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徽州美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徽州美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徽州美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形容徽州美食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徽州古城旅游攻略
州古城,是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安徽徽州歙县徽城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相信很多人都想去那里游玩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徽州古城旅游攻略,希望能帮到你!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
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歙县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之徽园
徽园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之大成,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架构俱佳;粉墙黛瓦,鳞次错落,抑扬顿挫,犹云行水流,清扬悠远,极富韵律;其雕刻之精美,上承古徽文化神韵,下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叹为观止。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可乘3或4路公交车至徽园站。
徽州古城之许国石坊
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明万历十二年( 1584)建,坊石质为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又称黟县青),八柱,口字形*面,南北长11.56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
徽州古城之徽州府衙
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徽州古城之徽商大宅院(西园)
是将散落在全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拆迁和修缮,按照“复原”的原则,整体搬进了西园。大宅院内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000多处,其中有不少是*20年来从民间征集、收购来的散件。
徽州古城之渔梁街
渔梁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街,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
票价信息:
①开园时间:8:00 - 17:00
②儿童1.1米以下免票,1.1至1.4之间购买儿童票50元/人。
③60岁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半价50元/人。
④到徽园门口售票。
以上就是徽州古城旅游攻略和全部票价信息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徽州,古称歙州、新安,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多少文人墨客对她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澈,遂久居”。下面整理了12句有关徽州的诗句,请欣赏。
1、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2、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钱时《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
3、不作徽州梦,空吟楚水边。仓皇相别日,欢喜得书年。——周紫芝《再寄李司农二首 其一》
4、石洞歙溪俱可砚,山肥徽路总堪田。——刘过《入徽州》
5、徽州郑季子,动辄古人师。昨特冲秋雨,因来问墨碑。——李梦阳《戏郑生求欧帖看》
6、不知今日徽州路,始落千岩万壑间。——周紫芝《徽州道中观山二首 其一》
7、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张栻《张安国约同赋仇氏㔶瓮酒》
8、茅居忽警徽州句,行李如催范蠡湖。——林光《次韵答何徽州》
9、徽州固是脂膏地,尔母瘠民吾乐饥。——严遂成《彭襄毅泽 其一》
10、江东远树徽州出,羡尔王浑得官日。——王恭《送林七洙省亲之休宁》
11、徽州太守万夫特,承明一出腰银黄。——曾国藩《书朱皋亭家传后》
12、金陵宣城不日得,徽州严郡随风逃。——李昱《胡将军歌》
赞美徽州古城美景的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徽州古城美景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首)
屹立牌坊几百年,重重困扰似云烟。
才疏或可争高位,德浅焉能做大贤。
许相谋朝留壮举,徽商济世得升迁。
流连辗转生疑问,谁允今人逊祖先?
(第二首)
我到徽州细雨斜,一溪水墨一城花。
城楼昂首睨千古,曲巷低眉走万家。
流水桃花鳜鱼臭,猴魁阔叶茗香遐。
青山雾绕烟迷客,浪漫渔梁向海涯。
(第三首)
日照葱茏雾为纱,云遮水绕牧彤霞。
半明半隐钟声远,天上人间数九华。
(第四首)
未到徽州别问州,深深古院几时谋。
高悬一处沧桑匾,错落三重寂寞楼。
难晓当年何故事,但知今日不闲悠。
江山掌在红门里,千万人民可有愁。
(第五首)
千古渔梁杨柳绿,半湖淡雾百花妍。
小桥流水成诗画,明月清风入和弦。
翰墨钟灵逢盛世,人文毓秀值华年。
春盈歙县繁荣地,福满徽州浪漫天。
(第六首)
百里方圆半壁城,新兴古老总纷争。
迷茫故事谁分辨,浩荡春声不可评。
踏巷穿街寻趣味,登楼过院看征程。
迎来盛世偏聊旧,多少徒劳只为名。
诗词是十分美好的东西,美食亦是。当美食碰撞美诗,会是什么样?大概是色香闻俱全吧,字美、境美、声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美食 古诗词经典名句,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7、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8、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9、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10、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1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13、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4、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1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美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么自然也有诗人们写诗来借以赞美美食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美食的诗句 赞美佳肴美食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
2、挝从等是无心侣,同吃山厨芋颗羹。——释文珦《老子》
3、生酒鲟鱼会,边炉蚬子羹。——陈*《南归寄乡书》
4、砖炉石铫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潘牥《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5、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陆游《对食戏作》
6、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轼《猪肉颂》
7、吃笋令人瘦,吃糍充人饥。——王迈《送白糍与囊山老子》
8、舟人鲋切苇羡美,竹叶香清蟹正肥。——张玉孃《秋江辞》
9、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范成大《再到虎丘》
10、浊酒松醪吃两钟,醉拖长袖舞春风。——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11、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陆游《饭罢戏作》
12、金樱身子玫瑰脸,更吃饧枝蜜果香。——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1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14、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钱惟演《玉楼春·锦箨参差朱栏曲》
15、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喫春饼。——章甫《春日呈韩文》
扬州美食小吃攻略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原南端,素有“苏北门户”之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扬州美食小吃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扬州小吃介绍
烫干丝
烫干丝也是一道好吃不贵的小吃,扬州人喜欢吃干丝,更有名的一道菜是大煮干丝,那需要费工费力,烫干丝就简单一些了,干丝烫熟后加入虾米,姜丝等各种调味料,就可以上桌了。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扬州人对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着不容更改的偏好。粤菜风行之际,扬州人也吃早茶,但从点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维扬式,边吃边加上评论:“我们扬州老早就有早茶了。”清炖蟹粉狮子头据说也有*千年历史了,到现在还是百吃不腻。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是大劗肉,普通话就是大肉丸子,但肉里面还有螃蟹肉、蟹黄、调料,下面再垫上青菜心,上笼焖。用扬州人的话说:“猪肉肥嫩,蟹粉鲜香,菜心酥烂,须用调羹舀食,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芳。
笋肉锅贴
扬州风味小吃,以面团糊制皮,包入笋肉馅,经炸至而成;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口味鲜美。
赵刚风鹅
仪征市赵刚风鹅厂在传统腌制咸鹅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传统食文化的精华,广采百家之长,创制出“大仪风鹅”这一色香味俱佳、极具地方特点的特色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清蒸小公鸡
到了夏天,体力消耗的比较快,需要补充营养,但是太油腻的菜在这么热的天吃下去也不舒服。会吃的扬州人在这个季节会选择清蒸小公鸡,将葱姜洗净切段后直接塞入去除内藏的公鸡腹中,上火清蒸。只需一点点盐调味即可,清爽不油腻,既能补充营养又让人吃着舒服,可谓一举两得
海带冬瓜汤
小伙伴们对这个汤应该不陌生的,夏日消暑必备,扬州人做这道汤,还会在里面加上几颗淡菜。让原本**谈谈的素汤一下子就鲜美起来了!
三和四美酱菜
不少人到了夏天都吃不下饭、木有胃口,扬州人称之为“疰(zhu)夏”。没有胃口时,老扬州人都会选择吃点酱菜,其中最受百姓喜爱的是盐水大头菜、黄瓜乳、宝塔菜、萝卜头!一两块酱菜入口马山就能让您胃口大开的!
扬州特色小吃
凉粉
扬州本地的凉粉可以分为2种,一种叫刨粉、一种叫块粉,年轻人喜欢前者而老年人则钟爱后者。
将凉粉块用特殊工具刨成丝状,就是刨粉。八九十年代扬州街头随处可见卖刨粉的小摊,一般五毛钱一碗,刨好的凉粉丝,加上四美的黄豆酱油、香醋、咸大头菜碎或者红萝卜头碎一起拌匀,最后淋上几滴富春的麻油,一碗香喷喷的刨粉就好了。闷热的下午,来上一碗冰凉的凉粉,对当时的老扬州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了!
绿豆汤
当时的老扬州都会在下午煮上一锅桂花绿豆汤,待到其完全冷却,孩子们也基本上都放学了!这时候一碗甜甜的桂花绿豆汤,会是对学*了一天的孩子最好的犒劳!带着淡淡桂花香的绿豆汤会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赤豆元宵
冰镇赤豆元宵,在炎炎夏日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了。但是在冰箱未曾普及的八九十年代,只有一些经营小吃的店铺才有的卖,因为冰块都是从冰库拿回来的,能保存的时间不长,所以去晚了的小伙伴们是吃不到的!
安徽清明节特色美食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和踏青,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安徽清明节特色美食,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1、艾草米饼
艾草米饼是黄山、皖南山区清明时节的一种小吃。到清明时节的时候采摘时令性植物艾草做成米饼,传说这种饼吃了可以让吃的人魂魄对人体的依附更加紧密,而不用因为受到惊吓或者别的什么刺激而把魂给弄丢了,不过这只是一种传说,当然这清明节吃艾草饼的风俗*惯就流传下来了。
2、青团
青团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青团在江南一带很受欢迎,也是合肥清明节时令性小吃。青团,顾名思义是青色的,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那种味道,是春天的味道。绿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齿,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简直让人停不了口。
3、蒿子粑粑
蒿子粑是桐城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如今,蒿子粑在清明期间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小吃。
4、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的植物做成的,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做成碧绿色的面团,鲜嫩欲滴。清明果的馅也是很讲究的,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清明包果包起来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 像花边一样。
5、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6、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
7、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 “乌稔饭”是从闽东地区传过来的。每年三月初三,很多人都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俗。
8、荠菜
辛弃疾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是关于荠菜最美的诗,而我们大多数都是从小学*《挖荠菜》长大的,荠菜在很多人心中并不仅 仅是普通的野菜那样简单,它代表着童年、故乡、旧时光。
推荐的荠菜美食:荠菜馄饨、荠菜黄鱼羹、荠菜豆腐羹。
拓展内容:清明节传统美食
1、清明螺
到了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2、青团子
每逢清明之时,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3、鸡蛋
民间有句俗语说,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4、薄饼
“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惯。
5、芥菜饭
一到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俗。
6、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清明节吃馓子是深受到了世人的喜爱,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各地方做的馓子用料也就各不一样,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7、艾粄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8、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泉州传统美食攻略
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感动世界的*品牌城市、*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拥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泉州传统美食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蚵仔煎
蚵仔煎的秘诀就在于新鲜蚵仔。靠海吃海的泉州,早市上的蚵仔现剥现卖,颗颗肥美,入口才会是鲜美多汁。加上鸡蛋的黄,番茄酱汁的红,极具色彩冲击力。入口后,番薯粉Q弹软糯,甜中带咸、咸中带辣,咬到一块蚵仔,鲜甜的味道又马上在口腔中爆炸开来,品尝过后相信你会马上明白,简单的蚵仔煎为什么会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市井小吃了。
2、东街肉粽
一向温婉南方人在粽子这口上却不明白北方人的清淡。我们泉州人的粽子就是要加肉、加蛋黄、加香菇,甚至加虾仁、加鱿鱼等海味。当然,米要是晶莹剔透的上等糯米,对了,记得一定得趁热,吃的时候别忘了淋上甜辣酱或是蒜蓉哦!
3、面线糊
说起老泉州的早晨,怎么能少了一碗热乎乎的面线糊呢?面线糊虽然叫糊,但口感可决不能糊,佐以虾、蛏等海味,或是鸭血、猪大肠等辅料同煮,面线根根分明却又入口即化。来上这样一碗的面线糊,再搭配一根酥脆的油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顿完美的早餐了。
4、洪赖鸡爪
几乎每个在福建生活过的.人都曾在大街小巷看到过洪濑鸡爪的招牌。看似简单的一道卤味,其实经过了卤制、蒸煮、晾干三道工序,香料的味道在这繁复的过程中被牢牢锁进紧实的皮,香脆的肉中,绝对是佐酒的第一佳品。
5、大虾米粉
大虾米粉顾名思义,一定得是两指宽的新鲜大虾才够鲜甜,正宗的煮不烂的闽南米粉才够Q弹,再加上切得薄薄的,带着弧度的瘦肉片,让人吃了一碗还想吃。
6、土笋冻
带外地来的小伙伴吃土笋冻是每个泉州人的乐趣。看他们带着好奇,沾着蒜蓉酱吃下脆生生,冰冰凉的土笋冻,再恶作剧般告诉他们“土笋”是来自海底蚯蚓般的生物,看着他们的表情乐不可支,还不忘解释“土笋”的蛋白质多么丰富,营养多么丰富……
7、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是在崇武才吃得到的小吃。选用上好的马鲛鱼、鳗鱼或是鲨鱼,剔去内脏和骨,与地瓜粉、猪肉、鸡蛋、葱等辅料一起搅拌后卷成卷状,这时如果用手指轻轻按压,真的可以感受到鱼卷的弹性哦。圆圆的鱼卷也寓意着“头圆尾圆”,寄托着勤劳善良的惠安女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8、牛肉羹
新鲜牛肉绞成泥,加少量地瓜粉抓匀,锅中水烧开后牛肉下锅,再加简单调味、水淀粉和葱姜即可。牛肉羹的做法就是这么简单,你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也随处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它的味道也是简简单单,**淡淡。就是这么寻常的一道牛肉羹,*常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要是离家日久,最想念的反而是最简单的牛肉羹。
9、甜品石花膏
石花膏乍一看很像超市里卖的果冻,其实它的原料是一种来自海底,名叫石花草的植物。吃的时候加上红豆、银耳、仙草蜜、蜂蜜等辅料,夏天吃起来清甜解暑,十分爽口。
1、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2、海绵蛋糕卷口感非常柔软,绵滑,搭配上淡淡的香橙味道,吃在嘴里有一种幸福的味道。
3、粽子用绿色的芦叶包着纯白的糯米和红色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非常好看。
4、多么希望你是一道美食,我做一个真空的盒子,将你永远在我心中保鲜,谁也不行,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5、椒盐皮皮虾味道浓郁,香飘四溢,外表干燥酥脆,白里透红。
6、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7、酸菜鱼刚一端上来时,那扑鼻的香味立刻迎面而来,香飘满屋,保证让你口水直流。
8、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9、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10、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11、西瓜不但瓜肉好吃,瓜皮也好吃,去掉绿皮,剩下白色的部分,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再炒,真是一道美味的小菜。
12、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
13、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14、那红油汤里白嫩嫩的鱼片,一入口,那又辣又麻的感觉,真是太有品头了。对了,你吃过了吧,鱼片是不是又鲜又嫩,进口就化。
15、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16、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17、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18、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19、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20、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21、西瓜全身都是宝,西瓜皮炒着当菜吃,瓜瓤可以解渴,清火,瓜籽也可以炒了在休闲的时候吃,西瓜全身不全是宝。
22、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23、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24、只要吃到软软的奶酪蛋糕,就什么郁闷都没有了,软软香香的,是最好的安慰自己或犒劳自己的小礼物!
25、先夹一块豆腐,然后加一些汤水,再有一些香浓可口鱼肉,嫩嫩的,油而不腻,酸中带辣,令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这酸菜鱼真是堪称人间美味!
26、酸菜鱼很好看,上面有一个个很辣很辣的辣椒,还有很多很多,又润又滑的酸菜鱼肉。
27、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
28、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29、小混沌,个小,皮薄,只要往开水中一捞,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鲜美!
30、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1、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32、黑裙鱼肉质鲜嫩洁白,脂肪少。食用方法简单,尤以清蒸更适口,刺少,特别宜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33、秀风景,秀美食,秀工作,秀恩爱,秀孩子。打开人人微博朋友圈,似乎都是大家过的都很好。
34、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35、这盘菜五色俱全,让我忍不住口水直流。再看看其它菜,让我眼花缭乱。
36、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3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形容徽州美食的古诗 赞美徽州的古诗 咏徽州的古诗 赞美徽州的诗句 到徽州的古诗 徽州美景的诗句 赞美徽州的古诗句 徽州最好的古诗 赞美徽州的句子 古诗词赞美徽州的 徽州诗句 徽州皖韵的古诗 徽州的诗句 徽州有关的古诗 赞美徽州傍晚的古诗 安徽美食的古诗 关于徽州的诗句 描写徽州美景的诗词 徽州古诗的诗意 描写徽州的古诗 写徽州的诗词 关于赞美徽州的诗句 梦里徽州的古诗 徽州最贵的三首古诗 描写徽州人的古诗 朱熹写徽州的古诗 描写徽州美景的诗句 有关徽州的诗词 古诗词中的徽州 赞美徽州山水美景的古诗
描写和赞美新安江及古徽州的诗句 扬州美食小吃攻略 锦州美食攻略 泉州美食街攻略 安徽清明节特色美食 广州沙面美食攻略 关于潮州美食攻略 潮州美食攻略分享 柳州必吃美食攻略 徽州古城旅游攻略 惠州巽寮湾美食攻略 广州沙湾古镇美食攻略 潮州牌坊街美食攻略 广州塔美食攻略 广州塔附*美食攻略 关于杭州的美食攻略 杭州必吃美食攻略 甘孜州美食攻略 爱情古诗词 描写美食的唯美句子 古诗文赏析 赞美食的句子 美食诗歌大全(赞美佳肴美食的古诗) 赞美徽州的诗句有哪些(赞美徽州秋天的诗句) 描写美食的片段摘抄(赞美佳肴美食的古诗) 赞美美食的经典诗句(有关美食的15首古诗词) 美食古诗词经典名句 赞美徽州古城美景的诗句 关于美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美食的诗句 赞美佳肴美食的古诗 关于美食的古诗
描写小中见大的古诗 诗中有圆的完整古诗 表示情谊的整首古诗 在古诗中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鸟鸣涧古诗带拼音的王维 含有江大的古诗 诸葛亮的古诗名言 关于茶的古诗四排 古诗队的名字 不想多说话的古诗 元日古诗的节日情景 苏曼殊的古诗十首 描写春雷春雨的古诗 读传统节日想到的古诗 形容人说谎话的古诗 祭扫英烈的古诗词 古诗词关于夏天的意象 有写山水色的古诗 祝福老师结婚的祝福语古诗词 小学阶段积累的75首古诗 韵脚为ui的故古诗 八首描写山水的古诗 赞美富阳亭山的古诗 自己无能报国的古诗 莫名惊诧于古诗人的伟大 徐福写的古诗 衰字在古诗中的读音 嗯杜甫的全部古诗 写笨鸟先飞的古诗词 关于天的优美古诗 掌握自己的命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