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关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苏轼的西江月带拼音版

  • 苏轼,诗人
  • 关于苏轼的西江月带拼音版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古诗带拼音版,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一起学*一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古诗带拼音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阅读答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shì shì yī cháng dà mèng , rén shēng jī dù qiū liáng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yè lái fēng yè yǐ míng láng 。kàn qǔ méi tóu bìn shàng 。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jiǔ jiàn cháng chóu kè shǎo , yuè míng duō bèi yún fáng 。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zhōng qiū shuí yǔ gòng gū guāng 。bǎ zhǎn qī rán běi wàng 。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答案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①知音稀少,人生寥落的感伤;②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苦痛;③群小当道,世道险恶的愤懑,以及对国事的.忧虑;④不被理解的苦痛,对朝廷理解、重用自己的渴望。

      2.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将眼前的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与感慨身世时世的悲慨之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而虑及人生时局,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2)直抒胸臆。如“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句,直接写出了中秋寂寞独处、无人与共的内心的凄然。

      古诗翻译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风阵阵,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天的月光,我只拿着酒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阅读全文]...
  •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带拼音

  • 古诗文
  •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带拼音

      读古典诗词,品百味人生,养浩然正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带拼音版,欢迎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拼音】

      xī jiāng yuè ·yè háng huáng shā dào zhōng

      zuò zhě :xīn qì jí

      míng yuè bié zhī jīng què ,qīng fēng bàn yè míng chán 。

      dào huā xiāng lǐ shuō fēng nián ,tīng qǔ wā shēng yī piàn 。

      qī bā gè xīng tiān wài ,liǎng sān diǎn yǔ shān qián 。

      jiù shí máo diàn shè lín biān ,lù zhuǎn xī qiáo hū jiàn 。

      桥:(有的版本为“头”,小学语文义务教育人教版上为“桥”)

      见:通假字“见”念“现”

      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西江月:词牌名。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修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此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鉴赏

      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常中就显得不*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粹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此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此是一个*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阅读全文]...
  •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带拼音

  •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带拼音

      读古典诗词,品百味人生,养浩然正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带拼音版,欢迎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拼音】

      xī jiāng yuè ·yè háng huáng shā dào zhōng

      zuò zhě :xīn qì jí

      míng yuè bié zhī jīng què ,qīng fēng bàn yè míng chán 。

      dào huā xiāng lǐ shuō fēng nián ,tīng qǔ wā shēng yī piàn 。

      qī bā gè xīng tiān wài ,liǎng sān diǎn yǔ shān qián 。

      jiù shí máo diàn shè lín biān ,lù zhuǎn xī qiáo hū jiàn 。

      桥:(有的版本为“头”,小学语文义务教育人教版上为“桥”)

      见:通假字“见”念“现”

      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西江月:词牌名。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修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此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鉴赏

      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常中就显得不*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粹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此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此是一个*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阅读全文]...
  •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赏析(西江月辛弃疾赏析译文)

  • 古语有云:从来诗酒不分家。古人在写诗之前,往往有饮酒的*惯,也因此做过许多与醉酒有关的诗。其中描写醉态,不顾形象的,大有人在。

    可是到了宋朝,社会风气渐渐改变了,文人们专攻填词,再也不用舞刀弄枪,言行日趋“儒雅”,很少在词作中吐露出自己醉后失态的实情。

    即使豪放如苏东坡,《水调歌头》也只是发挥酒醉后的想象,想要飞天揽月。唯有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填了一首《西江月》,把自己酒后失态的样子如实描绘下来。

    《西江月·遣兴》——南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作意译:我喝醉了之后就只想笑,才没有功夫去发愁呢。最*一直在读古人的书,结果却发现读了也是白读,完全没什么用。

    昨晚喝高了,醉倒在松树下。我问松树:我是不是醉得很厉害?当时风吹动了松枝,我还以为它要来扶我。于是呵斥道:“走开!老子不要你扶!”

    这首《西江月》写得特别诙谐,似乎是在回答别人的疑问。比如有人问他:我最*老见你喝醉,你是不是在为什么事发愁啊?辛弃疾就回答他说:嘁!我喝醉过后不知道多快乐呢,哪有时间发愁?

    从前诗仙李白喝高了,就写了一首《月下独酌》,当时他醉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后还举起酒杯,和月下花影共舞。他内心也许是愁的,可是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快乐的状态。

    辛弃疾喝醉了,醉到错以为松枝要来拂自己。但是他倔强地认为自己没醉,还呵斥老松:走开!就是不肯承认自己内心正在发愁。

    词的头两句说“我才没空发愁”,但是第三、四句就暴露了他的心理,他正是在发愁。他在抱怨:读了好多古人的书,全都白读了,一点用处都没有。

    任凭他自书中读出一朵花儿来,他还是没有办法实现自己抗金的理想。所以说,相信了这些书上之言,除了浪费时间,一点好处都没有。

    从前,梁元帝也曾经发出过相同的抱怨。因为他认为自己读书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国家还是灭亡了,所以“读书无用”。于是,他下令让人把宫里的藏书全都烧掉了。

    不同的人醉酒之后,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一些人会笑,有一些人会哭。还有一些*时锯了嘴儿的闷葫芦,会突然变得话多,特别有表现欲。比如辛弃疾,他喝高了想找人说话。

    没有人他就对着松树说,他问松树自己是不是喝醉了。其实他内心是很排斥这种醉酒的状态的,因为饮酒误事。另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当一个人心里有事时,才会喝醉。

    辛弃疾不肯承认自己心里有事,所以他不承认自己醉了。见到“松树要来拂”自己,于是马上呵斥对方:走开!才不要你管呢!我不知道有多么清醒。

    上海辞书出版社《宋词鉴赏辞典》中认为:王维的诗是“以画入诗”,而辛弃疾这一首《西江月》则是“以戏入词”。辛弃疾经常通过散文化的手法,将青山绿水进行拟人化处理。

    比如他在《贺新郎》中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在《生查子》中写:“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妆?”又写山头明月,每夜来青溪上“听读《离骚》去”。

    不过,在本文介绍的这一首《西江月》中,他是在醉中把松树当成了人,因此才写出潇洒狂放的句子。

    从前,唐代写醉酒诗最好的是李白。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醉酒的状态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美酒给李白壮了胆,连皇帝的面子他也敢不给。

    唐诗豪气干云,诗人们无论是醉,还是醒,笔下都有一股气势。但是到了宋代,文人们的生活日趋精致,不爱舞刀弄剑了,只爱填一些“婉约”词。

    即使苏东坡首开豪放词派,但他也不爱写自己喝高了的样子。从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临江仙·夜归临皋》来看,他都是浅醉,思维还是相当清醒的。其实,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

    因为醉酒会误事,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经常喝得烂醉如泥的应该是“闲人”。苏轼中年以后性情变得散淡,后期钻研禅学,偶尔喝高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辛弃疾一辈子都“热血沸腾”,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图谋收复河山。他喝醉了就算了,想不到他还有闲情“反刍”自己醉酒的模样。所以这首词初读的时候,让人感觉有一点想笑。

    从词的首句看来,甚至让人怀疑他在第二天醒来填词的时候,酒都还没醒完。不然他为什么还在死撑着说:我喝高了可开心了,我没空发愁。即使没空发愁,为什么接下来又抱怨“读书无用”呢?

    《孟子》中说:“尽信书,则不无书。”古人著书,写下的其实也是一家之语。对于书中的话,要学会“活学活用”,不能死脑筋照搬。现实中的处境,比书中描写的复杂百倍、千倍,遇到不一样的情况,你得学会变通。

    难道辛弃疾没有读过《孟子》这样的儒家经典吗?所以他有什么理由因为自己的事业不顺,就责怪古人的书不可信呢?可见他还处于宿醉未醒,胡思乱想的状态之中。

    然后他又自叙,昨天他的确是醉了,然后他又问松树自己醉得怎样。最后还疑心松树看不起他,觉得他醉了,想上前来扶。这么看起来,他仿佛又是醒着的。

    这一忽儿清醒,一忽儿又醉的样子,你说他到底是不是在上演一场醉汉撒酒疯的好戏呢?所以说他是“以戏入词”,让人忍笑不能。

    不过,笑过之后,当我们想到辛弃疾*生的志向,和他的遭遇后,又有一点笑不出来了。甚至,更多时候都想替他哭一场,哭他报复无法施展,哭他郁郁不得志。

    辛弃疾的性格是非常倔强的,他一生的志向就是抗金报国,但是阻碍他实现理想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完全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抗衡的。

    所以,他痛苦的时候就想买醉,但是喝醉了之后,他又不肯承认自己喝醉。谁叫他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良臣呢!

    他的性格让他宁愿去做孤芳自赏的屈原,日夜唤“湘累”共舞,也誓不向那些投降派低头。因此,他唯有“以戏入词”,吐露自己倔强的心声。

[阅读全文]...
  • 苏轼:西江月

  • 苏轼
  •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赏析:

      这首词题或作《梅》、《梅花》。《野客丛书》:“盖悼朝云而作。”苏轼侍妾朝云,随词人徒岭南,不久即去世,时年三十二岁。秦观曾写诗说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苏轼把她比为“天女维摩”。朝云是虔诚的佛教徒。苏轼另有诗悼念她。此词通过咏岭南梅花,赞扬朝云“玉骨”、“冰姿”和“仙风”,敬仰她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素面”、“洗妆”两句写朝云天然丽质,不敷粉脸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红。“高情”句,是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同梦”写与朝云互为知己的情谊,而不能“同梦”,点明悼亡之旨。全词既是咏梅,又是怀人。咏梅中能以“绿毛么凤”、“唇红”、“海仙”、“瘴雾”等突出岭南特色,并以绿羽禽是海仙派来“探芳丛”的神话般情节和细节表现,让作品带有浪漫色彩。构思缜密,立意超拔脱俗;境象朦胧,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构之一。杨慎云:“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么凤为第一。”(《词品》卷二)《耆旧续闻》卷二引晁以道言:“朝云死于岭外,东坡尝作[西江月]一阕,寓意于梅,所谓‘高情已逐晓云空’是也。”

[阅读全文]...
  • 西江月·梅花古诗词

  • 梅花
  • 西江月·梅花古诗词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江月·梅花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译文翻译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注释解释

      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丰)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瘴雾:犹瘴气。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冰姿:淡雅的姿态。仙风:神仙的风致。

      芳丛:丛生的繁花。

      绿毛幺凤: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涴(wò):沾污,弄脏。

      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高情: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自己。

      诗文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一首悼亡词是借咏梅来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的,写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产的梅花,却能很自然地绾合到朝云身上来。上阕的前两句,赞赏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雾,实质上则是怀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下阕的前两句,结合苏轼《殢人娇·赠朝云》一词看,明显也是写朝云。再结合末两句来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阅读全文]...
  •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注音

  • 诗人
  •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注音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江月遣兴辛弃疾注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江月·遣兴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zuì lǐ qiě tān huān xiào , yào chóu nà dé ɡōnɡ fu 。

      醉 里 且 贪 欢 笑 , 要 愁 那 得 工 夫 。

      jìn lái shǐ jué ɡǔ rén shū , xìn zhe quán wú shì chù 。

      * 来 始 觉 古 人 书 , 信 着 全 无 是 处 。

      zuó yè sōnɡ biān zuì dǎo , wèn sōnɡ “ wǒ zuì hé rú ” 。

      昨 夜 松 边 醉 倒 , 问 松 “ 我 醉 何 如 ” 。

      zhǐ yí sōnɡ dònɡ yào lái fú , yǐ shǒu tuī sōnɡ yuē : “ qù ! ”

      只 疑 松 动 要 来 扶 , 以 手 推 松 曰 : “ 去 ! ”

      【注

      ①遣兴:遣发意兴之作。此类作品常寓感时伤世之意,此词即为读书有感而作。 通篇扣“醉”着笔,借醉写愁抒愤。“欢笑”惟在“醉里”,说明醒时皆愁。既然古道不行,读书何用,不如醉里觅欢。下片追忆昨夜欢笑一幕,写其醉后狂态,最是风趣可人。问松推松,神情维肖,妙笔解颐,然不亦独立不阿倔强个性之自我写照?此词巧化经史成语,用散文句法入词。

      ②“醉里”两句:谓以酒浇愁,以醉忘忧。

      ③“*来”两句:谓*来方悟不能全信古书。两句意出《孟子·尽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以为《尚书·武成》一篇纪事不可尽信。辛词借用,含意曲折,并非妄自菲薄古人,意在言今人全不按圣贤之言行事,是对现实不满的激愤语。觉:领悟。

      ④何如:怎样?

      ⑤“只疑”两句:暗用汉代龚胜之事。汉哀帝时,丞相王嘉被诬有“迷国罔上”之罪。龚胜以为举罪犹轻。夏侯常拟劝龚胜,“胜以手推常曰:‘去!’”事见《汉书·龚胜传》。辛词用龚语入词,或谓暗指当朝主和派汤思退诽谤夸大张浚符离败绩一事,并与上片结处呼应,以证不能全信古书。按:稼轩确为张浚鸣过不*,但此处似无此深曲寓意,仅借龚语以写醉态而已。

      赏析

      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工夫。”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孟子·尽心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词的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佞臣。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实感。

      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之事,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四书五经”。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实施。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纪念建筑

      纪念馆

      辛弃疾纪念馆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闸村南,占地总面积31亩,由纪念馆和辛家坟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000多*方米。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纪念祠、稼轩词书法艺术刻石碑廊等景观以及文物、书画、民俗、图片、“一代词宗”、“义胆忠魂”6个展室。

      故居和墓葬

      在济南小清河畔,有一个乡镇,名叫遥墙镇,那就是名闻遐迩的宋代杰出词人辛弃疾的故乡。他就是在那里起身,拉起队伍抗金的。辛弃疾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作家,他不同于一般的封建社会文人,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辛弃疾死后葬于江西上饶的铅山县永*镇。辛弃疾墓在铅山县瓜山虎头门阳原山腰。坐北朝南。立于绍定年间(1228—1233),其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原碑毁墓残。清代辛弃疾后裔于墓前又立新碑,今亦斑驳陆离,字迹模糊,碑文上行是“皇清乾隆癸卯年季春月重修”。中间是“显故考率公稼轩府君之墓”。下行是“廿五代玄玄孙囗囗霞溪囗囗囗凌湖囗东山辜染安北囗立”,据考,此为辛弃疾之仲子辛柜之后裔所立。建国后,1959年辛弃疾墓被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1971年和1981年又先后两次修整。墓系麻石砌就,分四层,顶堆黄土,两连围以坟柜。墓高2.5米,直径2.5米,占51.5*方米。墓道很短,有郭沫若撰并书之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阅读全文]...
  • 西江月十首

  •   一、我的头  皮厚发稀扁小,蠢愚呆笨无穷。不和经济与权通,榆木圪垯无用。  勤学渐增知识,频年刻苦专攻。文思泉涌善雕虫,终久难成好梦!    二、我的心  诚实不知奸猾,善良守信*。无私无畏灿红霞,从不欺人作假。  经历春秋磨练,大潮几度淘沙,是非明辨晓鱼虾。野鬼敲门不怕!    三、我的腰  本性生来挺直,熔炉数煅加钢。妖魔鬼怪逞疯狂,宁折不弯真棒!  挑动千斤担子,踏*灾难冰霜。犹如铁柱矗天堂,致死不卑不亢。    四我的眼  早睹红尘丑态,晚观世态炎凉。花妖狐鬼舞台场,尽是红人模样。  识破奸邪暗计,戳穿歹毒心肠,伸张正气闪豪光,锐利撞开罗网。    五、我的耳  善取忠言半字,可容恶语千条。任凭鬼火暗阴烧,兀自敞怀不恼。  听过高谈阔论,亦闻犬哕猫号。静心忍辨是非淆,莞尔轻松一笑。    六、我的口  演讲古今故事,村言俗子流腔。翻来覆去是文章,亦可依刘说项。  开导后生万众,牢*鸭牛羊。能吞苦菜饱饥肠,流水西皮清唱。    七、我的脚  健步险峰绝顶,越穿栈道羊肠。军营为我腿加钢,万水千山震荡。  踏破雄关万道,不怜蚂蚱飞蝗。老来弃杖走山乡,不怕蛇虫魍魉。    八、我的手  握指著书精彩,端枪可射豺狼。能文能武百千行,创造才华真棒!  好做农桑青菜,善栽桃李飘香。如今老茧硬如钢,可以铁砂抡掌!    九、我的鼻  过滤乌烟瘴气,勤呼新氧优良。五筋六腑保安康,全靠鼻腔开放。  一旦有妖放屁,亦能收紧提防。终年四季护黄郎,永葆身心舒畅!    十、我的肚  容纳酸甜苦辣,消融绿紫黄红。磨成营养育英雄,独立自成大统。  勃发刚强正气,敛收武略文功,义肝侠胆秉精忠,壮烈一腔英勇!

      编辑点评:

      西江月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韵、一叶韵柳体。前后阕头两句需对仗。十首吟咏形体的词作,从五官到手脚肚腰,肆意挥洒,眼观世态炎凉,耳听忠言秽语,口诉古今故事,脚踏万里江山,鼻嗅香臭肚容物,能文能武腰不弯。十首词作,直率明快,直陈胸臆,词律规范,个别对仗句再严谨一些会更好。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 西江月·梅兰竹菊

  •   梅  极苦冰心香透,凌寒瘦影清愁。  时来数九纵难收,不屈霜欺雪斗。  贺岁情怀依旧,迎春信使无求。  *生笑傲百花羞,耻向东君乞佑。    兰  抱朴清居空谷,无忧不上高楼。  初心恬淡爱清幽,懒与群芳竞秀。  一任泉流云走,全凭月上蝉啾。  微尘绝处雅香留,胜过人间长久。    竹  抱定苍山不朽,环依古寺真修。  经冬照旧绿江州,瘦影孤高雅透。  惯有清风除垢,时横玉管消愁。  能持劲节俗难囚,更有虚怀绝后。    菊  惯与西风相守,凌霜独立寒秋。  金盅玉碗品来悠,况味宜当魁首。  小字轻吟神抖,禅茶曼煮香留。  清欢独卧断无愁,雅客东篱把酒。

      编辑点评:

      一组清绝灵动词格准确无讹,意境优美,文隽韵美。将梅兰竹菊四君子,酣畅淋漓的笔触尽皆融与词中,词中有梅的若谷虚怀、隐逸淡泊、冰肌玉骨、高洁傲岸。有兰的空谷幽香、孤芳自赏、香雅怡情、兰心蕙质。有竹的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高风亮节。亦有菊的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铮铮傲骨。优美淡雅的词句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唯美的享受。四君子的真正寓意,无处不在的人格象征和隐喻。用文字的馨香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品端居高雅之上;赞美由情怀之内。梅的高洁、兰的蕙质、竹的清高、菊的傲骨在作者笔下挥洒的灵动自然。纵观词组喻意之深。赏之有景,读之有情,吟之有韵。画境心智浑然一体,抒情达意,铺陈有序,衔接巧妙。四阕同部依韵更是彰显老师古韵根底之深厚。超赞!感谢赐稿菊韵文学,问好竹韵梅子老师夏怡文祺!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阅读全文]...
  • 西江月词牌名的诗有哪些?四首经典西江月词赏析

  • 经典,优美,诗歌
  •   想必大家都听过《宋词三百首》那么到底都是哪三百首呢?关于《宋词三百首》你们又知道多少呢?它是在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宋词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的三百首宋词精选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宋词三百首》中的四首经典的西江月词,句句诗词都令人心醉!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斜枝上的鹊鸟,半夜里的清风送来了蝉的鸣叫声;田野里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田里传来了青蛙的合唱声,人们都高兴地谈论着今年好年景。词句通过作者夜行途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田野的夏夜景色,反映了预示丰收的景象和人们内心的喜悦。

      二、《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沉醉中寻找着欢乐,要愁还没有时间。最*才知道古书中所说的一些话,现实生活中并不全是那样。昨晚醉倒在松树跟前,把松当人间道我醉得怎样?怀疑松树是人要扶自己,用手推开松树说,用不着你管!

      三、《西江月·黄陵庙》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在“细品诗词景中情”的过程中深入,在把握关键“景语”,领悟“情语”中实现。

      四、《西江月·题情》

      有恨不随流水,闲愁惯逐飞花。梦魂无日不天涯,醒处孤灯残夜。

      恩在难忘销骨,情含空自酸牙。重重叠叠剩还他,都在淋漓罗帕。

      离恨啊不随流水而去,闲愁啊就像晴空中纷扬的柳花。魂魄无日不在追随着天涯的他,梦醒后孤灯残夜愁思更加。恩爱啊永世难忘令人形销骨立,感情咽令人空自齿寒心冷不能自拔。重重叠叠的思绪啊总是为了他,全都融汇成无穷的泪滴洒在罗帕。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句子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语录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说说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名言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诗词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祝福

薛宝琴的西江月古诗拼音图片 - 心语

推荐词条

孩子生日祝福简短的古诗词 老师没学过的古诗大全 关于学*励志的古诗词 描写月亮最著名的古诗 小学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伤心的古诗图片 以学校为题的七言古诗 描述音乐美妙的古诗 祝好友生辰快乐的古诗词 哪些是蕴含着道理的古诗 关于英雄的古诗短文 古诗描写人物的特点 告诫男人不要为女人伤心的古诗文 含有三生的古诗词 形容人努力学*的古诗或名言 初三语文背诵的古诗 古诗的 月亮探出头的古诗 怀念过去的感情古诗 抄写古诗词的硬笔书法纸 古诗二首写夏天的词语 请播放杜甫的古诗好雨知时节 写春天的桃花古诗 孩子读的古诗词 适合女生朗诵的古诗词中长的 描写月夜景色的古诗词大全 请放心强国有我主题的古诗 描写红高粱的古诗 思念家乡爱祖国的古诗 以月渲染凄凉氛围的古诗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