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圆月之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圆月之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圆月之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形容圆月之夜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刘辟《登楼望月二首》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张祜《题于越亭》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纳兰容若《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李洞《客亭对月》
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朱敦儒《朝中措·胸中尘土久无奇》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唐寅《警世》
陌上新蒭曲尘暗,墙头圆月玉盘倾。——唐寅《落花诗》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寒山《诗三百三首》
岩前独*,圆月当天耀。——寒山《诗三百三首》
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汪元量《月夜拟李陵诗传·嘉会不可再》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屠隆《长安明月篇》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晁补之《古阳关》
商飙拂绛河,圆月溢金波。——徐贲《明月篇赠章子向》
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温庭筠《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秦观《茶臼》
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白玉蟾《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
歧路残春长断信,一家圆月正伤神。——程嘉燧《八月中秋示鲍甥将赴扬州》
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李商隐《小桃园》
月圆中秋,本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是由于某些原因,还是有许多人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一起团聚,只能在月华初上,天地一片静谧之时,对月思念。
古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许多月夜思念的诗词,诗人或望月兴叹,或临江而赋,或对雨而眠……他们将内心的思念诉诸笔端,化作绝妙的诗句流传下来。
在那一个个动人的思念的夜晚,那些真诚的感情是那么美好。今天,一起来读一读八首月夜的诗词,一起来体会那诗味的思念。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唐-李商隐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唐-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月夜怀故人
宋-寇准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月夜怀徐冰壑
宋-顾逢
静掩书斋对短檠,夜深风*人清。
遥思万壑千山里,猿正啼时月正明。
月夜怀徐照
宋-赵师秀
月色一庭深,迢遥千里心。
湘江连底见,秋客与谁吟。
寒入吹城角,光凝宿竹禽。
亦知同不寝,难得梦相寻。
月夜怀友人
清-蒋葆元
不作远游客,那知离别情。
怜君年最少,于我谊弥亲。
凉意侵蟾影,秋怀起雁声。
几时酬旧志,烟水订鸥盟。
《月夜》赏析文章很多,大都是围绕杜甫写诗的背景、对夫人的思念来做阐叙。都不错,这里就个人常用角度写赏析。
这首诗成于杜甫贼陷时期。安史之乱中,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郭子仪攻城之时,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大为感动,让他当了左拾遗。
逃出长安之前,是杜甫一生中痛苦最深重的时期。他在叛军中求生存,就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这段时间的代表作就是“国破山河在”的《春望》以及这首表达相思之情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首句“今夜鄜州月”,鄜(fū),发*声,所以*仄为“中仄**仄”,这就是仄起仄收的基本格式,我们根据格律诗*仄推导关系(以前文章有讲,这里不复述),推出整首五律的*仄格式,进行验对,看《月夜》是否合律:
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
注意,“看”字在这里发音为“kān”,是*声。而“湿”字是入声字,归入仄声。逐字对应,我们发现除了第三句和第七句的*仄有不同之外,其他的字词都是严格合律的。
第三句“遥怜小儿女”,*仄为“**仄*仄”,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同学肯定知道,这就是“***仄仄”的一种常见的变格,或者说句内拗救,我们称之为“鲤鱼翻波”。同时第七句“何时倚虚幌”,*仄为“**仄*仄”,和第三句的情况完全一样。所以,这里是诗人特意为之。作为格律诗的标杆人物,除非特意写拗救体寻求突破,杜甫的作品在格律上是完美的。
这是一首仄起仄收,押*水韵“十四寒”的五言律诗。
首联“起”:“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当时,杜甫的家小都在鄜州,而他身陷长安。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明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颔联“承”:“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继续首联的想象,将目光从夫人转到小孩子们身上。儿女们还太小,不会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颈联“转”:“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联转到对夫人形象的描写,其实还是想象,所以转换跨度不大,从意境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转。沾湿的云鬟散发着阵阵香雾,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尾联“合”:“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尾联在意境中营造了颈联没有作的转换,将思绪拉回了诗人本身,角度完全发生了变化。并且用“双照泪痕干”回应首联“闺中只独看”,“转”、“合”一气呵成,气韵流转,收笔不凡。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帷旁,让月光擦干两人思念的泪痕?
我们说“起承转合”是普遍文法,所谓普遍文法,也不一定要遵守的。如能奇峰突起,转换自如,只要能达到篇幅内的情感起落,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首诗题为“月夜”,情境紧扣赏月,“独看”是现实,虽然是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其实隐含了自己也在独自望月思念妻子的情思。“双照”则是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一同赏月的希望寄托于未来。
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被*学*并广泛使用。
但这种手法并非杜甫首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在写自己的孤独、思念的时候,并没有写自己,而是写想象中别人思念他的情况。我想你,我却不说我想你了,而是说,你现在也一定在想我啊。
这艺术手法,感染力、表现力就非常强大了。
杜甫的这首《月夜》很明显学*使用了王维的这种方式。
他写诗表达对老婆孩子的思念,但是没有一句说自己思念他们。
首联,写自己的老婆今晚肯定是一个人看着月亮,在思念丈夫。颔联,写自己的孩子们还小,还不知道想他爸啊。颈联,写自己老婆看月亮想自己,夜深还不肯回去,还失眠了。
写的都是对方,而不说自己。
最后一联才提到自己啊,啥时候能一起看月亮看星星呢。
这种手法,咱们今天还有好多女孩子在用,明明想男朋友了,却发信息说:“是不是想我啦?你怎么能不想我?”其实,这就是说“我想你了”。
多学学诗词,不但可以提升气质,追女孩子也会“闻弦歌而知雅意”,找到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
这种艺术手法才是欣赏这首诗的重点,杜甫把这种用别人的情境说话,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手法使得出神入化,而且*仄严合,章法紧密,用字遣词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丝毫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格律之上,游刃有余。
诗圣之名,名副其实。
公元759年,安史叛军攻陷汴州、洛阳,山东、河南等地陷入战乱之中。杜甫为躲避战乱,携家带口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分散在山东、河南一带。战乱阻隔了杜甫与诸弟们的联系,引起了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于是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一诗,原文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驻防军中的鼓角声阻断了行人,秋夜的边塞传来一声大雁的哀鸣。在这个秋天,形势危急,秦州地区的驻军高度警惕,时刻戒备着,即使是在夜里,诗人依旧能够听到军营里传出来的鼓角声。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人们都躲在家中,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此时,一声大雁的哀鸣,使秋夜显得寂寥空阔的同时,也触动了诗人的情感,在诗人看来,这只孤雁仿佛是自己的化身,离群独飞,孤独而惆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颔联承接首联,点明时序,从今夜开始就进入了“白露”节气,在这之后,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肃杀之气越来越多,这更能触动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诗人更是如此,仰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却认为还是家乡的月光更明亮。其实,月光无所谓哪里更明亮,诗人把不符合情理的事说得如此郑重,从中可见诗人心中难以抑制的乡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我虽然有兄弟,但都各自分散,天各一方,不知道他们现居何处,无法打听他们的消息。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人们为躲避战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就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的生活中,诗人与弟弟们失去了联系。此时,叛军已经攻陷中原地区,听闻这一战况,诗人更加为生活在中原一带的弟弟们而担忧,但他们却生死未卜。在这一联中,“有”和“无”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心中的痛苦。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我寄出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因为得不到弟弟们的消息,诗人尝试着按照以前的地址给他们写信,虽然希望渺茫,但除此而外,诗人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但寄出的家书却因战乱的阻隔而迟迟地寄不到地方,真可谓“家书抵万金”了。诗人无法消解心中的乡愁,又想到目前战乱还没有结束,一时之间,国仇家恨一起涌上心头,沉痛不已。
在白露之夜,孤雁的哀鸣,他乡的月光触动了诗人的乡愁,但战乱使兄弟分散,并且阻隔了道路,亲人之间不通消息,一时之间家书抵万金。诗人知道,这种痛苦的根源是国家局势的动荡,只有国家恢复了和*安定,人民才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关于圆月的诗句
圆月是古人寄托思念的事物,因此和月亮有关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关于圆月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1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7、*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月亮的诗句
1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9.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诗句出自: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0.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诗句出自:黄庭坚的《登快阁》
21.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诗句出自:戴叔伦的《兰溪棹歌》
2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句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23.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出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4.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句出自: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句出自:王维的《竹里馆》
26.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诗句出自:德容的《七夕二首·其一》
27.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句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8.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句出自:李商隐的《霜月》
29.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诗句出自:赵嘏的《江楼旧感》
30.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诗句出自: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1.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诗句出自:贺铸的《子夜歌·三更月》
32.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句出自:杜甫的《江汉》
33.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诗句出自:苏轼的《西江月·顷在黄州》
3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诗句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35.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诗句出自:欧阳詹的《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36.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诗句出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月》
37.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诗句出自: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38.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句出自: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39.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诗句出自: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40.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诗句出自:温庭筠的《瑶瑟怨》
4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句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2.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诗句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3.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诗句出自: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
44.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诗句出自:白居易的《村夜》
45.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诗句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句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7.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诗句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
48.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句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描写中秋圆月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中秋圆月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8、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1、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1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4、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15、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8、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19、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1、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22、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李朴、《中秋》
2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2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6、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7、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2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9、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3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月儿圆圆,人间圆圆。但也不是家家如愿以偿。此刻,我不由得想起远在深圳工作的爸爸,是爸爸和他的战友忠于职守,保家卫国,才有这美好祥和的夜晚。想想自己崇拜的爸爸就像这美丽月亮无私的在岗位上奉献自己,呵呵,何不开心点?月儿圆圆,饼儿圆圆,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着,心里好受极了。
2、今年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地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又飞去飞来,是那么的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3、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4、夜静悄悄的。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圆盘,已不是*常的那种弯弯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它不像太阳光那样耀眼、夺目,只是将自己的光轻轻地洒向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5、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6、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
7、今天是中秋节,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泵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8、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绺一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它高傲地升起来了。它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我透过望远镜,看到了一个庞大的月球,它明亮亮、白晃晃的,月球的左下角还有一些像烟花散开的时候一样,好美呀!
9、中秋节的月在小区里显得格外灿烂明亮。安安静静的小区愈发让月亮现出了本色。天空中稀稀拉拉几颗星星,那微弱的光忽闪忽闪,只配在月亮的下面作一个普通人。那月亮好象在说:“哼哼,想和我比,天空惟我独尊!”皎洁的月光泻在树上,把树披上了银纱,轻薄飘逸。
10、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11、今天,终于盼到了中秋,古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而且今天的月亮亮的格外耀眼。星星也是那样的多,那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月。有些星星喜欢独自呆在一旁,但是当它们看见那圆圆的月亮时,也想往那边靠拢,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这一天,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赶来与月亮团圆。
12、我们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此时晚风柔和似絮、轻云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皎皎明月徐徐上升,月光把周围映成一轮银色的光景,它不像朝霞那样浓艳,反而显得素雅。有多少人看着它得到了喜悦,又有多少人看着它燃起了思想之情。
13、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14、这时,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大地笼罩着一片朦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奔腾一天的小河,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风吹来,波光粼粼,就像无数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欢腾。河边有许多人在那里乘凉,轻松而闲适。孩子们在这月白风清的夜晚下捉迷藏……连歌声、笑声、说话声也像月亮那样轻柔、和谐。
15、中秋节的月在新江桥显得格外宁静。没有汽车的桥上安静极了,桥下江水滔滔,游船往来,月光照在水面,洒下一片银辉。对面繁华的街道上传来时隐时现的越剧声。月亮是那么亮,使五彩的霓虹都黯然失色。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诗句】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鉴赏】寄信难达,已引起我多少痛苦,况且战乱频仍、难以休兵。
【全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注释】
1.戍鼓:戍楼上的禁鼓。鼓声一响,宵禁开始,人行即断。边秋:边地的秋夜。一雁声:只有孤雁鸣叫。古人常以雁行喻兄弟,这里说一雁声,是在感物思弟。
2.“露从”句:露是夜夜白,今乱离中人,逢白露节,觉得它是从今夜始白。“月是”句:月是处处明,因心怀故乡,所以认为月是故乡明。
【赏析】
[1]这首五律约写于乾元二年,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这年九月,叛军史思明陷山东、河南,杜甫的两个弟弟都在这一带。杜甫携家避战乱于秦州,与弟弟音讯隔绝,写出这首抒写怀念之情的诗。
[2]“戍鼓”二句: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秋边,秋天的边地。何义门曰:“‘戍鼓’兴‘未休兵’,‘一雁’兴‘寄书’。”(《瀛奎律髓汇评》)《谜诗谈》曰:“……‘秋边一雁声’,若作‘雁一声’,便浅俗;‘一雁声’便沉雄。”二句写战争使道路阻断,诗人在深秋的边地听到一声雁鸣,深秋雁声使人想起鸿雁传书,也勾起怀亲之情。
[3]“露从”二句:《杜臆》:“只‘一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又曰:“感物伤心,今夜白,又逢白露季候也,‘故乡明’,犹是故乡月色也。”
〔4〕“有弟皆分散”四句:杜甫远在秦地,弟兄飘零西东,流浪无定,所以说“无家”,既无家,又到哪里去问死生?因而“寄书长不达”,况且兵革未休,在战争中存亡未卜,隐含着弟兄们能否团聚的疑虑。
这首五律以容易引起人们思乡的雁声、白露节、月明三者构成边秋对月怀亲的意境;抒写了身经离乱,弟兄分散,征战不已,道路阻隔,音书杳无,存亡难保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忧虑。“今夜白”、“故乡明”、“无家问死生”这些凄凉的意象,深化了思念的情切。“月是故乡明”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④问死生。
寄书长不迭,况乃未休兵。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连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重点字词解析】
①合弟:对人谦称自己之弟。②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③这天或许是白露。④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诗歌鉴赏赏析】
杜甫在对这类思亲怀友常见题材的处理中,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诗一起即突兀不*。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拎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请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人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凡为神奇的本领。以上四句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成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诗由望月转人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颈联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迭”,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形容月亮的唯美古诗句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形容圆月的唯美诗句 【优美句子】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圆月的.唯美诗句 【优美句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2、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3、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7、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
8、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9、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10、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4、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5、梨园太*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
1、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6、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7、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8、清风明月本无价,*山遥水皆有情。
9、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10、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16、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7、风雨落花夜,山川驱马人。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20、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形容圆月夜的诗句古诗 黑夜圆月的古诗 形容圆月之夜的古诗 圆月的古诗 写圆月的古诗 圆月的诗句 圆月诗句 元夕圆月的古诗 圆月的诗词 圆月初升的古诗 圆月的古诗朗读 圆月思念的古诗 好听的圆月古诗 迷醉圆月的古诗 圆月祝福 圆月中秋的古诗 名字是圆月的古诗 描写圆月的古诗 圆月古诗的表达 古诗词中的圆月 共一轮圆月的古诗 关于圆月的诗句 古诗中的满月和圆月 关于中秋圆月的的古诗 写圆月之下狼吼的古诗 圆月在古诗中的意象 赞美圆月的诗句 关于圆月的句子 描写圆月的诗句 圆月诗词名句
苏轼圆月的诗句 关于圆月的诗句 形容圆月的唯美诗句 《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描写中秋圆月的诗句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 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 关于圆月的诗句 形容圆月的唯美诗句150句 杜甫月夜的意思(月夜古诗杜甫解释) 刘方*月夜赏析(月夜唐刘方*古诗意思) 月夜忆舍弟杜甫赏析(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月夜忆舍弟全诗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意思是什么(月夜忆舍弟赏析及全文解读)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月夜忆舍弟翻译及注释) 月夜古诗刘方*赏析(月夜古诗有怎么样的感情) 描写月夜的古诗有哪些(分享月夜古诗配画) 月圆,还是圆月 月夜忆舍弟古诗词鉴赏 关于描写中秋圆月的诗句 关于圆月的诗句 苏轼圆月的诗句 月夜忆舍弟古诗词鉴赏 描写中秋月亮的诗句古诗 描写中秋圆月亮的句子 形容圆月的唯美诗句
读古诗的那个苏阳是谁 小学关于的古诗大全 关于农田耕耘的古诗 村晚的古诗写成故事 有关于雪的雨的古诗词 和浩押韵的古诗 夫妻到老的古诗词 古诗鉴赏的答题五种模式 编词的古诗 古诗文中的元宵佳节 表达继承传统文化的古诗 唯美的古诗的昵称 打造品牌的古诗文化 小班下学期关于节日的古诗 山西名人的古诗 古诗描写雨后的山 和古诗有关并且寓意好的网名 表现下一代志气的古诗 忧愁消沉的古诗 形容古诗词感情很真挚的评价 画古诗的毛笔字帖 梅花傲雪绽放的古诗 绝旬的古诗意思 对爱情有信心的古诗 相遇在春天的古诗词 古诗挑出来的名字 关于借物思情的古诗词 高大上的古诗新年祝福短信 以真为主题的古诗 新语文六上古诗里的对联 赞美荷花的古诗小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