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代描写月光的诗句(写月光的唯美古诗词)

  • 月光,古代,唯美
  • 古诗词中关于月亮的诗不胜枚举,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咏月或者使用月亮这个意象的优秀诗篇。下面我列举各个朝代的关于月亮的诗,顺便简单说一下古诗词诗体的发展轨迹。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最早的带有“月”这个字诗歌大概是远古时期的《卿云歌》,据说是虞舜禅让给大禹是君臣们唱的歌,这首歌因为歌颂的是禅让,所以还被*之初被定为第一首*。这里的故事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诗是什么 比诗经还古老的这些诗歌满满都是故事》。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作者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这首《陈风·月出》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专门咏月的诗。这时候的诗歌可以看出来是以四言为主,诗经里也有五言七言等字数的诗句,但是四言诗在这个时候占据的主要地位。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宋玉据说是屈原的学生,在《九辩》中多次使用了“月”的意象。骚体诗以屈原宋玉为代表,亦称楚辞体, 总是有不少“兮”字。骚体诗以前的诗句多是四言,屈原在早期写作《橘颂》时,所采用的还是四言体。后来的作品中如《离骚》就有了大量的五言、六言、七言等长句式。另外屈原的离骚里也使用过“月”的意象: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十九首是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虽然只有十九首,但是影响力不亚于诗经和楚辞,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在明月之下徘徊,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叹和愤激,杜甫的诗经常写这种心境,“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被杜甫化用为《秋兴八首》的一句诗:“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另外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押入声韵的诗,分别符合后来*水韵的【入声十二锡】【入声十一陌】【入声七曷】3个韵部,其实诗经里不少诗的押韵也基本符合后来的*水韵(例如硕鼠)。可见隋朝陆法言他们制定《切韵》的时候,口音和秦汉时期差距不大。

    这时候可以看出来,五言诗的地位大大上升,汉以后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这是一首句句押韵的乐府诗,曹丕的燕歌行被认为是有据可查的第一首齐言的七言诗。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月下的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后来的诗多是隔句押韵,在唐朝句句押韵的诗有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但是不同于曹丕一韵到底的燕歌行,岑参的是一首换韵的诗。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关山月》也是汉代乐府古题,作者是齐梁永明体诗人徐陵。但是这一首是早期的五言律诗,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一时期的沈约王融等人总结出了四声规律,诗歌开始进入了重视格律的时代,

    徐陵《关山月》明显有了格律诗的影子,仅仅是第三联与第二联失黏,放在初唐时期,也会被当作*体诗看待,在《唐诗三百首》律诗目录下就有这种失黏的律诗。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不得南归,诗风有所改变,《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徐陵的《关山月》同时也是一首月下思人的闺怨诗。

    暮江*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杨广的这一首五言绝句算是无我之境的典范之作。《春江花月夜》诗题原为陈后主(叔宝)所创,后来被无数诗人使用,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隋炀帝杨广都可以算是隋朝第一流的诗人。四句都是律诗的句式,但是第二句失对,这是*体诗发展过程中的现象。

    可以看出来,在隋朝五言诗的地位也一直高于七言诗。在南北朝的鲍照是第一个大力写七言诗的人,但是七言诗的地位是在唐朝渐渐被认可的。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完全标准的五言律诗了,律诗的规则在齐梁时期基本完善,但是唯有黏连是在初唐上官仪时期确定的。

    上官仪一派倒台后,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约645-约708)等人继承发展,*体诗被纳入了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中。诗赋进入科举是唐高宗李治永隆二年即公元681年。

    张九龄时期(678年—740年)是唐中宗景龙初年(707)进士,这时的读书人为了作官必须要学会作*体诗。唐朝人也写了大量的古体诗,但这时候*体诗(格律诗)已经成熟,这时的诗人不可避免的受到格律的影响,因此唐朝人作古体诗是有意而为,永明体以前的古体诗更加自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作为歌词之辞,起源说法比较多,一般认为在唐朝起源,在宋朝达到了高峰,苏轼把“言志”这种诗的特色加入了词中,开拓了词的豪放一派。

    作者个人虽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但是整个时代,还是一派繁荣景象。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词人,元世祖至元时期,王沂孙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但是他的作品一般都归为宋词。

    元朝建立于1271年,南宋灭亡与1279年,在宋元之交的127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掌江南佛教事务的杨琏真伽盗掘钱塘、绍兴宋陵,窃取陵中珍宝,弃皇帝尸骨于草莽之间。 王沂孙等人冒险收拾遗骨安葬,并写不少诗文抒发悲痛之情,下面这首《 眉妩·新月》就是此时所作。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江山易主,文人的咏物词被赋予了深深的黍离之悲。这种寄托之词不像苏东坡辛弃疾直抒胸怀的豪放之词,全词由赏月到伤月,故国哀思全借咏月婉转流出,托物寄怀,耐人寻味。

    诗词到了宋朝,各体皆备,唐朝是诗的顶峰,宋朝是词的顶峰,以后元明清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新体的自由诗出现了,旧体诗词渐渐失去了过去的荣光。以写新诗出名的诗人层出不穷,写旧体诗的诗人除了*以外几乎都默默无闻。

[阅读全文]...
  • 弹琴古诗翻译(独自弹琴的诗句)

  •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情操的作用。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人隐居山野,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这样的生活,想想就羡慕呢!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是自然绝美的创造,它五颜六色,给人以美感,展示生命自然的魅力,赏花时,愉悦身心,令人开怀。人们总爱将花比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明·高启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曾几何时,燕居焚香,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带着一缕香的温馨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藏香、品香、赏香,又已成为众多雅士的爱好。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琴之间,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哀而不伤,怒而不怨,温柔敦厚,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之气长华心灵意境,古人士大夫,不可不备琴。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望着片片雪花飞落,是怀乡,是思乡,抑或是与家人闲坐,都别有意趣。

[阅读全文]...
  • 听蜀僧浚弹琴古诗词

  • 听蜀僧浚弹琴古诗词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阅读全文]...
  •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

  • 月光
  •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

      主持词要注意活动对象,针对活动对象写相应的主持词。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对主持词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你知道主持词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一)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而倍受人们的喜爱。由着名作曲家施光南谱曲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被一管葫芦丝演绎得婉转柔美,让人听后如醉如痴。

      请欣赏由...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伴奏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二)

      男(宏):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蒙学经典

      男(臻):弟子规汇集了古代圣贤的智慧,集*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

      女(昀):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宏):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精彩人生底色

      男(臻):请欣赏四年二班弟子规唱诵表演

      男(标):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

      女(妍):竹楼里的好姑娘,歌声甜润像果子露。

      男(标):下面请欣赏三年二班的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串词(三)

      1、宋:爱是一条涓涓溪流,滋润万物生长;爱是一首甜美之歌,带给人们幸福快乐;在颜村铺乡中心校这个大家庭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下面请欣赏由麻口小学的老师们为大家带来的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2、白:作为教师,我们“似园丁,汗水浇出桃李蕊;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清苦中显示出清高,*凡中孕育着伟大,下面有请麻口小学的老师们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小学教师之歌》

      3、宋:点点滴滴的流逝,慢慢的我们都已经褪去青春的光芒,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的留在了心底。思念如行云流水,**静静,坦坦荡荡,潺潺流淌。品味着今日的友情,回味着昨日的情感。兄弟,让我永远回想,把流年温暖了我的心间,往事随风,我的好兄弟,你们还好吗?下面请欣赏范庄小学杨宝东老师的独唱《我的好兄弟》

      4、白: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由着名作曲家施南光谱曲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被一管葫芦丝演绎得婉转柔美,让人听后如醉如痴。请欣赏由卓楼小学刘培印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阅读全文]...
  • 听弹琴古诗带拼音93句

  • 经典
  • 古诗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

      1古诗听弹琴带拼音版本

      tīnɡtánqín

      听弹琴

      liúchánɡqīnɡ

      刘长卿

      línɡlínɡqīsīshànɡ

      泠泠七丝上,

      jìnɡtīnɡsōnɡfēnɡhán

      静听松风寒。

      ɡǔdiàosuīzìài

      古调虽自爱,

      jīnrénduōbùtán

      今人多不弹。

      2古诗听弹琴注释及翻译

      注释

      ⑴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的琴声。

      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风入松》的调名。

      翻译

      七弦琴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静静地听着风吹入松林的凄清的声音。

      即使我是那么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唱了。

      3古诗听弹琴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阅读全文]...
  • 关于月光下的组诗

  • 月光
  • 关于月光下的组诗

      停电之夜

      停电了。月光

      使室内和室外的一切

      朦胧,深邃

      钢笔,稿纸,一本本书

      相对独立而又是一个整体地

      静默在滴答的钟声里

      月光无声无息

      移动,并暗示

      时间在目空一切地持续奔跑

      挤入的风,阻挡不了月光

      也吹不散我的焦虑和不安

      夜愈来愈深,它的黑暗

      使我离开自己的躯体

      乘着月色,在时间的长链中

      寻找一张座椅的位置

      停电之夜,我听见

      自己的影子发出轻快

      时而又沉重的足音

      蛙声一片

      蛙声一片。吠叫的狗

      是*青蛙的歌唱

      缺乏想象中的变化?

      世上许多存在过的事物

      已经逃离,变异,消亡

      穿越那么多危险的

      时间和地点,青蛙的合唱队

      仍然保持应有的天真――

      回荡在夜空的旋律,似乎是

      对现实的一种安抚

      或某种警告

      现在,没有什么能够阻止

      青蛙唱出自己的声音

      在一片蛙声下面

      获得了新的力量的万物

      正真理一样蓬勃生长

      坐在月光里

      坐在月光里,总是想起

      月色遍地笑声遍地

      河流,未知的乡村小道

      我和伙伴,还有露天电影的

      黑白与露水

      月亮反复盈亏

      一起看月的伙伴

      不再说起月光的轻松和惬意

      语言,因之缺少了

      应有的亮度

      我也很少坐在月光里了

      尽管多么热爱月色,向往

      披一身轻辉

[阅读全文]...
  • 月光下的童年阅读答案

  • 阅读,童年,月光
  • 月光下的童年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月光下的童年阅读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月光下的童年阅读答案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

      我也是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了。我悄悄走*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

      在我眼中,月亮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答案解析:

      (1)夜幕降临时,外婆在院子里给“我”讲民间故事。

      (2)“我”在月光下捉蛐蛐。

      (3)中秋节“我”和家人一起赏月唱歌。

      2.按顺序找出我捉蛐蛐的五个动词。

      ( )——( )——( )——( )——( )

      正确答案:走 打 翻开 捂 捉

      3.这篇短文表达了我对月光的_____________之情。

      A.愤怒与绝望

      B.喜爱和眷恋

      C.感动与感激

      正确答案:B

[阅读全文]...
  • 含有弹字的古诗词 带弹字的诗词名句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王维《酌酒与裴迪》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窗外日光弹指过,*间花影坐前移。——《水浒传·第二回》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三过*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苏轼《西江月·*山堂》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苏轼《鹧鸪天·佳人》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纳兰性德《河传·春浅》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听弹琴》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李颀《古意》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佚名《弹歌》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筝》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湘驿女子《题玉泉溪》

    随侯之珠,国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说苑·杂言》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卓文君《怨郎诗》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夜来雨》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纳兰性德《清*乐·弹琴峡题壁》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屈原《渔父》

    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温庭筠《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此恨难*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阅读全文]...
  • 古人描写弹琴的诗句

  • 古人,优美
  • 高台之上飘下琴瑟之音,那样的悠扬清澈,如青峦间嬉戏的山泉;那样的清逸无拘;如杨柳梢头飘然而过的威风,那样的轻柔绮丽,如百花丛中翩然的彩蝶;那样的清寒高贵,如雪舞纷纷中的那一点。

    时而高耸如云瑟音低沉如呢语;时而飘渺如风中丝絮;时而瑟音沉稳如松飒崖,时而瑟音激扬,时而空蒙。

    琴与瑟时分时合,合时流畅如江河入大海,分时灵动如浅溪分石。

    只见那红衣女子盘坐在地上,一头如瀑青丝,散发着暧昧而又迷人的气息。

    银色的冰眸闪着妖异的光芒。

    她伸出手,十指在那琴弦上来回拨动,美妙的声音瞬间倾泻而出,是那么的柔婉动人,好像一汪清泉潺潺流淌,又好像林间鸟儿的呢喃,一折连着三叹。

    突然曲风一转,琴声变得铿锵刚毅起来,宛若浪花击石,江河入海,震动着在座所有人的心弦。

    不知过了多久,琴声缓缓停止,但那乐声好像仍旧飘扬在四周,久久不散,昆山玉碎,香兰泣露也不过如此了。

    【这是我自己写的哦,求采纳】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句子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语录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说说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名言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诗词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祝福

描写月光下弹琴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反感一个人的说说 旅行说说朋友圈 说说伤感图片带字图片 qq说说大全个性 说说配图女生图片大全 别人心里没你的说说 喜欢人和别人好了说说 关于谁对谁错的说说 想姐妹说说大全 qq说说手机型号显示 想妈妈的说说心里话 看清了很多人说说 写给儿子的说说 女人逛街花钱幽默说说 选择了就不后悔的说说 所有节日与我无关说说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说 感觉心情不好的说说 秋天变冷的说说 被贴条的幽默说说 装作不知道的伤感说说 五一还上班的说说 被抛弃的说说图片 离开微信的说说心情 说说英文 描写长发剪短发的说说 拜你所赐狠心的说说 我算是看透你了的说说 很久以前的说说删不掉 漫画说说图片大全 关于穿越的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