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关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赞美军人的古诗词

  • 赞美
  •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凉州词二首》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阅读全文]...
  • 含有民字的古诗词 带民字的诗词名句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商君书·更法》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商君书·更法》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格言联璧·接物类》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孙子兵法·九变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格言联璧·从政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说苑·谈丛》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论语·为政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牧民》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尚书·周书·旅獒》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富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篇》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传·郦陆朱刘叔孙传》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韩非子·心度》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淮南子·汜论训》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管子·牧民》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德经·第八十章》

    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孙膑兵法·奇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野芜旷,*乃菅,上无量,*乃妄。——《管子·牧民》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

[阅读全文]...
  • 赞美军人的古诗词

  • 赞美,经典
  •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凉州词二首》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的民生情怀

  • 情怀,文学
  • *古诗词中的民生情怀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民生情怀,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先人,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

      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瑰宝的*古代诗词,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尢其是古人们在诸多诗词中所表现出的仁政爱民、体恤黎民百姓的民生情怀,更是难能可贵。笔者不妨挂一漏万地就这类诗词作品作一粗浅赏析。

      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作始终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百姓情怀。公元760年春,杜甫在众亲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安顿其家。翌年8月,草堂在瑟瑟秋风中摇摇欲坠。诗人为此百感交集,遂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杜甫通过描写自身的疾苦反映了“天下寒士”的疾苦,并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愤世嫉俗地表达了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愤恨与不满,饱含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诗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爱民忧民情感力透纸背,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大诗人元结在唐代宗广德年间任湖南道州刺史时,社会兵荒马乱、官府横征暴敛。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诗人仗义执言,上书朝廷,为民*,同时写下了极具代表性的两篇抨击官府、同情民众的不朽诗作《春陵行》和《贼退示官吏》。前一首诗中,笔者用“*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揭露了税赋繁多的根源;用“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描述了百姓被统治者盘剥殆尽的.孱弱形态;用“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表明了心中的同情和感慨。后一首诗中,诗人明确反对“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并表示自己宁愿弃官回乡归隐,也决不害民。诗人还在诗中指出,官吏之害,大于“贼”之害。

      在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中,有一首著名的诗作《卖炭翁》。诗人以极其细腻、形象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卖炭老汉催人泪下的艰辛生活与内心活动。“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仅寥寥数语,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主人公繁重的劳动过程和野兽出没、荒芜人烟的劳动地点,并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饱受烟火熏烤且满身尘土的卖炭翁肖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又把卖炭翁自身衣着单薄、自然渴望温暖天气,但又恐天暖炭贱,故宁可天寒挨冻的复杂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足以让人潸然泪下。“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四句描写老汉在冰天雪地里驾车,因饥寒交迫在泥泞的道上歇息的场景。所有这些,都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对当时统治者剥削罪行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最能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艰辛的经典诗作,恐怕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光虽然已经流逝千余年,但至今我们依然能够从这首小诗中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李绅当时体恤民情的炽热情感。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下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其中一首题为《悯农》的诗写道:“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这首诗笔触细腻地写出了百姓对风调雨顺年景、安居乐业生活的期盼与渴望。此外,他的《农家叹》《秋雨叹》《悯旱》《插秧歌》等诗篇,写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以及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北宋中期的文坛巨匠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有一年遇上严重的春旱,为解灾情,苏轼前往一个叫石潭的地方求雨。得雨后,在去石潭谢雨的途中作《浣溪沙》五首。其中一首写道:“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麸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另一首内容为:“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两首词均以清新、朴实的文笔记录下了作者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捕捉并描绘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细节与片断。由此,一个不忘百姓疾苦、关心农民生计的州官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清朝官吏、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墨竹图题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诗题,也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使人联想到郑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中联想到百姓疾苦,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有深深的同情。

      总之,我们的先人,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认真研究借鉴古人在诗词中所展现的包括民生情怀在内的一系列开明而又进步的思想理念,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无疑大有裨益。

      【拓展】

      概念范围

      古诗,即*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体诗。[1]

      1、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2、*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体之名。

      3、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 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4、散曲。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5、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抒情诗、叙事诗;

      按表现内容: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牧歌、哀歌、颂歌、哲理诗;

      按表现形式:古体诗、*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排律、朗诵诗、打油诗、自由诗、十四行诗、歌谣、民歌、儿歌、童谣、散文诗等

      扩展资料:

      格律诗也称*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自由诗并非什么现代发明,但它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而占据显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构成了对19世纪诗歌固定形式的反叛。自由诗没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诗相比,可能是最难写好。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守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守字的诗词

  • 满江红(和张守仲及送孔纯老守历阳)

    王之道〔宋代〕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历湖、须坞相望,*同吴越。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多谢润沾枯辙。令我神思清发。□新命欢浃,两邦情惬。明日西风帆卷*。高樯到处旌麾列。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

    赵守祷雨有感枕上得句足成五十六字呈赵守

    陈文蔚〔宋代〕

    雨意随人自及时,使君一念实通微。不知沛泽人间遍,但觉炎蒸梦里非。苗稼顿回枯欲死,桑林又喜绿添肥。从今饱吃鄱阳馀,细纪贤侯德政归。

    满庭芳 赠姚守清李守静

    马钰〔金朝〕

    休将清净,却做寻常。可凭秘密仙方。书夜行持,决要万事俱忘。奈何从前熟景,便时时、斗乱心肠。常断制,似两家征战,各举刀枪。剿尽*猿马,处无为无作,无事之乡。常应常清常静,常得嘉祥。更凭真慈相助,行功成、得赴蓬庄。乘云去,访重阳师父,师祖纯阳。

    西江月 赠姚守清李守静

    马钰〔金朝〕

    学道须离火院。搜玄参访良缘。守清守静绝般般。乞觅於身大便。云水须明内外,牢擒意马心猿。万缘不著得神全。酬了修行大愿。

    次韵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获应之什

    强至〔宋代〕

    郡境时虽泰,江乡腊已深。群情忧雪晚,精意喜天忱。夙驾才分祷,春空倏变阴。银成佛氏界,琼掩帝家林。始向风前舞,还逢水面沉。乾坤方一色,埃滓莫相侵。薄畏晨光铄,清宜夜魄临。撒监矜巧喻,授简喜知音。月窟埋仙兔,霜毛碎猎禽。验深儿植杖,听落女停针。扃户人安卧,乘舟客访寻。长铺吴地练,竞贡禹邦琳。润未沾农亩,威先到旅衾。马蹄行见迹,鹤发此羞簪。爱洁慵施帚,思烹预涤鬵。难收俱碎璧,漫想辟寒金。飞瀑倾台岭,惊涛过越浔。兆年能作瑞,泽物岂无心。气象符神设,阴阳顺斗斟。护梅偏拂拂,欺柳故森森。樵坞如迷失,渔蓑重不禁。积迟唯濬壑,白早是高岑。炉饮聊堪御,楼观恐不任。当今*坎亚,免使有崎嵚。第止尘心渴,谁开冻口吟。梅州才素逸,藻思众尝钦。高唱俄摅发,终篇绝丽淫。更兼和密霰,并好爽烦襟。属和仍鸿笔,珍藏胜楚琛。正声都欲写,抽曲入瑶琴。

    次韵张守与润守总卿诗四首

    陈造〔宋代〕

    天阶玉作笋,此地合垂绅。尚戒专城驭,虚逢籲俊辰。公方阅竹马,名已荐枫宸。政恐经纶去,诸公拱后尘。

    次韵张守与润守总卿诗四首

    陈造〔宋代〕

    渔樵送晚景,天地著陈人。涧底离奇干,人间浩荡春。峨冠才识字,何策可资身。不拟千言赋,忉忉慁大钧。

    次韵张守与润守总卿诗四首

    陈造〔宋代〕

    残年仍旧学,*日亦新书。酒渴今司马,岩栖昔幼舆。梦无三字拜,家有五车储。但谂催诗烛,吾衰冀少徐。

    次韵张守与润守总卿诗四首

    陈造〔宋代〕

    向我能忘势,张侯却甚真。频分代舍饭,遣濯客裾尘。长日无知己,因君爱此身。可须砭剂力,振臂起漳滨。

    予移守青社同年宋学士代予守壁

    文彦博〔宋代〕

    旧许陪原郡,时清偃息优。羡君熊轼去,夺我鸭坡游。

    草树秋方密,禽鱼晚思幽。相凭皆与问,犹忆醉翁不。

[阅读全文]...
  •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翻译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注释解释

      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文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试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鉴赏】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阅读全文]...
  • 形容军队军容的句子

  • 你笨啊。

    找其他的检查改一改就行了。

    你写了领导不一定看。

    英姿飒爽算不算

    1、无名之师: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2、士饱马腾: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3、朽戈钝甲:比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4、匹马只轮:一匹战马,一只车轮。

    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5、船坚炮利:坚:坚固;利:锋利。

    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

    形容海军强盛。

      6、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7、劳师动众: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

    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

      8、兴师动众:旧指大规模出兵。

    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含贬义)。

      9、师出有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

    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10、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11、老弱残兵: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12、兵微将寡:微、寡:少。

    兵少(词语大全)将也不多。

    形容力量薄弱。

      13、师老兵疲:老:衰竭;疲:疲乏。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14、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15、师直为壮: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

    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

    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16、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

    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仁义之师:师:军队。

    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

    亦作“仁义之兵”。

      17、百万雄师: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18、神兵天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19、天兵天将: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

    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20、兵精粮足:兵:兵士。

    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

    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21、兵多将广: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务强大。

      22、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23、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24、坚甲利兵: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

    形容精锐的部队。

      25、星旗电戟: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

[阅读全文]...
  • 描写爱情相守的古诗词

  • 相守,爱情,文学
  • 描写爱情相守的古诗词(通用130句)

      导语: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描写爱情相守的古诗词,欢迎借鉴!

      1)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牛峤《忆江南红绣被》

      2)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3)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4)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5)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6)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7)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8)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9)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10)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11)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12)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13)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14)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15)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16)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薛逢《宫词》

      17)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8)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9)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20)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郑谷《淮上渔者》

      21)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22)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23)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24)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5)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26)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7)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28)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29)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0)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31)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32)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3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34)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5)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36)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37)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38)画船捶鼓催君去。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39)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40)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苏武《留别妻》

      1、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4、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

      7、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队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队字的诗词

  • 【黄钟】山队子 酒色财气四首

    汤舜民〔元代〕

    曲生堪爱,晕桃花上脸腮。百篇一斗恣开怀,谁承望捉月骑鲸再不来。酒,

    则被你断送了文章李太白。

      怜香惜玉,醉临春欢未足。开皇戈甲出江都,惊散金钗玉树曲。色,则被你

    断送了聪明陈后主。

      钱神涌论,亻赞家私多误身。东风吹堕画楼人,一夜香消金谷春。财,则被

    你断送了奢华石季伦。

      图王争帝,半乾坤心未已。鸿门会上失兵机,直杀得血溅阴陵后悔迟。气,

    则为你断送了英雄楚项籍。


    雨余路软有女郎一队前行鞋踪可玩

    王彦泓〔明代〕

    知是同家是各家,样痕端正不多差。分行细整如飞雁,散点轻匀似落花。

    怕滑更添腰绰约,扶墙时趁步欹斜。悬知连臂行归晚,一路风香笑语哗。

    毛鱼作队游茭塘

    徐渭〔明代〕

    作队撼春萍,双头寸未盈。老渔暂相借,江海几长鲸。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 其三 出队子

    易顺鼎〔清代〕

    红酣翠妥。费心情独自哦。猛可的江南唱到定风波。

    猛可的天上听残水调歌。要守定阑干人两个。

    城中出队

    释法薰〔宋代〕

    人家百万帝城中,应念南山彻骨穷。铁壁重重挨得人,笊篱无柄舀春风。

    雁山出队上陈侍郎

    释了惠〔宋代〕

    尊者从空掷钵来,神通用尽却成獃。看来不似维摩老,一默千门万户开。

    临安访古·将军树 (王*时率群队狂戏此

    张昱〔元代〕

    将军官重执金吾,不比秦朝列大夫。王为锦衣归故里,遂令老树有称呼。

    王母队祝圣致语口号

    洪适〔宋代〕

    六幕纷纷启瑞篇,非烟深处下芝軿。穆王扰扰不谋治,武帝区区空学仙。

    今代一人真间世,昔时五老与疑年。欢呼亦有南山颂,谁解吹嘘上九天。

    王母队祝圣致语口号

    洪适〔宋代〕

    想像编星拱紫微,龙蛇日暖动旌旗。恭维虹瑞生虞帝,远以鸾骖会宓妃。

    云气先飞三足使,风纹不皱六铢衣。君王若问蟠桃木,溜雨霜皮几万围。

    送岸上座出队

    释慧空〔宋代〕

    道人自嫌不安住,四年三走黄尘路。那知扰扰黄尘中,暗去明来皆当处。

    观音闹市开普门,弥勒鱼行弘六度。道人笑我勿多谈,出门烟雨遥山渡。

[阅读全文]...
  • 关于农民生活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 农民,生活,经典
  • 1.《观刈麦》唐朝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

    2.《悯农二首》唐朝

    李绅

    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宿新市徐公店》宋朝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四时田园杂兴》宋朝

    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12首)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高田二麦接…

    5.《乡村四月》宋朝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新晴野望》唐朝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7.《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宋朝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8.《屯田词》唐朝

    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9.《蚕谷行》唐朝

    杜甫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10.《春中田园作》唐朝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1.《村晚》宋朝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2.《二月二日出郊》宋朝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3.《苏秀道中》宋朝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

    14.《吴兴杂诗》清朝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15.《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唐朝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16.《海人谣》唐朝

    王建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17.《咏田家》唐朝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句子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语录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说说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名言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诗词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祝福

关于守护人民军队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冬季的古诗词 含有惜月思念丈夫的古诗 给予是快乐的名人名言古诗 古诗现代诗自己写的 描述雾气大的古诗 包含汭嘉的古诗词 高中古诗的考法 写月的古诗大全宋代 关于元旦阅读的古诗 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古诗 全课程教案月亮的古诗 思风雅的古诗词 描写植物形态的古诗 山行古诗用图画的形式画出 古诗中关于登高的主题 树下浇水的古诗 与游子吟这首古诗相*的 关于庆祝元旦的古诗图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古诗 表达对知己的古诗词 虞美人的古诗李煜 表达知行并进的古诗 高考卷中出现过的古诗词 唯美简单的古诗三百首 江南春是关于南京的古诗词 跟地方有关的古诗词 古诗无题的拼音 诗经中一潭清水的古诗词 关于雪的古诗三首 四言关于安全的古诗 翠竹伴成长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