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瞿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瞿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瞿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含有瞿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瞿姓的起源与家谱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瞿姓的起源与家谱,希望对你有帮助!
瞿氏
分布地区
松阳郡(缙云郡):旧郡名,兴于唐之世,宋初已废。在今浙江省西南部。
历史来源
「瞿」源出
瞿(Qú)姓源出有三:
1、以人名为姓。商代有一大夫官,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瞿姓。
2、以地名为氏。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青铜器皿中有瞿父鼎。瞿父,是以封地名而命姓瞿的。
3、以地名命姓的还有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商瞿,字子木,跟随孔子学*《易经》。商瞿是鲁国人,因生于四川双流县,居于瞿上,故名商瞿,其旧居称为商瞿里,后来在这里居住的人,分别以地名取商姓和瞿姓。
瞿姓始祖
瞿父鼎。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商代遗留下来的青铜器中,有一件瞿父鼎,见于《博古图》,瞿父是瞿姓的祖宗,瞿姓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另外,根据《通志·氏族略》是的记载,瞿氏是晋东海王越参军瞿庄的后代,是博陵人。又有王僧儒谱说,河东的裴桃的儿子娶了苍梧瞿宝的女儿。”还有,根据《风俗通》的记载,汉代有河南太守瞿茂,梁有镇北将军瞿延,而唐时有绛州刺史瞿稹,望族均出自高*,松阳。*江府与温州*阳亦有瞿氏。望族居松阳郡,即现在的浙江省松阳县西部。瞿氏后人尊瞿父鼎为瞿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朝时候有个大夫叫作瞿父,他的`子孙以瞿作为姓氏,世代相传,是今天瞿姓最早的起源。古代时候,有个地方叫瞿上。商朝时候有一位贵族被封到那里为王,建立了瞿国。瞿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为瞿氏,形成了另一支瞿姓。瞿上那个地方,在今四川省成都附*的双流县一带,因为春秋时候孔子的一个弟子商瞿曾居住在那里,所以有叫商瞿里。最早进入上海地区的瞿姓,据史志记载是参军瞿桧,宋靖康末年,瞿桧从康王南渡,自汴梁举族迁上海地区,定居鹤沙(今南汇下沙),这是浦东翟氏,也是上海瞿氏的主干,他们后来棋布奉贤分水墩、松江城、松江天马山、高桥界浜和嘉定城。也在南宋初年,另一支瞿氏从严陵(今浙江省桐乡)迁居龙华,与张、沈、赵三姓,世代结义,休戚与共、有“四姓墓”留为海上名迹。
堂号
瞿姓的主要堂号有:“松阳堂”、“华鄂堂”、“八桂堂”、“述古堂”、“瞻远堂”等。
【瞿姓宗祠通用对联】
〖瞿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用发帚;龙跃镌诗。——李文郑撰瞿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常熟人瞿俊,字世用,号学古,成化年间进士,历官侍御史、广东按察副使。为官清廉,性格耿直,曾买来笤帚分送给同僚中那些没有清名的,人问缘故,他说:“你家里多污秽啊!”后因病辞官归乡,常与渔民*地饮酒。工书画,能写诗,著有《留馀堂集》、《学古斋集》。下联典指明末清初武陵人瞿龙跃,字天门,明末崇浈年间拔贡,喜欢游名山大川。明亡后,更是常年外出不归,所到之处,常把自己题咏的诗句镌刻在绝壁上,自号一勺行脚道人。所作诗多有奇气。
鹿裘高隐;龙跃奇诗。——佚名撰瞿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桓温造访瞿硎,见其披鹿裘,坐石室,神色雍容,乃命伏滔为之铭赞。下联典指清·瞿龙跃之诗有奇气,多棘蹇之音。
赋成碧落;名擢会魁。——佚名撰瞿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瞿楚贤尝作《碧落赋》。下联典指明·瞿景淳会试第一。
〖瞿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善本藏恬裕;大名擢会魁。——佚名撰瞿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昭文(今常熟)人瞿绍基,字荫棠,廪贡生,曾代理阳湖训导。喜欢藏书,广为购买宋、元善本,筑恬裕堂珍藏。与聊城杨氏同为道光年间著名藏书家,世称“南瞿北杨”。他儿子瞿镛,继承父业,积书至十万余卷,著有《铁琴铜剑楼书目》、《集古印谱》等。下联典指明代常熟人瞿景淳,字师道,号昆湖,嘉靖年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历官编修、礼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曾总校《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著有《制敕稿》及诗文集。-
〖瞿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颍悟驰声翰苑;文词举显唐诗。——佚名撰瞿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瞿景淳,累官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下联典指唐·瞿楚贤,工文词,尝作《碧落赋》。
〖瞿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仰先烈而勇战白沟,曾劳王事;绳祖武而大魁黄榜,再振家声。——瞿文暹撰瞿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湖北省洪湖市沙口瞿氏宗祠联。为明末忠臣、文学家瞿式耜故里。
雅有诸葛风,定鞠躬尽瘁而死已;死守桂林郡,能舍生取义以效忠。——瞿文暹撰瞿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湖北省洪湖市沙口瞿氏宗祠联。
家族名人
瞿佑:字宗吉(1334—1427),号存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初著名文学家。少时即有诗名,他的诗绮艳柔靡,但终生怀才不遇,仅在洪武年间任教谕、训导、长史之类小官。永乐年间因写诗蒙祸,被贬谪十年。著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等20多种,还著有小说集《剪灯新话》等著作。
瞿俊:明苏州府常熟人,字世用,号学古。成化五年进士,由御史迁广东按察副使。性廉介,人不能干以私。以病致仕归,不取岭南一物。工书画,兰竹行笔瘦劲,书法二王。善为诗。与渔民为邻,时时*地与饮,酒酣吟诗作画,分赠之,权北京时间富室以金帛请求莫能得。年六十八卒。有《留余堂集》、《学古斋集》。
瞿镛:清江苏常熟人,字子雍。瞿绍基子。岁贡生。瞿氏以藏书著名,藏书之精,与山东杨以增海源阁有“南瞿北杨”之称。镛秉承父志,笃志藏书,不为名利所动。传说光绪帝欲得其一珍秘本,赏以三品京官,并给银三十万两,竟不奉诏。有《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续海虞文苑诗苑稿》、《续金石萃编稿》、《集古印谱》、《铁琴铜剑楼词稿》。
瞿九思:明代理学家,字睿夫,黄梅人。父晟,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历官广*知府。凿长渠三百里,引水为四闸,得田数十万亩。卒于官。九思十岁从父宦吉安,事罗洪先。十五作《定志论》。后从同郡耿定向游,学益进。举万历元年乡试。居二年,县令张维翰违制苛派,民聚殴之,维翰坐九思倡乱。巡按御史向程劾维翰激变。吏部尚书张瀚言御史议非是,九思遂长流塞下。子甲,年十三,为书数千言,历抵公卿,讼父冤。甲弟罕,亦伏阙上书求宥。屠隆作《讼瞿生书》,遍告中外,冯梦祯亦白于楚中当事,而张居正故才九思,乃获释归。三十七年,以抚按疏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诏有司岁给米六十石,终其身。乃撰《乐章》及《万历武功录》,遣罕诣阙上之。卒年七十一。九思学极奥博,其文章不雅驯,然一时嗜古笃志之士亦鲜其俦。甲,字释之,年十九举于乡,早卒。罕,字曰有,七岁能文。白父冤时,往返徒步,不避寒馁,天下称双孝。崇祯时,辟举知州。
瞿景淳:明代官员。字师道(1507-1569),号昆湖,谥号文懿。常熟五渠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以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清廉刚直,不畏权贵。曾奉敕往凤阳封郑王子朱载?为世子摄国事,拒受重礼。倭寇侵江南,返京面质大学士严嵩,揭发总督胡宗宪坐拥重兵御敌不力。历官太常寺卿、南京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隆庆元年(1567年)被召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总校《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所著《石经大学质疑》,得后世的推崇。后以疾归,卒赠礼部尚书。
瞿汝说:瞿景淳次子,万历年间官到湖广提学佥事,以刚正而著称,著有《皇明臣略》一百卷,学术成就也很高。
瞿式耜:南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志士。字伯略(1590-1650)、起田,号稼轩。瞿景淳孙。常熟五渠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江西永丰知县,政绩卓著。崇祯初,擢户部给事中,后被诬入狱,去职家居。清兵入关,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出任广西巡抚,立志抗清。隆武二年(1646年)拥立桂王于肇庆,建号永历,晋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自请留守桂林,多次击退清兵进攻,收复湖广大片失地。永历四年,清兵大举围攻桂林,城破后与总督张同敞被俘。坚贞不屈,数拒招降,以文天祥自比,赋《浩气吟》明志。同年十一月从容就义于桂林风洞山仙鹤岩。永历五年,被追赠粤国公,谥文忠。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追谥忠宣。著有《瞿忠宣公诗文集》等。
瞿鸿机:清湖南善化人,字子玖(1850-1918),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同治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累迁内阁学士,典福建、广西乡试,督河南、浙江、四川学政。迁礼部侍郎,光绪二十六年,随慈禧太后避八国联军西行,晋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充政务处大臣。曾建议以西安为陪都。旋任甸务部尚书,充中日议约全权大臣。又参与“新政”及预备立宪筹划。授协办大学士,以忤西太后意罢归。辛亥后寓上海。
瞿中溶:清代篆刻家。字镜涛(1769-1842),号木夫。生于长至日,故又号苌生。晚号木居士。江苏嘉定县(现属上海市嘉定区)人。同里清朝知县钱大昕之婿。嘉庆十九(1814)年进士,官湖南布政司理问。博学多识。尤精金石考证之学,广搜访,富收藏,工书画。好篆刻。其篆刻宗*,得浙派神韵,布局尚稳,用刀生涩。因生*勤于著述。故篆刻、书画作品存世较少。但他自谓:“白文不如陈鸿寿,朱文则过之。”一生著作颇多。著有《湖南金石志》、《吴郡金石志》、《汉金文编》、《集古官印考》《三体古经辨证》、《弈载堂古玉图录》、《集古虎符鱼符考》、《武梁祠画像考》、《说文地名考异》、《春秋三传经异备考》、《汉石经考异辨正》、《弈载堂文集》、《古泉山馆诗集》等。
瞿应绍:字陛着(1778-1849),号子冶,又号月壶,上海人。清嘉庆年间廪贡生,诗文甚佳,擅篆刻,善绘画,师宗恽南田。生*收藏古物甚多,宅内陈设皆尊彝及古今名人墨迹。一生制壶不少,多摹陈曼生之作。他雇陶工多人,用宜兴陶土制成各式壶模,自己在壶上画竹题诗,由友人邓符生篆刻。晚年创制月壶,人称“瞿壶”,制壶法未能传世。瞿壶有粗、细二种:粗沙制作工致;细沙皆画竹,寥寥数笔,更显古朴。上海开埠后,日人搜求瞿壶,携至日本,一壶可售数十银元。咸丰年间,上海小刀会起义,瞿应绍所藏书画古玩在兵燹中散失,仅有所作《月壶题诗画》存世。
遗产保护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坐落于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区中心,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是由常熟古里籍人氏瞿绍基所建,建筑面积285*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楼主瞿氏数代藏书,绵延二百多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1991年12月,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开馆。
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的海源阁、归安陆氏的皕宋楼、钱塘江丁氏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乾隆年间,铁琴铜剑楼为瞿氏住宅。1792年瞿氏后代阳湖训导瞿绍基定居古里后,取“引养引恬,垂裕后昆”之意。将靠东四进院落的后两进藏书楼取名为“恬裕斋”藏书楼。清同治十三(1874)年,因避光绪帝载恬之讳改称“敦裕堂”。绍基与子镛收藏到铁琴1张、铜剑1把后,即把铁琴铜剑放于后楼,并把藏书楼改称为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以藏书质量高、数量多而著称于世。藏书过程历经200年,五世传承,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十字:“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后,该楼由国家收管,1982年11月,为县级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江苏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的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于2006年底正式开建,2009年上半年将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共前后三进,建筑面积约为600*方米,全馆围绕瞿氏五代藏书、读书、刻书、护书、献书的历程,以书为整个纪念馆的灵魂,反映和表现*历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传承知识以及知识是人类共有财富的认知和奉献精神。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一、二、三进为纪念馆的陈列主体,以现代声、光、电的手法和实物(复制品)结合,营造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充分的展示出铁琴铜剑楼在**代藏书史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
瞿秋白纪念馆
1985年在常州瞿氏宗祠的瞿秋白的故居建成了瞿秋白纪念馆,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徒初传秘密法,世外有乐超人间。——瞿佑《天魔舞》
真珠璎珞黄金缕,十六妖娥出禁御。——瞿佑《天魔舞》
满围香玉逞腰肢,一派歌云随掌股。——瞿佑《天魔舞》
瑶池日出会蟠桃,普陀烟消现鹦鹉。——瞿佑《天魔舞》
新声不与尘俗同,绝技颇动君王睹。——瞿佑《天魔舞》
水晶之盘素鳞出,玳瑁之*天鹅抬。——瞿佑《天魔舞》
弹胡琴,哈哈回。——瞿佑《天魔舞》
吹胡笳,阿牢来。——瞿佑《天魔舞》
群臣竞献葡萄杯,山呼万岁声如雷。——瞿佑《天魔舞》
天魔舞,不知危。——瞿佑《天魔舞》
回纥种类皆台司,汉儿回避南人疑。——瞿佑《天魔舞》
铁骑骤,金刀挥。——瞿佑《天魔舞》
多藏金叵罗,急驾白橐驼,阴山之北避兵戈。——瞿佑《天魔舞》
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曾此擅豪华。——瞿佑《汴梁怀古》
尚余艮岳排苍昊,那得神霄隔紫霞。——瞿佑《汴梁怀古》
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瞿佑《汴梁怀古》
傀儡妆成出教坊,彩旗前引两三行。——瞿佑《看灯词·傀儡妆成出教坊》
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瞿佑《乌镇酒舍歌》
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瞿佑《乌镇酒舍歌》
落花流水人家*,鸿雁凫瑽飞阵阵。——瞿佑《乌镇酒舍歌》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瞿佑《乌镇酒舍歌》
入馔白鱼初上网,供庖紫筍乍穿篱。——瞿佑《乌镇酒舍歌》
茜裙缟袂搴帘出,巧语殷勤留过客。——瞿佑《乌镇酒舍歌》
良人万里去为商,嗜利全无离别肠。——瞿佑《乌镇酒舍歌》
十载不归茅屋底,一身独侍酒垆傍。——瞿佑《乌镇酒舍歌》
相逢既是同乡里,何必嫌疑分彼此。——瞿佑《乌镇酒舍歌》
小槽自酌真珠红,长床共坐氍毹紫。——瞿佑《乌镇酒舍歌》
捧杯纤手露森森,酒味虽浅情自深。——瞿佑《乌镇酒舍歌》
他时过此莫相忘,好认墙头杨柳树。——瞿佑《乌镇酒舍歌》
门前牢栽杨柳树,莫被他人又移去。——瞿佑《高门叹》
金盆和露捣仙葩,解使纤纤玉有瑕。——瞿佑《红甲》
一点愁凝鹦鹉喙,十分春上牡丹芽。——瞿佑《红甲》
娇弹粉泪抛红豆,戏掐花枝镂绛霞。——瞿佑《红甲》
女伴相逢频借问,几回错认守宫砂。——瞿佑《红甲》
瞿佑(1347-1433),“佑”一作“祐”,字宗吉,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幼有诗名,为杨维桢所赏。洪武初,自训导、国子助教官至周王府长史。永乐间,因诗获罪,谪戍保安十年,遇赦放归。作品绮艳,著有传奇小说《剪灯新话》。生卒详见《明瞿佑等四词人生卒考》
瞿秋白名言
1、此地甚好,开枪吧。——瞿秋白
2、最有幸福的,只是勤劳的劳动之后。劳动能给人以完全的幸福,幸福——劳动。——瞿秋白
3、坦荡的大道,只要你大踏步前去。——瞿秋白
4、只有狗没有变,听说被‘牛马人’杀尽了。只有猫没有变,据说逃到月球上去唱诗了。——瞿秋白《多余的话》
5、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
6、我也始终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怀疑来。优柔寡断,随波逐流,是这种“文人”必然性格。 虽然人家看见我参加过几次大的辩论,有时侯仿佛很激烈,其实我是很怕争论的。我向来觉得对方说的话“也对”,“也有几分理由”,“站在对方的观点上他当然是对的”——瞿秋白《多余的话》
7、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瞿秋白
8、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分梢。——瞿秋白
9、*年来,感觉到这一切种种,很愿意“回过去再生活一遍”。 雾里看花的隔膜的感觉,使人觉得异常地苦闷、寂寞和孤独,很想仔细地亲切地尝试一下实际生活的味道。——瞿秋白《多余的话》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秋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宴散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小桃红·杂咏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江上秋夜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夜宋代: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数日宋代: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1、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夏是四季中最鼎盛的时期,他热情奔放,轰轰冽冽,显示着生命的力量与魅力。
纳凉
宋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居初夏
南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6、《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7、《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8、《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9、《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0、《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4、《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睛。
5、《山花子》
满清·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6、《清*乐》
满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7、《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春天是美好的,看那便把春天的时光写进了诗中。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泊船瓜洲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夜 / 夜月
唐代: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雪
唐代:韩愈
瞿秋白名言名句 怀古诗大全_古诗 春的古诗 马的古诗 古诗《风》 蜂古诗 雨的古诗 瞿姓的起源与家谱 瞿佑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瞿玮经典语录 春的古诗 雪的古诗 夏的古诗 雨的古诗 莲的古诗 秋的古诗 风的古诗 马的古诗 水的古诗 怀古诗大全_古诗 秋的古诗 春的古诗 风的古诗_描写风的古诗 马的古诗 瞿秋白名言 春 古诗 古诗夏天的古诗 古诗写秋天的古诗 夏的古诗 效古诗古诗词
结婚纪念日的诗句 形容皮肤好的诗句 重阳节节的诗句 有关写雁的诗句 关于五一节的诗句 关于奉献精神的诗句 关于东的诗句 含有蝉的诗句 与日出有关的诗句 形容烦躁的诗句 有关汉服的诗句 为情所伤的诗句 以哀景写乐情的诗句 关于门窗的诗句 写云雾缭绕的诗句 狂开头的诗句 关于水乡的诗句 关于孝敬的诗句 英雄落寞的诗句 闲开头的诗句 又是一年樱桃红的诗句 赞美领导的诗句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诗句 巾帼的诗句 声字开头的诗句 关于刘的诗句 战争胜利的诗句 形容猴的诗句 形容虚度光阴的诗句 带游的诗句 关于二胡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