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关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简单的咏史怀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简单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咏史怀古诗

  • 写作
  • 咏史怀古诗(精选12首)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史怀古诗(精选12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月夜金陵怀古》

      唐·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阅读全文]...
  • 咏史怀古诗有哪些(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大全)

  • 咏史怀古诗解析与巩固训练

    考点:

    1. (元)白朴《易水怀古》

    2.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3.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唐)戴叔伦《过三闾庙》

    【考点解读】

    一、怀古咏史诗(全景式介绍)

    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常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

    常见

    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其他:吴钩、《*花》。

    常见

    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

    技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语言

    特点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二、咏史怀古诗

    1.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2.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3. 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三、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四、表达情感: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

    五、怀古诗的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六、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

    七、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八、常用的表达技术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九、解题思路

    (1)要弄清史实。(2)要体会意图。(3)要领悟感情。(4)要分析写法。

[阅读全文]...
  • 咏史怀古诗

  •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1、《月夜金陵怀古》

[阅读全文]...
  •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高三)

  •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高三)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高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怀古咏史诗的概念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二、结合诗歌归纳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和手法。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3、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4、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5、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三、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四、鉴赏步骤和方法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在阅读一首诗词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解答鉴赏题时,注意不要被命题者设置的误区所干扰。比如1996 年高考题选了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曲《咏史》,故意把作者所歌颂的三国英雄诸葛亮说成是刘备,就是制造误区的一个例子。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关于诗人对史实的态度,我们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像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历史题材,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映的,这里不但体现了诗人们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4、要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中仔细体味,并且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作为咏史怀古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也要留意。

      五、考题精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阅读全文]...
  • 咏史诗和咏怀诗的区别(讲述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阅读全文]...
  •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 诗歌
  •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即 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 →怎么怀古

      【鉴赏思路】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

      【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 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题步骤】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 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2)比喻。(手法)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回归教材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1、怀什么古——首联和颔联写景,点出了丞相祠堂(古迹),通过描写祠堂、柏、碧草、黄鹂等景物,并用“自”和“空”,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氛围。颈联和尾联叙事抒情,写了关于诸葛亮(古人)的三顾茅庐、*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3、艺术手法: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颔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 深沉感慨。颈联、尾联用典。

      书愤

[阅读全文]...
  • 李商隐咏史诗有哪些(李商隐最著名古诗鉴赏)

  • 在晚唐,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刻意追求美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除了爱情诗,李商隐的咏史诗也十分出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就是他的咏史名句。

    今天,一起来读一读李商隐的诗词名句,了解他的美丽哀愁!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登乐游原》

    3.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赠荷花》

    5.东西南北皆垂泪,却是杨朱真本师。

    ——《别智玄法师》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1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

    1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菊花》

    14.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15.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二首》

    1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8.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忆梅》

    1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2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

    2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寄令狐郎中》

    2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咏史二首·其二》

    2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24.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

[阅读全文]...
  • 山村咏怀古诗带拼音(山村咏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学*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读诗文”即要熟读诗词原文;“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山 村 咏 怀

    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注 释

    去:距离。

    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白话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作品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思 考:

    1. 填空 。 去 里,烟村 家。亭台 座, 枝花。2. 画一画诗中出现的景物

[阅读全文]...
  • 李商隐:咏史

  •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三百年间同晓梦:南京为六朝古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

      4、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翻译:

      (其二)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

      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

      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

      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

      天长地久,

      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赏析:

      (其一)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把“北湖”“南埭”这两处名胜和漫漫湖水扣合起来写,表现出空虚渺茫之感。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在此“一片降旗”成为六朝历代王朝末叶的总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者是从“百尺”的高度来看历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统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是一个转折,诗人囊括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龙蟠,形势险要,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钟山即紫金山。传说诸葛亮看到金陵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溪生诗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经为下文的“龙盘”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竖起在石头城上,则更证明地险之不足凭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否定的语气,真是一针见血的快语。这一快语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带着形象来判断的。诗人对“龙盘”王气的思考,不但扣合着六朝的山,扣合着历史上的“一片降旗”,还扣合着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着某一朝代的覆亡,还扣合着三百年沧桑。他的“王气无凭论”,实际上是“三百年间”一场“晓梦”的绝妙的艺术概括。诗作熔写景、议论于一炉,兼有含蓄与明快之胜。诗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层层揭示与深切意蕴的层层吐露相结合。他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光山色,而隐藏在背后的意蕴,则是“龙盘”之险并不可凭。“水漫漫”是诗人从当今废景来揭示意蕴;“一片降旗”是从历史兴亡来揭示意蕴。“三百年来”则是把“一片降旗”所显示的改朝换代,糅合为“晓梦”一场,浑然无迹,而又作为导势,引出了早已盘旋在诗人心头的感慨“钟山何处有龙盘”的沉着明快之语,形成了诗的*。看来“龙盘”无处寻觅,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亦是如此。

      (其二)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义,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于一般诗人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隐的诗作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说,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成败的关键。

      第二句是两个典故,第一个是琥珀枕,南朝一个皇帝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得到一个非常名贵的琥珀枕,但他将琥珀枕捣碎了给战士敷。第二个是齐桓公,当年齐桓公和另一个君主相遇,那个君主有很多车,每一俩车都有一颗非常大的珍珠,那个君主为此非常自豪视之为奇珍,但齐桓公说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宝物。这一联是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两个典故。青海马是指能担当*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国的祸胎(当年蜀国因为五壮士拔蛇而蜀路开,导致了蜀国灭亡),这两句话其实有着国家灭亡也隐隐有天意的意思。义山其实很矛盾,他虽然知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当时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壮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郁而亡,所以义山也无法解释为何国家会走向衰败,所以他只能将其解释为天意。

      最后一句的南薰曲是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几人曾预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没人再听到舜的《南风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将大乱。(m.ju.51tietu.net)苍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华是皇帝仪仗中顶上的华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如此衰败,不复当年尧舜之风了。

      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阅读全文]...
  • 咏史诗大全

  •   1、《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2、《咏史》

      唐·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3、《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史诗·黄河》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句子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语录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说说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名言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诗词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祝福

简单的咏史怀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各种名言警句 牛逼的名言 善问的名言 说到就要做到的名言 孟子的名言故事 核心价值观名言 逆境中成长的名言英文 鲁迅的关于时间的名言 程颐名言 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名言 关于赵云的名言 志向高远的名言 爱护动物的名言 思念祖国的名言 关于食品安全的名人名言 关于活出自我的名言 戴德生名言 从未得到的名言 珍时间的名言 当你没钱的时候名言 诗经中名言警句 王自如名言 关于可爱的名言 热爱工作的名言 关于*凡的爱的名言 国外教育家名言 dota名言 有关读书方法的名言 童话中的名言 容忍谦让的名言 从医名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