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关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

  •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阅读全文]...
  •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拼音

  •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拼音

      拼音有助于我们朗读。而在王之涣这首诗《凉州词》拼音是怎样的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古诗凉州词拼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凉州词二首·其一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赏析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卫生。

      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阅读全文]...
  • 凉州词唐王瀚注释(凉州词王翰全诗解释)

  • 解释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阅读全文]...
  •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

  •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下面小编整理了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欢迎大家阅读学*!

      凉州词

      黄河远上②白云间,

      一片孤城③万仞④山。

      羌笛⑤何须⑥怨杨柳⑦,

      春风不度⑧玉门关⑨。

      ——唐·王之涣

      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杂文廖郎

      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解读翻译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凉州词(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

      2、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唐时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用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张仁愿既定漠北,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故拂云堆又为中受降城的别称。唐,李益《拂云堆》诗:“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金,元好问《醉中送陈季渊》诗:“陇头地寒无草芽,拂云堆边春更晚。”清,纳兰性德《沁园春》词:“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一·榆林镇》。

      3、登坛: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史记·淮阴侯列传》唐司马贞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众所尊。”

      4、神武:神明而威武。

      5、和亲: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与汉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6、归去来:(1)辞赋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赏析】:

      冷风中望着远方的拂云堆,不知道多少次我登坛杀马以祭。今天的大唐王朝是多么的威武雄壮,再也不肯用和亲这样的方略来换取短暂的和*了。

      盛唐边塞诗人名家王之涣一生才高运蹇,惜只六首诗作传世,实让后人叹嗟!《凉州词》其一可谓人人皆知,网路上轻易便可找到相关的解释。但《凉州词》其二多录其诗文,注解却是鲜见少闻。无奈,泊云居只得自己动手。有不恰处,阅者莫笑泊云居才浅也!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开题便以别样的.视角入笔,诗写外族首领北望拂云堆,其心内情感想必是复杂多变的吧。每次打算入侵中原之前我都会到拂云堆神祠祭酹求福。这是我祖辈生活的土地呀!而今只能远远的望着它了。多少无奈多少悲愤皆入诗中,仿佛一个末路的英雄虎目含泪仰天悲鸣。

      敢于从这样的角度写诗,敢于替敌人鸣不*,纵观*历史怕只有盛唐才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从这两句诗中不难发现王之涣自身的豪放不羁,和观察想像的深入。唐朝虽然政治清明,诗人们多敢于言。但能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思考问题实难能可贵,晚于王之涣的边塞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也有相类似的诗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位诗人都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战争,的确难能可贵。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这两句直白道来更有一种激刺的震憾。藏在诗后的深切的情感波涛才是直指人心灵深处的由血和泪交织而成的争战历史。自春秋战国起,华夏周边诸马上民族战力强盛,汉家天子多以和亲之策以换得短时间的和*,图谋发展。而周边外族在汉族和亲之后和得到汉族朝贡来的礼物多也烽鼓暂息。

      汉、唐时汉族国力强大起来,用不着再用和亲的政策来换取和*了,而且强大起来的汉家天子野心勃勃,对外族发起战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朝名将张仁愿乘默啜悉率其众西击突骑施、营州一带空虚之机,奏请朝廷夺取漠南并沿黄河北岸筑“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断绝突厥南寇之路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托克托。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余里,占据黄河北岸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王之涣诗中的单于可能便是指默啜悉吧,他更是连祖宗的宗庙也失去了。从自“不敢渡山畋牧”。再想汉家天子用和亲来安抚自己,怕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吧!

      这首诗视角独特,观察深入。描写动人心魄。虽不如为人熟知的人《凉州词》其一,但在其直白的描写中道出战争不只是给汉家带来灾难,同样的,战争的另一方也同样是为了生与死,国与家而轻死舍生。实应为后人警耸也!纵观《凉州词》二首,不难发现这位个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却时运不济的诗人悲天悯人的另一面。

[阅读全文]...
  • 凉州词的古诗王翰(唐诗欣赏王翰凉州词)

  • 唐诗
  • 01王翰的《凉州词》

    02《凉州词》的由来

    03王翰绚烂如流星一般的华彩人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凉州词》,它是王翰流传下来的唐诗中最负盛名的一首。诗中描绘了边塞将士们在盛大的酒筵上豪饮美酒的场景,表现了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慷慨悲壮之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琵琶”一出现,就让人在脑海里展开了一幅充满西域风情的绚烂画面。戍边将士们在盛大的酒筵上欢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个机会,正喝到兴头上时,响起了催人出征的琵琶声,可能是边境突起战事催人出征,也可能是酒筵上弹奏乐器为大家助兴。于是,将士们开着玩笑说,不要嘲笑自己在沙场上醉倒的样子,自古以来参加边塞战争的人又有几个能活着回去呢。将士们一方面为国家舍生忘死,戍守边疆;另一方面将士们也感叹自己悲凉的命运。

    这首诗由*及远,先把目光聚集在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这样的物象上,然后铮铮琵琶声让人忽然想起遥远的年代里,同样有一群人在边疆为国家赴汤蹈火,然而只落得了幸存者少得可怜的悲壮结局。整首诗在一句戏谑之语中结束,给人一个开放的结尾,任由读者去解读。

    古籍《乐苑》中说:“《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唐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唐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因此,在唐代有很多诗人都写过叫《凉州词》的诗作,比如王之涣也有一首童叟皆知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河西都会”的美称。凉州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夜光杯”是另一座河西重镇酒泉的特产之一。

    唐代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国际交往也日益频繁。为了维护国内和国际上的良好形势,维护国家统一,保持国际上的商业往来顺利进行,唐代边疆战争时有爆发。加之帝王的穷兵黩武和一些大臣邀功边关,也使得唐王朝拓展地域版图的战争不断出现。唐代文人学子进取仕途的途径之一就是从军,这些诗人来到边塞体验了真正的苦寒生活后,触动内心,写下关于边塞的诗篇。另外,驻守边关的将领们往往喜欢招募文人进入他们的幕府,这些文人也会把感受写成诗作。

    王翰生*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进士,后又通过了直言极谏和超拔群类的制科考试。曾出任昌乐县尉(昌乐,今山东省潍坊市下属县)、秘书正字(秘书省掌管校勘典籍的官员)、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和驾部员外郎(掌管车舆、牛马厩牧之事),后谪迁汝州长史(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和仙州别驾(仙州,今河南省叶县)。当他再度遭到贬谪,赴任道州司马(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时,在途中不幸得病,不治而亡。根据文献记载,关于王翰的史料在开元十四年(726)之后非常少见,由此推断王翰亡故于这一年。

    出身名门、才学一流

    王翰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诗人,天资聪颖,豪放不羁。王翰主要生活于开元前期,当时社会比较重视门第,王翰出身于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王翰家境富饶,豪放倜傥,恃才不羁。

    他又非常幸运,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进士及第,后来又通过制科考试。这在唐代的科举中是十分顺利的经验,唐代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明经科(主要考查学子对儒家经典的背诵和理解)考试相对简单,三十岁考上了也已经不年轻了,但是进士科(主要考查诗赋和政论)比明经科要难得多,五十岁获得功名都不算晚。王翰年纪轻轻就通过了进士科考试,才学和运气都是非常出色的。

    恃才不羁,影响仕途

    王翰进士登第之后,当时并州长史张嘉贞非常欣赏他,特地给王翰送去厚礼。王翰收到礼物之后,非常感动,写了歌词来表达这份感激之情。王翰又在一个宴会之上,一边演唱自己写词的歌曲,一边跳舞,神情自若,气宇轩昂。后来张说在并州长史任上时,对王翰也是极为器重,更加礼遇王翰。王翰自然也是非常感动。

    不过,王翰的性格之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很快就表现出来,他在进士及第之后,自己写了一张榜文贴在了吏部的大街上,内容是给当时的文人排座次,他把张说排在第一名,李邕排在第二名,自己排在第三名,其他人都排在自己之后。王翰视其他文人如草芥一般的举动让文人们非常不满,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仕途,只好赋闲在家。

    遇到转机,大展宏图

    张说从并州长史被调回中央之后,由于王翰与张说交往甚密,张说提拔王翰到中央做官。王翰由秘书正字,擢升为通事舍人,后晋升至驾部员外郎,正五品官员。在唐代,正五品官员由中书省和门下省选拔,再由皇帝亲自任命。官至五品,还可以享受到税赋减免的特殊待遇,对于一个唐代官员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位置。

    受到排挤,接连被贬

    王翰与张说的关系让他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说罢相之后,王翰也受到排挤,被贬至汝州担任长史。没过多久,又改任仙州别驾。长史和别驾,以及司马都是刺史的佐官。

    王翰终究是一位豪放不羁、恃才傲物的人。虽然被贬,他在任期间仍然常常与文人志士结交,祖咏和杜华就常常成为他的座上宾。他与豪侠们饮酒行乐、出游打猎。不仅如此,王翰生活奢华,家中豢养了许多良马,又供养乐伎。

    作为贬官,心中总有一些愤懑,于是他又写文章来排解,不料得罪了有司(相当于部门的长官),将他贬往偏远的道州。王翰在赶赴道州的途中患病,不治而亡。

    在唐代,一般贬谪官员都会选择岭南湘黔一带,朝廷使这些贬谪的官员远离政治中心,比如王昌龄被贬湖南的龙标,李白被流放贵州的夜郎,对于这样的官员,朝廷再度任用的可能性很小。而王翰最初贬往汝州和仙州都是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直到最后一次才贬往湖南南部的道州。可见最初朝廷对王翰还是留有余地的,但是他在被贬期间依旧我行我素,最终死于赴任途中。

    耀眼夺目,终将坠落

    这是他人生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他性格的悲剧。王翰富足的生活让他无所顾虑,也让他获得了许多上层社会的生活经验,使他眼界开阔。但在官场中无拘无束,势必会触碰到其他人的利益,让自己成为其他人攻击的对象。

    王翰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像流星闪耀着划过夜空,眩目而短暂。张说曾说,王翰的文章非常出色,但是还是有一些瑕疵,如果能弥补这些缺陷,发挥他的优势,他会成为一个时期最为优秀的人。不仅当时的文坛领袖张说很看重王翰,王翰还是大众们追逐的对象,常参加王翰组织的文人聚会的杜华搬家搬到王翰家隔壁,他的母亲激动地说能成为王翰的邻居,就像孟母三迁一样,我非常知足。

    王翰自被贬出京到官死于途,前后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笔下的边塞少了几分苍凉,多了几分瑰丽。边关将士却仍然走不出悲壮的命运,王翰在官场同样如战场一般,最终沉没其中。

[阅读全文]...
  • 王之涣的凉州词的诗意(凉州词古诗翻译及诗意赏析)

  • 诗意
  • 《 凉州词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需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688——742 ),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唐代诗人。

    “凉州词”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配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歌词演唱,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朝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戊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戊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也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份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情怀。

    首句 “ 黄河远上白云间” 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副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 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怀抱下,一座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了戊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

    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扬柳》,勾起戊卒的离愁。临别折柳,这种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离别和杨柳就有了密切的联系。诗人用豁达的语调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扬柳》曲调 呢?要知道,玉门关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是说不是没有怨,而是说怨也没有用啊。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阅读全文]...
  • 王翰唐诗《凉州词》

  • 唐诗,文学
  • 王翰唐诗《凉州词》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唱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翰唐诗《凉州词》,希望大家喜欢!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言】

      《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诗人性情的豪爽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写出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了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代曲辞》,又作凉州曲,即凉州地区流行歌曲的歌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夜光杯:据《海内十洲记》记载,夜光杯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相传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这里用作酒杯的美称。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弹拨乐器,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饮。即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诗"弦奏促飞觞"之意。

      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翻译】

      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赏析】

      《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诗的前两句言事,写将军战罢归营,设酒庆功。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催人出征。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都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诗人借以渲染出塞外军营的特有的情调,一开始就把读者引人了塞外古战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美酒、玉杯、琵琵催发,激起征戍将士的无限感慨。于是,诗的后两句转人言情:休笑战士醉卧沙场,自古以来,远赴边庭征战的能有几人生还?“古来”句虽然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边睡战争的激烈残酷,但诗的基调仍然是雄壮高昂的,它不仅表现出战士开朗、达观的'性格,也抒发了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古凉州靠*西域,风物情景与中原迥异。诗人在这首短诗中,抓住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琵琶乐曲,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和地域感,用凝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情深、味浓的边塞风物画卷。诗中的形象鲜明,格调豪壮,它没有直接去描摩人物形象,然而在全诗所渲染的景物和氛围中,一个有动作、有性格、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边塞健儿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塞外景色单调,作者在*常的痛饮中蕴藉了壮美的豪情,悲凉的情调,随着催发的琵琶声一起激发出来。使天地光色都显得十分壮阔。正是这种粗线条的画面,一经点染便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

      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此诗极写宴饮时的欢乐,而愈写此时之快则愈反映出战士*日生活艰辛,难得一欢。其品德的高尚及视死如归的豪迈便可体会得到。这样全诗基调便显得豪迈奔放、明快劲健、引人入胜。

      【名家点评】

      明代敖英、凌云《唐诗绝句类选》:语意远,乃得隽永。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悲慨在“醉卧”二字。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

      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诗意在末句,而以饮酒引之,沉痛语也。若以豪饮解之,则人人所知,非古人之意。

      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此诗妙绝,无人不知,若非细细寻其金针,其妙亦不可得而见。……若论顿挫,“葡萄美酒”一顿,“夜光杯”一顿,“欲饮”一顿,“琵琶马上催”一顿,“醉卧沙场”一顿,“君莫笑”一顿,凡六顿,“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方挫去。夫顿处皆截,挫处皆连,顿多挫少,唐人得意乃在此。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杨仲弘论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盛唐多与此合。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君莫笑”三字喝末句有力。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阅读全文]...
  • 凉州词唐王翰古诗翻译(凉州词原文及注释)

  •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芳香四溢的葡萄美酒斟满精美的酒杯,正要开怀畅饮时,却传来了催人出征的琵琶声。喝醉了躺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们有几人能够返回?

    【注释】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此处指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它是周穆王时西胡所献的宝物。

    琵琶:一种乐器,演奏时用手指拨弦。

    催:催人去征战。

    醉:喝醉。

    沙场:战场。

    【主题归纳】

    诗人用酣畅的笔调,表现了一种略带悲凉但又极为豪迈的情感。战场是敌我拼争的场所,是残酷而令人恐惧的,诗中不免有一丝悲凉的情绪,但诗人超越了悲伤,要以“醉卧”来面对残酷的战争,这种酣畅、豪迈之情,是盛唐时期特有的时代精神。

[阅读全文]...
  • 王翰《凉州词》

  •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晋阳人。诗颇壮丽。

      【赏析】: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阅读全文]...
  • 唐诗凉州词王之涣

  • 唐诗
  • 唐诗凉州词王之涣

      导语:“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唐诗凉州词王之涣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句子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语录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说说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名言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诗词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祝福

古诗王瀚写的凉州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茶花女读书笔记摘抄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摘抄 200字段落摘抄 伤感美文美句摘抄大全 初中优美语句摘抄大全 万能开头结尾摘抄大全集 四世同堂摘抄加赏析 徐志摩美文摘抄 莫泊桑小说摘抄加赏析 朝花夕拾好词摘抄大全 目送读书笔记摘抄批注 高中语文摘抄300字 日语动漫美句摘抄 名家优美散文600字摘抄 格列佛游记摘抄200字 做摘抄的好处 宋词名句摘抄 驯鹿六季摘抄 优美语段摘抄大全50字 优美片段摘抄100字 挪威的森林摘抄赏析 精美语段摘抄200字 写景摘抄大全100字 沙乡年鉴好词好句摘抄 女生贾梅好词好句摘抄 开头结尾摘抄大全100字 堂吉诃德摘抄加赏析 优美散文摘抄800字高中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摘抄 边城好句摘抄加赏析 瓦尔登湖摘抄及评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