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沙上月的解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沙上月的解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沙上月的解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沙上月的解读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惊蛰古诗原文解读及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惊蛰古诗原文解读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古诗带拼音版
jīng zhé
惊蛰
zuǒ hé shuǐ
左河水
yī shēng pī lì xǐng shé chóng ,jǐ zhèn xiāo xiāo rǎn lǜ hóng 。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jiǔ jiǔ jiāng nán fēng sòng nuǎn ,róng róng cuì yě qǐ chūn gēng 。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2 古诗解读
惊蛰是左河水一首描写惊蛰“节气”的七言绝句诗, 作品从几个方面表达了我国到了惊蛰节气的气象、地理、动物、植物变化及人们从事春耕的情况。
“一声霹雳醒蛇虫”,表达到了惊蛰节气我国长江流域的“惊蛰始雷”现象。因大地的湿度渐高,促使*地面的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其中“一声霹雳”,是采用一种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来表达强烈的雷电现象,并非简单的巨响一声。为此同时,青蛙、蛇、虫等有冬眠*惯和生理要求的动物,到现在的惊蛰节气大地复苏之时开始“苏醒”。这时恰好春雷起始,故有“春雷惊百虫”之说。
“几阵潇潇染绿红”。指在惊蛰时节里,大地“春雷响,万物长”,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潇潇春雨洒在上年寒冬时节枯萎凋零的各种草木上,使其枝叶返生,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因此,春雨出现了犹如染料一般的神奇效果,将大地都进行了着色,使千山万水红红绿绿,春意盎然。
“九九江南风送暖”。上年冬至节气开始的“冬九九”,进入了此时的惊蛰时节,并在此节气结束。这时东南风压倒西北风,由东南海面吹来的暖气流使大地的温度渐渐上升,使江南大地出现一派春暖花香的景象,故此,我国江南地区对惊蛰节气的晴朗天气有了“九九艳阳天”之称。
“融融翠野启春耕”。指惊蛰后的气温回升,气候逐渐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开始复苏,农家开始进行春耕生产。江南地区翠绿的旷野暖融融的一片阳和,田野长出的青翠小麦已经拔节,油菜开始见花,茶树渐渐开始萌动;同时,华北地区的冬小麦也开始返青生长,特别是华南地区的早稻播种也已开始进行。
3 古诗赏析
全诗言简意赅,诗人以仅仅四句28个字,将一个地域辽阔,地理复杂多样的*在惊蛰节气的气象、气候、植物变化及人们春耕生产等诸多方面的情况描写得形象生动。前半首即前面两句,表达了惊蛰时节的气象、气候等主要特征,后面两句,则表达了此时农业生产的气候环境情况及人们开始的春耕生产活动。
此诗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色有:一是,它不仅是一首格律工整而富有艺术特色的诗作,同时也是一篇写节气的科普性小短文,使读者对惊蛰节气从科学知识与文学艺术两个角度产生多面的认识。二是,叠字比较多。通过使用“潇潇”、“九九”、“融融”三组叠字,使节气的气候特征得到形象的表达。特别是“九九”这一*特殊的名词,使人们对惊蛰节气的知识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
民间有谚语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者,藏也。
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古人于惊蛰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
陆游在《春晴泛舟》中云:“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 曹彦约在《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诗中曰:“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宋朝文人范成大在《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诗中这样写道:“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宋代仇远在《惊蛰日雷》中留下这样的诗句:“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流传较广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诗,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那意思是说,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小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诗因为接地气,抒民情,系民心,感民恩,而广为传诵。一如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仄**仄,⊙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其二:⊙*⊙仄仄**,(韵)⊙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其三:⊙仄⊙**仄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其四:⊙仄**仄仄*,(韵)⊙*⊙仄仄**。(韵)
⊙*⊙仄**仄,⊙仄**仄仄*。(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为*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说来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其标准答案认定: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觉得,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明镜之始矇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能光洁明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暗淡无光的样子。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暗淡无光为妥。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清楚。
刘禹锡望洞庭介绍
刘禹锡 望洞庭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南荒,在一次秋天去洞庭湖的时候著写的。
首先,“光秋月两相和”描绘出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洞庭湖上,湖水和月光交相呼应,更加的衬托出环境的安宁,缥缈。“潭面无风镜未磨”则是形容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和第一句相照应,突出洞庭湖风*浪静。同时,也描绘了秋夜的洞庭湖的美景。仿佛使大家身临其境。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则是将视野放大画面之外,从整体的角度来写,在皓月相照之下,洞庭湖山山水水更加的融合,浑然一体,就像是银盘子里面盛放着点点青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句话,色彩描写的丰富,使人画面感增强,另外,刘禹锡从整体来描写洞庭湖,也不仅突出洞庭湖景色优美,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不凡气度。
洞庭湖是湖南岳阳的.名胜,由于洞庭湖自身的风景实在是优美,所以,自古以来,都是文人们喜爱的地方,李白就曾说过:“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可以说,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是南北朝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鲍照家境贫寒,但是努力上进,文辞极佳,尤其擅长作乐府诗和七言诗,对唐代的诗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鲍照有一首《朗月行》,开头四句写道:“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佳人对月吟歌图。
到了唐朝,李白沿用“朗月行”这一乐府旧题,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朗月行》,虽然是沿袭鲍照的“朗月行”,但是在诗意上却写出了新的境界,没有袭旧的味道。这首诗,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便学过,但似乎当时只有前四句,因为老师要求背诵,所以到现在记忆犹新,后来长大后,看到了全诗,也看到了一些关于此诗的评论,仔细品味之下,却发现这并非一首单纯的写月之诗。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安史之乱前夕,很多人都指出,这是一首讽刺、隐喻之诗。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整体来看,这首诗,李白以极其浪漫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神话传说的加工融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瑰丽无比且意蕴深远的图景,同时寄托了自己的忧虑和愤懑,读罢令人感到佩服。
诗中首先写儿童对于月亮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因为年纪幼小,不知月亮为何物,所以将其比作“白玉盘”、“瑶台镜”挂在青天之上,诗人以孩子的眼光,为我们表现了月亮的皎洁和形状,充满了稚气,但是也令人感到非常有趣和生动。李白信手拈来的这四句,乍看似乎略显幼稚,但神、情、采俱佳,活灵活现,被选入教材,确实独到。
接着李白融合了神话传说,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中有嫦娥(仙人)、桂树、玉兔,李白在这四句中,便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时候,所看到的绚烂景象。先是,仿佛看到了仙人的两只脚,接着看到了团团桂树,等月亮完全升起后,又看到了玉兔在捣药。这是诗人融合了神话传说,把月亮从初生到升起的过程描绘的宛如仙境,的确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但是,月亮的明亮,却好景不长,“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月亮开始变得晦暗不明,古代传说,月食(或月蚀)是由于蟾蜍食月造成的,月亮被蟾蜍吞噬而残损,因此变得晦暗,蟾蜍,便是癞蛤蟆,大明,指月亮。因为月亮晦暗了,所以诗人希望能有后羿那样的英雄,因为古代后羿善射,曾射落了九个太阳,使得天上人间都免除了灾难,由此足见,诗人渴望能够挽救败局的英雄。
但现实总是缺少英雄的,所以他只能失望地感慨,“*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月亮已经被腐蚀的难以看清了,那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离开,不看了吧!可是即便闭目不看,心中仍然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忧愤,而且这种忧愤,更令人断肠,以至于到了“凄怆摧心肝”的程度。不看令人忧,走了更加不忍,在这种矛盾的现实中,诗人只能忧心如焚,李白曾在《梁甫吟》诗中说:“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并非杞人忧天,所以他会有这样的担心和忧虑。
所以,这首诗,从整体来看,是李白对当朝朝政黑暗的担忧。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重用外戚,奸臣当道,把强盛的大唐帝国搅和的乌烟瘴气,李白的一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无疑是*裸的讽刺。李白感慨无英雄,是因为现实中没有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李白本来想当这样的英雄,可是却被排挤打压,无疑心中是非常难过的。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前,足见李白的眼光和预见性。
后世很多人都指出了这首诗的深层寓意,比如陈沆曾说:“忧禄山将叛时作”。萧士赟更是直言:“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沈德潜也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由此足见,这是一首*裸的讽刺或讽喻诗。
但是,李白却并不明说,而是通篇以隐语的形式写出,以蟾蜍食月来影射现实朝政的昏暗,曲折深远,可叹可哀,李白用他奇诡新颖的想象力,为我们表现了愤懑、忧虑、无奈的感情,文辞如流水般顺畅,非常有感染力,足见李白诗歌雄奇、瑰丽、清新的风格。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莲花意象,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1、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3、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4、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5、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6、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7、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8、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9、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周邦彦《苏幕遮》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五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此句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故乡梦,何曰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乡荷塘的情怀。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10、与荷之姣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11、芙蓉还有另一意象义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这与梅、竹、松德意义大体相同。且看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
荷花,历来为*的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因被朝臣排挤而罢官,之后来到江西上饶的“带湖”隐居。由于不能再在朝堂上施展才华,辛弃疾将目光转向了现实生活。
他用诗人的眼光去发掘*凡世界中的美,极大地拓宽了他的创作题材。写出了许多交游、隐逸和咏物的诗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作大意:明月东升,光芒惊起了树枝上的喜鹊绕枝飞。夜半清风吹拂,送来远方的蝉鸣声。鼻子嗅到田野里稻花的芳香,耳边听到农民在议论:又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的青蛙也呱呱地叫着,表示附和。
此时天上挂着七八颗星星,山前又飘来细雨。过往曾住的茅草小店,就在村社的树林边。往桥上转了一个弯,马上就看到了。
这一首词,描写作者在一个夏日夜晚中见到的田野风光,当中用到对仗、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五识描写”,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黄沙岭地处上饶城西四十里,是一个离*地十余丈高的小山谷。当中有两股清泉,正好适合农夫种田。
辛弃疾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用到了明月、清风;惊鹊、鸣蝉、人声和蛙叫、星星、雨点等多种意象。让惊鹊、鸣蝉和低低的人声,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每一种事物都没有附加过分的修饰,*乎白描画卷,却自然而自然地,令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其中“稻香花里说丰年”一句,让人想到王维在《渭川田家》中那句:农夫荷锄至,相对语依依。顿时,令整个画面有了烟火的气息。不过辛弃疾这词的上半阙中,只闻人声,人并没有出场。
人的出场是在下半阙中,词人自己出场了。他望见了星,感受到了雨。在野外行走,没有雨具,赶上降雨是一件麻烦事儿,可是词人因为在上半阙中见到的风景,正高兴着呢。疏星淡雨,在夏季也绝不是麻烦,反倒让人心情舒畅。
他因为贪图欣赏田野的风景而忘记了脚下,感觉自己很快就走到了山前,又上了小桥,轻轻松松一拐弯,就到了目的地。
此时,前面田园牧歌的风景画卷给他带来的喜悦,还来不及散去呢。仿佛听到了一曲短笛牧歌,清音绕梁,余响未绝。他感觉自己还是走得太快了,没有多欣赏一下前面的美景。
词作中用到的声音,全部都是轻轻柔柔的。“别枝”惊鹊,是说喜鹊因为感受到明月的月光,惊得扑愣起来,在树枝上小幅度地绕飞,它并没有大声地鸣叫。而夏夜的蝉叫声,也不像中午的时候那么大声。
农夫的声音是从稻田的远处飘来的,所以也是喁喁私语。要不是这夜太清静,词人是不会听清楚他们在“说丰年”。唯有蛙叫声大一丁点儿,但也不会破坏田园夜晚的气氛。因为蛙叫,本来就属于夏天和夜晚。
下半阙中,星是寥落的,雨也是稀疏的。在闷热的季节里,听着蛙声,闻着稻花香味儿,淋上几滴细雨也很舒服。词人的心情太美妙了,眼前的景象忽然由“天外”就拉*到“山前”,再一转,就到了旧时茅店边。
假如说词的上半阙是一幅传统的田园风景画的话,那么词的下半阙就好像是二十一世纪电影剪辑师通过“快摇”拍出来的短视频。
辛弃疾没有一句累赘的语言,他的技巧很高超,直接“用镜头语言说话”,通过画面表达了想说的内容。他这是在嫌弃自己脚下走得太快,风景还没有欣赏够。
这一首《西江月》写于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这是他在回归南宋后第一次被罢官。他从金朝回归南宋的第二年,正好赶上宋孝宗登位。
当时朝中的宰相虞允文出身行伍,是一个主战派,他对辛弃疾十分欣赏。在他的帮助下,辛弃疾得以到滁州担任地方官。但是三年后,虞允文就病世了。
后来,辛弃疾又投靠了叶衡。叶衡本身是一个清官,并且对辛弃疾十分赏识。所以那一段时间的辛弃疾在朝中,可谓是意气风发,所以他写了不少热血爱国的诗篇。但是,后来叶衡也被罢相,辛弃疾受到了牵连。于是在淳熙八年前后,他就一直被小人弹劾。
淳熙七年,辛弃疾为了能够实现北伐的志向,在江西创建了“飞虎军”。一个叫王蔺的监察御史上书他“贪财,好杀”,“视人命如草芥”,并且“用钱如泥沙”。这时,在朝堂上担任宰相的,恰好就是一个“主和派”的官员。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个被弹劾了。自从叶衡失势后,他就一直被人攻击。为此他还曾经上书宋孝宗,对皇帝说“臣孤危一身久,荷陛下保全”。
南宋朝中当时愣是一个能帮他的人都没有,他只有请求皇帝相信他。然而,他毕竟是“归正人”。从金国回到南宋的人,当时颇受猜忌。再加上他创建军队,皇帝怎么能放心呢?
不过,这个时候的辛弃疾还没有吃多少苦头。他对于这一次罢官闲居,早有心理准备。提前几年就在带湖开始建造房屋,准备隐居。所以,回到家中后,他一方面努力地活动,四处交朋友,另一方面,就开始拓宽自己的选题,不断填词写诗,转移注意力。
在带湖闲居这段时间,是他填词数量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情仔细地欣赏自然风光。到了二次罢官之后,他就没有这个时候淡定了。
小时候在语文课上就看到过这一首《西江月》,当时年幼,对于辛词的下半阙,电影运镜一般的高超技巧,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完全不懂。只是听老师说,他走得那么快,似乎舍不得前面的美景。
除此之外,小时候喜欢词的上半阙,主要是因为它所描写的田园风光都是那么美好。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城里很多人没有看到过喜鹊,也闻不到稻田里面的花香。
成年人每一天埋头打工,更没有时间抬头仰望星空,远方的山峦也全被高楼大厦挡住了。大家顶多在夏天的中午,听一听蝉的嘶鸣声,晚上都不一定能听到蛙声,不得不说有点遗憾。
但是,辛弃疾词中的这些景象,从乡村出来的孩子,都是见到过的。
家里的娃上小学了,开始要跟着教科书背诵古诗了,能跟着他没事背一背,讲点其中的故事和趣事,对我也是一大乐事。以此为契机,遂决定开始继续整理点诗文讲古。
先从这首汉乐府《江南》开始:
这首汉乐府江南,文句很简单,也很容易背。因为最后五句是叠句,总是会不自觉地念诵得很快,以致于我们常以为这是一首很欢快甚而有点无聊的民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汉乐府,是汉武帝时期成立的用于采集民间歌谣、文人诗,并进行配乐、演奏、编舞的机构。在古代尤其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官府没办法做很深入的调查,就会派人去采集老百姓传唱的歌曲,以此来掌握老百姓的心思和动向。一来为官方的政策如何更适合于治国提供参考,二来还可以丰富官方文化和治国思想。
这是一首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民歌,江南指长江以南,在汉代出现的江南这一词,一般是指楚地也就是洞庭湖一带的江南和吴越地区也就是太湖一带的江南。这些地方都有长江流过注入的大湖,是有名的水乡,老百姓经常以采莲子和捕鱼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江南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土地很多,人比较少,这种采莲捕鱼的生活并不像江南水乡的景色那样,充满惬意美好,而是充满艰辛的。
在两千多年前,江南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技术和产量都还比较落后,稻田的开垦和耕作也比较不容易,所需要付出的劳动也比较多,所以耕种之余要靠采莲捕鱼补充食物。根据历史记载,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吴越江南地区的人们还经常需要靠采食莲子充饥。只是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并不需要靠莲子充饥,而莲子反而成为了一种受人重视的好食材。
采莲是个辛苦活,在水上划着船,穿行于满是莲叶的水面上(莲叶何田田),仔细寻找着已经成熟的莲子,找到了就拨开水面的莲叶,去把整个莲蓬给摘下。拨开的时候,会看到莲叶下的水中鱼儿游动。虽然辛苦,但是有所收获的欣喜总是充满心间,看着鱼儿游动也会觉得它们实在嬉戏游玩(鱼戏莲叶间)。就这样,拨开莲叶见到鱼儿嬉戏,在水上采着莲子哼着歌,从东采到西,从南采到北。这是个漫长而充实的劳动过程。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一作:正是)
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ào)霜(shuāng)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chéng)黄橘(jú)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最是:一作“正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正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木兰诗怎么解读
木兰诗怎么解读?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木兰诗怎么解读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人不可能成为女人,女人不可能成为男人。哪怕你女扮男装也终究掩饰不了女人的天性。
《木兰诗》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基于此,全诗处处在暗示我们:木兰永远是个可爱的女孩儿。
开头就是女人的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男耕女织是农耕时代典型的性别角色分工。所以,木兰是一个勤劳的女孩,她在织布。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种写作技巧早在一千多年前北朝就被《木兰诗》掌握了。
妙的是下面的句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按常理,妙龄少女在那里叹息,应该是思春了吧?所以诗歌要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这个问顺乎常情。这就为下面的事出突兀作了铺垫——原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自然地交代出木兰的家庭情况,同时又为后文的“阿姊闻妹来,阿弟闻姊来”做了交代。问题来了:既然木兰有姐姐,有弟弟,从性别讲,应该是弟弟代父出征才合理啊,为什么弟弟不去?道理很简单:弟弟还小。那为什么姐姐不去呢?可见女人出征这件事是很有难度的,既不合规矩(古代打仗是男人的专利),又需要足够的勇气。可见木兰这个妙龄女子勇气过人,孝道天地可鉴。
紧接着来了四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有人说这是废话,去市场买战场用具就罢了,还要“东西南北”,这么复杂干吗。其实这是民歌常用的铺排手法,源头要追溯至诗经,看“国风”里每一首几乎都有这样的铺排。*代民歌还保留了这个特色,如《十送红军》里“一送”、“二送”、“三送”……罗嗦不?《木兰诗》后面还有类似的铺排,在此不赘述。这样的铺排到底有没有作用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作用的,至少它表达了一种心情。“东市买”、“西市买”、“南市买”、“北市买”——兴奋、忙碌之状可感,并无紧张焦虑,可见木兰是一个天性大胆的女孩子!同时也说明木兰是一个心思绵密的女孩,她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嘛。对此我还产生了疑问:谁有见过打仗还要自己准备战争用品的?这是国家的任务啊。我由此推知木兰去打仗是出于无奈,但是也有无奈中的积极!这说明她深明爱国大义。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间战争频仍,人民往往把保家卫国的战争视为当然。总而言之,这个“东西南北”的准备也凸现了木兰的女孩形象。换个男人,恐怕不会这样细致吧?
到了我最喜爱的诗句了:“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我十分佩服这首民歌的.作者,他选材非常有特点——后文写十年战争只有寥寥数语,大量的篇幅都在写战前战后,不能不说别具匠心。黄河边、黑山头,是木兰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娇娇少女露宿的地方,这样的地点选得好。荒郊野外,女孩子,夜宿,你能把这些场景想象出来吗?你就想象吧,想象这个本应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女孩子,是如何度过这些远赴战场的不眠之夜的。作者还渲染了木兰的心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多么真切细腻的女孩子心理!读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娇弱的女孩,能上残酷的战场杀敌?男女有别,“战争,让女人走开!”——你会不会也发出这样呼喊?那两个拟声叠音词“鸣溅溅、鸣啾啾”认为简直是神来之笔:黄河的流水声、远处战马的嘶鸣声,在寂静的夜空中久久回响,响在这个娇娇少女的耳际……以精心选择的这两种声音来烘托心情,其精妙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接着就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语言之典雅,对仗之精准,是历来学者怀疑此诗经过专业文人加工的证据。总之,残酷的战争场面,只通过“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的非杀戮场面来表现——作者还是照顾了女孩子的心理——既然是娇柔的女孩子,完全不必用血淋淋的画面来刻画吧?但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还是可以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感知战场的残酷程度。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读到这儿,我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赞美这个可爱的女孩了。“视钱财如粪土,视功名如浮云”——这个评价太俗气了。我只想请大家注意这句中的一个“儿”字。没有用“我”,用了个“儿”!在经过了十年的残酷战争的磨砺之后,在至高无上的皇帝面前,木兰还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女孩子本色!当然,此时的皇帝还不知道面前的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居然是个女孩,同在朝堂的将相们也不知道这个威风凛凛的同僚是个女孩,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何人的木兰在心里窃笑……在仁慈而威严的皇上面前,木兰娇嗔地说:“皇上,您给的这些我不需要,只愿您赏儿一匹快马,儿希望回到朝夕盼望的爷娘身边。”说完,也许木兰还在那儿掩口窃笑呢。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个铺排,把家人得知他们离家十载终建奇功亲人即将返家的喜气渲染到了极致!在亲人的眼里,木兰还是那个娇滴滴的女儿,那个调皮爱美的妹妹,那个懂事明理的姐姐……这个铺排显示出和*富足的生活场面,其实也从侧面暗示了木兰这些英雄们保家卫国的成果。
最精彩的句子出来了:“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注意,此时的称呼改成“我”了。叙事角色变了,作者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变成木兰了!用“我”来刻画心理活动,当然是最恰当的选择。不惜泼墨如水,作者要我们跟他一起感知的,是木兰终还女儿身份的兴奋、喜悦、激动……《木兰诗》从头至尾要强调的,就是木兰是个女孩子,尽管男人的世界很诱惑,男人的身份可以让她获得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花木兰还是渴望做一个女孩子!她永远是个女孩子!是个娇美的女孩儿,是个孝顺的女孩儿,是个朴实的女孩儿,是个聪明的女孩儿……男女终有别,女人就是女人,可以比男人美丽,比男人勇敢,比男人有责任感!木兰,是永远的女孩……你不必再装了,你终于可以告诉所有的人:女孩,也可以做男人们做的事情,甚至做的比男人们好!
所以,自从有了花木兰这个女人中的女人,女人们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娇弱自卑了,男人们也不必再为自己的雄健自傲了,大家还是各自做自己的男人和女人吧,该干嘛干嘛!
解读唐诗中的请诗
总觉得唐诗中的情诗相对于婉转缠绵的宋词而言,让*会到的是另外一种风格。仿佛多情的宋词是淡雅多彩、细细描绘的工笔画,而唐诗之言情,更像是气度严谨、凝练简洁的国画。于寥寥数笔中勾勒出巴山楚水,古柏青松,更留出山水之余的空白,只觉远天之外余味未绝,别有一番风采。
先说说李白的诗吧,他的诗作中虽说情诗不多,我却觉得那不多的几首真是篇篇精品,纵然只有一篇传世亦足以扬名。就拿他的《秋风词》来说,开篇四句的神来之笔,“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便立时让人觉得气度非凡,想来已经有人忍不住将那四句化为丹青妙笔了吧。最后两句“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更是将心中的反反复复寻寻觅觅化作了一声长叹,把握之准,入木三分,说是千古名句也不为过吧。
至于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语浅情深,看似*淡无奇,却如老酒一般,初时并无异处,然历久弥香。高手之作,大抵如此。这本是赠友之作,可是人们*时更容易把它当做情人之间的寄语来理解。其实想想也无不可,酒意既然并无二致,又何必在乎酒杯呢。管它是什么样的酒杯,有此好酒,便已足够。
让人为之惊叹为之倾心的优秀诗作也不仅仅只出于李杜等人之手,其他人的大名在文学史上、在中文系的教科书上自然都是有的,只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不太了解罢了。在这些我们本来不了解的诗作之中,却不乏精品。比如唐末张泌的《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在我看来,这正是典型的唐诗风格,凝练简洁,余韵悠长,于寻常语言之中藏下了如此委婉细致的'情感。佳作不须多,一篇惊天下!只看这首小诗便觉得,至少从这首诗的表现来看,张泌的“文词清丽”只怕不弱于小杜。其实这一类作品真是不少,也可能是“越读越多”吧,因为很多妙处是一时之间体会不到的,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出现读不懂的情况,只有当自己懂得了,或者是有了经历,有了感慨,才能读懂作者的感慨,才能读出那些看似*淡的诗作的妙处。
几年前看过王力先生的一首诗,《题中国历代诗话选》,“诗家三昧不难求,形象思维孰与俦。南国永怀花似火,西楼独上月如钩。萋萋芳草添游兴,滚滚长江动旅愁。情景交融神韵在,不须雕饰自风流。”王老形象地阐述中国古典诗歌重形象思维的特点。*在给*的信中也谈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由此可见,唐诗之所以成为唐诗,是有它的道理的,那种凝练简洁,那种清丽自然,至今让人高山仰止。查礼在《铜鼓书堂词话》中说:“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此言大为有理,然而并非是说唐诗便无法言此等委婉细微之情,更何况并非所有心绪都要“委婉形容之”,像凝练含蓄的唐诗那样,像善于留白的国画那样,要的就是那山水之后的空白。因为有的时候,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古诗沙上月的解读 迟上古诗里的解读音 白的古诗解读 枕上月的古诗 解读古诗的书 古诗《桔》的解读 古诗解读的作用 上月夜的古诗 古诗竹石的解读 咏鹅古诗的解读 古诗秋夕的解读 二月二日古诗的注音解读 玉价怨古诗的解读 解读古诗的老师 古诗的手法解读 剩女的古诗解读 解读古诗的顺序 有深意的古诗及解读 抖音解读古诗的女的 童趣的古诗解读 解读冬至的古诗 多重解读的古诗 边塞的古诗解读 古诗乞巧的解读 古诗咏柳的解读 对古诗春望的解读 古诗的解读书籍 古诗的武汉话解读 古诗意象的解读 欢喜吟的古诗解读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课文解读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解读 诗经《桃夭》解读 惊蛰古诗原文解读及赏析 解读李商隐诗《锦瑟》 描写晚上月亮的诗词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 江南汉乐府古诗翻译(汉乐府江南解读) 嫦娥古诗赏析及感受(古诗词解读汇总) 绝句二首杜甫的意思(古诗内容及译文解读) 天净沙秋思赏析(全诗内容和诗意解读) 古诗晚春的意思和赏析(晚春诗文内容及诗意解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古诗的意思(诗文赏析及诗意解读) 赠刘景文古诗意思解读(唐诗赠刘景文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全诗赏析及诗意解读) 月夜忆舍弟古诗意思是什么(月夜忆舍弟赏析及全文解读) 古朗月行全诗解读(《古朗月行》古朗月行全诗解释) 望洞庭湖古诗原文赏析(望洞庭湖古诗意思解读) 木兰诗怎么解读 解读唐诗中的请诗 诗经《卷耳》的解读 有哲理的诗句及解读
我我蜜蜂有关的古诗 杜甫的关于雨的古诗 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整首 求50首最短最简单的古诗 古诗词创作的故事 初一到初三的课内古诗词 讲古诗的国学视频下载 迷人的张家界古诗 分别后祝福朋友的古诗词 王维的思乡古诗大全 有关和谐奋进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三大月亮 描写景的优美古诗 路途艰辛的古诗 春天季节的古诗词 夏天节日的古诗 古诗在天晴的时候 形容共赢的古诗词 关于赞美父母付出的古诗 佳人美景的古诗 高段语文古诗的教学 咏松树的四言古诗 关于春节的古诗对**全 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下雪场面 有关朋友的古诗文整首 没有繁体字的古诗词 带有一辰的古诗 古诗里有带春夏秋冬的成语 关于冬的英文古诗 初三的古诗古诗三首 题目是六个字的八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