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别朋友时用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送别朋友时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送别朋友时用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送别朋友时用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送别之情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别之情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3、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4、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6、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7、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8、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1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1、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1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1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4、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15、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16、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薛涛《送友人》
17、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18、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送别诗》
19、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20、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3、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4、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6、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7、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8、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1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1、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1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1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4、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15、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16、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薛涛《送友人》
17、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18、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送别诗》
19、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20、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21、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22、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3、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2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5、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写送别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送别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此心安处是吾乡。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1、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12、*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____宋之问《渡汉江》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0、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____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25、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26、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7、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张籍《秋思》
2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2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3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3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____于谦《观书》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3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9、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____韦庄《菩萨蛮》
4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____岑参《逢入京使》
4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4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____李白《关山月》
4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岑参《逢入京使》
4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杜甫《春望》
46、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
4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
48、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____李商隐《端居》
49、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____王勃《山中》
送别之情的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别之情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衡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赠别》
作者: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一人垂泪到天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3、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4、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6、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7、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8、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1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1、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1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1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诗人王维(701-761),多才多艺,诗词、音乐、绘画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一首《渭城曲》,搅动了不知多少古今中外送别人的离情别绪。诗说:
垂柳依依
此词一出,竟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流行歌曲,红极一时,久唱不衰。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许多诗人纷纷评论称赞。刘禹锡赞说:“间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与歌者》)。白居易赞说:“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对酒》),可见影响之深广。
后来,人们更把《阳关三叠》当作送别的代用词了。每当人们坐在柳树下把酒送别时,歌伎们便弹起琴弦,演唱起来:
据说,这就是有名的《阳关三叠》。可以想象在话别的酒筵上,演唱这样的乐曲,此情此景会使人受到多么强烈的、离情别绪的情感冲击。
唐朝的教坊还以《杨柳枝》作曲牌名,诗人则多以此题咏柳,创作七言绝句。刘禹锡的《杨柳枝词九首》中,就有一首:
由于官乐的倡导,诗人的吟诵,卖唱人的演唱,于是离愁别绪就和杨柳结下了不解之缘。苏东坡也有诗评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那么,是谁把别离与杨柳枝联系了起来呢?是古人。
我们可以从两千年前的诗里找到答案。在《诗经》的《小雅· 采薇》中,就有这样 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到了汉代以后,“折柳送别”已经成为民间*俗,成为了人们别离亲友的一种符号了。
那么,古人又为什么单单选择杨柳表示 别离呢?
这首先是杨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使然。长亭驿道、关隘渡津、村边道旁,随处可见,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清褚人获《坚瓠广集》说:“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为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就是说,是对那些离乡人的祝愿,祝福他们杨柳那样随遇而安,走到哪里,活到哪里;落地生根,青春常在。
其次,是与汉语特有的修饰方式谐音有关。“柳”与“留”谐音,送行人把柳枝亲手送给离乡者时,就有留客的意思,也是珍重情谊,依依惜别,谊存绵长的象征。正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所说:“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其实,折柳赠柳不在“柳”,而是一种感情寄托而已。心理学家认为,人在观赏事物时,观赏者把自己的生命情趣移注给观赏对象,把自己的感情都移进去了,成为“物我同一”的境界了,这正是审美的“移情作用 ”。这种移情作用,把杨柳落花本无感情之物,也带上感情了,便使人产生了离愁别绪 惆怅之感。
人的心理不同,观物所寄寓的情感也就不同。诗人杜牧诗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是他旅途中心情愉悦的表达;《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在送别张生赴京赶考面临生离死别时的感受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而《 红楼梦》里,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因为受到风刀霜剑的夹击,观花的感受更是不同:她则抒发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的悲哀叹息。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为解释人们为何触景生情提供了一把钥匙,值得有心人研究思考。
渡荆门送别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渡荆门送别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
蜀地的崇山峻岭,随着开阔的江汉*原的出现而消失,长江浩浩荡荡的在原野上奔涌向东。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看来此论未免欠妥。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送别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别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代: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译文
寒夜的敲更声接续着这漫漫长夜,清凉的夜晚像秋天那般澄澈。
离别时难以割舍,拿什么赠送给你呢?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冰一样真心。
赏析
这首诗把离情表现得高洁纯真,不似前人作品般悲切哀伤,此种手法少见于初唐诗歌。前两句是写长长的秋夜寒冷,渲染离别时难舍的气氛。后两句用“玉壶冰”表明心情,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真正友谊。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并不是说君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看得比水还要淡,而是说:君子之间的友谊应该像清澈见底的水一样纯洁。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纯洁的友谊。
诗的前二句运用了倒装句法,先说“夜永"、“更寒”,然后再倒转回去说:在秋高气爽的秋日黄昏,他和一位朋友已经促膝话别。这种章法的运用,改变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式,强调了“更寒”、“夜永”,突出了两位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心情。收到了化*铺直叙为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秋澄”、“夜永”巾的“澄”、“永”,不只是点明节序的特征与时间,而且也映带出朋友之间的真诚相见与友谊长存;“凉夕”,“寒更”中的“凉”、“寒”也同样是不只说明环境的“凉”、“寒”,而且显示出一对朋友在临别之际心绪不佳。倒装、侧重、心与境谐等艺术手法被诗人揉合在两句诗中,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既然两人的友谊是那样的深长,在离别之际用什么赠给对方就值得思考了。“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这出人意表的两句诗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真正友谊。诗人赠给对方的,不是客套式的祝愿,而是一颗冰清玉洁的心。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离心”比作“玉壶冰”。其命意同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不仅由于写进*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扩;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
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一个题目写的诗。
②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
③一岁:一年。枯:枯萎,枯死。荣:生长,茂盛。
④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⑤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⑥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⑦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名句赏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自古以来,友情就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情感。它不像亲情与生俱来,也不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但却温暖了我们的人生,陪伴了漫长的旅途。相逢是一种缘份,而离别更是充满了依依不舍。相知相伴的朋友,此去一别,再次相见知是何时,怎不令人感怀?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唐·王昌龄《送别》
在春天的江水旁,含着忧伤,送别朋友。蕙兰和芳草氤氲在薄薄的雾气里。诗人喝醉了酒,也不能再说出什么送别之语,乡野山川,到处是细雨纷纷落。不是醉了,是难过得说不出话吧!不想说再见,霏霏春雨将忧愁染得更浓了啊。
春天时风光优美,柳丝如带,柳,因与“留”谐音,也成了送别之时的慰藉。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王之涣《送别》
暖暖东风中,杨树柳树发芽,生长,青绿喜人地伫立在御河两旁。最*被攀折得挺厉害,可能是离别之人太多了吧。在春天离别,怎么少得了折柳相赠呢?离别,也就有了诗情画意。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可是心头的不舍和牵挂,又怎么放得下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清晨落着细雨,洗尽了尘埃,空气分外清新,被青青柳树所掩映的旅馆,也似乎染上了几分青绿。老朋友吧,再喝完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这样的老朋友了。诗人的语气里透出淡淡伤感,像飘飘不止的春雨。
虽说春日柳色正新,自唐以来,折柳之风更是流行,但折柳只是形式,一颗真诚热烈的心才最可贵。好友之间,并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形式。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唐·贯休《春送僧》
诗人在春天送别一位僧人,杜鹃阵阵啼叫,繁花处处开,冒着雨将好友送到江边。他没有如流行的那样折一枝柳枝表示心意,因为他对友人的情感,就如松柏一般坚定,又何须落入俗套呢?
友情之深,还未分别,却往往已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见,计算着重逢的日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在山里送走了朋友,傍晚时分诗人关上了柴门。他陷入了惆怅之中,却又隐隐生起希望,春草年年都会发芽,变绿,朋友明年还回不回来呢?
在最美的春天,送别友人,望穿双眼,只因为心头有太多的舍不得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西边,好朋友向我辞行,在轻烟弥漫,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朋友所乘的船渐渐地消失在了碧蓝的天空下,只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可是,还想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恨不得能追随着他直到目的地啊。
不想离别,却总免不了离别,不想春天去得这么早,可时光偏偏轻悄悄啊。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江水就像是美人的眼波流转,青山就像是美人的秀眉轻蹙。请问朋友这是要去哪里城,是在山水之间啊。诗人觉得很无奈,刚刚才送走了春天,如今又要告别朋友。他提醒对方,如果你到了浙东,还能赶得上江南的春天,可千万要把春色留住啊!
四季之中,景色不同,但离别之情,总是类似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的六月,风光更与其他时候不同。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荷叶,将碧色蔓延到了天边,在阳光下亭亭玉立的荷花更加绚烂红艳。如此鲜明的夏日风景,怎能不让人心动?景美,情浓,没有一字写离别,可是却令人动容。
离别未必是有声的,牵肠挂肚,千言万语是真情,默默相送,淡然自在也是真情。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远。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苍苍茫茫的竹林寺,响起了悠悠的晚钟。朋友带着斗笠,在夕阳下行走,向青山归去,背影渐渐地远了。诗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夕照,背影,青山,以及响起的钟声,都是温暖的,亲切的,他忘记了哀愁,却有一股禅意生出。
比起离别,更让人忧心的是,潦倒的境遇,生活不易,更哪堪离别!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唐·刘长卿《重送斐郎中贬吉州》
人生区区数十载,却要学会面对无数次的离别。也许只是认识数天,又或许是认识了数年,可能终究都会因为一些事而分道扬镳,再也不相见。在送别时,不管是对于任何一方,都会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总要坚强着说再见。在古时候的人们送别时,常常会将自己的情绪寄托在诗句当中,下面说说网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描写送别的诗句,形容送别的古诗词,希望你能喜欢。
1.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2.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3.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7.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8.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9.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1.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13.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14.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游》
15.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16.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0.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岑参《送崔子还京》
21.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22.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以上就是关于描写送别的诗句,离别也是我们成长必学的一门课,坚强面对离别才不会辜负我们的成长。
送别友人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送别友人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
2、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王昌龄《送郭司仓》
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作者:崔涂《春夕》
4、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作者:李白《久别离》
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作者: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作者: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7、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作者: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8、作个归期天已许。作者: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9、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作者: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1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作者: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11、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作者: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2、酒醒人静奈愁浓。作者: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作者: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作者: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5、明年应赋送君诗。作者: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6、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作者: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作者:黄景仁《别老母》
1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作者: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作者: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作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3、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2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8、别来不寄一行书。作者: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29、醉别西楼醒不记。作者: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0、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作者: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作者: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作者:苏轼《和董传留别》
33、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作者:韩翃《同题仙游观》
34、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作者: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5、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作者:李白《赤壁歌送别》
36、莫避春阴上马迟。作者: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7、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作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作者:李商隐《辛未七夕》
39、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作者:李白《赤壁歌送别》
40、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作者:严仁《鹧鸪天·惜别》
41、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作者: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42、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作者: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4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作者: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4、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作者: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45、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作者: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46、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作者: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47、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作者: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48、湘水上,女衣罗,白云堪卧君早归。作者: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49、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作者: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诗词中关于送别的古诗句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词中关于送别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4、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李白《久别离》
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7、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8、作个归期天已许。——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9、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10、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11、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2、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5、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6、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0、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3、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2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杂曲歌辞·别离曲》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送别》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赋得暮雨送李曹》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送别朋友时用的古诗词 送别朋友时的古诗 送别朋友的古诗词 送别朋友的诗词 送别朋友时用古诗句 送别特别好的朋友古诗词 初秋送别朋友的古诗词 送别朋友的诗句古诗词 当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的古诗词 适合送别朋友的古诗词 送别朋友的古诗词名句 送别朋友时想起的古诗 对朋友送别之情的古诗词 送别朋友想起的古诗词 送别逝去朋友的古诗词 送别好朋友的诗词 好的送别朋友的古诗 十句朋友送别有关的古诗词 朋友远去求学送别时的古诗 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的古诗 送别朋友的诗句 送别朋友有关的古诗 送别朋友用的古诗句 送别男朋友的古诗 送别朋友的古诗句 送别朋友的句子 送别朋友的说说 送别时的古诗词 送别朋友诗句的古诗 关于送别朋友诗的古诗
有关送别离别的古诗词名句鉴赏 古诗词送别祝福语 送别古诗词合集 李白《渡荆门送别》古诗词 写送别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送别的古诗词大全 送别友人的诗词 有关送别古代的诗词 描写送别朋友的古诗 送别朋友的诗句有哪些(送别友人最美好的诗词) 古诗长亭送别的诗句(长亭送别古诗词分享) 折柳送别的诗句(有关折柳送别的古诗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带拼音(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及诗意) 有关送别的古诗有哪些(送别友人最美好的诗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古诗词 关于描写送别的诗句,形容送别的古诗词 送别友人的诗词 诗词中关于送别的古诗句 关于送别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送别朋友的诗句 关于朋友的诗句古诗 送别之情的古诗词 写送别的古诗词 有关离别、送别、分别的古诗词 诗词中关于送别的古诗句 送别之情的古诗词 送别古诗词鉴赏 关于朋友的诗句古诗 送别朋友的诗句
关于少年奋进的古诗 带舂字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翠媛的古诗 古诗中的傍犯正格和偏格 古诗中带有迎春的 超有含义的古诗 古诗中带刺的植物 希望放假的古诗 与丝绸路沿线地名有关的古诗 含有志行高远的古诗 古诗三首望洞庭的诗 少女喜欢一个人的古诗 代表情人的古诗词 带走雨辰两字的古诗词 与植物相关的古诗是莲藕的古诗 写给文轩的古诗 形容风景妖娆的古诗 描写动物的古诗著名 行人面漂亮的古诗词 古诗中形容吃了千年灵芝的感觉 古诗中的女孩cp名字 带月一的古诗 美丽的广西古诗词 藏在游戏里的古诗词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思考 硬笔书法有关洛阳的古诗 诗词里带月的古诗 李白的古诗七律诗 秋日清晨雾蒙蒙的古诗 儿童牵马的古诗 古诗词对荔枝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