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一字的写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一字的写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一字的写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一字的写法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书法的古诗句
古人的娱乐的.方式比较少,而其中书法作为古人们陶冶性情的好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书法的诗句。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 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
策须仰策而收。
侧不得*其笔。
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飞鸿戏海逑劲藏,舞鹤游天灵韵扬。佳作流芳传后世,携手羲之称钟王。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入木三分盖山河,柳颜二公奈若何。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鉄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群龙墨海翻飞浪,羡煞雏鸭翼欲张。
郑板桥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郑板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王文治《论书绝句》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杜甫《饮中八仙歌》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古诗答题方法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答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古诗答题方法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答题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这句诗是比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一样白,诗人用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作者描写了人隔两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互相相思之意。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仇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仇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仇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中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9.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1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1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关于书法的古诗句
古人的娱乐的方式比较少,而其中书法作为古人们陶冶性情的好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书法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一)
蒋士铨
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
板桥写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二)
郑板桥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三)
郑板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四)
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五)
王文治《论书绝句》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六)
杜甫《饮中八仙歌》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七)
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八)
李焕《赠零陵僧》
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
(九)
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古人的娱乐的方式比较少,而其中书法作为古人们陶冶性情的好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书法的诗句。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 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 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
今闻东楚人,结网为书圃。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 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
策须仰策而收。
侧不得*其笔。
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飞鸿戏海逑劲藏,舞鹤游天灵韵扬。佳作流芳传后世,携手羲之称钟王。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入木三分盖山河,柳颜二公奈若何。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鉄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群龙墨海翻飞浪,羡煞雏鸭翼欲张。
郑板桥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郑板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王文治《论书绝句》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杜甫《饮中八仙歌》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李焕《赠零陵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
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
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修业勤为贵;成文意必高。
爱画人骨髓;吐词合风骚。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齐白石)
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
高松来好月;野竹上清霄。
座对贤人酒;山藏太史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阅古宗文举;临风怀谢公。
酒香留客住;诗好带风吟。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浮沉休感慨;方正自栽培。
涧松寒转直;碧海阔逾澄。
朗抱开晓月;高文激颓波。
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
读书难字过;回首白云间。
谁知大隐者;乃是不羁人。
谁将佳句并;真与古人齐。
能除一切苦;照见五蕴空。
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 …
虚和实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它的影响下,美学领域的虚实理论得以形成。在我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中,虚实理论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中国的古典,特别是中国的古典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
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这样的评论很经典。仔细分析,文学中的虚实与其他作用于视觉听觉的艺术形式中的虚实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古典诗词中的虚实,与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虚实究竟有何不同?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之间又有何种关系?笔者想就这些问题作个肤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虚实与情景的关系
人们在分析艺术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的诗《黄鹤楼送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这是虚。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叙事寓理的写法。再如李忱的诗《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个人,决不可满足于现状,要志存高远,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言志,是虚。这实际上是我们*时所说的托物言志的写法。以上几例,作者把主观上的情、志、理依托于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从表达的内容看,是情和景的关系;从表现手法看,是虚和实的关系。
二、古典诗词中的虚与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艺术的关系
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八大山人画的一条生动的鱼,齐白石画的对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这都是运用了空白的手法,画面虽空灵却有韵味。艺术家通过画面上的物象启示观众,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想像,重现艺术的美好境界。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读者在鉴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通过想像补充画面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想像得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之为中的空白艺术。我国的古典诗歌,语言精练,言简意丰,有许多诗歌都运用了这种空白艺术,特别是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的诗更是如此。虚实结合,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
三、虚实与烘托手法的关系
诗人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有时正面描写景物的特征即可以传神,但当有的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他们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从而达到表现景物的目的。例如古人写女人美貌,常说羞花闭月、沉鱼落雁。虽然没有对其美貌作正面的描写,但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从而引起审美的体验。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又如《》,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感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再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用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实)来烘托自己与金陵朋友的深情厚谊(虚),在以上这些中,虚实是从景物隐显的角度而言的,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而烘托则是从景物主次、表意目的的角度而言的。再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这首诗通过景物来衬托感情的特点十分突出。“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秋日傍晚,茫茫的天际挂着无边的雨幕,远山传来的寺庙悠扬钟声,这种萧瑟苍凉黯淡的晚景烘托出诗人思念亲友的孤寂、凄怆之情。“独鸟下东南”则更反衬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哀愁。以上虚实结合的三种类型在诗词中的作用与虚实手法在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在古典诗词中这三种虚与实的关系与绘画、戏曲艺术形式中的虚与实的关系是相通的。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虚和实的关系在其中还常常有特殊的体现。
四、虚实与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
诗人用这种方法对具体景物作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国亡家破,妻离子散,一国之君,沦为囚徒,终身*,千古蒙羞,胸中怨恨,难以尽言。词人用一比喻,极言愁苦之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象地表达出来。又如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想像女子生活的情景:大概她是在桥上踏月,深院赏花,或者生活在有着雕花窗子的朱阁里面吧。“月桥花院”写室外环境幽美,“琐窗朱户”写居室富丽清雅。虽然这八个字写的是虚境,但璀璨绚烂,给人以恬适惬意的感觉。但接着以“只有春知处”,显出了词人的思念和落寞。晨花夜月,良辰美景更反衬出词人的凄凉寂寞。“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柳,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用带有夸张色彩的比喻,变无形为有形,写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伤和愁苦。“一川烟柳”、“满城风絮”及“梅子黄时雨”,极言闲愁之多,无法排遣。这种用比喻来抒情的写法,以实写虚,化无形为有形,比直抒胸臆更形象,所以更富感染力。
五、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已逝之景,或是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
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红颜也已迟暮。但这些都不是眼前的实景,所以是虚写。“只是”二字以惋惜的口吻传达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悔恨与怅惘。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这首词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的浓重的悲哀。这种通过写已逝之景,虚实结合表达感情的诗不少。特别是借古讽今的怀大多运用这种写法。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前四句叙说的是西晋王濬率大军征服东吴的情景,是虚写。诗人用东吴由兴盛走向衰亡的特例作为下边议论的基础。“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四句诗告诉人们:山河依旧,人事已改。
秉政者若不按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办事,失去民心这个最根本的东西,都会由兴盛走向衰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李唐王朝在“四海为家日”的表面繁荣所掩盖下的危机的深深忧虑:现今江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又有谁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又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上一页1234下一页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破吴,胜利而归的的往事。诗人极力渲染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王城故址上只剩下鹧鸪乱飞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作者塑造了三国时周瑜风流儒雅,才华出众,英俊伟岸的形象,再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时的场景,这是虚写。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歌颂,正包含了诗人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虚实结合,相反相成,在古今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有虚实之间相辅相成的。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来告诫当权者:如若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
六、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是虚。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弱柳扶晓风,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为面前与恋人分别的场景*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又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是作者设想将来团聚的时候能把自己今夜听着秋雨思念亲人的情景向妻子讲述,深切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再如《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两句是诗人设想他日与妻子相聚时的情景。劫波度尽,夫妻团聚,情到深处,泪流成行。这种未来团聚的喜悦(虚)正好反衬了分离的悲凉和伤痛。
七、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这种写法与前一种似同实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对方进行设想;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种设想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有人称之为对写法。如杜甫《月夜》的前四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像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而孩子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但感情却达到了双向交流的效果,所以感情更加深沉,因而更加动人,艺术感染力更强。常见的运用“对写法”的诗词还有高适的《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
诗人想像他们的重阳登高,遍插茱萸时,因少了出门在外的诗人不能欢聚而十分遗憾。《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之深夜还坐在一起念叨着自己。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危阑倚。”作者想像楼上的思妇,柔肠寸断,以泪洗面,凭高眺远,思念旅途中的自己(行人)。“*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行者不但想像到对方登高怀远,而且想像到对方的心一直追踪自己。这种遥想,极写了行人的离愁。这种写法,设想的对方不能是景,只能是人。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与前一种不一样。如贺铸《青玉案》“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表达出来的,只是单方面的思念、伤感和断肠之痛。而用对写法,则沟通了双方的感情,思念是双方的,这种思念有愁苦和感伤,也有温馨和慰藉。上一页1234下一页八、客观之景为实,梦境、仙境、誓愿为虚严格地说,设想未来之景和从对方的角度写的均是主观之景,这里为了阐释的方便,我们用“主观之景”来特指诗词中所描绘的梦境、仙境、誓愿等等。通过写梦境、仙境来抒发感情、表达理想的诗词,最有名的当数李白的《》:“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诗句写出了神仙世界的吉祥与美丽,反衬了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憎恶。又如的《渔家傲》:“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塑造了一位关心民瘼的温和的天帝形象,反衬了畏惧强敌,一路逃窜,置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宋高宗以及昏庸无能朝廷。“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虽才华出众,但她却无力挽大厦于既倒。她希望到仙境去过幸福美好的生活,从而反衬了现实世界的苦难和无望。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王弗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积思成梦,悲喜交加,这是虚写,接着写梦醒后的悲伤。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再如汉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乐府诗中,设想了“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种景象,而这些景象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是虚写,女主人公把这些作为“与君绝”的条件,更突出了誓死不“与君绝”的坚定信念,这种誓愿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海枯石烂不变心。这类诗中,最奇的要数刘过的《》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据《桯史》记载,当年辛弃疾邀请刘过共事,适逢他有事不能如期前往,因推迟行期而写这首词向稼轩致意。“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作者设想他冒着风雨横渡钱塘江奔赴绍兴,到后在稼轩招待他的宴*上大吃狂饮的情景,写出了他和辛弃疾均为当时的似项羽、樊哙一般的豪壮之士,又表达了向往之意。这既用典,也是虚写。更奇的在后边,词人把浙东之行被迫取消的原因归咎于几位文豪勒转了他的车驾。他们分别是与杭州颇有渊源的几位大诗人:白居易、苏东坡、林逋。此时,白居易过世已350余年,东坡、君复也均已作古。
词人把这些贤哲请到词中,化用他们描写杭州西湖的名句。想象奇特,浑然天成,掇拾珠玉,成此奇文。最后三句写实。词人把缓期的理由归结为杭州太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扯了他的后腿,给人以清新的审美愉悦。古典诗词中的虚实手法还可以从诗词的形式、诗词的声律等角度进行解读。但由于本文只是着眼于如何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中的虚实手法进行鉴赏,故不一一赘述。
[鉴赏古诗词中的虚与实的方法]
一字在古诗的用法 古诗一字的写法 弘一法师写的古诗 写一段古诗的方法 一首古诗的感受与看法 悯农其一古诗的写法 关于书法的一些古诗 无法重来的一生古诗 想法不一样的古诗 巧用借一法的古诗经典 写一首好古诗的方法 一步一步一步写古诗的书法字 用读写的方法写一首古诗 写一句比喻手法的古诗 酒与书法一起的古诗词 写法不拘一格的古诗 适合庆七一的书法古诗 像墨梅一样写法的古诗 用乘法写一首春天的古诗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写法 一首古诗的硬笔书法 无法在一起的爱情古诗 一秒钟背古诗的方法 形容无法在一起的古诗 古诗一般的表现手法 用夸张的手法造一个古诗 爱却无法在一起古诗句 一切都无法回去的古诗 和你都想法一样的古诗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古诗
爱国古诗句 书法作品 书法的古诗句 关于励志书法的诗句古诗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学*方法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古诗诵读几种方法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背记古诗的六种方法 记忆古诗的6种有效的方法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关于书法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含有法字的古诗词 带法字的诗词名句 关于书法的古诗句 形容书法的诗句(关于书法的古诗词句) 古诗词赏析大全(赏析古诗技巧及方法) 25秒背古诗的好方法(小学生背古诗诀窍) 古诗答题方法 古诗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 有关古诗欣赏四步法 励志古诗书法 励志古诗软体书法楷体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古诗答题方法 记忆古诗的6种有效的方法
今日反思的句子 形容祸福的句子 嫁给爱情的句子说说 想念的去世爸爸的句子 七夕微信素材句子 赞美玉渊潭樱花的句子 形容小朋友玩的很开心的句子 套路告白的句子 关于保护别人的句子 形容清晨太阳的句子 感恩的押韵句子 说负心汉的句子 句子好 赞美警察的简洁句子 两个人有缘无份的句子 描写带有比喻的句子 讨钱的幽默句子 极端惊悚黑暗系句子 适合刻在火机上的句子 要走了舍不得的句子是 日出或日落景色的句子 公子句子 祝朋友早安的句子 关于适得其反的句子 在一起时间长了的句子 宝贝旅游开心的句子 描写11月的优美句子 鹅的高傲的句子 被相信的人骗的句子 老公不关心我的句子 有关黄粱一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