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关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望庐山古诗瀑布古诗(望庐山瀑布古诗全解)

  • 庐山,瀑布
  •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庐山时所作,主要描写了庐山香炉峰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在第一句的“生”字用得很妙,香炉峰上云雾缭绕,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紫色的烟雾一样,远远看上去特别的美丽;第二句用了一个“挂”字,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一样挂在山川之上,特别的壮观;第三句用了“下”字,突出了瀑布的长,但诗人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第四句又用了一个“落”字,把庐山瀑布比作从九天落下的银河,于是,一副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浮现在了每个读者的脑海里,使读者再次受到了震撼。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即生、挂、下、落,把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回味无穷,这首词再次体现了他“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阅读全文]...
  •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望庐山瀑布翻译及赏析)

  • 庐山,瀑布
  •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首先看看全诗的关键字词的注释

    庐山:中国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指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紫色的烟云,

    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可以理解为“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远远望见瀑布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一样悬挂在山川之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高高的悬崖上飞腾直下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长,

    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这就说出了瀑布落差之大。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让人怀疑它是银河从最高的天上倾泻到了人间。

    一起看看全诗的翻译: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看见迷人的瀑布,就像悬挂在,前方的山川之上。这从高高的悬崖上,飞腾倾泻而下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长啊!好像它就是银河从最高的天空中倾泻到了人间。

    我们读懂全诗的翻译后,就一起详细品读全诗,这首七言绝句是李白在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到庐山时正好是夏秋交替的季节,庐山风景最美的时节。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是李白诗歌引人入胜的特点,可是庐山瀑布在李白的的笔下,便成为了人们向往的胜景。诗人先写香炉峰的紫烟,在香炉峰上空冉冉升起了一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仙境般的美丽,而且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借此景为下文的瀑布造势,。接着诗人把视线转到前方悬崖绝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用遥看和挂前川”,把印入眼帘的瀑布比喻成一条巨大的河流高高悬挂在悬崖绝壁上。诗人用这个“挂”字很奇妙,它把眼前瀑布这个动景转为了静景,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模样。宛如一幅生动壮丽雄伟的山水画瞬间跃然纸上。这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同时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赞颂和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诗人笔锋一转又写瀑布的动态,“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川的险峻和陡峭,又可以感受到瀑布水流速度湍急,从那高空中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态势就在眼前。诗人用夸张的比喻,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见到此景诗人又运用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和浪漫的想象,自然而然就引出了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把这眼前的瀑布想象成九天中的银河倾泻而下,这就进一步说明诗人的想象力极其的丰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人在描写祖国的大好山河时,诗人常常用壮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想象为雄伟的山水传神,创造出感人的奇妙境界,给读者一种非常美的感觉,在唐代,这首诗,被配乐,广泛吟唱,千百年来与山河共存,日月同辉。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我们在品读完全诗后再来看看有关李白诗仙和民间流传的铁杵磨成针的来历。相传李白在少年时,有一次贪玩逃学,遇到一位老大娘在磨铁杵chǔ(古代舂米的工具)李白觉得很好奇,得知老太太要把铁杵磨成针后,深受感动,以后就奋发图强,这正是民间流传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来历。

    李白在漫游16年后,最终因为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诗歌创作,名誉yu海内外。被唐玄宗招进皇宫。初进京城,大诗人贺知章拜读他的名作蜀道难时,一篇诗文没有读完竟然连续赞叹四次,说李白是谪仙人(被惩罚落入人间的仙人)“诗仙”的称呼就由此得名。

[阅读全文]...
  • 远观黄河壶口瀑布

  • 黄河,瀑布
  •   千里黄河亿涛聚,泄于瀑宽五十米;  万浪跌下百仞壁,震彻天地滔滔去;  壶口巍巍堪雄伟,滚沙恢恢垂直坠;  忽有狂风往上吹,捋直黄河天上飞!  瀑布嗖嗖射壶口,狂澜骤骤翻云头;  骇浪随风横空吼,黄河逆天天际流!  风卷暴洪洪卷风,汹汹黄河轰长空;  涛打白云云溅涛,浩浩金涛翱云霄;  飓裹飞瀑斜上涌,风举黄河漫天冲;  大浪滔天贯彩虹,鳅鳖虾虫泳苍穹:  黑蟾游雾鸣九天,红鲤跳霞跃霄汉;  乌龟缩头藏云海,雄鹰抓鱼出澎湃。  谁持壶口朝云喷,致使瀑布天上奔?  谁举水枪高开火,致使黄河成天河?  托浪春风稍稍弱,磅礴黄河哗哗落,  飞瀑巨波凭空堕,不挂山岳更壮阔!  前瀑依然凌云走,后瀑折回挂山口,  “N”形瀑布九秒九,壶口瀑布复原有。  鬼斧神工几秒钟,钟灵恰逢郭康农,  苦命自有天垂青,谢谢上帝赐奇景!

      编辑点评:

      这是一首山水诗,从题目《远观黄河壶口瀑布》便可以看出本诗的写作角度及其侧重点。开头先用数字写瀑宽和壁高,紧接著作者借狂风写瀑布的气势,雄浑有力,尤其是“风卷暴洪”“涛打白云”顺势而上,更是*添一份壮观。“黑蟾游雾鸣九天,红鲤跳霞跃霄汉;乌龟缩头藏云海,雄鹰抓鱼出澎湃。”极富想像力的诗句让这瀑布更增添了神秘色彩,然后又分写前瀑后瀑及形状,最后写自己有幸看到这瞬间奇景的美好心情。可以说,这首诗把自己看到眼前这“N”形瀑布的奇丽景致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气势磅礴,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 庐山,瀑布,诗意
  •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的山水诗,主要是描写了庐山瀑布的景色。望庐山瀑布古诗共有二首,一首是五言的古诗,一首是七言古诗,其中七言古诗在小学课本中出现,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而另一首五言诗所知晓的人就不是很多,这二首诗都将庐山瀑布的描写雄传万千,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古诗译文一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二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古诗译文二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阅读全文]...
  • 古诗《瀑布联句》阅读答案及赏析

  • 阅读,瀑布,写作
  • 古诗《瀑布联句》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瀑布联句》阅读答案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瀑布联句

      唐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一、二句中,作者所描绘的瀑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诗的三四句意蕴深刻,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3、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怎样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4、请简要分析千岩万壑不辞劳这句诗好在哪里?

      5、这首诗通过写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参考答案:

      1、作者所描绘的瀑布的主要特点:描写其高峻险远,瀑布从千岩万壑中飞奔而来。

      2、千岩万壑中飞奔下来的瀑布,岂是小小的溪流和山涧能留得住的?它终归要奔流入海,加入浩浩汤汤的无边大海中波涌浪涛。同时表明诗人的观点,诗人非是小小的领域能满足,而是要加入宏大事业的兴建中来添砖加瓦。

      3、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一番大事业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放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

      4、千、万体现岩石之多,也表现困难之多,比喻手法,体现出作者迎难而上的精神。

      5、胸怀大志,勇于进取,不为险阻,志向远大。

      赏析:

      由唐代香严闲禅师(香严:今河南省淅川县香严寺)、李忱(唐宣宗)合作。是一首经典的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倍受鼓舞。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阅读全文]...
  • 望庐山瀑布 古诗

  • 瀑布,庐山,诗歌
  • 导语:望庐山瀑布 古诗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 古诗

    原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1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2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李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类标签: 山水诗 小学

    【注释】

    ①“日照”句:《太*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阅读全文]...
  • 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古诗大全

  • 瀑布
  • 1、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2、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3、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4、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李梦阳《开先寺》

    5、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辛弃疾《沁园春》

    6、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 王勃《郊园即事》

    7、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 范仲淹《瀑布》

    8、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 范仲淹《瀑布》

    9、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0、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11、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李忱《香严闲禅师》

    12、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3、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14、九层峭壁铲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 白玉蟾《三叠泉》

    15、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16、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

    17、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蒋士铨《开先瀑布》

    18、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 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19、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20、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白玉蟾《三叠泉》

    21、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沈德潜《月夜渡江》

    22、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李白《望庐山瀑布》

    23、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24、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

    《望庐山瀑布》诗两首,

    其一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阅读全文]...
  • 《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

  • 瀑布,庐山,阅读
  • 《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作者是李白。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庐山瀑布》拼音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望庐山瀑布》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阅读全文]...
  • 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

  • 瀑布,诗意,庐山
  • 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欢迎来参考!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然后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然后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诗意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然后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阅读全文]...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古诗翻译(湖口望庐山瀑布颈联赏析)

  • 庐山,瀑布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作者: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宫氤氲。

    注释:

    湖口:即鄱阳湖口,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庐山,在今江西省。

    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

    迢迢(tiáo):形容瀑布之长。紫氛(fēn),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ní):彩虹。

    天清:天气清朗。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秀色,秀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氤氲(yīn yūn),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远景,每一联都是从大处着手,不仅写其形貌,更重在传其风神。首联赞叹它从天而降的不凡气势;颔联写瀑布在杂树和云彩掩映中的风姿,若即若离,豪放而潇洒;颈联两句分别从视觉写其光彩夺目,从听觉写其声威远闻;尾联赞叹瀑布与天地相接的宏伟境界。诗中在描摹和赞美庐山瀑布壮美景色的同时,蕴含着诗人豪放的风度和开阔的胸襟,激情满怀,壮志凌云。这首诗浓墨重彩而又繁简得当,毫不繁冗。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句子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语录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说说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名言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诗词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祝福

站在远处观赏瀑布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预祝中考考试成功的古诗 关于绾青丝的爱情古诗 有关于思乡的两首古诗 描写桃花水的古诗 早期古诗启蒙的重要性 枫桥夜泊古诗中的意象 村夜唐白居易的古诗意思 古诗词语的扩大 中秋节张九龄的古诗 关于村晚古诗的图画 形容石灰的古诗 小学必备75首古诗的目录 迢迢牵牛星古诗的诗情 形容女子外貌的古诗 还附送章鱼的古诗 古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秋偷偷来的古诗 回忆先烈的古诗 关于中秋的精美古诗 颂扬父爱的古诗名言对联 请写出含有旋字的古诗 边思的古诗 感谢同学过生日的古诗 隋唐古诗中的意象 竹枝词古诗其二的朗读视频 蒙童学语第四段上的古诗 古诗词歌颂美人的 一个字的古诗词大全 描绘琵琶的古诗词 形容人非常伟大的古诗 含侯卓献三个字的一首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