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观书的感悟 >

古诗观书的感悟

关于古诗观书的感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观书的感悟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观书有感古诗其一(观书有感其一简介)

  •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典型的说理诗。表面上写田园风景,实际是暗示一个道理。此诗先写*静的水塘犹如一面新打开的镜子,上面浮映着各种光和影像,显得十分清澈透亮。接着自问自答,这方水塘何以如此清澈呢?原来它不是一潭死水,有不断流动的水源,给水塘注入了生机,使它免于暗淡浑浊。其实,诗人要表达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天天向上。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水。

    读者在享受诗的韵味中默默地接受了教育和启发,这就是哲理诗的特色及高明之处。成语“源头活水”便出自此诗,多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阅读全文]...
  • 观书有感二首古诗(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词解析: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地学*、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背景解析: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1: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2: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阅读全文]...
  • 古诗文赏析:《观书有感》

  • 古诗文
  •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后两句的道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学*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观书有感后两句的道理》。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文赏析:《观书有感》]

[阅读全文]...
  • 感悟人生的古诗句

  • 感悟,人生
  • 感悟人生的古诗句

      在古代,经历了人生起伏、苦难挫折的'文人们,用诗词抒写心中的情怀,也造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感悟人生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1、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9、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2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4、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5、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26、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27、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28、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2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3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7、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11、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5、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

      17、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8、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19、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阅读全文]...
  • 感悟人生的古诗句

  • 人生,感悟,古代
  •   在古代,经历了人生起伏、苦难挫折的文人们,用诗词抒写心中的情怀,也造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感悟人生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悟人生的古诗句1

      1、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9、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2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4、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5、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26、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27、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28、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2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3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感悟人生的古诗句2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7、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11、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5、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

      17、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8、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19、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阅读全文]...
  • 读书感悟的诗句

  • 读书,感悟
  • 读书感悟的诗句

      冰心说过,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读书感悟的'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9、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3、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9、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阅读全文]...
  • 人生感悟长古诗唯美句子

  • 人生感悟,唯美
  • 像月亮一样不断有圆缺的过程,人生也会经历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时候,读一些人生感悟的句子,非常有必要。这些人生感悟的句子心情说说,常常直击内心,让人不再迷茫和彷徨。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人生感悟长古诗唯美句子”,希望带您走出困境。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纳兰容若《纳兰词》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纳兰性德《梦江南》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纳兰容若《谒金门》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

    一生恰如三月花,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

    几轮春光如玉颜

    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

    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

    轻叹柳老不吹绵,知君到身边

    纳兰容若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纳兰性德《采桑子》

    一梦荒唐,惊梦半响,几人难思量;

    一段戏腔,春衫彷徨,凭谁解红妆;

    一曲终章,过往泛黄,故人重开场;

    一世不朽,年少轻狂,何不两相忘。

    花间旧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赵丰年 孙异 玉镯儿《重回汉唐》

    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汤显祖《牡丹亭》

    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汤显祖《牡丹亭》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汤显祖《牡丹亭》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汤显祖《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汤显祖《牡丹亭》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阅读全文]...
  • 读书感悟的诗句

  • 感悟,读书,文学
  • 读书感悟的诗句

      冰心说过,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读书感悟的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9、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3、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9、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阅读全文]...
  • 观书于谦翻译和赏析(观书于谦古诗阅读答案)

  • 阅读
  •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观书的感悟 - 句子

古诗观书的感悟 - 语录

古诗观书的感悟 - 说说

古诗观书的感悟 - 名言

古诗观书的感悟 - 诗词

古诗观书的感悟 - 祝福

古诗观书的感悟 - 心语

推荐词条

微信中秋祝福图片 祝福词语接龙 情人节祝福语四字 朋友宝宝出生祝福 对高考生家长的祝福 生孩子的祝福词 楼盘开盘祝福语 客人生日祝福语 生日祝福成语接龙 非主流生日祝福 订婚红包祝福语 写给公司的祝福语 拜年视频祝福语 公司六周年祝福语 送给儿子生日祝福语 九开头的成语祝福 孩子周岁祝福语 七夕节客户祝福语 端午节最好的祝福 祝当官的祝福语 朋友母亲生日祝福语 送鞋的祝福语 朋友出远门祝福语 最好的祝福送给你 九岁生日祝福语 祝福学校的对联 **礼生日祝福 分别的祝福语 节日祝福词 重庆的祝福语 五月五端午节祝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