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关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人之初古诗的诗意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人之初古诗的诗意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

  • 阅读
  •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

      在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体现诗人苏轼对于西湖的喜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篇赞美西湖的名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其一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其二

      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 初秋古诗意思解释(初秋孟浩然古诗解释)

  • 初秋,解释
  •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今天我们这个小城呀,淅淅沥沥地下起了蒙蒙小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瞬间就感觉到了初秋的凉意,但感觉还是满好的,朦朦胧胧地清凉带走了闷闷燥燥的暑热,让人觉得神气都觉得清清爽爽起来了。走在路上,感受着秋天的凉爽,突然就想到了陆游的《初秋小雨》——“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

    看呀,古诗词就是这么神奇,你心里想说的话,那千百年前的古诗人们,都替你说了出来,不仅贴切你现在的感受,还言简意赅,更难得是,还那么优美。您读到的时候,是不是和我一样,被惊艳到了呢。

    我们今天要背诵的这首小诗,是来自孟浩然的《初秋》,看看这位唐代大诗人是怎样用他的妙笔,描绘出一幅极具魅力色彩的初秋的凉爽景象的吧!

    初 秋

    孟浩然 〔唐代〕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今天小编向您推荐的这首小诗,依然是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几乎不需要注释也不影响您对它的阅读和品鉴。

    可这么朴实的语言依然无法掩盖它的清新和生动,短短28个字,那初秋夜晚的清凉和寂静显露淋漓。透过这字里行间,台阶下的草丛里,露珠闪烁着月光的倒影,有没有触及你内心里的一片静谧之地。

    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大家都不会陌生吧,我们的启蒙古诗《春晓》,就是他的代表作。他生于公元689,卒于公元740,被誉为诗杰。他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言浅意浓,景真情真,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代表作除了启蒙古诗《春晓》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回到这首《初秋》,“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这里“不觉”即“不知不觉”的意思,过了夏至,白天一天比一天短,夜晚在不知不觉中,就一天天长了起来。那真的是“不觉”吗?古人比今人更注重农时节气的变化,说“不觉”肯定是假的了,这里是用“不觉”二字写出秋天悄然而至的特征。“清风”就是清凉的风,“**”是指微风吹的样子,“重”字,有的读作chong,翻译做“再次”;也有的读作“zhong”,形容秋凉的程度。两种解释皆可,这里小编更倾向于读“zhong”。“凄凉”指凉爽之意。初秋清凉的风,缓缓地吹呀吹,让人感到了阵阵凉爽。

    “炎炎暑退茅斋静”,“茅斋”是茅草盖的房子,炎炎暑热褪去了,夏虫们也停止了聒噪,我的小茅屋又宁静了下来。“阶下丛莎有露光”,“莎”,读作suō,莎草,俗称香附子,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在夏季开花。长啥样呢,您肯定见过,图片小编给您放在下面了。露光,指露水珠,台阶下的草丛,在初秋的月光下,有了点点露水珠光。

    莎草,香附子

    孟浩然善于从细微处感受到的生活的美,他笔下的初秋之夜,一如他的“春眠不觉晓”的春日清晨,让人沉静,让人满足。难怪连李白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这里的首句,和《春晓》一样,用到了“不觉”,可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在写“觉”,你看——次句写秋风:清凉的秋风缓缓地吹着,给人越来越清凉之感;第三句写初秋屋内:酷热的暑气终于消退,茅屋里一片宁静;第四句写初秋屋外:初秋夜晚,台阶旁的草丛中有了点点露珠。三句诗,分别从触觉写秋风的凉爽,从听觉写茅屋的宁静,从视觉写台阶边上草丛上的露珠。用初秋时节极其细微的景物变化营造出一个静谧清爽的意境,让人沉静安详。

    简简单单28个字,真的是*白如话,可沉下心来品读,就会莫名觉得心静。静的如同回到了儿童时代一字一顿背诵《春晓》的时光。从《春晓》到《初秋》,时光在一丝丝一缕缕的流走。想一想我们离背诵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年纪,过去了多少年。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岁月在季节的更替里,悄无声息地来又敛声息语的走了,整个世界都在变,人一样也在变,只有诗人留下的这首朴实生动的小诗,以及他所构建出来的让人感同身受的意境,穿越千载而不变,甚至还可以将我们拉回那最初的感动之中。想想吧,您有多久没有去聆听夏虫的轻吟了,有多久没有倾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了,多久没有闭上眼睛感受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温暖了。什么时候,这些唾手可得的小触觉,变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了。当我们能够强大不被生活的烦扰和琐事所禁锢,能再细致的去察觉到埋藏于*淡生活的美好并能够获得十分的满足之时,这样的我们才是真正的洒脱。毕竟,这世间还有什么可以如风如水样轻巧到去来无迹,又强大到足以移木穿石呢?所以呀,在这个夏去秋来的时节,清晨起床,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呼吸,静听窗外的虫鸣鸟叫和秋风吹过,忘却生活的忙碌,品味生活的美好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背诵一下这首小诗——

    chū qiū

    初秋

    mèng hào rán

    孟浩然

    bù jué chū qiū yè jiàn cháng , qīng fēng xí xí zhòng qī liáng .

    不 觉 初 秋 夜 渐 长 ,清 风 * * 重 凄 凉 。

    yán yán shǔ tuì máo zhāi jìng , jiē xià cóng suō yǒu lù guāng .

    炎 炎 暑 退 茅 斋 静 ,阶 下 丛 莎 有 露 光 。

[阅读全文]...
  • 关于初夏的古诗有哪些(描写初夏的6首古诗及诗意)

  • 初夏,诗意
  • 谷雨过后,夏天就要真正来了。

    又是一年暑季,6首古诗词先带你提前感受炎炎夏日的风情!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宋代: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宋代: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宋代: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

[阅读全文]...
  • 古诗山行的诗意

  • 诗意,写作
  • 古诗山行的诗意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山行的诗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枚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柏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译文: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山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看见几户人家。我所以停车不走,是因为喜欢夕阳映照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阅读全文]...
  • 春天的古诗及诗意

  • 春天,诗意
  • 春天的古诗及诗意

      导语:春天真是太美了,它的美是含蓄的、羞涩的、高雅的,它美的自然,美的真实,美的洒脱,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让我们赞美和拥抱这美丽的春天吧。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春天的古诗及诗意,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七、《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八、《绝句》(其一)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九、《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阅读全文]...
  • 清明古诗的诗意

  • 清明,诗意
  • 清明古诗的诗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的诗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欲断魂”是说行人被雨打得“狼狈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断魂=现在的口语“魂儿都要掉了”。就古汉语而言,断魂不等于“死去的人”。作者也被雨浇了。清明啊,还很冷,故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就有了下句的“借问酒家...”这首诗在汉语世界里流传极广,从诗词的艺术高度来说,它无特殊搜索高明的地方,但它来得自然,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无雕琢痕,这才是作诗最难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是说推敲出来的“一字千金”不好,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前面曾用了很多其它的字,如:“过”“掠”等字,最后,还是推敲出个“绿”,果然此绿字成了诗眼,全诗皆活。但是,推敲是人力可为的,可诗出自然只能偶尔碰到,不是人力所能追求的。

      [评析]

      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远不*之间。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

      第3篇:清明古诗意思是什么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那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是亲*彩浓郁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的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就从那里,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一)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二)古诗清明的诗意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三)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诗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节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诗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绪满怀。如何排遣愁绪呢?诗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不仅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更是表达了世人清明时节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这首《清明》诗流传甚广,成为清明诗的代表作。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古代文人骚客吟诵清明的佳作颇多。

      在吟诵清明的诗中,描写*俗的诗占据了很大篇幅。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清明扫墓在唐宋时已盛行,唐代白居易在《寒食野望》一诗中写道:“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

      伴随着扫墓的踏青活动,也是古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浏览古诗,我们还发现,诗人对清明的户外活动有生动的写照。古代的清明节,在民间开展的户外活动有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放风筝是清明前*们最喜爱的*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风筝竞放的情景。

      荡秋千是清明节古老的游乐民俗之一。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代韦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当然,说到有关清明的古诗,我们不能忘记唐代杜牧和崔护两位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艺术特色在于情景交融,短短几句诗,勾勒出时令特征和行人的心境。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说的是清明那天,崔护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碗水,并倚在小桃树旁深情地凝视他。这情景使诗人难以忘怀。第二年清明节,诗人又来到这里,虽然门墙如故,景色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儿去了。诗人触景生情,不胜惆怅。在艺术特色上,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谓千古绝唱。

[阅读全文]...
  • 清明古诗的诗意

  • 诗意,清明,古诗文
  • 清明古诗的诗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的诗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欲断魂”是说行人被雨打得“狼狈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断魂=现在的口语“魂儿都要掉了”。就古汉语而言,断魂不等于“死去的人”。作者也被雨浇了。清明啊,还很冷,故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就有了下句的“借问酒家...”这首诗在汉语世界里流传极广,从诗词的艺术高度来说,它无特殊搜索高明的地方,但它来得自然,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无雕琢痕,这才是作诗最难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是说推敲出来的“一字千金”不好,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前面曾用了很多其它的字,如:“过”“掠”等字,最后,还是推敲出个“绿”,果然此绿字成了诗眼,全诗皆活。但是,推敲是人力可为的,可诗出自然只能偶尔碰到,不是人力所能追求的。

      [评析]

      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远不*之间。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

      第3篇:清明古诗意思是什么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那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是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的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就从那里,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一)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二)古诗清明的诗意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三)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诗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节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诗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绪满怀。如何排遣愁绪呢?诗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不仅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更是表达了世人清明时节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这首《清明》诗流传甚广,成为清明诗的代表作。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古代文人骚客吟诵清明的佳作颇多。

      在吟诵清明的诗中,描写*俗的诗占据了很大篇幅。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清明扫墓在唐宋时已盛行,唐代白居易在《寒食野望》一诗中写道:“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

      伴随着扫墓的踏青活动,也是古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浏览古诗,我们还发现,诗人对清明的户外活动有生动的写照。古代的清明节,在民间开展的户外活动有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放风筝是清明前后人们最喜爱的*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风筝竞放的情景。

      荡秋千是清明节古老的游乐民俗之一。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代韦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当然,说到有关清明的古诗,我们不能忘记唐代杜牧和崔护两位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艺术特色在于情景交融,短短几句诗,勾勒出时令特征和行人的心境。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说的是清明那天,崔护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碗水,并倚在小桃树旁深情地凝视他。这情景使诗人难以忘怀。第二年清明节,诗人又来到这里,虽然门墙如故,景色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儿去了。诗人触景生情,不胜惆怅。在艺术特色上,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谓千古绝唱。

[阅读全文]...
  • 古诗《赠汪伦》的诗意

  • 诗意,阅读
  • 古诗《赠汪伦》的诗意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赠汪伦》的诗意,欢迎阅览。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阅读全文]...
  • 古诗山行的诗意_古诗山行的意思

  • 诗意
  •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阅读全文]...
  • 夏季古诗带诗意

  • 夏季,诗意
  •   我想我还是喜欢夏天,即使阳光刺眼也总比阴冷的冬天好受,还有夏天的裙摆。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家刘长卿。其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句子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语录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说说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名言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诗词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祝福

人之初古诗的诗意 - 心语

推荐词条

感受大自然野炊的说说 旅游说说幽默 十大黄说说 希望朋友开心的说说 有苦衷的说说 关于心情很激动的说说 我们之间有了距离说说 和姐妹闹矛盾说说 朋友都各奔东西的说说 在一起99天的简短说说 18岁写给自己的说说 这个尴尬的年龄的说说 骂人的说说要狠话 饿死了的说说 下班了好累的心情说说 英文心情说说感悟人生 抢红包说说 说说老婆被多少人 抽血后的个性说说 黑夜下雨的伤感说说 对异地恋人思念的说说 舍与不舍的说说 关于好基友的经典说说 喂不熟的白眼狼的说说 说说配图伤感文字 文字控说说加图片 一天的开始说说 女人的世界的说说 伤感生日说说大全 等人的说说 失落时候的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