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关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山水画里的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山水画里的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一、猫

      得猫於*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

      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

      罗大经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

      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扫除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

      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倒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二、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必恨,夏木阴阴正可儿-----------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三、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 冬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寒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阅读全文]...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 山水,陆游
  •   一、猫

      得猫於*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

      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

      罗大经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

      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扫除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

      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倒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二、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必恨,夏木阴阴正可儿-----------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三、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 冬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寒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阅读全文]...
  • 山水画题款诗句

  • 山水画题款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水画题款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2、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

      4、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5、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2、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画》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9、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2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7、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2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2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1、*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3、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35、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3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7、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9、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

      3、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5、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7、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8、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9、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阅读全文]...
  • 描写山水画及动物的诗句

  • 动物
  • 描写山水画及动物的诗句

      得猫於*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

      -全宋诗-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

      -全宋诗-罗大经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扫除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

      -全宋诗-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倒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二..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必恨,夏木阴阴正可儿-----------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三、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 冬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寒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阅读全文]...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赏析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赏析

      一、春

      -全宋诗-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

      -全宋诗-罗大经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扫除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

      -全宋诗-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倒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二、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必恨,夏木阴阴正可儿-----------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三、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 冬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寒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山水画发展历史介绍

  • 历史,发展,教育
  • 山水画发展历史介绍

      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的山水画起源甚早,据史*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但实物未见流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水画发展历史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的山水画起源甚早,据史*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但实物未见流传。而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当是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前面我们在人物画一节中已谈到,顾恺之的这两幅画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体的,山水只是人物背景的衬托。

      但是,作为人物背景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表现得也很真实。山石开始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尽管这种表现还停留在比较幼稚的阶段,但却为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顾恺之的名字,不但与*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为*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顾恺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勃然兴起,出现了一批能画山水画的画家和第一批专论山水画的论文。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幅当时的山水画作品流传下来,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有关山水画的文献,来认识那一时代*山水画的发展水*。不过从此之后,山水画艺术以较完备的表现技法和系统的理论登上了*画坛。

      *山水画到了隋唐时代,有了一个大的发展。隋代以展子虔为代表的画家们的作品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山水画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展子虔,是今山东一带的人,他曾历任北齐、北周、隋三朝的大夫,是一个绘画的多面手,据说对于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被世人称为“唐画之祖”。但是,他的最为杰出的贡献还是在于山水画方面,而现今留传下来的他的惟一作品,就是现保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

      《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时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展于虔的《游春图》为唐代青绿山水画派的形成开了绪端。

      到了唐化,李思训和其子李道昭直接继承了展于虔一系的山水画画风。李思训为唐王朝宗室,曾任“武卫大将军”。他继承井发展了展子虔的画法,用笔工致严整,着鱼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性很强。他的几了李昭道又继承了他的画风,时称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并首创海景山水。

      这样,从隋代的展子虔,到唐代的李思训父子,一脉相承,形成了我国山水画中具有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在唐朝,还形成了另一山水画派的源头,那就是水墨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王维,据说他诗、书、画、音乐都很擅长,而且还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的画喜用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等题材,其画以笔墨精湛、渲染见长,具有“重”、“深”的特点。王维的山水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前面我们已谈到,绘画史一般把他看着是诗画结合的创始者。王维之后的中晚唐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出现了一场“水墨运动”,这样,*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进入了一个自由的新天地。

      至五代两宋,是山水画家辈出和山水画派叠现的时代,这些画家继承并发展了南北朝、隋、唐山水画家的优秀传统,把*山水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五代时期的北派山水和南派山水,北宋时期的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北宋晚期的“米点山水”与青绿山水,以及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

      五代时期,北派山水的代表人物是荆浩和他的学生关仝。荆浩是北方人,曾隐居于太行山,所以他接触的多是北方及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雄壮的景色。所画山水“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多作巨壑,具章法布局为中心全景式的布局,而以主峰为中心,用云蚰烟霞的断白,衬托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场面浩大,气势雄伟,空间感很强。据传《匡庐图》就为他的`名作。他的弟子关仝则为长安人,师荆浩,却有“青出于蓝”之誉,自成一体,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的关、陕一带的风光。其传世之作为《关山行旅图》,画上巨峰高耸,气韵深厚;所画林木,有枝无干,却给人“乱而整,简而有趣”的感觉。

      与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相对应,南方有以董源和他的弟子巨然为代表的表现江南山水的江南画派,也称为“南派山水”。董源和巨然都是10世纪下半叶活跃在南方的画家,他们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环境,不同于旷寂、雄厚、寒冷的北方,而是地势起伏*缓、阳光和煦、温暖湿润的地区。他们体察自然,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描绘。在董源的作品里,很难看到险峻奇峭的山峰,所见是*缓连绵的山峦映带无穷、林麓小溪、山村渔舍,全是江南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色。董源的代表作是描绘潇湘地区风景的画卷《潇湘图》和描绘夏日江南风景的《夏山图》,董源的弟子巨然,成了他画风的最好继承者,其代表作品有《秋山问道图》。此画表现深谷丛林中,临溪的草舍里,三个隐士正在谈经论道,周围是一片高爽的秋季景色,这也可以反映出画家的身份和心意。

      到了北宋,出现了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中原画派以李成、范宽为代表,李成因徒居山东营丘,便常以齐鲁原野的自然环境为描绘对象,范宽长期居住在终南山和大华山,他的画也就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林木繁茂、气势逼人。继李成、范宽之后,山水画家接踵而起,在李、范的影响下,当时曾出现了“齐鲁之士惟摹李成,关陕之土惟摹范宽”的倾向。

      北宋*统一后,江南的画家们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这就冲击了以中原画派为主流的北宋山水画,南北画派开始了融合,便形成了以郭熙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

      北宋的山水画我们还要提到的画派就是“米点山水”和青绿山水。“米点山水”的创始人是米芾,他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祖籍山西太原,后来移居襄阳、镇江等地,长江沿岸常常能看到的雾雨潆潆的云山烟树景象启发了他,于是他在山水画技法上进行了新的创造,用水墨点染的办法来画山水,以充分发挥水墨的融台。墨色晕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空潆的神韵之趣。

      再就是青绿山水。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从隋朝的展子虔,到唐代的李思训父子,这一画派就已形成。但五代宋初,此种形式却为士大夫画家所不尚,被看成是职业画家的匠俗之作,曾一度在北宋消沉。北宋中期,一些画家们力排众议,又重新致力于青绿山水,创造出适合宫廷欣赏趣味的典丽的青绿山水画。使青绿山水画进入了成熟时期,其著名的代表画家有王希孟、赵伯驹等。

      北方民族入侵,宋室南迁,称为南宋,在新的都城临安建立了南宋画院。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画家生活地区的由北南移,使南宋的绘画艺术从内容到风格都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这“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

      南宋院体山水画与北宋院体山水画已有了明显的不同,他们弃置北宋以来以主峰为中心的高山激流式构图和细密繁复的笔墨,而创新为简笔化、单纯化的形式。常用两对角远*对照方法,来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的重心偏离正中,坐落在半边一角。被称为“一角半边”式的艺术境界。

      五代和两宋时代,是画家辈出和画派林立的时代,但我们还得谈到另一种薪的绘画风格——文人画。文人画兴起于北宋初期,苏轼最早提到“文人画”这一概念,文人画的意思是指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风格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其主要特点是主张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为目的;取材花鸟竹石、水波烟云、借物寓意、回避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不受程式束缚,在艺术形式上强调诗、书、画、印的结合等。文人画的兴起,促进了*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在山水画的领域,这种画风在宋之后通过“元四家”的艺术追求和实践,成为画坛的主导。

      “元四家”是指元代最负盛名的四大山水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均善诗书,诗书画印结合就成为他们共同采取的艺术形式,都强调抒发个性,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强调笔墨趣味。但四家经历不同,艺术偏好、审美理想也不一样,各有其鲜明的个性。黄公望的画只用两种规格,浅绛和水墨。笔法多变而*稳,用笔轻淡而浑厚,减少刺激,追求*静与和谐。

      而王蒙的画则面貌丰富,有的以笔见长,有的以墨取胜,有的用色争雄。面又最为明显的区别是,三家都简,只王蒙繁。倪瓒呢?他的山水画的突出特点是简、干、淡,即是构图、笔墨、形象简,用干笔,用墨轻谈。再就是吴镇,最突出的是其他三家皆重笔,而吴镇却重墨,而且喜用湿笔。画面效果沉郁湿润,却保留着更多的来人遗风。

[阅读全文]...
  • 描写山水的古诗

  • 山水
  • 描写山水的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山水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4、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8、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望庐山瀑布》

[阅读全文]...
  • *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 意义
  • *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本文从*山水画的内涵、表现形式、笔墨精神、思想意境和诗意等方面来阐述其艺术特征,表达了*山水画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如何传递其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

      关键词:

      山水画;艺术特征;意境;分析

      山水画是*画传统画种之一,主要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对象,题材古老,源远流长,涉及祖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名胜、名山大川、田园乡村、城市园林、楼台寺院等。

      古往今来,*文人对祖国的山河情有独钟,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千百年来,他们的笔下熠熠生辉,为历史积淀了不少经典之作,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作为一门传递*式审美和承载*传统文化的艺术,*山水画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呢?

      一、*山水画重思想尚人文、讲感情

      *山水画的精神内核就是传递*的智慧与哲学,它以笔墨为基础,以意境为宗旨,倾注画家的思想和才情,进而寓情于画、以画言志、以画抒情。千百年来,*山水画不断地在诠释着*文化的博大崇高,不断地演绎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的代表,*山水画其实就是*的历史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潘天寿说:“幗画的基础是哲学。”可见,*山水画与*的哲学思想血脉相承。

      二、*山水画讲笔墨精神

      这里我們所言的“笔墨”,既是说*画的技法,也是说*画的格调。从技法来说,笔”是指勾、描、勒、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而从格调来说,笔墨精神的体现需要画家的艺术修养与生活阅历。技法和格调是有机结合的,也就是说*山水画不仅仅要以笔墨的技法作为创作基础,更加需要艺术思想和感情的投入,前者是形,后者则是神,只有形神兼备,才可见真正的笔墨精神。石涛在《画语录》云:笔与墨会,是为氤氳,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浑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

      三、*山水画讲气韵

      历代*山水画家都将气韵视为至高境界。清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黄宾虹先生在其著《古画微》中载:“气原骨力,韵在涵蓄;气韵生动,全关笔墨。”气韵对*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气韵真正体现了*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画家要使得自己的画作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不仅仅在于笔墨功夫,更不仅仅是画面经营,还要能够在画外下苦心。黄宾虹先生还认为,除了“气韵出自笔墨”外,重要的还在于“诵古今之书,睹古人之迹”,更在于“气韵生动,本于自然。由人之学力有深浅,其效果所得有高下”,“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神所到,气韵以生,本于规矩准绳之中,超乎形状迹象之外,”“夫理法人于笔墨,气韵出于精神”。由此可见,气韵对于*山水画的意义。

      四、*山水画注重意境

      *山水画讲究情景交融的意境。在意境中,“意”是指画家的思想感情,而“境”是指画家的描绘物象。只有“意”和“境”在作品中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是自古以来画家的传统。画家通过山水画来抒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与艺术的深度。*山水画的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画的意境是再合适不过了。

      五、*画有诗的气质与灵性

      *画也被称为是无声之诗。*山水画与诗意密不可分,山水画可以将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意也同样表现在*山水画笔墨构造的境界之中。山水画与诗意的融合,成为了*山水画的特有的审美标准。诗与画的交相辉映,也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力和创作理念。*画以诗为魂的创作,将画中的诗意之境成为笔墨的语言,成为*画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内涵。

      有着悠久历史的*山水画,它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进来了,如果真正懂了*山水画,了解了*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也就懂得了*的美学思想,也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摘要:

      我国是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国,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当中诞生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山水画最具代表性,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五代和北宋时期趋于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画风。早期的山水画创作的题材往往是人,而画中的`山水只是作为补景出现,这时候人们对于山水画的定义还很模糊,在创作风格、理念方面还未突山水画的主体,直到魏晋时期的山水诗才确立了山水题材的地位。

      关键词:

      *山水画;意境;创作风格

      在*画的发展历程当中,*画的创作题材经历了由人到山水的转变。这主要源于不同时期人们思想观念不同所导致的。在魏晋时期,山水诗的出现将*的山水画推向了一个高峰。在后世的文学当中,文人墨客总喜欢以山水抒**感,山水也就成了*文学史上至高的存在。山水的取景、构景和创作决定了最终成品的艺术价值,以山作为题材来讲,从不同角度描绘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像是诗歌当中“遥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是在描写山地从不同角度所表现出的意境不同。

      一、高远

      古人在将绘制山水画时常会思索如何能将巍峨挺拔的群山呈现在仅有数尺的画卷上,毕竟山的高远很难在画卷上呈现。针对这个问题古代的文学家们想出了用简单的竖笔来代替山的千仞之高,用横笔来体现山的百里之远。这样山水的样子便能以缩小的比例呈现在画卷上,虽然解决了山体的主要结构,但是人存在构图撒花姑娘的问题,古代画家范宽便在著作《溪山行旅图》上对山的高远再次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该画的主峰虽有千仞,但是画卷上主峰后的峰头仍能观察到。这种意境的呈现完全是站在比主峰还高的位置俯瞰的结果,如果只是尽可能地把画卷中的人物缩小,也无法突出主峰的雄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便是采用对比构图法,若是人们将视线从远处的山峰慢慢转移到眼前的主峰,这时由*及远的转折就能突出主峰的雄伟,使观者感受到山体的巨大。需要弄清的是高远一词指代的是由下及上,而在实际的绘图当中,常常是自上而下俯瞰群山,来整体表现山的壮观宏伟。而有些画家采取与范宽不同的构图法,像是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采取的就是由*及远和范宽相反的构图法,这种构图法是以突出远处的主峰为主,而深周在代表作《庐山高图》中则采用将人缩小的方法,来体现山的宏观。

      二、深远

      现实当中山体往往是绵延数千里的,当画家在画卷上呈现群山时必须要考虑到群山的深远,画卷往往呈现的景物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一般的绘图方法难以将群山的深远地表现出来,在高远、深远以及*远这三种山体特征最难表现的便是深远,以郭熙的《早春图》为例,郭溪在绘画山体时,常常需要借助水、路、林木、云这种元素来表现山的秀丽和神韵,前面提到了郭熙表现山的高原的绘画手法,而在体现山的深远方面,郭熙则是通过对全景构图来体现山外山的意境,画中用一条延伸到远处的未经开凿的小路来突破画卷空间对其景色绘画的束缚,同时在利用树的高低,溪水的流动以及木桥上的人来突出山的深远,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既视感。

      三、*远

      *远并不是直接的*视,而是从水*方向展现出山体左右的辽阔。从山水画出现至今,已经形成了两种独具特色的*远构图法首先是通过对比构图的方式,在层次上体现为矮山丘陵和*远山水。通过错落有致的风景构图来体现出山两面的辽阔,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画卷上只显示出*原河流两种元素,这两种方法都突出了*远的特点,使整个画面更加的苍茫辽阔。在山水画的构图当中,山依旧是作为主体存在,为了体现山的辽阔*远,画家常采用对比构图的方法对整体的画面景色进行布局,从而营造出一种*山而望远的感觉,这才是*远的真正意义。

      四、结语

      总的来说,*山水画的發展体现在构图上,从不断完善的构图法就能看出画家们为了山水画事业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以山体绘图为例,为了能将画卷上的山体显现得更加真实,需要从高远、*远、深远三方面进行考虑,三远当中主要体现的是“远”一词,在画卷上的体现则是空间感。

      参考文献:

      [1]温泉沁.谈意境在*山水画中的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8(7):10-11.

      [2]张洋.浅谈意境在*山水画中的表现[J].艺术教育,2017(Z4):150-151.

      [3]李新生.意境:在审美空间的想象和再造中发生--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及其艺术表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35-139.

      [4]赖晓迪.浅析*山水画的意境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22.

      [5]柯川.儒释道思想与*山水画中水的意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22.

      [6]钟滢.简析*艺术审美之意境特性--*山水画的审美意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0):247-248.

      摘要:

      *山水画追求意境的渊源,是传统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形象思维与自然景物结合而产生,归根结底是艺术境界的创造。

      关键词:

      山水画;意境;形象思维;虚与实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32-01

      *人关于山水画的观念源于原始的宗教。在对山灵的崇拜、对水神的敬畏中,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那时的人们看来,一切神灵无不隐匿于山水之中,山水是神灵之母,山之高,水之深,蕴含了天体宇宙的无限奥妙。为了表达对山水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用于祭祀或瞻仰。这在无形之中启发了山水画的独立形成。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山水表现出的不同面貌,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意义。自然山水和人一样,具有内在的生命运动和精神力量。

      *山水画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山水画的意境已经表现的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思想模式才有了今天的山水画的意境。所以从*山水画的内容上根本上就摆脱不了传统儒家哲学的影响,每幅山水画的意境都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山水画中能看出复杂的感情色彩。其次就是写意山水画而言他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是通过画者主观的想法加工,表达山的精神。在作画的时候有一种情感在里面,为了表达这种情感而写出来的。没有这种情感,画出来的东西没有灵性、没有意境、没有内涵、就称不上*山水画,更没有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是山水画的生命。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会把你带入其中,让你心驰神往,并使你在遐想中,与作品交融在一起,达到“画我合一”的美妙境地。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传统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创作也当以巧妙构思意境为宗旨。

      意境的魅力是神奇的,他为欣赏者提供了宏达深邃的审美空间。可以说,山水画的创作归根结底就是艺术境界的创作,亦即审美空间的创造。山水画是*人所特有的一个文化概念。*的山水画不同于外国的风景画,他不是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观照。“天人合一”一人与自然的亲和,是山水画的基础。

      除了画家独特的笔墨韵致外,景物的选取也是山水画意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景物构成不同的意境。其理如诗:李白的“*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写出了*林寒山景色,把你带到一种旷寂清寒的特定氛围中,而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则以迥然不同的景物构成一种苍茫的境界。因此,山水画所选取的景物必须是典型的,形象的,有机的和谐的组合。画家应该选取最使自己动情、最富有意义的部分,而将其他那些与情,与意无关的部分通通舍去,把景物表现得尽量概括、单纯些。所以景物越单纯,画面越鲜明,其境界才得以体现。而凌乱的,拼凑的景物,不能构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有特点的画面,因而也就缺乏了动人的意境。

      *人的思维特征是“意象”思维,*山水画的意境注重笔墨神韵,传统的山水画着力追求,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突出画面整体的神韵的把握,强调画家的主体意识,注重画家的意趣和意态的表达,体现了画家主观情感的文化精神内涵,*山水画的笔墨程式是画家们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传统绘画的重要的基因,他是根植于*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山水画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他之所以令人怀念,主要在于山水画是以黑白为主来构成的艺术,尤其是深刻的哲学内涵,由于水墨的透明性和交融性,加之生宣纸的奇妙渗化的不确定性和魔幻般的可遇不可求的唯一性,往往带来人们一种出其不意的愉悦,充分体现了山水画所追求的笔墨中蕴含的韵律与大千世界同构美。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准确概括地说出了形象思维的深刻意义。形象思维是艺术的想象。画家心中先有景物的自然形象,然后化为意象。客观景物激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寻求形象的表现形式,这是形象思维的特点、想象思维的结果,不是形成抽象的概念,不是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用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并通过想象、联想、立意、組合、概括、取舍、找出符合自身艺术表现的若干因子,去粗取精,强化夸张,取得和谐,使之富有情趣,意味。还要达到形神兼备,使主观意想和自然形态相结合,笔墨表现和色彩运用相交融。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立意、表象的过程。在山水画创作中,想象甚至幻想,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栩栩如生的虚构,会使作品充满生机和诗意,出神入化的幻想,将使作品具有非同凡响的生命力。

[阅读全文]...
  • 描写山水的古诗

  • 山水
  • 描写山水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山水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维 五言诗《涓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桨,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淡如此。

      诸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的代表作《谓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苍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雒麦苗季,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张继的六言绝句《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首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建安时期曹操所写的《观沧海》:

      东临碍石,以观沧海。

      水何潺潺,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雨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句子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语录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说说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名言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诗词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祝福

古诗山水画里的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孤军奋斗的古诗 有关冬天的古诗词配图 写人不怕别人眼光的古诗 元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有关冰雪节的古诗 红梅题材的古诗 《风》的古诗配画图片大全 韵母是ou的古诗词 春日古诗的季节 古诗词出现频率最多的字 放飞梦想展翅高飞的古诗词 诗名中含有夜的爱国古诗 品酒欢聚的古诗 带嗟的古诗 带有龙字的古诗及成语 带有成语字的古诗 伊字开头的古诗唯美 翁卷关于乡村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简单点的 萧郎在古诗里的典故 以秋天有关的成语古诗 写雨的古诗50首 形容没有完成遗愿的古诗 41字的古诗大全 写一首包含灯的古诗 古诗古人是唱的吗 春夏秋冬描写雨的古诗 七下的语文古诗默写填空 送别友人的古诗白居易 十国的古诗 比较感谢老师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