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关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衣裳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关衣裳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赏析

  • 古诗《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赏析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古诗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带拼音版

      qīng píng diào yún xiǎng yī cháng huā xiāng róng

      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

      lǐ bái

      李白

      yún xiǎng yī cháng huā xiāng róng , chūn fēng fú jiàn lù huá nóng 。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ruò fēi qún yù shān tóu jiàn , huì xiàng yáo tái yuè xià féng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古诗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翻译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古诗清*调词云想衣裳花相容赏析

      此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拓展阅读:塞下曲李白赏析

      塞下曲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译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阅读全文]...
  • 含有裳字的古诗词 带裳字的诗词名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佚名《蜉蝣》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佚名《秦风·无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哀郢二首》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陶渊明《饮酒·其九》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卷三十四》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佚名《褰裳》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李白《秦女卷衣》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佚名《褰裳》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昚虚《阙题》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陈子龙《诉衷情·春游》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秦观《画堂春·春情》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佚名《褰裳》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

    狂童之狂也且!——佚名《国风·郑风·褰裳》

    霓裳便是中原乱。——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佚名《东方未明》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柳永《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杜甫《成都府》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佚名《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佚名《裳裳者华》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佚名《裳裳者华》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曹丕《杂诗二首》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白居易《微雨夜行》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笙。——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阅读全文]...
  • 关于衣裳的诗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 ——元稹《梦游春七十韵》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张籍《舞曲歌辞·白纻歌》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王建《春来曲》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

    瀑布当寺门,迸落衣裳秋。——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清风吹枕*,白露湿衣裳。——白居易《凉夜有怀·其二》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陆游《枕上·冥冥梅雨暗江天》

    乞得巧多成底事,祗堪装点嫁衣裳。——刘宰《七夕》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杜甫《垂老别》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白居易《琵琶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三首》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慎虚《阙题》

    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白居易《杂感》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李白《北上行》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杜甫《成都府》

    *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杜牧《郡斋独酌》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王维《送李睢阳》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纳兰容若《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凫鱼餍餐啖,荷薜足衣裳。——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白居易《竹窗》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谁粲粲衣裳,谁饥渴载行。——何景明《淮水·送张子也》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姚鼐《秦帝卷衣曲》

    窃被儒衣裳,曾亡小材技。——李覯《寄祖祕丞》

    娇儿爱女替不得,点点血泪沾衣裳。——楚石梵琦《北邙行》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翩翩动衣裳,游子悲故乡。——晁补之《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

    遗衣裳而弗服兮,服云气而遂行。——阮籍《大人先生传》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卢仝《冬行三首》

    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王建《宫词一百首》

    家常爱著旧衣裳,空插红梳不作妆。——王建《宫词一百首》

    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王建《宫词一百首》

    檐前熟著衣裳坐,风冷浑无扑火蛾。——王建《新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秋夜长》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阅读全文]...
  • 乌衣巷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 阅读,文学
  • 乌衣巷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衣巷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一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赏析二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赏析三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还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注意反映民生疾苦和重大事件,风格刚健爽朗。他的一些怀古诗,也凝练含蓄,含不尽之意鉴于言外。有《刘梦得文集》。

[阅读全文]...
  • 含有衣字的古诗词 带衣字的诗词名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佚名《秦风·无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佚名《金缕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佚名《七月》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菜根谭·概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宁可湿衣,不可乱步——《镜花缘·第二十回》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醒世恒言·卷十》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安即是春。——《增广贤文·下集》

[阅读全文]...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飞鸟凝啼,醉却胭红

      游鱼浅笑,轻启朱唇

      两情相悦,深情永相望

      微雨燕双飞

      云思飘渺

      怅然北望

      那月可满西楼

      风啸雨绵绵

      夏荷紫嫣

      不料散时容易,聚时难

      花非花

      雾非雾

      一曲红萧不知处!

      北雁南飞秋尽头

      尽在天涯路

      古道情缘凝望处

      人消瘦,别了故

      凭栏望断无人处

      盈盈秋水,玉露生寒

      长夜漫漫,本无心睡眠

      不料想,隔窗远眺

      谁家儿女初长成

      俏立梅下详端容

      云想衣裳片想容……

[阅读全文]...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经典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 关于乌衣巷的古诗词有哪些 诗句古诗大全最新整理

  • 1.《乌衣巷》唐朝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宋·乌衣巷》唐朝

    孙元晏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3.《乌衣巷》元朝

    陈孚

    鳷鹊金波事已非,江山何限泪沾衣。台空凤去无人问,只说寻常燕子飞。

    4.《金陵杂兴二百首·乌衣巷侧长干寺》宋朝

    苏泂

    乌衣巷侧长干寺,暇日闲来看一回。未觉六朝兴废迹,凄凉先傍眼边来。

    5.《乌衣巷》五代

    朱存

    阀阅沦亡梐(木互)移,年年旧燕亦双归。茅檐苇箔无冠盖,不见乌衣见白衣。

    6.《挽柳斋陈公四首·已老乌衣巷》宋朝

    刘克庄

    已老乌衣巷,何心虎节门。予宁无可毁,公尚有流言。客散翘材馆,樵窥独乐园。空留殿后者,头白赋招魂。

    7.《乌衣巷》宋朝

    曾极

    吴兵曾驻黑云都,江左夷吾此卜居。休把乌衣轻马巷,悬鹑结驷总丘墟。

    8.《咸淳元年乙丑冬同金陵制幕诸公游旧乌衣巷新》宋朝

    陈著

    王谢风流堕渺茫,黯然怀旧见新堂。山无多树夕阳远,梅始一花春意长。燕去有时来画屋,鹤飞何日到青冈。休言枉洒新亭泪,犹胜如今似醉乡。

    9.《乌衣巷》宋朝

    周弼

    日落凭栏感慨频,长干桥畔冷残春。桑田芜没徒多事,兰玉丛生更几人。风暖影翻花外燕,雨多痕蚀草间麟。堪嗟群从成功后,不及钟山…

    10.《乌衣巷》五代

    朱存

    人物风流往往非,空余陋巷作乌衣。旧时帘幕无从觅,只有年年社燕归。

    11.《过乌衣巷故址·其二》清朝

    朱为弼

    夕照无言下水滨,故家池馆半荆榛。眼前多少山丘感,不独伤心为古人。

    12.《题乌衣巷陌图》元朝

    叶颙

    千载乌衣巷,荒凉日易斜。昔年丞相宅,今代野人家。庭弛生枫树,阶芜长草花。春风无主燕,夜雨为官蛙。

    13.《赋得乌衣巷送周使君之金陵》明朝

    屠隆

    春风深巷旧豪奢,骏马银鞍日未斜。朱第空梁曾海燕,白门垂柳自宫鸦。草香辇路销金粉,花发江城问酒家。君去定寻王谢宅,大帆明月向天涯。

    14.《过乌衣巷》宋朝

    李龏

    王谢风流满晋书,东南一望可长吁。*芜隔水时飞燕,更有何人在此居。

    15.《金陵览古·乌衣巷》五代

    朱存

    阀阅沦亡梐枑移,年年旧燕亦双归,茅檐苇箔无冠盖,不见乌衣裳见白衣。

    16.《乌衣巷·关车暇日劳挥尘》宋朝

    任希夷

    关车暇日劳挥尘,玉树春风自满庭。欲问乌衣旧时事,静无秋燕有秋萤。

    17.《乌衣巷》宋朝

    罗必元

    乌衣池馆一时新,晋宋齐梁旧主人。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

[阅读全文]...
  • 效古诗古诗词

  •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句子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语录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说说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名言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诗词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祝福

有关衣裳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竹石古诗是几年写的诗 形容名人的古诗 搜集有关月的成语和古诗 五言古诗与律诗的区别 读起来很惊艳的古诗 著名古诗中的爱情 痛骂小人得志的古诗 七岁的古诗 第二个是二字的古诗 无私奉献的古诗 情人节失望的古诗词 赞美凡人善举的古诗 劝人不要猜疑的古诗词 马的古诗效应 王延陈的古诗都 河北中考常考的古诗词默写 咏柳古诗二首全诗的诗意 有关除夕夜的古诗 泰戈尔的古诗简短 形容秋天树叶飘落的古诗 画一幅秋词的古诗配 转喻的古诗 有歧义的古诗字 哪些古诗中有原耽人物的名字 霸气的古诗四字 和春天有关的古诗和词语 猪和鸡的在一起的古诗 形容年龄大了的古诗 一岁多宝宝学的古诗 思念家乡的古诗唐代 写怀念一个地方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