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花和月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花和月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花和月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有花和月字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张若虚是唐代诗人,生*留下的资料非常少,连出生和死亡的时间都不清楚,只知道他是扬州人,一生中只留下了两首诗。但是,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却在千年的历史中脍炙人口,传诵一时,被后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吧.
《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翻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赏析:
读完这首诗,这时只觉得馀韵袅袅,美不胜收。诗的一开场,就壮丽的描绘出整个天地间,春江月夜的场面:“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连海,一望无际,分不清是冮还是海,皎洁的明月,也随着汹涌拍打的潮水从海面升起,此时真是气象万千。光是这个“生”字,就让整个“春江月夜”的画面鲜活起来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是月光在水面闪动的样子。江水映着月色,波光点点,流过了万里的江山,天下有哪一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照耀呢?“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水曲曲折折地流过了遍地花草的汀洲,月色洒在花树上,就像是缀满了雪珠一样,一片晶莹剔透。这时天地间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了,连汀上的白沙,和空中的流霜都看不清楚了,月光洗净了世间万物的颜色,将整个大千世界,浸染成像梦一样的空灵幽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整个江天浑然一色,干净得没有丝毫的杂质,这时只看到空中皎洁的一轮明月。在这样澄净的天地中,让人神思飞驰,不知以前在江畔,是何人第一次见到月亮,而江月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照到人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叹人生苦短如朝露,代代相继,转世轮回没有穷尽,但比起来,江月却是永恒的。一轮明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好像永远都不能如愿,只留下了滚滚的东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所思念的人儿哪,像白云一样的离开了,只剩下住在江边的姑娘,愁思万端。今夜在那江中小船上的,是谁家的儿郎呢?而相隔天涯,被同一明月照耀的小楼上,有个思念他的姑娘啊!“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好像也在怜悯着姑娘一样,在楼上徘徊着不忍离去。但这勾人愁思的月光啊!它照映在妆镜台上,也遍洒在簾子和洗衣石上,愁怅得想抹也抹不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耀着远方的那个人吗?两人虽然望着共同的月儿,却听不见彼此的呼唤。真想随着月光把相思遥寄给他呀!可是远飞的鸿雁,却不能把月光也带去,而低头看看水中的鱼龙,他们却潜入了水底,只留下一江的波纹。向来以传信为务的鱼雁,如今也无法捎去音讯了!“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姑娘昨夜梦到,春花噎凋落到潭水中去了,春光将老,而思念的人儿还在天涯。江水带着暮春流走了,月儿也西斜了,即将落入江潭,这一切更衬托出凄苦的落寞之情。“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迷茫的海雾升起,遮住了月亮了,可是世问离别的人儿啊!有的还远在碣石,有的阻在潇湘,天各一方,他们之间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哪!在这美好的夜里,不知有几个人能乘着月色回家的,只有那江畔的树丛,还挂着落月的馀辉,勾动着人们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欣赏完了这首诗,到此真是荡气回肠,馀韵嫋嫋,令人低回不己。一千多年前,唐朝春天的空气,月下的花景,江潮的拍打,对宇宙时空的感概,彷佛又回到了眼前。张若虚用人生中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抒发了他最深沉的探问。整首诗中最精彩的部份,就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悟,境界辽濶,悲情高远,把全诗从纯粹赞美大自然的景色,感怀人世间的情爱,升华到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探索。唐朝的月,唐朝的江水,如今仍在,却叹人生苦短,如朝露一般,转世轮回没有穷尽。然而轮回的目地何在呢?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来经历这红尘中的`生老病死吗?张若虚在千年以前,悲悯人生的不能超越,而发出了这样的探问,然而在千年之后,我们真的找到答案了吗?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春江花月夜》后世影响: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
此诗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融为一体。它的诞生,填补了*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不论从主题的提炼还是题材的加工上,此诗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解读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昏庸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附隋炀帝《春江花月夜》:
暮江*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昏庸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藻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但浮躁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读者可以看到,诗人在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怨妇的主题。有人对此诗的主题多有非议,殊不知几千年*历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古今中外,真正避开了的只有六七十年代*“八大样板戏”。样板戏中除《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有个妻子一出场就遭土匪枪杀外,八部戏剧再没有一对夫妻,也没有一对情人。而如此一首诗、如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惟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这样大开大合的过渡,手法巧妙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他家在何处?又是谁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她的远方飘零者呢?仅用两句,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写怨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一下。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7] 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桂花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大家知道桂花月亮的.诗句有哪些呢?诗人是如何来描写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厅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月夕 唐·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春暮思*泉杂咏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咏桂 梁·范云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戒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宋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咏桂 南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凝露堂木犀 宋·杨万里
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
花月痕 《花月痕》是一首戏曲风歌曲,取材于我们福州清代才子魏秀仁所著的言情小说《花月痕》,原着可以搜索百度。 A1(女)秋花惨淡秋香清冷 茜纱窗下谁人饮恨 月明星稀我独对残灯 一曲琵琶不是爱风尘 (男)是情种落地便栽下情根 纵情田颗粒无收也要耕 不怕自己入戏太深 今夕何夕金风玉露一相逢 B1(女)你那眉间青衫磊落的丰神 就象繁星坠入我瞳仁 我只想红袖轻挽为你再把酒温 三杯两盏听你话*生 (男)你在花前遗世独立的倾城 就象春风吹开我心门 我不管温柔乡里世人笑我沉沦 爱到浓时情愿失了魂 A2(男)多情自古空余恨 好梦易醒太过残忍 (女)生则同衾同枕死同坟 三生石畔怎舍让你等 (合)是情种落地便栽下情根 纵情田颗粒无收也要耕 洛阳纸贵《花月痕》 在演我们金风玉露一相逢 B2(女)你那眉间青衫磊落的丰神 就象繁星坠入我瞳仁 我只想红袖轻挽为你再把酒温 三杯两盏听你话*生 (男)你在花前遗世独立的倾城 就象春风吹开我心门 我不管温柔乡里世人笑我沉沦 爱到浓时情愿失了魂 (合)情到深处留住了永恒
藏头诗问尽了苍下花月
问尽了苍下花月,眼里三生偷换流年,为你,绌一帧眉心月,染着月华透白了红颜路。
世中人,若弃我,世亦可欺。你若遗我,世当可戮!
间梅遮面,红颜初妆,东城雪落,西城诀月,碾转一世琉璃白。
情知春去,落花无情,一生烟火,半世迷离,徒留一许红尘缘。
是非成与否,流转成了空!
何尽一生情?
物换星移,几度年华?山河日月,亘古如初;苍野流云,千年未变;此情未了,此意难忘!
直把夜吮,梨花照月,晚风吹落一池绿皱,携着火苗婀娜,荒了南野。
教人把天涯寻了,哒哒蹄音,花町里巷落里,泪痕凝成了斑,捻着一段往事,将其穿成了时光。
生了情,彼此却成了岸,没有星星的天空,世界安逸了,新土翻着壤,白路过着人,命里的.无双,命外确是无。
死冥幽禽,啼断一片夕阳天。 晶帘婉转为谁而垂?帘中人兮,迟迟不归。
相似之花,绽在哪里?再寻花开,亦非故树。拜月有香,惜花无泪。
许愿长生天,若眷顾我,让你的心,三生三世刻着吾名。
你是我的国
你是我的国,给了我一座空城,却还留下了半世心疼。
一场盛世繁华,落幕,血染江山如画,我为你葬尽天下,何妨。
笑面如花,执手素笺,苍霞断涯,埋尽黄沙,曾为你,扫尽天下,换你,一笑顾城。
乌衣少年,凉薄离去,金戈铁马,踏遍烽火,半世孤凉,为你,疆域无边,盛世千年。
功至封侯,万里王土,独留城头,看人间事,望都城方,红尘欺话,为你,已负天下。
终抵不过你眉间一点朱砂。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花月吟
经典中秋节诗句
花月吟(唐伯虎)
月似银光花似雪,手把花枝对新月。
花儿如目月如眉,花有残时月有缺。
花残月缺年复年,伴花随月过前川。
月映花来花映月,花魂花魄斗婵娟。
月色花颜处处有,花前月下频酌酒。
携花带月月中游,嫦娥见月花含羞。
笑折月中花一朵,吟花弄月倚琼楼。
楼上风光花下月,花月从来好颜色。
花含香雾月含烟,花月清晕难再得。
月光皎洁花无尘,花有清香月有痕。
临窗望月傍花久,月下花前双携手。
金樽醉月伴花眠,花好月圆不夜天。
明月如珠花似锦,月出云端花弄影。
我心似月花似妹,从此花月结同心。
《春江花月夜中》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
有人说月是《春江花月夜》全诗中的灵魂,为什么会这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中》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说“月”是《春江花月夜》的灵魂?
答: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
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以及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等,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而在这种神话般迷离优美的艺术气氛中,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赞美,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以及对人间纯真爱情的歌颂都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收到十分完美的艺术效果。
《春江花月夜》对照翻译
作者:张若虚·唐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分句赏析
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论唐诗诸家源流》)的张若虚,千百年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若隐若现的在唐诗的星河中闪烁着别具一格的光芒,他仅存的两首诗歌之一《春江花月夜》以真挚的离情、睿智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幽雅的韵律、神韵的境界使读者折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技压群芳,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流传千古。《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诗篇题目的春、江、花、月、夜五个诗歌意象,它们之间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机地构成了一个魅力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更何况清代的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早已阐述:“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归消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由此可见,月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月在一夜之间:升起——高悬——西斜——落下。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不言自明的。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了九韵。庚韵——霰韵——真韵——纸韵——尤韵——灰韵——文韵——麻韵——遇韵。前呼后应地切合诗情的起伏让五种诗歌的意象丝丝入扣,和谐地构建诗歌的意境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实就是一首回环往复的《爱情小夜曲》。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美丽的画卷一打开: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意象阔朗明丽、清新出尘、神秘朦胧、气势宏伟。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冉冉升起,不禁让人遐想联翩,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生命的活力。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人的丹青妙手轻轻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巧妙地接引出“春江花月夜”的题面。月光精致地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巧妙地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境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晴雨云空飞瀑布,春风五叶长人参。——胡俨《题画》
2、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钱昭度《句》
5、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6、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7、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王镃《白杜鹃》
8、种藕百馀根,高荷才四叶。——元稹《高荷》
9、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0、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1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12、篱竹又离箨,沼荷还叠钱。——赵蕃《别杨谨仲》
1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权德舆《月夜江行》
15、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16、东风一架蔷薇雪,老尽春风是杜鹃。——柳桂孙《杜鹃花》
17、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9、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20、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1、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2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23、露气仍荷气,秋风更晓风。——杨万里《晓登水亭》
2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5、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26、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27、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28、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白居易《早冬》
29、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30、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31、红蕊染成真血泪,枝头似唤不如归。——林耀亭《杜鹃花》
32、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34、三月春光老,映山花照林。——许及之《杜鹃花》
3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3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3、露荷香自在,风竹冷相敲。——郑谷《池上》
44、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王绩《古意六首》
45、五月荷池未见花,但擎馀盖碧参差。——任希夷《莲》
46、烟淡山屏青未了,晴曛荷盖翠相挨。——李吕《绝尘轩》
47、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48、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49、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5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5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花月风的古诗 花月春的古诗 带花月的古诗 有花月的古诗词 带花月年的古诗 有花月水鸟的古诗 古诗中的花月雨 花月的诗句古诗 带有秋花月的古诗 描写花月的古诗 花月春的古诗句 花月夜的古诗 含花月鸟雨的古诗 含花月的诗句古诗 春江花月的古诗 长江花月月的古诗的 春江花月花月夜古诗的稿子 荷花月色的古诗 桃花月下的古诗 带霜花月阳的古诗 赠花月古诗的拼音 丰花月季的古诗 关于风花月诗的古诗 山水花月日的古诗 古诗里有花月水的诗句 有关花月的诗句古诗 描写水花月的古诗 有关山花月的古诗 春花月的古诗有几首 关于写花月的古诗100首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花月吟 跟雪花月的诗句 桂花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春江花月夜中》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 《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唐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 《春江花月夜》诗词赏析 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古诗词赏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跟雪花月有关的诗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原文(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赏析(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原文(春江花月夜全诗)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赏析(春江花月夜诗的译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赏析(春江花月夜赏析及诗意) 古诗《春江花月夜》带拼音(春江花月夜全诗注音及翻译) 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下一句是什么(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孤影花月色,弹指醉花魂(组诗) 花月痕 问尽了苍下花月是藏头诗 桂花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藏头诗问尽了苍下花月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诗 风花雪月的古诗
赞美琉璃的诗句 报国无门的诗句 实事求是的诗句 有爱的诗句 含湖的诗句 形容时代变迁的诗句 红色基因的诗句 带湖字的诗句 光影的诗句 觅知音的诗句 姑苏的诗句 表达对故人思念的诗句 劝人多读书的诗句 风雨同舟的诗句 感谢知己的诗句 带皓的诗句 文化传承的诗句 孝敬的诗句 关于早起的诗句 关于带春字的诗句 旧貌换新颜的诗句 关于酒的诗句李白 带柒的诗句 修行的诗句 鹊桥相会的诗句 植树的诗句 离别伤感的诗句 关于收获的诗句 桃花的诗句唐伯虎 带湘的诗句 带柔字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