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关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 语文,初一,文学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写意插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aí)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阅读全文]...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

  • 语文,初一,文学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大景小景相映衬:“潮**阔,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触物生情,抒发感慨。议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浣溪沙(北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本词上阕写景,下阕议论,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咏中秋之作。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上阙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表达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前两句写景,“草色遥看*却无”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后两句转为议论,以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上阙写晴,下阕写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在夏夜中靠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秋词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本诗议论抒情写景相结合,抒发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礼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想象丰富,始终写的是天上的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尤其是塑造了织女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让我们深切同情她的处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一首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次句写闻讯,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故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

[阅读全文]...
  • 潼关古诗赏析(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之潼关)

  • 初一,语文
  •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原仍闲拘束,秦岭山脉至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阅读全文]...
  •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

  • 初一,教育
  •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

      很多学生长痘在学*生物的方法,其实学*初一的生物没什么诀窍,主要花时间去记忆和做题就可以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 . 空气 B. 温度 C. 草 D. 水

      2.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

      3.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4.动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叶绿素

      5.右图是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要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6.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传粉不 足 D.无机盐不足

      7.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8.学*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后,郝学同学在家尝试用绿豆生豆芽菜,你 认为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考虑下列哪个条件?

      A. 水 B. 温度 C. 空气 D. 阳光

      9下列哪个生物构造,组成层次最低 ?

      A.一段柳树枝条 B.一粒绿豆 C.一块西瓜皮 D.一棵白菜

      10.正在上七年级的郝学同学和妈妈在饭店吃饭,看到妈妈点了一道菜,叫做“海带龙骨汤”,他就问妈妈,海带属于什么植物,小明妈妈不知道,请聪明的同学你帮他妈妈回答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水生小昆虫

      1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其中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

      A. 果皮、种皮、种子 B.果皮、种皮、胚

      C. 果皮、种皮、果实 D.种皮、胚、种子

      12. 绿色开花植物**以后,还能继续发育的是

      A.柱头 B.子房 C.雄蕊 D.雌蕊

      13.萝卜贮存久了会空心,主要原因是

      A、失水太多 B、由于呼吸把大量有机物消耗掉了 C、温度太低 D、贮存环境引起的

      14.参天大树的顶端也能得到根部运来的水分,其动力来自于

      A、蒸腾作用  B.输导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15. 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好选用

      A.干种子 B.熟的种子 C.萌发的种子 D.刚收获的种子

      16.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17.移栽植物时,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不需要采取的办法是:、

      A. 在阴天或早晚移栽 B. 剪去一部分枝叶

      C. 给植物覆盖遮荫 D. 及时施肥 ,制造营养

      18.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千克。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19.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 ℃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 甲先萌发 B. 乙先萌发 C. 同时萌发 D. 都不萌发

      20.绿色植物在白天可以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1. 正在上七年级的郝学同学周末回家,发现自家种植的水稻长得比较矮小,叶片发黄,于是根据自己所学生物知识,他向父母建议对水稻施肥,你认为会是下列无机盐 中的

      A.含钙的无机盐 B.含氮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22.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品中考网

[阅读全文]...
  • 初一上册知识点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上册知识点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文学常识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第一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小说,散文多,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拼音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瘫 痪 侍弄 整宿 憔 悴

      shàn wān jué màn

      仿膳 豌豆 诀别 烂漫

      fù xù dāo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三、词语

      侍弄:经营照管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四、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我”百般抚慰。

      第二部分(2—5.:母亲准备带“我”去看菊花时,因病去世了。

      第三部分(6.:妹妹推“我”去北海赏菊,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情趣和兴趣的关系?【主要理解两者的联系】

      答: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2、什么是高雅情趣?

      答: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3、生活情趣有什么作用?

      答:情趣能使我们因学*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能使我们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4、高雅情趣对人生的意义或作用?

      答: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也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它对个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5、低俗生活情趣有什么危害?

      答:生活情趣低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6、如何追寻高雅生活?

      ①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②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③积极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

      ④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7、高尚情操的表现有哪些?

      ①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爱护集体的情感。

      ③承担责任的情感。匡扶正义的情感。

      8、怎样对待好奇心理?

      答: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深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的高雅的生活情趣。

      9、怎样看待从众心理?

      答: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该之"。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0、几个知识点的详解:

      1、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是天生的。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和美的感受。

[阅读全文]...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 初一,教育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在我们*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降水与生活】

      1. 降水是人们熟知的大气现象,学生也都已有认识。因此,教学时可请学生发言,补充降水的形式(雨、雪、雹等),而对于降水的成因和条件不必多讲,对于降水的概念也不需要作严谨的解释。

      2. 降雨等级的教学,不必讲解严格的划分标准,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各等级降雨的情况及人们的感受。同学们描述的即使不太准确,也不必细究,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根据经验判断降雨等级。

      3. 人们讲到某地的降水量,和气温一样,一般都指观测的数据。因此,与“气温的观测”相对应,教材也安排了阅读材料“降水量的观测”。由此,学生能加深对降水量的理解。

      4. 活动第1题,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2)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3)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教学时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很不错。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着这一原则,对于活动第2题,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要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

      【降水的变化】

      1. 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柱状图上作直观判读。主要应抓住两点,其一是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2. 阅读活动中的图3.20,在完成教材要求后,还应提醒学生将图3.20与图3.19A、B相比较,认识到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不同。此外,还可补充几例让学生判读。该活动的答案:10、11两个月份降水多,5、6、7三个月份降水少;或10~3月降水较多,4~9月降水较少;或该地降水夏半年少,冬半年多。

      3. 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的教学,可参照上一节绘制气温曲线图中的教学建议。

      【降水的分布】

      1. 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不如气温的明显,但因主要影响因素与气温的一样(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所以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仍然能看出明显的规律。这些规律教材通过活动设问引出。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逐一读图回答。

      (1)赤道附*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1、目前,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其中30多个地区,是一些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为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2、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有1707万*方千米;加拿大第二,*第三,约有960万*方千米。从人口看*第一,印度第二,他们都是亚洲国家。

      3、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欧亚)、俄罗斯(欧亚)。记住国界和领土的含义。

      4、依据经济发展水*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发展*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是发展*家。发达国家和发展*家的差异。

      5、和*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共处,*等互利。

      6、联合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1945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为“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有六个主要机构:*、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美、俄、英、法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世界其他重要的国际组织见92页阅读材料。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

      大小:①分子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图符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

      ⑵方向:在地图上辨别方向①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②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无指向标,经纬网的情况下)

      ⑶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二.地形图的判读

      ⑴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⑵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⑶等高线:把各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高线。

      ①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等高线的点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c.在同一幅图内,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顶: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成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b.山脊:山岭的顶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低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凹进(山谷处能形成河流,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高为山谷)。

      d.鞍部:相邻两山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e.陡崖:*似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③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⑷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原,黄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蓝色表示海洋。

[阅读全文]...
  •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或知识的学*要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在成长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①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③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2、为什么说中学时代是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2010年增加三个新的支柱:学会学*、学会变革、学会成长。

      4、少年的梦想的意义。

      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梦密不可分。

      二、珍爱生命

      1、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为什么要尊重地球上其他生命?)

      答:①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生命的脆弱需要我们关爱生命。

      ③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间共生共存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关爱生命。

      2、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1)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3、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

      答: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②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③提升生命的价值。

      4、紧急情况下的求生知识?

      答:遇火灾:用灭火器扑灭小火灾;火小则用湿毛巾捂口鼻,逃离现场,拨打119火警电话;大声呼救;滑绳自救,缓降逃生。

      遇到溺水者:向旁人呼救;投救生圈、长杆、木板救人;会游的可从后方出手救援

      5、如何实现人生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答: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珍爱生命,为社会多做贡献;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掌握本领报效祖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勇敢面对挫折,不抛弃不放弃。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

      ②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有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很多,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成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的基础。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③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只有在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和实现。

      四、人格尊严权

      1、人格尊严权:

      (1)含义:公民的名誉和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2)具体包含: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肖像权:

      (1)含义: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3)侵犯肖像权的表现:

      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阅读全文]...
  • 初一上册散步课后练*及答案参考

  • 初一,散步,初中
  • 初一上册散步课后练*及答案参考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的颂歌。学*之后一定还需要做一些练*来巩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初一上册散步课后练*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本课重点】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的颂歌。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的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多么幸福和温馨!文中的“我”,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他站在人生的中点,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基础练*】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散 背

      ( ) ( )

      ( ) ( )

      行 重

      ( ) ( )

      2.选词填空。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 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A任意 B肆意 C随意)

      (2)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A*坦 B顺利 C*顺)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惯听从她 的儿子。(A健康 B强壮 C强健)。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 他的时日还长。(A伴同 B伴随 C陪同)

      3.摘录描写南方初春美景的.佳句。

      (1)

      (2)

      4.一本好书,可学的东西往往很多,想一下子全部学到手是不太现实的,最好的方法是每次读书都把思想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只从这一方面 、 、 ,其余的暂且不管。

      A,理解 吸收 思考 B,思考 理解 吸收

      C.吸收 理解 思考 D,思考 吸收 理解

      【拓展阅读】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2.朗读下列的诗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代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本来我是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岂料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没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副担子的两头,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头的。

      (1)“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那位先生为什么要自己撞上来?

      (2)怎样理解“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

      (3)将“小孩”和“老者”比喻成“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副担子的两头”,你觉得这个比喻形象吗?为什么?

      4.课外研读朱自清的《背影》,感受其中的亲情。比较《背影》与《散步》,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5.以“母亲”或者“妻子”的角度,重新构思这篇文章,你觉得其中能够赋予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描写?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亲情,请你通过一个不经意的方式,向你的父母或者师长表达你的情感。

      【火眼金睛】

      1.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的很累。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扑着,有的浓,有的淡。

      (3)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精析:(1)“觉得很累”是个后补短语,所以把“的”改成“得”。(2)“扑”改成“铺”,*铺的意思。(3)“绝”改成“决”,决定的意思。

      【学*预报】

      1.自主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思考:《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纸船》有什么独特吗?

      (2)这两首诗歌分别用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搜集积累有讴歌父爱、母爱的诗词歌赋。

[阅读全文]...
  • 初一上册英语重要知识点归纳

  • 英语,初一,教育
  • 初一上册英语重要知识点归纳

      很多学生都是上了初一才开始正式地学*英语,其实初一的英语知识都比较基础,学生们不用担心学不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英语重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There be句型

      (1)There be句型主要用以表达“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主语是be后面的名词, be是谓语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be只用is和are两种形式。下面这首歌诀可帮你巧记there be句型结构:

      There be放句首,主语跟在后。地、时放句末,强调置前头。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有时为了强调地点,也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首。如:On the desk there is a book.

      (2)There be句型中的`be动词如何确定呢?请先看看下面这首歌诀:

      Be动词,有三个,am,is还有are。“There be”真特别,不留am只留俩,那就是is还有are。要用is还是are,须看其后的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若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用is,否则就用are。如:

      ①There is a tree behind the house.

      ②There is some water(水)in the bottle(瓶子).

      ③There are some pears in the box.

      (3)注意:如果“be”后的主语是由and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那么be的形式要遵循“远亲不如*邻”的原则。也就是说,“be”的形式是由与它最*的那个名词来确定的。若那个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要用is,是复数就用are。如:

      ①There is a book and some pens on the floor.

      ②There are some pens and a book on the floor.

      初一上册英语知识点

      一.ike一词的用法

      like用作及物动词,译为“喜欢”。

      (1)后接名词或代词,表示喜欢某人或某物。如: I like the baby very much. 我非常喜欢这个小孩。

      (2)后接动名词(v. -ing),表示“喜欢做某事”,着重于*惯、爱好。如:

      Tom likes playing football. 汤姆喜欢踢足球。

      (3)后接动词不定式(to do ),表示“偶尔地喜欢做某事”,着重于某次具体的行为。如:

      I like reading, but I like to watch TV this evening. 我喜欢读书,但我今晚想看电视。

      二.句子单数变复数,注意以下五要素

      (1)主格人称代词要变成相应的复数主格人称代词,即I→we, you→you,she,he,it→ they。 如:She is a girl. →They are girls.

      (2)am,is要变为are。如:I’m a student. →We are students.

      (3)不定冠词a,an要去掉。如:He is a boy. →They are boys.

      (4)普通单数名词要变为复数形式。如:It is an apple. →They are apples.

      (5)指示代词this,that要变为these,those。如:This is a box. →These are boxes.

      初一英语必备知识点

      一、英语日期的表示法

      英语中月份和星期名称都是专有名词,它们的首字母必须大写,并且前面无需用冠词。 用英语表示日期,其顺序为月+日+年,日和年之间需用逗号隔开。如:August 2nd,2003(2003年8月2日)。也可以用日+月+年来表示。如:10th May,2003(2003年5月10日)英语日期前介词的使用:若指在哪一年或哪一月,则用介词in,若具体到某一天,则需用介词on。

      二、时间的表达法

      (1) 直读式,即直接读出时间数字

      7: 05 seven five 8:16 eight sixteen

      (2) 过、差式,即几点差几分,几点过几分。(以30分为分界线)

      1:25 twenty-five past one 2:30 half past two

      3:43 seventeen to four 4:38 twenty-two to five

      (3)12小时制

      6:00 a.m. 上午6点 8:20 p.m. 下午8点20分

      (4)24小时制

      13:00 13点钟 22:15 22点15分

      (5)15分可用quarter

      4:15 a quarter past four 5:45 a quarter to six

      (6)时间前通常用at.

      at 5 o’clock at 7:30 p.m.

[阅读全文]...
  • 初二上册必背古诗词

  • 初二
  • 初二上册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背诵默写是考试必考题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上册必背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杜甫诗三首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天刚黑就有差役进村捉人。这家的老汉听到动静翻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去看情况。

      差役吼叫声是那样的凶,老妇人的啼哭又是那样的`悲痛!

      只听到老妇人上前向差役诉说,她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去守邺城了。最*有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就都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抓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这孙子,所以他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啊!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老婆子好了,我虽然衰老没什么力气,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紧急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嘈杂的说话声消失了。我似乎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抽咽。天亮后,我启程赶路,只好单独跟老汉一个人告别。

      诗四首

      《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句子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语录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说说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名言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诗词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祝福

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2017 - 心语

推荐词条

所见清袁枚的古诗拼音版 描写雪菜豆板的古诗名 冬天景色的古诗 送别古诗体现的语文素养 有关青枣外形的古诗 古诗赞美父母的名言 周末清晨的古诗 元旦快乐的文言文古诗词 国创上头条的古诗词 有关遵字的古诗词 藏在古诗词中的绝美名字 三岁半宝宝听的古诗听一下 开头是古诗的小故事 蚕妇古诗的整首意思 隋堤在古诗中的意象 请罪的古诗文 朋友在古诗的称谓 教材古诗文是哪本书的小册子 关于武帝的古诗词 哪些古诗带有朝的 带有权字的古诗 带志航的古诗 李白写给韩云卿的古诗 无牵挂的离开古诗 幼儿画幼儿背的古诗 驾车远行的古诗词 以廉耻为内容的古诗 古诗中的艺术形式 六首最好背的古诗 江南美食的古诗 元宵节思念远方的她的古诗文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