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寒食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寒食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寒食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寒食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寒食节诗句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3)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4)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5)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6)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7)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8)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9)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10)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2)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3)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4)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15)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16)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17)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18)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19)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20)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21)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22)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23)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24)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25)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寒食节的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寒食节的诗句
1、《和子由寒食》
宋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2、《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5、《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6、《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7、《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8、《寒食日献郡守》
唐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9、《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10、《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11、《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1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壬戌清明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14、《寒食日献郡守》
唐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ju.51tietu.net编辑推荐
寒食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注释: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1、《和子由寒食》
宋·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2、《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6、《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7、《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8、《寒食日献郡守》
唐·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9、《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0、《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1、《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2、《清明》
寒食节的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寒食节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译文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
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赏析
这首《浣溪沙》当是词人的前期之作。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以大家闺秀身分出现的,与此相称的,便是在她前期词作中表露出来的文雅、高贵气度。这种气度又是通过词人细腻丰富的感情,优雅含蓄的笔触体现出来的。《浣溪沙》一词,通过暮春风光和闺室景物的描绘,抒写了女词人惜春留春的哀婉心情。
上片侧重描绘室内景致,“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开首即交代时令已值暮春,这正是“闺中风暖,陌上草熏”(江淹《别赋》),暖风醉人时节。接着词人即把笔触移至室内,一股氤氲氛围笼罩闺中,原来是袅袅香烟弥漫其中,从中似还透着静谧、温馨和淡淡的忧愁。“淡荡”,谓春光融和遍满之意。“沈水”,即沉水香。词人另一首《菩萨蛮》词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句。“梦回山枕隐花钿”句,词人叙己早晨梦醒,凝妆完毕,却慵懒未除,又斜倚枕上出神,似在品味梦中情景。“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词人《蝶恋花》词有“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句。词作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优雅、茜丽、静谧的画面:暮春时节,春光融融,闺房中檀香氤氲,一个少妇正欹枕凝神。如果认为画面中的少妇只是属于慵懒、无聊那种类型的女性,整日价沉溺于沉香、花钿、山枕之中,那就错了。李清照有着男性作家无以比拟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对大自然与外部世界有着极为敏锐的感悟,以及强烈的关注与渴念的女性,词作的下片就为人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愫。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女词人的笔触延伸到室外,但见室外妇女正笑语喧喧,彼此斗草取乐,而海燕此时却经春未归。女词人这里写海燕未归,隐隐含有她细数日子,惜春留春心态,而写斗草游戏,则映衬自己的寂寞。“斗草”,又叫斗百草,南北朝时即有此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原为端午之娱乐*俗,后推广并不拘于此日,尤为妇女儿童喜好。次句言春天将尽,梅子熟透,柳枝长成。惜春、留春不住,叹春之情遂油然而生。词人在《小重山》词中有:“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那是写早春时节,以及自己爱春之情,而此处写江梅熟落,其意恰相反。“柳生绵”,亦为暮春之景致。以上写景,也透露出词人无奈叹喟之情。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已自不堪,更兼疏雨,以及空寂、湿漉的秋千架相伴,更让人感到寂寞、愁怨。
这首词抒写情感很是细腻,但不是直言明说,而是通过十分优雅、含蓄的笔触,去描述十分典型的外物形象和意境,从中再渗出细腻而幽深的心态,有“无我之境”的妙趣。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代: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译文
水面上薄烟散去,远远望见岸边许多户人家,在这美丽的春天,却没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独自纵马游览,马蹄踏着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着花瓣。
简析
此诗描绘了襄阳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襄阳城四周环水,春来烟水朦胧,当艳阳高照,轻雾才退去,方现出参差人家。一个“见”字,十分生动。 “东风吹柳”、“马踏春泥”,非常传神。马踏春泥半是花:点名季节;有“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写出春天的可爱。如此美景却只能独自消受,对友人的思念尽在其中矣。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诗人介绍
译
注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译文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去世前半年多,即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停留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时候所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诗人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左成文评此二句: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漫渺,把诗人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这里表面上似乎与上下各联均无联系,其实不是这样。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诗人“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做了十分自然的过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朱翰的话评价:“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也是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诗人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这只是从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应。其实这一句将舟中舟外,*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诗镜铨》说“结有远神”。
此诗有借鉴沈佺期诗句之处,如“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云白山青千万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这首七律在自然流转中显出深沉凝炼,很能表现杜甫晚年诗风苍茫而沉郁的特色。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杂诗》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马致远《四块玉·叹世》
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去岁清明日,南巴古郡楼。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白居易《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元稹《使东川·清明日》
寒食今年,*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陈与义《点绛唇·寒食今年》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江烟白,江波碧,柳户清明,燕帘寒食。——史达祖《钗头凤·寒食饮绿亭》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沈佺期《岭表逢寒食》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许浑《途中寒食》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晏殊《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张炎《阮郎归·有怀北游》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间有限风流。——任昱《正宫·小梁州·春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其二)》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辛弃疾《霜天晓角·旅兴》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杜甫《清明二首》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杜甫《寒食》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容若《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
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吴文英《祝英台*·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唐寅《落花诗》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叶绍翁《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李清照《怨王孙·春暮》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毬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杜牧《江上偶见绝句》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刘禹锡《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王贞白《少年行二首》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李贺《感讽五首》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杜甫《句》
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孟浩然《李少府与杨九再来》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孟浩然《李氏园林卧疾》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王昌龄《寒食即事》
寒食节有名的诗句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看看下面的寒食节有名的诗句吧!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下面是描写寒食节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寒食
宋代:张镃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注释
僻: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襟怀:胸怀;怀抱。
蓑: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代: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1、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2、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3、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4、舴艋(zé 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5、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6、竞:指赛龙舟。
7、笋柱:竹竿做的柱子。
8、并:并排。
9、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10、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11、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
12、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13、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14、放:停止。
15、中庭:庭院中。
16、杨花:柳絮。
醉太*·寒食
元代: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译文
一声声,小乌鸦不停地欢叫,硬是叫破了暗夜,迎来了春日光华。昨夜里微微春雨润湿了江堤软沙,阵阵香风溢满万家。把画楼的鸳鸯瓦洗得干干净净,还打湿了系着彩绳的秋千架。一觉醒来时红日已照着窗纱,听到街上有人在叫卖杏花。
注释
①寒食: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三日。
②乳鸦:雏鸦。
寒食节的诗句赏析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二日。这天有禁烟火,只吃冷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下面CN人才网小编提供的关于寒食节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寒食》
唐·卢象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生负此臣。
赏析:
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春秋时,晋国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赏析: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赏析:
诗人首句写景,突出一个“冷”字:“雨中”是天气之冷;“禁火”是节令之冷;“空斋”是旅居之冷。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层层叠加地写足了环境气氛,令人倍感萧索与凄冷。 次句还是写景,关键在一个“独”字:“江上”是春潮涌动的春江;“流莺”是自由翻飞、悦耳欢啼的黄莺,与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截然不同,本是充满生机,令人振奋愉悦的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再美好的景象,独看独听反而更添寂寞和惆怅。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的“想诸弟”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第三句直抒胸臆,既点题,又说明了前两句诗人倍感冷寂孤独的原因,还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结句的想象中的情景。一边喝酒,一边赏花,不是游春时的闲适畅饮,而是孤寂难耐的排遣。“借酒消愁愁更愁,泪眼观花花不语”,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之中,流露出无尽的落寞与惆怅。结句运用联想,又是写景,诗人宕开诗笔,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由人及物,融情于景,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情景交融,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句句相承,首尾呼应,一气流转,浑然成章。虽只是写身边景、眼前事、心中想,但运笔空灵,含蓄深婉,极尽烘托之妙。在情景交融的和谐意境里,“手足情深”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千古之下,依然令人共鸣、感慨、以及羡慕、遗憾。时下的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手足之情”已属稀罕,“手足情深”就更是奢望了,更何况,“寒食”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早已被人们冷落不过了。“把酒看花想手足”的`哀婉意境,怕是只能在古人的诗句中去寻觅了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赏析:
寒食祭扫,满满都是思念的旋律。这几首诗描绘出清明扫墓、缅怀亲人的凄凉场景。的确,面对生离死别、天人永隔,怎不让人伤心肠断?然而,寒食节并不全是伤感和哀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踏青玩赏的时节里,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勃勃生机。
《寒食》
唐·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赏析:
黄鹤从旧编在上元二年,浣花溪作。《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在清明前二日。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上四,寒食所见之景。下四,寒食所接之人。招要则赴,馈问不辞,人情既相亲狎,至于鸡犬忘归,物性亦与之相忘矣。)
江总诗:“风花拂舞衣。”
陶潜诗:“冉冉星气流。”
何逊诗:“晖晖视落日。”
陶诗:“田父有好怀。”
刘向《新序》:“出讼邻家,未为通计。”《诗》:“杂佩以问之。”注:“问,遣也。”
寒食节景色的诗句
寒食节的景色在古诗句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节景色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诗句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寒食夜有寄》韩偓
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寒食夜》韩偓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解释】
首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先使诗句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更为诗句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有了这两层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和“纤手香凝”的绮丽之思。至于诗句的结句“楼阁朦胧烟雨中”,更直接从第三句生发,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作者的密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处所在以及作者的心目所注,从而加深意境,宕出远神,使人读后感到情意隐约,余味无穷。没有这样一个结句,当然也托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应当说,这首诗句既以第三句为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
《寒食日献郡守》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解释】
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句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在作者看来,介子推其实是寒食节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对于天下寒士来说,“寒食节”几乎每天都在过,因为生活逼仄,每每断炊,哪里来的烟火?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解释】
诗句的首句从*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句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句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引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雪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解释】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作者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作者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景,故曰“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故曰“下急湍”。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句。云而曰“白”,山而说“青”,正是寒食佳辰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句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解释】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从这首诗句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作者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寒食节的诗句大全
导语:寒食节,在清明前的'一个节日,到现在寒食节很多都跟清明节一起过了。寒食节在很久以前被称为禁火节,是来纪念晋国的的忠义之臣介子推,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食节的诗句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和子由寒食》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张友正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诗句 寒食的诗句 有关寒食的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诗句 关于寒食的诗句 寒食诗句意思 古诗寒食中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关于寒食的古诗句 寒食有关的古诗句 古诗寒食中的寒食节 寒食这首古诗的诗句 关于寒食的诗句古诗 有关寒食的诗句古诗 寒食寒食古诗的古风 寒食古诗中的诗句 寒食节的古诗诗句 相似寒食的古诗句 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的古诗诗句图片 寒食的诗词 寒食寒食的古诗意思 寒食古诗写寒食节的句子 古诗寒食中寒食的来历 寒食古诗中寒食的*俗 有关寒食节的古诗句 唐的古诗寒食 寒食是谁的古诗 寒食古诗里寒食节的风俗 古诗寒食的名句
寒食节诗句 寒食节古诗句 清明寒食节的诗句 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 表达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诗句 寒食节的古诗句 清明寒食节的诗句 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清明寒食节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 有关寒食节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赏析 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古诗教案大全(寒食节的诗句古诗) 寒食节的诗句有哪些(最有名的寒食节古诗) 寒食节的诗句 形容寒食节的诗句 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有名的诗句 寒食节日的诗句 寒食节景色的诗句 与寒食节有关的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 有关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节的诗句大全 寒食节的诗句3篇
适合晚上发的幽默说说 qq说说赞在线刷 困难的说说带图片带字 被怀疑的说说 今天剪头发的说说 带着家人旅游的说说 我是女人说说 我要结婚了说说 笑容背后的心酸说说 服了自己的说说 艾特女友的说说 烤蛋糕的说说 每天加班的说说 下雨天好想你说说心情 新的一周说说 夜晚月亮心情说说 好久不见闺蜜的说说 女孩子的说说 一句话心情说说至自己 乐观积极的说说 说说配图三张一组图片 心情突然很烦躁的说说 我们一起加油说说 拥抱大自然的说说 没有钱的伤感说说 喜欢与不喜欢的说说 发烧了想发个说说 寻求安慰的说说 我和周公有个约会说说 万家灯火的伤感说说 朋友圈晒美食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