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渔翁古诗里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渔翁古诗里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渔翁古诗里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渔翁古诗里的名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李白
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其三】
孟郊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 【过彭泽】
钱珝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一十五】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二十八】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五十七】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十】
顾况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 【溪上】
霍总
舟中采莲女,两两催妆梳。 【采莲女】
宋
孔武仲
舟子趋程意,轩轩欲贯虹。 【宝应界中绝句三首 其三】
王十朋
舟行良不恶,日啖小鱼虾。 【食虾】
刀笠烧畲俗,舟航撇旋乡。 【十八坊诗 兴儒】
舟过嘉鱼县,买鱼人道无。 【过嘉鱼县】
风水雨俱逆,舟行何太稽。 【过老鼠岐 其二】
王令
弋者窥未知,舟来避还去。 【效退之青青水中蒲 其三】
王柏
舟行水上意,人立渡头心。 【题泽翁小卷 其九】
司马光
岫贴晴天阔,舟缘石岸深①。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四】
刘克庄
僧句多枯槁,舟公锦绣堆。 【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绝句 其五】
孙应时
舟人因记得,俗客未经来。 【石灶】
张耒
江上浪无限,舟中酒一樽。 【江上二首 其二】
李石
江海翱翔地,舟行岸自移。 【扇子诗 其一十三】
1. 《小舟》陆游
小舟无定处,随意泊江村。云气分山叠,沙汀蹙浪痕。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高咏渊明句,吾将起九原。
2. 《小舟泝马湖江》度正
横斜骤雨巾折角,屈曲小舟屋打头。石壁愈高天愈远,乱云深处羁縻州。
3. 《小舟》赵师秀
小舟随处去,幽意日相亲。野草胜荷叶,轻鸥似逸人。闲思此湖水,曾洗几京尘。甚欲营渔屋,空虚未有因。
4. 《与曾亨仲曹六二兄买小舟游西湖》苏泂
贪忙安得似偷闲,日日红尘倦往还。买得小舟真似叶,败荷丛底看孤山。
5. 《谢冯贯道惠小舟》冯时行
先生怜我欲归休,为我添钱买小舟。老去尚余州县业,见来便起江湖秋。有名如合称聱叟,无梦焉能卖直钩。他日相随鸥鸟外,短篷烟雨醉懵头。
有关船的诗句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5、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凄。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杜牧《初上船留寄》
古诗渔翁带拼音版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渔翁》以充满奇趣的景色表现出淡逸的情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渔翁带拼音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yú wēng
渔翁
liǔ zōng yuán
柳宗元
yú wēng yè bàng xī yán sù , xiǎo jí qīng xiāng rán chǔ zhú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yān xiāo rì chū bù jiàn rén , èi nǎi yī shēng shān shuǐ lǜ 。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huí kàn tiān jì xià zhōng liú , yán shàng wú xīn yún xiāng zhú 。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古诗渔翁柳宗元翻译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12 古诗渔翁柳宗元带拼音版,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一起学*一下古诗渔翁柳宗元带拼音版,古诗渔翁柳宗元翻译,古诗渔翁柳宗元阅读答案吧! 3 古诗渔翁柳宗元阅读答案
1.“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写法反常但颇有奇趣,请作简要赏析。
2.“清湘”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 。
3.对本诗解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到晨雾消散旭日初升,渔翁也没见着一个人,表明其孤单之至。
B.日出以后,渔翁回首骋目,渔船已入中流,诗境极其悠闲恬淡。
C.末句化用“云无心以出岫”,可知渔翁很享受这样的隐居生活。
D.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
阅读参考答案:
1.“反常”表现在“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山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色彩由黯而明,本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在诗中,随着划破静空的'一下声响,就万象皆绿。这不符合生活真实。
“有奇趣”表现在:
⑴使耳中所闻之声与目中所见之景发生了奇特的依存关系;
⑵“欸乃一声”使得“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
⑶声响的骤起,不仅使“绿”字有动态,而且给人顷刻变绿的疾速感,令人更觉神奇;
⑷于“山水绿”中闻“欸乃一声”,感觉特别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绿得更可爱了;
⑸声音和色彩结合而成的境界,清寥而又有几分神秘;
⑹以声衬静,于悠闲恬静的诗境中传达出作者孤寂落寞的心境;
⑺把慢写快,传达出作者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2. 清澈的湘江水
3.D
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韵译】: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评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简析】:
这首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色彩和动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借山水以写幽怀。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读,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格美相互映照,会更容易看清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孤清高洁的情怀,而他笔下的山水人物都打上了诗人这种审美情趣的印记。柳宗元在青山绿水间为什么特别注目于渔翁的形象?他是否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屈原被放逐到潇湘之间,在江畔与渔父对话的情景?是否屈原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的悲剧形象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以柳宗元的谦卑自放的性格,决不会自比为先贤屈原,但我们从渔翁的生活情趣中隐约看见了诗人的影子。这位渔翁的居处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饮的是“清莹秀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的竹子都是浸过娥皇女英之泪的班竹。何等高洁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情趣!这个渔翁不象是一位高人逸士吗?时间由“夜”而“晓”,画面由幽暗转为明丽,再加上“清湘”、“楚竹”的轻灵诗笔点染,更令读者悠然而神往。“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凝眸远望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正准备一睹仙颜,那歌声却又飘然远去,消溶于满目绿色之中了。人呢?终于可望而不可及——这望也只不过是想望,原来前面的“夜宿”、“晓汲”云云,都是打听来的关于这位高人的传说而已。然而多么奇妙,隐约却又真切,“欸乃一声山水绿”,当你从想望中醒来,再看眼前景色时,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恰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叹为“奇趣”,这实在是一种飘逸超然得带点神秘味道的审美境界。寻访而不得见,你也许有点儿怅惘,只好泛舟而下。然而当你驻舟中流,回望渔翁居住的山巅时,“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简直就是一位仙翁,居处如在天际,缥缈虚无,超然于尘世之上。你看,“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所向往的“云无心以出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悠然境界又在这儿的“岩上”出现了。
应该说,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个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其背后还浮动着屈原和陶渊明的影子。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韵译】: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评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简析】:
这首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色彩和动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借山水以写幽怀。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读,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格美相互映照,会更容易看清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孤清高洁的情怀,而他笔下的山水人物都打上了诗人这种审美情趣的印记。柳宗元在青山绿水间为什么特别注目于渔翁的形象?他是否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屈原被放逐到潇湘之间,在江畔与渔父对话的情景?是否屈原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的悲剧形象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以柳宗元的谦卑自放的性格,决不会自比为先贤屈原,但我们从渔翁的生活情趣中隐约看见了诗人的影子。这位渔翁的居处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饮的是“清莹秀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的竹子都是浸过娥皇女英之泪的班竹。何等高洁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情趣!这个渔翁不象是一位高人逸士吗?时间由“夜”而“晓”,画面由幽暗转为明丽,再加上“清湘”、“楚竹”的轻灵诗笔点染,更令读者悠然而神往。“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凝眸远望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正准备一睹仙颜,那歌声却又飘然远去,消溶于满目绿色之中了。人呢?终于可望而不可及——这望也只不过是想望,原来前面的“夜宿”、“晓汲”云云,都是打听来的关于这位高人的传说而已。然而多么奇妙,隐约却又真切,“欸乃一声山水绿”,当你从想望中醒来,再看眼前景色时,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恰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叹为“奇趣”,这实在是一种飘逸超然得带点神秘味道的审美境界。寻访而不得见,你也许有点儿怅惘,只好泛舟而下。然而当你驻舟中流,回望渔翁居住的山巅时,“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简直就是一位仙翁,居处如在天际,缥缈虚无,超然于尘世之上。你看,“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所向往的“云无心以出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悠然境界又在这儿的“岩上”出现了。
应该说,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个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其背后还浮动着屈原和陶渊明的影子。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三尽鲤鱼飞上天,渔翁醉卧不能举。——舒岳祥《一蓑》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张养浩《中吕·朝天曲》
蓑笠渔翁耐冷的别,独钓寒江暮雪。——乔吉《沉醉东风·题扇头隐括古诗》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杜甫《秋兴八首》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荷笠渔翁古,穿篱守犬狞。——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渔翁却萧散,吹笛过前洲。——释文珦《和人晚秋客思》
应嫌白鹭无仙骨,长伴渔翁宿苇洲。——郑谷《鹤》
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齐己《湘中感怀》
白首渔翁空感慨,当时饯空半皋夔。——刘克庄《耄志十首·京华汩没易忘归》
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刘禹锡《有獭吟》
闲寻渭曲渔翁引,醉上莲峰道士扶。——吕洞宾《七言》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章碣《变体诗(蔡宽夫《诗话》:碣诗*侧各一韵,自号变体)》
不似渔翁易夷险,雨蓑晴笠住忘年。——赵蕃《晚登邬子亭用壁间韵四首·朝行忽尔逆风颠》
客来倚棹问渔翁,香山居士今何处。——白玉蟾《琵琶行》
生不见渭水渔翁发垂白,欲事纶竿死岩泽。——张宁《题钓鱼图勉许瑛》
争似渔翁扁舟独往最脱酒,七十二峰相对长青青。——释文珦《苕霅歌》
迁人到处唯求醉,闻说渔翁有酒赊。——司空曙《过长林湖西酒家》
欲学渔翁钓艇新,濯缨犹惜九衢尘。——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乐游非俗客,静望属渔翁。——释智圆《孤山诗二首·峭拔湖心起》
西风日吼天地昏,估客渔翁往来绝。——朱鹤龄《苦寒行》
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罗隐《西塞山》
渊明宁隐者,鲁望岂渔翁。——赵蕃《邢氏园池上作》
大船相聚惟歌舞,小舫渔翁采芡菱。——方回《留钱塘十二年》
劝君细认渔翁意,莫遣縆罗误稳栖。——韩偓《玩水禽》
花开只熨渔翁眼,可奈渔翁醉不知。——董嗣杲《蓼花》
《渔翁》全诗翻译赏析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两句是说,船入湘江中流,回望江上,水天相连;远看,仿佛渔船和岩上的云彩在互相追逐。意境别致,构思巧妙,“云相逐”三字用得精妙。苏轼赞这首诗:“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就在这“奇趣”二字。
出自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⑴傍:靠*。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参考译文
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
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赏析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渔翁柳宗元的诗词阅读答案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渔翁柳宗元的诗词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①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②欸乃:摇橹声。
(1)“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一句的句意。(2分)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由整理,仅供参考:
10、(1)拟人手法云无心以出岫
(2)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世外,志趣高洁,又略显孤寂的情怀。(2分)诗中用“汲清湘”、“燃楚竹”来描写渔翁打水生火的日常生活,借渔翁自况,表现了诗人志趣的高洁。“欸乃一声山水绿”,通过视觉听觉写出了青山绿水之可爱,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境界,巧妙表现出诗人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的特点。最后两句,“回望天际”见白云相逐,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又略带孤寂的感情。(4分)
14、“清湘”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15、对本诗解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到晨雾消散旭日初升,渔翁也没见着一个人,表明其孤单之至。
B、日出以后,渔翁回首骋目,渔船已入中流,诗境极其悠闲恬淡。
C、末句化用“云无心以出岫”,可知渔翁很享受这样的隐居生活。
D、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
16、“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写法反常但颇有奇趣,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4、(1分)清澈的湘江水
15、(3分)D
16、(4分)“反常”表现在“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山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色彩由黯而明,本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在诗中,随着划破静空的一下声响,就万象皆绿。这不符合生活真实。(写出其中一点,意*即可。得2分。)
“有奇趣”表现在:⑴使耳中所闻之声与目中所见之景发生了奇特的依存关系;⑵“欸乃一声”使得“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⑶声响的骤起,不仅使“绿”字有动态,而且给人顷刻变绿的疾速感,令人更觉神奇;⑷于“山水绿”中闻“欸乃一声”,感觉特别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绿得更可爱了;⑸声音和色彩结合而成的境界,清寥而又有几分神秘;⑹以声衬静,于悠闲恬静的诗境中传达出作者孤寂落寞的心境;⑺把慢写快,传达出作者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柳宗元唐诗《渔翁》诗意赏析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宗元唐诗《渔翁》诗意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
⑴傍:靠*。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鉴赏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伴随着渔翁的活动,诗人的笔触又自然而然地延及西岩、清湘、楚竹,西岩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曾极言探得西山的欢悦,并描述了西山的高峻:居于西山之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而流经山下的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湘中记》,见《太*御览》卷六十五)。诗中的“清”字正显示了湘水的这一特点。再加以永州一带(今湖南零陵等地)盛产湘竹,于是,山、水、竹这些仿佛不经意地出现在诗句中的零星物象,却分明在读者脑海中构成了清新而完整的画面: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高山、流水、湘竹……司空图在《诗品》中有言:“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正可概括此诗首二句的艺术表现特点。这两句既设制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述,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若从内容上给予整理,这两句描写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是渔翁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然而,诗人没有遵循这样的生活逻辑来组织诗句,却从自我感受出发,交错展现两种景象,更清晰地表现了发生于自然界的微妙变异。前一句中“烟销日出”和“不见人”,一是清晨常见之景,一是不知渔船何时悄然离去的突发意识,两者本无必然的联系,但如今同集一句,却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力:仿佛在日出的一刹那,天色暗而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而显豁,这才使人猛然发觉渔船已无踪影。“不见人”这一骤生的感受成为一个标志,划开了日出前后的界限,真实生活中的日出过程得到艺术的强化,以一种夸张的节奏出现在读者眼前。紧接着的“欸乃一声”和“山水绿”更使耳中所闻之声与目中所见之景发生了奇特的依存关系。清晨,山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色彩由黯而明,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在诗中,随着划破静空的一下声响,万象皆绿,这一“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这不禁使人想起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借春风的飘拂赋“绿”字以动态,而柳宗元则借声响的骤起,不仅赋之以动态,而且赋以顷刻转换的疾速感,生动地显现了日出的景象,令人更觉神奇。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莱辛在指出诗与画的区别时曾说:“一切物体不仅在空间中存在,而且也在时间中存在。物体也持续,在它的持续期内的每一顷刻都可以现出不同的样子,并且和其它事物发生不同的关系。……诗在它的持续性的摹仿里,也只能运用物体的某一个属性,而所选择的就应该是,从诗要运用它那个观点去看,能够引起该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的那个属性。”(《拉奥孔》)柳宗元没有静止地去表现日出的壮丽辉煌,或去描摹日出后的光明世界,他正是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特长,抓住最有活力,最富生气的日出瞬间,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表现得比真实更为美好,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苏东坡论此诗道:“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冷斋诗话》)这是恰如其分的评语。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此时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对这一结尾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因而还引起一场争论,一时间,宋严羽、刘辰翁,明胡应麟、王世贞,清王士禛、沈德潜等人各呈己见,众说纷纭,但是他们的争论都局限在艺术趣味上,却没有深入体会柳宗元作此诗的处境和心情。柳宗元在诗文中,曾多次言及他被贬后沉重压抑的心绪,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他写道:“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理想抱负和冷酷的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他“但当把锄荷锸,决溪泉为圃以给茹,其隟则浚沟池,艺树木,行歌坐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适。”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表露得更明白:“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可见他并非以一颗*静恬淡的心徜徉于山水之间,而是强求宽解,以图寻得慰藉。但是,正如他在《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中所叹的那样:“谪弃非隐沧,登陟非远郊”,事实上,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有时候,他因一山一水的遭遇而想及自己的不幸,于是不胜怅惘感慨,有时候他在登陟跋涉中意有所感,情不自禁地显露出不*和抗争,正因为如此,他更强烈地希求摆脱这种精神的压抑。所以,与其说《渔翁》以充满奇趣的景色表现出淡逸的情调,不如说更袒露了隐于其后的一颗火热不安的心。这是热烈的向往,是急切的追求,诗中显示的自由安适的生活情趣对于处在禁锢状态的诗人来说,实在是太珍贵太美好了。于是,在写下日出奇句之后,诗人不欲甘休,以更显露地一吐自己的心愿为快,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的句子,宕开诗境,作了这样的收尾。只有真正体会柳宗元的现实处境,才能理解他结句的用心。诗人自始至终表现渔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仅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同样体现着他对自由人生的渴求。这也说明,要深入领会一篇作品的艺术风格,常常离不开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战国的谋士苏代游说赵惠文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鹬蚌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最终第三者渔翁“得而并禽(擒)之”。苏代说此寓言故事的本意虽为劝导赵惠文王停止与燕国的争斗火拼,以防第三者秦国坐收渔翁之利,但论及此寓言故事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则远远超出了苏代游说之初的本意。
对此则寓言故事做一番深究梳理,便会发现以下几点:
1,鹬和蚌属于严重对立的双方,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一方要吃掉另一方、*乎食物链式的完全不可调和之程度。因此,它们一见面便是争斗啄食,不存在握手言和的可能,更不可能出现合二为一组成联盟之现象。
2,如此严重对立,自然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的眼里便只有视作敌人的对方,不共戴天、势不两立也便是它们双方不约而同的唯一追求,故而“两者不可相舍”的僵持局面便会极易发生。
3,从结局来看,毫无疑问,“鹬蚌相争”是一种极其危险而又愚蠢的对立。那真的是鹬蚌双方本身蠢到家了吗?显然不是,从它们对话内容可知:它们不仅并不愚蠢,而且非常精明,鹬说的“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和蚌说的“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表明它们对双方的缺点调查清楚、了然于胸。
不过正所谓“机关算计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精明到了一定程度自当物极必反,惹来杀身之祸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鹬蚌相争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精明者的悲哀。
综上分析可知:“鹬蚌相争”之所以会让渔翁得利,是因为争斗的双方对立极其严重,矛盾无法调和,且双方目光唯一聚焦着对方,绞尽脑汁只想着灭掉另一方。这种无脑的对立最终铸就了第三者渔翁的轻松获利。仔细对照便会发现,这与中国古代一项事物极其相似,这便是广泛存在于历代王朝中的权力斗争。
中国古代权力斗争广泛存在,且无时无刻不发生着
作为集权帝国属性的中国古代,毫无疑问,权力这一物品变得诱人却又不可分享。因此,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传承历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为了谋夺权力的激烈斗争,大到争夺君权,小到争夺相权。
而他们争夺的目标又何尝不似鹬蚌相争的那样不共戴天,如秦末的楚汉之争,项羽、刘邦这对当初身处同一战壕、约为兄弟的盟友,在灭秦大业完成之后,激烈的相争场面便迫不及待、轰轰烈烈上演了。为了谋夺统治中原大地的最高权力,这场争斗的最终目标便毫无悬念走向了一个极端:一方吃掉另一方。历经四年多的争斗,最终的结局果然是一方吃掉了另一方——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胜利并建立了西汉*。
到了封建社会传承尾声的清朝,同样一方吃掉另一方之食物链式的争斗也在激情上演着。当咸丰皇帝病死于承德之后,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和慈禧太后便开始了争夺权力的激烈争斗,毫无疑问,这也是朝着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食物链方向发展,最终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问斩于菜市口才给这场权力争斗画上了句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给古代帝王的启示
既然权力争斗无处不在,那就说明作为坐拥幅员辽阔帝国领土、名义上手握帝国最高统治权的封建帝王,其手中的权力并不是恒定不变化的,因为即使他法理上享有最高统治权,但仍然不断会有人与之相争,而来得最直接的莫过于君权和相权的争斗。
秦始皇称帝建秦朝后,便确立了宰相官制,其上辅皇帝,下统百官,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位高权重之人,堪称第二个皇帝。此二人必然为了诱人的权力“分外眼红”地争斗,因此有了宰相后,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便没有停歇过。
此时作为执掌最高权力的帝国最高统治者自然最为关心的是:他如何保证最高权力牢牢掌控于手中?很显然,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启示,作为法理上帝国最高权势之人,为了保证自己最高权力不被侵害,便琢磨起了当渔翁的念头。同时为了确保“鹬蚌”双方足够对立、争斗足够激烈,历代王朝的帝王在大力提拔忠臣的同时,往往也适时提拔了一些“奸臣小人”,这也便是历代王朝,哪怕是英明之主执政时期,朝堂上保持着忠奸并立局面的原因。
如英明天子汉武帝,除了提拔才能显赫的霍光以外,还重用了上官桀这类溜须拍马之辈,并在病重之际将此二人同设为幼主汉昭帝的辅政之臣。虽然初期二人尚能相安无事,并且联姻结为亲家,共同处理政务,但显然连马都养不好,靠着哭泣上位的上官桀与政绩卓著的霍光本就不属一类人。这种骨子里的志不同道不合最终导致了二人的决裂敌视。由于儿子上官安受罚、鄂邑长公主男宠丁外人求官失败等事件,上官桀便愤然敌对于霍光,二人遂成势如水火的“鹬蚌”双方。
另一值得提及的便是造就了“永乐盛世”的明成祖朱棣。开国皇帝朱元璋慑于丞相胡惟庸的不轨之心,一怒之下废除了存在了两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政统领百官。不过考虑到政务繁冗庞杂,明成祖朱棣建立了内阁制度,让内阁中的大学士参与政务,决策国家大事。
虽然这些内阁大学士品级不高,但位置非常重要,天长日久容易产生新的专权。为了防止内阁权力过分集中威胁皇权,朱棣便大力提拔了另一批人予以抗衡,这便是对明朝后世政局发展影响深远的宦官集团。
仔细对比这两个集团,一方是熟读圣贤之书、自命清高的读书人,另一方则是目不识丁(宣宗开始可以读书)、本为宫内杂役身份的宦官,虽然宦官身份地位水涨船高,成为了太监,但从人生阅历和思想修养方面来看,这两拨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志同道合。
因此内阁大学士始终耻于与这群“身心俱残”的宦官为伍(也有个别例外,如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宝,就结成联盟、亲密合作),这也导致了明朝的朝堂之上,宦官与内阁之间的争斗始终未有停歇,而且到了后期更是转变成了血腥屠杀,《五人墓碑记》便是这种严重对立之下的血腥写照。
虽然二者的对立导致了明朝朝政的腐败,加快了明朝灭亡的步伐,但却收获了朱棣设立之初的预期效果:明朝皇帝大体上做成了一个轻松获利的渔翁,事实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明朝再怎么乱,明朝皇帝再怎么奇葩贪玩,帝国最高权柄始终牢牢控制在皇帝手里。
“鹬蚌相争”条件苛刻,帝王要做“渔翁”实则没那么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鹬蚌相争”真的好实现吗?再回过头来审视这个寓言故事可知:要形成如此激烈乃至“二者不可相舍”的僵化争斗局面,条件还是很苛刻的。除了前述的拥有严重对立的双方,还必须使得争斗的双方达到势均力敌的绝对*衡状态,双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却又不能,如此它们的目光才会完全集中在对方身上,也才会给第三者渔翁带来可乘之机。
试想假如鹬最终胜出,不仅会吃了蚌肉恢复体力而且还会展翅飞走,渔翁又将奈若何?假如蚌最终胜出,关死了鹬,必然会退回到水里恢复体力,渔翁又将奈若何?此种场景,对于捕猎者渔翁而言,为了生擒鹬蚌中的任何一方,必将花费大量的精力,而鹬蚌双方经此一战,也必将目光从对方身上收回,警觉捕猎者渔翁并与之对抗,而且由于有了成功经验,其与捕猎者渔翁之间的对抗必然较之于前更具胜算的筹码,这无疑加剧了帝王掌控帝国统治权的难度。
纵然历史上的英明天子是耍弄权谋的高手,但也难于完美驾驭这些“鹬蚌”,使其相争达到“二者不可相争”的完美局面,最终结局往往就是一方占据上风“吃”掉了另一方,如汉武帝临终前为汉昭帝准备的托孤大臣,虽“志不同道不合”的霍光和上官桀形成了完美对立,并且誓与霍光不共戴天的上官桀先发制人,于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联合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谋害霍光,但事败被杀,全族被诛。
汉武帝设想的忠奸并立局面被打破,使得后代皇帝不仅没能做个“得而并禽(擒)之”的渔翁,反倒大幅提升了最后胜出的霍光的从政能力,使其大权独揽,权势大到可以对皇帝行废立之事,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明成祖朱棣虽然通过成立内阁和提拔宦官这两波完全不属于一路之人的方式实现了权力斗争的*衡,如前所述,从皇权稳固的角度而言无疑是成功的,但仔细辩之便会发现:这着实有些“得不偿失”。由于无法做到两派集团势力的绝对*衡,并且由于皇帝本人的有意偏袒,纵观整个明朝,太监往往在争斗中胜出,并形成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如英宗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和熹宗时的魏忠贤。
他们大行贪污干政之事,刘瑾给武宗安排了众多游乐项目,将其培养成了“豹房”皇帝;魏忠贤则充分利用熹宗的做木匠活兴趣,将其培养成了“木匠”皇帝,“大功告成”而又心怀鬼胎的此二人遂将国家最高决策权置于自己手中,这无疑也极大侵蚀了皇权,最终刘瑾富可敌国,魏忠贤成了“九千岁”便也是意料之中之事。如此进一步加剧了明朝朝政的腐败,使得这个*民心大失,最终不可避免走向了覆亡之路。
忆友古诗名句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2、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做两家春。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8、*朱者赤,*墨者黑。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11、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12、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13、人生乐在相知心。
1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17、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18、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19、朋友,以义合者。
20、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21、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22、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
23、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24、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
25、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26、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27、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28、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29、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30、以文常会友,唯德自称邻。
31、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
3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33、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34、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35、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36、布衣之交不可忘。
3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3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39、患难识朋友。
40、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41、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42、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
43、于患难风豪杰。
44、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45、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46、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47、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
48、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49、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50、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渔翁名句 渔翁古诗里的名句 渔翁的诗句 渔翁翁的古诗 渔翁的古诗画 渔翁古诗的ppt 写渔翁的诗句 古诗渔翁的诗意 带有渔翁的古诗 渔翁醉酒的古诗 有关渔翁的诗句 描写渔翁的诗句 渔翁带拼音的古诗 带拼音的渔翁古诗 关于渔翁渔船的古诗 古诗300首中的渔翁 渔翁的古诗插图 古诗渔翁的作者是 关于老渔翁的古诗 渔翁打鱼的诗句 渔翁子古诗的诗意 《渔翁》的古诗带拼音 柳宗元渔翁的古诗 渔翁在古诗中的意象 渔翁雪道路的古诗 有关渔翁的古诗大全 渔翁裸签少人破的古诗 渔翁形象的三首古诗 渔翁这首古诗的妙处 古诗中带有渔翁的诗句
古诗名句 名古诗名句 用渔翁得利造句,用渔翁得利写一句话 关于小舟渔翁的古诗 求渔翁得利的上一句啊 古诗名句大全 渔翁柳宗元的诗词阅读答案 《渔翁》全诗赏析 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 柳宗元唐诗《渔翁》诗意赏析 古诗渔翁带拼音版 渔翁柳宗元阅读答案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 诗名含有渔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渔字的诗词 诗名含有翁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翁字的诗词 含有渔字的古诗词 带渔字的诗词名句 关于渔翁的诗句 《渔翁》赏析 古诗名句 渔翁得利的上一句是什么(两霸相争渔翁得利) 柳宗元:渔翁 用渔翁得利造句,用渔翁得利写一句话 渔翁古诗带拼音版解析132句 柳宗元的诗,《渔翁》诗歌鉴赏 关于写渔翁的诗词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 忆友古诗名句 写雪的古诗名句 《渔翁》全诗翻译赏析 渔翁 柳宗元阅读答案
流掉孩子后的心情说说 挖机司机伤感说说 关于生病疼痛的说说 强者说说 有关讨厌一个人的说说 关于欧文的说说 被诽谤的说说 说说配图心情不好的图 心里不踏实的说说 做人的原则和底线说说 满足自己的味蕾的说说 关于晚上的心情说说 不在意的说说 准备删人的说说 照片书的说说 工作难过的说说 随缘遇见的说说 老人之间的爱的说说 相爱很难的说说 掀起刘海做女王说说 当到了一定年龄的说说 俩人在一起的说说 生日说说18岁 怀念同学的说说 周末好天气说说 表达女汉子的说说 因为有你我就满足说说 爱情说说2017最新版的 关于5月20日的说说图片 关于许愿树下的说说 喜欢得不到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