爱去儿童乐园,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二、经历场景,自主探索
1、 观察与交流
(1)乐园里有些什么?
(2)你最爱看什么?最爱玩什么?(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3)总结描述美丽的乐园。(风景秀丽:植物与动物。活动丰富)
2、数一数
(1)乐园里有花、鸟、滑梯、秋千、木马等很多好看的和好玩的,现在如果我想知道每一种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办呢?
(2)乐园里有些物体的个数比较多,怎样数才不容易错呢?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顺序数,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总结:怎样数数又对又快?(学生汇报)数数时要按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如果图在纸上,可以用笔作记号,也就是数一个点一个,不点作其他记号也行,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
4、一一对应
下面的回答看谁反应快,在图中,用1、2、3表示的东西有哪些?(出示10幅片段图)指名说图意。
5、使用点子图
(1)刚才有的小朋友数数时用笔作记号的发生点者数的,我们就可以用点子等简单符号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如果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同步出示片段图),那么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呢?为什么?(同步出示)木马、飞机、蝴蝶、小鸟的个数怎样表示?(出示)
(3)思考:在这个儿童乐园里有什么物体的个数能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呢?
(4)气球的个数怎样表示?请大家在书上画一画。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玩中学*与巩固
1、数一数画一画做《同步试卷》第4页第一题。
2、找数。儿童乐园里的数真多,我们身边的`数可也不少,不信我们来找找。(1)找自己身上的数,说给同桌听。
(2)找找自己所在大组里的数,集体交流。
3、折纸游戏。
(1)每人折1个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写上姓名。
(2)根据老师黑板上提供的点子图,很快和其他同学站在一起,使大家手中的折纸的总个数能用黑板上的点子图表示。
(3)教师先按顺序给出点子图,再选一些数,最后出示2个点子,请站在一起的两位小朋友交换礼物,互相感谢彼此合作结束活动。
四、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希望你们和数学要象和身边的同学一样很快的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作业设计:
《同步试卷》第4页第一题,找一找自己家里的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4.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正方形模具。
学具:计数器、学具。
课时1
教学过程
小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
山西省临汾市幼儿园中一班张雪娟
目标:
1、学*正确使用常见的数量词。
2、丰富幼儿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学*语言的乐趣。
准备:
1、布置好的动物超市,
2、手偶小猴子。
3、实物:一支笔、两本书、一盒蜡笔
4、各种图片
过程:
(一)小小猴子送礼物。游戏“大门大门开开”,引出课题。
(1)游戏“开门”引出小猴子送礼物:“我从超市买来一些东西,请小朋友看一看。”①“这是什么?”笔,多少?一支笔
②“这是什么?”书,多少?两本书
③“这是什么?”彩笔,多少?一盒彩笔
指明像“一支”、“两本”、“一盒”这样的词叫做数量词,数量词不能乱用,一定要用正确。如:这是“一条笔、两本书、一块彩笔”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别扭,还会弄出很多笑话,所以数量词一定要用恰当。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正确的数量词。
(1)如:三条鱼、一顶帽子、一双袜子、一捆青菜、三根黄瓜、一串葡萄、两个苹果、两棵大树、一把香蕉、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2)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数量词。
“我有一个鼻子、一双眼晴、两条眉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双手、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等等——”
(三)小朋友到动物超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礼物送给小猴子。
(1)分角色:八个幼儿伴演收银员,两个一组。四个幼儿伴演小猴子,其余幼儿是小顾客。
(2)要求:幼儿要用正确的数量词表示自己所买的东西,如:“我买了一架飞机”“我送你一瓶可乐”等
(3)小结:今天咱们不仅送给小猴子这么多的礼物,还学会了好多的数量词,你们真棒。
(四)延伸活动:
小猴子要和大家比赛到幼儿园、家里和回家的路上找不同的数量词,看谁找得多。
一、活动目标:
1、复*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
学*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反复操作,才能*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活动目标:
学*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小汽车卡片、停车卡
学具:每人一张停车卡、12辆小汽车卡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二、讲述故事,引出群数的方法。
猴子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停车场,每天他的三个员工轮流去数车。第一天小猪一个一个的数用了30分钟数回来12辆车,第二天小狗两个两个的数用了15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奇怪他是怎么数的呀?
三、学*两个两个数的方法。
1、回忆小狗的数数方法,为什么它比小猪快?请幼儿用小狗的方法数一数自己的小汽车。
2、请一名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幼儿演示,大家学*他的数数方法。
3、请幼儿再次尝试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发现比一个一个的数快。
四、学*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1、继续讲述故事引出五个五个数。
第二天小狗五个五个的数用了1分钟数回来12辆车,猴老板更加惊讶,他是怎么数的?
2、请幼儿尝试操作。分享讲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五、分享其他群数的方法
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哪些群数的方法:如三个三个数、四个四个数、十个十个数……
六、分享各种群数的方法
1、请小朋友用各种群数的方法帮助猴老板数钱币,用圆圈画出自己不同的群数方法。
2、说说自己的群数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目标是“学*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目标的落脚点是对群数方法的学*,群数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2个2个数、5个5个数为切入点,帮助孩子理解群数的方法,从而拓展到其他的群数方法。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娱乐的学*情境。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先让幼儿听故事猜测动物数的快的方法,引导出对2个2个数的方法的学*,然后对比发现5个5个数的方法,最后拓展到其他群数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最后数钱币的环节中检验孩子学*的效果,一步步分层练*,巩固对群数方法的学*。
在引导幼儿的学*过程中,我力图打破以往的幼儿数学学*以看和听为主,而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老师传授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在幼儿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力图让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发现数学和学*数学。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群数的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反复进行操作探索,发现群数的规律,掌握群数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进行提升。
不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孩子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有忽视个别幼儿发展的现象,需要我引起重视,加以改进。有的孩子偶尔出现注意力分散情况,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值得再三推敲。
设计意图
班级幼儿年龄在5岁半到6岁,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些经验,能较清楚的说出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在前期幼儿已有了一些对正方体、长方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数一数》,想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设计中幼儿数立体图形的过程是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守恒,同时也让幼儿可以掌握数立体图形的不同方法,如:竖着一列一列数、横着一排一排数等。能在组合的立体图形中找出各类立体图形,进行计数,初步感知数与体的关系。增进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分析的能力。
为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3、个别操作验证、体验数与体关系。
4、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2、体验数与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活动难点:感知数形关系,推断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1、一只摸箱,内装正方体、长方体各一个。
2、幼儿实物操作纸,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3、*面立体图形操作纸,大正方体积木若干。
4、PPT
活动过程
1、复*立体图形的特征。
出示一摸箱,玩“神奇的魔术箱”小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摸箱,这次的玩法和我们以前玩法不同。是要你们的双手去摸去感觉,并把摸到的东西是什么给大家描述出来(请幼儿在魔术箱里摸一个积木,并说一说)
——我摸到了一个什么立体图形,下面幼儿要回忆来描述它的特征。
——幼儿将摸的物品进行特征上的描述,让下面幼儿来说出事什么立体图形。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全体幼儿来说出名称和其特征。(教师不断改变立体图形的方向位置)
小结只要记住立体图形的特征,不管立体图形怎样变换位置和方向,他还是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守恒)
二、学*数立方体
出示若干正方体积木,并堆成立体图形。
——这些立体图形最喜欢玩,拼一拼、藏一藏的游戏,他们是几个几个拼在一起来,再把自己藏起来,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立体图形都找出来。
——看看这几个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立体图形,再数一数每一种立体图形有几个。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谁用的方法数的又快又准确。
(1)幼儿自由做操作纸后交流。
(2)将让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总数。
——你是怎么数的。(幼儿有争议,教师用实物验证)
小结: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竖着一列一列的数,可以横着一排一排的数,或者是几个几个的数,还要把藏在后面看不见的立体图形也要数到,这样才能数的`结果又快又最准确。
三、看*面立体图形
——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就准确的数出了他们的数量,把藏起来的也数到了,这些立体图形还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些立体图形变呀变,变成了什么。
——我们用刚才学到了方法来数一数,看看谁数的最快、最准确。
小结:看来你们用到了刚才学到的方法以外,还发现了当用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搭出来的,相同形状、相同高度的立体图形,我们就能判断出他们的数量就是相同的,这样我们也能很快数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四、延伸活动
——我们幼儿园需要新修一间保安亭,看看这间保安亭需要多少长方体的块砖呢。(观察柱子的数量,算出砖的数量)。
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猜测出被遮挡的立体方块的数量,知道体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围绕本课的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苏教版《数一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数一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课题
[刚步入课堂,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可以拉*师生的距离,然后转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轻松自然。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此处安排数手指的活动,利于学生了解(或熟悉)点数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做好参与数数活动的准备。
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挂图也可以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先引导学生看图自由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引导学生发现个数相同的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
(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图。
一面**,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惯。]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同时,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实物
[此处安排学生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这一环节,先对本节课数数活动进行总结,然后将数数活动延伸到课外。这样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数出物体的数量,会认、读10以内的数。
2.初步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景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也可以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
2.本课时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对情景图内的事物有序观察,数出图中的人物、物体的数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美丽的校园”,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快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你能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吗?由此导入本课课题,教师板书:数一数。(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预设B拍手歌引入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拍手歌”唱一遍吧!
教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你拍1,我拍1,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2,我拍2……唱完后,教师导语:歌中我们数到的数有1、2、3……最后是10,在我们的学*和生活中,经常有数数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数一数。
预设C游戏导入法:“寻找小金猴”。
游戏规则:教师组织8名学生,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1名同学开始,从1到10连续报数,报“10”的同学离开,剩余同学继续往下报数,每次报到“10”的那名同学离开,最后剩下的一人就是要寻找的小金猴。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美丽的校园”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高高飘扬,老师和同学在谈话。
②单杠、小木凳、垃圾桶整齐摆放。
③花儿怒放、鸟儿飞翔,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
(2)提出的问题:
人和物各有多少?同学们都来数一数。
自主学*,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各种物体的数量。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3)老师总结数数的方法。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的顺序。如图:
②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如: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如图:
③逐一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如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顺承数数,研学认数。
在总结数数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认读这些数?
(1)通过数图中事物,知道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表示,有几个事物,就用几表示。如:图中有1面就用“1”表示,2个就用“2”表示,3个就用“3”表示,4个就用“4”表示……
(2)认读1~10各数,可以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进行集体交流。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当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怎样正确数出其中一种物体的个数?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方法: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先确定要数哪一种,然后寻找相同的物体,用做标记的方法数,就能正确数出这种物体的个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巩固数数的方法,掌握学生对1到10各数的认读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于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起到了强化作用,知道数数时按一定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数。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和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的时候,教师应避免死板地依靠教学时总结的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例如,让学生自己先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
教材分析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数的名称和顺序。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挂图《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数一数》
1、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分别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数一数,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有几个。
3、说一说,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数一数》,引导幼儿掌握数词和量词。
二、观察画册《数一数》
1、引导幼儿观看画册,指读儿歌。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讲述小动物的故事。
三、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
1、教师说儿歌《十个手指头》,幼儿跟读。
2、教师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创编动作。
3、幼儿自由表演儿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看猴山》
(1)说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猴子,荡秋千的小猴有几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几只等。
(3)说一说,山上的猴子多还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与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数学活动区,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物品数量,学*物品与数字的对应。
家园共育:
儿歌有明快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容易记住,可以提高孩子学*数数的兴趣。家长在教孩子学*口头数数时,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数数儿歌,如《数字歌》等。
附:
数一数
一头象,两只虎,
三只熊猫四只鹿,
五匹马,六只鸭,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条金鱼十只鼠,
大家都来数一数。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数字歌
一一一,一只小鸡叽叽叽;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绵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鸭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鸭子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鸠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
设计背景
《学*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10个蘑菇房子)
2、到底有谁搬到房子里去了呢?“谁住在1号房子?谁住在2号房子?……10号房子住着谁?”逐个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并粘贴在蘑菇房子下。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三、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他们不但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新邻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是小鸭子,它的邻居是1号的大公鸡和3号房间的小山羊。
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
[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
四、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1、生活中我们把紧挨着你的叫邻居。可在数学中,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的邻居叫相邻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叫相邻数。
2、机灵狗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相邻数。(播放视频)
3、强调什么叫大邻居和小邻居。
[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数。]
五、送礼物
1、天快黑了,我们也要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临走之前,把你手中的水果送给它们好吗?
2、你想把手中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
3、老师有个要求:你把卡片送给它的邻居。
六、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
火车快开了,我们快坐上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某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2、了解5以内某输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不同颜色的花片各6个,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进行谈话引题。
2、教师引导幼儿学*5以内数的相邻数。
1)教师取出三种颜色的瓶盖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让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2)引导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坐边,讨论:比5少1的数字是几,应该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引导幼儿归纳: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4,排在5的前面。另一个是比5多1的6,排在5的后面。
4)引导幼儿借助花片探索4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比3多1的数各是几个几,比2多1和少1的数各是几和几。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大班教案 托班数一数教案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相邻数 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音乐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学*相邻数》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 准备课数一数教案 教学设计:数一数 大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数 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数》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数一数》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测量》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大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大班数学《学*相邻数》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数一数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数一数》教案菁选 《数一数》教案菁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水果数一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数一数》 幼儿园数学教案: 数一数 (菁选3篇)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 (菁选3篇) 《数一数》数学教案 (菁选3篇) 数一数教案 苏教版《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的教案 数一数的教案 大班音乐数一数教案3篇 大班音乐教案《数一数》3篇 大班数学:数一数教案3篇 《数一数,比一比》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3篇 《数一数》大班音乐教案3篇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3篇 《数一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篇 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3篇 小班数学数一数活动教案3篇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3篇 数一数大班教案5篇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5篇 数一数教案10篇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10篇 数一数数学教案10篇 《数一数》教案10篇 《数一数》教案10篇 《数一数》教案10篇
读我看见了大海有感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元旦在家追剧的句子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心情 四横四言古诗 银行财务部年度工作总结 业务员心酸句子简短 说明文读后感300字左右 景区导游个人工作总结 一封感人的生日祝福信 四年级六一祝福语 给优秀员工祝福语 半年优秀员工总结 鼓励女人的正能量语录 心灵感触的唯美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工作总结 小学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保险公司正能量短句 唯美有爱的话 幼儿园春学期园务工作总结 普通员工年终个人总结 内高班毕业教师入党申请书 科研人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婚礼主持祝福语 元旦商场营销方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