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关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诗】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的湖水与岸*,远望广阔的水天相交映。

      蒸气弥漫云梦泽,波涛撼动岳阳城。

      想渡洞庭却没船,惭愧在圣明之世闲居。

      眼看钓鱼者屡屡得手,窄有羡慕之情。

      【赏析】

      一、内容分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岳阳时写给张九龄的,希望他引荐而步入仕途。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雄浑而见潇洒。开头两句,写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满,和岸上几乎*接,涵容天宇,天水仿佛混而为一,极开朗也极雄浑,汪洋浩阔。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水汽蒸腾,笼罩着整个云梦大泽,足见湖的蓄积丰厚,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润,而显得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句写波涛澎湃,岳阳城受到强烈的震撼,见其活力之强。这两句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咏洞庭湖名句。但三、四两句仍有区别,第三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第四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垠,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后四句抒情,恳切而又委婉。“欲济”句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荡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荐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句是说在这个“圣明”之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干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白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中向往的,只不过至今仍找不到路径罢了。

      七、八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此诗乃专指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在位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还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慕之情罢了。这几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这一典故,另出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要求援引的心态。

      这首要求引荐诗,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写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全诗遣词造句恳切得体,颂称对方很有分寸,不失身份,而求仕措辞又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因此被称作是求职诗中的上乘之作,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二、中心

      希望通过张九龄能在官府中求得一官半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 ,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注释:

      张九龄:即张丞相,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云梦: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合称“云梦泽”。今属江汉*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常居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徒:白白的。

      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坐观:坐视、旁观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赏析: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阅读全文]...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谁的诗)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②〔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③〔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④〔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⑤〔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⑥〔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盛世面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常家居。

    ⑦〔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赏析

    乍读此诗可能不解:“望洞庭湖”与“赠张丞相”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诗的前半写“望洞庭湖”,“*”“涵”“混”“蒸”“撼”等词,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这首投赠诗,也因此成为*心中描摹山水的佳作。

[阅读全文]...
  • 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原文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鉴赏)

  • 诗歌
  •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

    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三秦辅卫着长安,

    风烟望五津。

    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与君离别意,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

    同是宦游人。

    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海内存知己,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天涯若比邻。

    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阅读全文]...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千古佳句

  • 千古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写景写的非常好

    特写湖水声势。“气抄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百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似乎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护。这不禁让人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与蝼蚁又有何异?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怎么能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没有皇恩浩荡,人们何来度受享恩泽?此处妙笔生花,一语惊人,很好地将下文引出,不愧为千古名句。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曲江二首》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 《寄夫》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无名氏 《杂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暮江吟》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谴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人生得意须尽饮,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李白 《清溪行》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韩渥 《春尽》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题都城南庄》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 《隋宫》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温庭筠 《经五丈原》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蜀相》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 《行路难》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 《送友人入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 《题破山寺禅院》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渡荆门送别》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李商隐 《乐游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琵琶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国酒旗风. 杜牧 《江南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 《梦李白二首》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 《李凭箜篌引》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岑参 《逢入京使》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过故人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 《清*调词》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 《旅次朔方》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贺 《南园十三首》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张谓 《早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 《忆扬州》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长恨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将进酒》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 《晚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江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渡荆门送别》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三首》(其一)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其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 《把酒问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杜甫 《天末怀李白》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罗隐 《鹦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阅读全文]...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 幼儿,初中,知识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出处或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注释

      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

      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坐观:坐视,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阅读全文]...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 幼儿,初中,知识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词句注释

      ⑴洞庭湖:*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湖:此指洞庭湖。

      ⑶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⑷气蒸:一作“气吞”。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⑸撼:摇动。一作“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⑹“欲济”句: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⑺“端居”句:生在太*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⑻坐观:一作“徒怜”。者:一作“叟”。

      ⑼空:一作“徒”。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白话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创作背景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作品鉴赏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五六两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作者简介

      孟浩然像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阅读全文]...
  •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 阅读
  •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无论是在学*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注

      湖水*: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

      *:此指秋天湖水上涨,水面与岸齐*。

      涵:包涵,包容。

      虚:虚空,即天空。

      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

      气蒸:水气蒸腾。

      云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大都淤成了陆地。此指洞庭湖。

      撼:撼动。此为拍击之意。

      一: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和 的特点。(2分)

      6.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5.雄浑壮阔,气势博大

      6.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意思相同即可)

      7.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1分,意*即可)

      8.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共3分。意*即可)

      二: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天空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八月湖水*”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10、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3分)

      11、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2分)

[阅读全文]...
  •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

  •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1:

      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译文2: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

      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词语解释】

      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济:渡过。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背景:

      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张丞相当指张说"。

      【赏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这是一首他在游历洞庭湖时写的。诗人借洞庭湖起兴,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色,进而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这首诗写得得体,有分寸,同时也没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流露心迹。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另类题材的佳作。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慕清高又想求仕而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古诗简介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全诗“体物写志”,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此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阅读全文]...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⑥端居:*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坐观:坐视,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着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阅读全文]...
  • 望洞庭的古诗怎么读(望洞庭的古诗全文和翻译)

  •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句子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语录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说说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名言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诗词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祝福

望洞庭赠张丞相的古诗全文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一辈子很短的句子 讽刺谎话连篇的人句子 形容和婆婆不好的句子 有些人太虚伪的句子 形容人妖娆妩媚句子 描写丽江古镇的句子 希望病人好起来的句子 les爱情的很美的句子 写赞美妈妈的句子 做人经典句子 累并快乐的经典句子 关于一往情深的句子 讽刺人不讲良心的句子 没钱朋友看不起的句子 入秋的文艺句子 夜猫搞笑句子 音乐疗伤的句子 找好自己的位置的句子 有苦说不出的句子对联 形容极其贫穷的句子 形容用酒精麻醉的句子 班级友谊唯美句子 关于感恩的句子或名言 彷徨迷茫的句子 形容坏人装好人的句子 不愿意揭穿谎言句子 小说中的唯美古风句子 人都有七情六欲的句子 表达看透人生的句子 表示占有欲强的句子 内疚的句子说说心情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