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关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长娥和玉兔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长娥和玉兔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阅读全文]...
  • 玉兔对唐僧的台词

  • 台词
  • 玉兔的博客:亲们说,如果爱,请深爱。

    这一刻,我泪流满面。

    虽然我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过:“玉兔精,你一定要幸福哦

    ”可,他是风一样的男子,粉碎了我优雅的尊严,让我如烟花般寂寞……留下来好么

    唐长老,西天会有女妖替我爱你么

    女儿国国王的签名:长老姓唐,甜到忧伤。

    唐僧的短信:女王,我三藏,我们已到狮驼国,想你,吻你。

    勿回短信,徒弟在,不方便。

    八戒:猴哥儿,当初你就拿这戒指跟紫霞仙子求婚的

    你丫真逗

    半克拉钻都没有,换谁都不鸟你了

    当初嫦娥就这么臊我说:甭跟我说爱不爱,先看钻戒多大块

    唉,现在的仙女多现实啊,哎我告你,就这票仙女儿,你要拿一钻石板砖把她拍死,她都不带喊救命的.. 唐僧:阿弥陀佛,贫僧三藏,拜见观音菩萨。

    惊闻菩萨贵为佛祖钦点之导演,正为本次西天取经角色选人,贫僧是来试镜的。

    初次见面,贫僧先去洗澡,请菩萨稍后,贫僧今夜必效犬马之劳 唐僧:施主,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恳请在此借宿一晚……哎

    施主

    施主您开开门呐,施主

    唐僧:悟空混账

    不许动手

    那几位施主又不是妖怪,你怎可屡教不改,又妄自随意杀生

    ……哦

    他们是买地筑楼的商家

    阿弥陀佛……悟净,帮为师拿一下五佛冠;悟空,把金箍棒借为师一用

    不,八戒,把你钉耙给我

    你妈的…… 八戒:嘿嘿师傅

    这回啊,可是多亏了我老猪先找到洞口

    猴哥才能及时冲进去,把你从那女妖房中救出来,猴哥说在房门口都听到那女妖自以为得逞的尖笑了

    千钧一发,千钧一发啊……哎师傅,你唇边怎么有根卷卷的毛

    唐僧:悟空

    你丫这泼猴

    得亏你没妈没大爷,不然看为师怎么骂你

    我他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但凡女妖捉了我以后,等我信号,等我信号再来救

    你少嬉皮笑脸

    你看看为师,每次都被你的突然闯入惊成松软,再这般几次,为师……怕是再也没法普渡她们了,悲哉呀

    悟空爱徒,看着为师的眼泪起誓,下不为例,可好

    唐僧:八戒,悟空不在,你去化些斋饭来吧。

    悟净,你先去饮马。

    ……八戒,八戒,附耳过来。

    记住

    就去刚才我们路过的那户人家,对,就是一村妇带一小孩儿那家,打那一过为师就闻到香味了,在弄酱肘子,倍儿香

    去吧,反正就一对母子,不给就抢

    速去速回

    唐僧: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女施主,你的确是贫僧自东土出行至今所遇的,最美丽、最性感的女子,你看你这秀发,这玉手,这肌肤,这手感…… 沙僧:师傅

    大师兄说的对啊

    我们已身处地震频发之域,若是去那些学堂、医馆借宿,万一深夜坍塌了,那该如何是好

    我们还是去此地衙门借宿一晚吧。

    沙僧:大师兄

    别去

    你若是有个闪失,谁来保护师傅西行取经

[阅读全文]...
  • 关于玉兔的诗句

  •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满江红·美景良辰》

    中现、玉兔精详。谈正,处暑气变成霜。——王哲《满庭芳·七首满庭芳藏头字句不一,疑有误》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提住龟蛇归两手,山中玉兔化金鸦。——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若使赤蛇腾海北,自然玉兔走天西。——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金丹换骨不相欺》

    玉兔君家有,银罂客舍无。——李彭《封氏野老留饮看白兔是晚微雪》

    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白居易《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

    便路横穿玉兔门,夜宣狎客讌罇。——宋白《宫词·便路横穿玉兔门》

    曲江东岸金乌飞,西岸清光玉兔辉。——吕洞宾《谷神歌》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梅尧臣《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玉兔瓯中霜月色,照公问路广寒宫。——毛滂《送茶宋大监·玉兔瓯中霜月色》

    玉兔何年上月宫,夜间捣药特无踪。——王珪《宫词·玉兔何年上月宫》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李商隐《海上谣》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贾岛《赠智朗禅师》

    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难似莫相和。——贾岛《登田中丞高亭》

    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贾岛《病鹘吟》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李绅《赋月》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温庭筠《春愁曲》

    难留住,那金乌箭疾,玉兔梭飞。——张继《沁园春》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罗隐《中元夜看月》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罗隐《秋夕对月》

    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旧长安。——齐己《庚午岁十五夜对月》

    玉兔银蟾似多意,乍临棠树影裴回。——齐己《中秋十四日夜对月上南*主人》

    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齐己《寄黄晖处士》

    无人采顾傍玉兔,便取作腊下九天。——梅尧臣《李审言遗酒》

    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姚合《对月》

    出来看玉兔,又欲过银河。——施肩吾《笑卿卿词》

    手题金简非凡笔,道是天边玉兔毛。——施肩吾《仙女词》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徐夤《送王校书往清源》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鲍溶《庐山石镜》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秦观《茶臼》

    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不寄一行三改秋。——秦观《秋兴九首其六拟玉川子》

    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莫怪世人生白发,秋风桂老欲无枝。——陆游《月夕·我昔隐天台》

    御词仍许群臣和,愁杀山中玉兔毫。——徐铉《奉和御制棋二首·制法精微自帝尧》

    玉兔影孤,金茎露溢。——《大观秋分夕月四首·至阴之精》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

    玉兔轮中方是树,金鳌顶上别无山。——黄滔《和同年赵先辈观文》

    未种丹霄日,应虚玉兔宫。——张乔《试月中桂》

    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唐彦谦《叙别》

    何如岩窦守孤洁,却视玉兔飞云端。——葛立方《月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梅尧臣《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乃有桂树独扶疏,常娥玉兔了莫觅。——梅尧臣《读月石屏诗》

    玉兔简介

    玉兔,又名月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玉兔外观形象为长耳、圆眼、胖嘴 。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古诗《嫦娥》赏析

  • 古诗《嫦娥》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嫦娥》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品简介】

      《嫦娥》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嫦娥》一诗,极有特色。撇开那种朦胧多义的思想内涵不论,他提出了‘朝廷究竟应追求什么?’的大问题。我们追求的真幸福是什么?我们追求的真爱是什么?我们为人处事能光顾自己,内心安吗,处境安全吗?子曰:“放利而行,斯为祸《易》”。

      【原文】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嫦娥,训诂为‘藏我’。人生于大气压之中,生于社会之中,处处是压力,压力‘由人不由己’,谁也无法回避压力。一个有灵志的儒家弟子,都时刻牢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仰不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何必藏焉?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深:暗。

      4.长河:银河。

      5.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6.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7.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8.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诗作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背景,永远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政治生活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闹了将*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以令狐绹之力中进士 。 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 ,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 。其中政治诗感慨讽谕 ,颇有深度和广度。直接触及时政的诗很多,尤其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从农村残破 、民不聊生的景象 ,追溯唐朝200年的治乱盛衰,风格接*杜诗。《 安定城楼 》和哭刘着诗4首则体现了其政治抱负和愤慨。其咏史诗托古讽今,成就很大 。这类诗往往讥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唐误国,也有的则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类诗多用律绝,截取历史上特定场景加以铺染,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效果 。名作如《隋宫二首》、《南朝》。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如“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登乐游原》)。李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无穷。但刻意求曲有时也带来晦涩难懂的弊病。他的咏物诗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作者的情怀。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和“何处哀筝随急管”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此外,有少数艳情篇什,轻薄浮艳。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由于它们比较隐晦曲折,千百年来解说纷纭。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秾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响很深。其诗继承面较广。其七律成就最高,继承了杜甫精严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秾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以及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 ;其词旨隐晦的作风受阮籍影响 ;一些长篇古风如《韩碑》接*韩愈的歌行;一些抒情写景小诗淡语天成,绰约多姿,不失盛唐绝句风味。李商隐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 ,用事精切 ,疏密相间 ,气韵自然 。名作《奠相国令狐公文 》、《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 》、《 上河东公启》,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但其骈文多官场应酬文字 ,内容较贫乏。其散文现存较少。此外,还有一些意在讽世的杂文体短赋。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和《樊南文集补编》。

      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及岑仲勉专文《〈玉溪生年谱会笺 〉*质》。

      【中英对照翻译】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TO THE MOON GODDESS

      Li Shangyin

      Now that a candle-shadow stands on the screen of carven marble

      And the River of Heaven slants and the morning stars are low,

      Are you sorry for having stolen the potion that has set you

      Over purple seas and blue skies, to brood through the long nights?

[阅读全文]...
  • 中秋节的传说玉兔捣药

  • 中秋节,放假
  • 中秋节的传说玉兔捣药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玉兔捣药中秋节传说,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究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于诸多旧小说,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在人们心目中,兔子是十分亲切、和善的小动物,中秋兔子上月宫。在古老的传说中,最早登上月宫的,除了嫦娥、吴刚之外,还有兔子。这是古代人民美好的想象。

      嫦娥登上了月宫,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五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吴刚登上月宫,据《酉阳杂俎》的记载,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代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至于这兔子的上月宫,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这月中的顾、菟既由一物变为二物,关于他们如何到月亮中去,民间也就有传说:吴刚学仙离家三年,炎帝之孙伯陵与其妻阿女缘妇私通,生下三个孩子,吴刚谪月后,其妻内心负疚,于是就叫最小的二个孩子飞奔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父亲。《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通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月中的顾、兔,就是延、殳变成的。

      在永新龙门的秋山之巅,有一处鬼斧神工的景观“玉兔望月”。这块形似玉兔的巨石突兀地屹立于悬崖之上,头微抬,似乎在痴痴眺望天际的明月。

      相传月宫里的玉兔陪伴嫦娥仙子度过了一个个清冷寂寞的日子。

      有一天,正逢王母娘娘的生日,她突发善心,安排太白金星去月宫邀请嫦娥到王宫里跳舞助兴。虽内心不情愿,但嫦娥不敢违旨,她叮嘱玉兔不要乱走,便一个人赶往王宫,一去就是三天。

      原来,王母娘娘要大摆三天宴前,每次宴*,都要嫦娥翩翩起舞。

      第一天,玉兔倒遵守诺言。第二天,她实在忍受不住人间的诱惑,便偷偷下凡,刚降落在风光旖旎的秋山,凑巧飞来一只已成精怪的硕大无比、凶狠异常的老鹰,叼起玉兔就飞向天空。就在这危急时刻,只听见老鹰惨叫一声,松开锋利的爪子,玉兔便直直地坠向幽深的山谷。快要触地的一刹那,一双有力的臂膀接住了魂飞魄散的玉兔。

      原来,是一位英俊魁梧的猎人射中了老鹰,然后又奔向玉兔坠落的方向,千钧一发的`时刻救了玉兔一命。

      回到猎人森林里的住所,玉兔安静地蹲在地上,眼里贮满了柔情。猎人父母都已去世,是个孤儿,名叫阿松。

      他对玉兔说:“兔子啊,我要出去打猎了,顺便给你采些鲜嫩的野草回来,不能带你一起去,你可别生气哦!”说完,便带上门出去了。

      回来时,阿松惊奇地发现家中炊烟袅袅,推开家门一看: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灶台边居然还站着一位清纯美貌的少女。

      “你是谁呀?为何要为我做饭?”

      “我就是你救下来的玉兔变化成的女孩啊!你就叫我小玉吧。”

      接着,玉兔将自己的来历叙说了一遍。

      于是,阿松与小玉交谈起来。两人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之感。后来,阿松与小玉结了婚,在广袤的大森林里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好景不长,阿松和小玉过了不到一年的幸福时光,那只受过箭伤并痊愈的老鹰在森林里偶然发现了他俩行踪,咬牙切齿地骂道:“此仇必报,我一定要想法子拆散你们。”

      小玉在天上时,曾向偷偷来月宫陪陪嫦娥聊天的仙女朋友学*医术,懂得怎样治病救人。因此,她经常一个人采些草药下山帮助村里的病人解除病魔的痛苦,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一个深秋的下午,小玉背着采满草药的竹篓下山去帮助村民治病,尾随而至的老鹰俯冲下来,狠狠地用利爪抓起小玉的衣服,带着小玉边飞向空中,边喊道:“看今天谁来救你?!我不但要将你摔成肉饼,还要在山下你常去的村里放把火,烧死那些亲*赞美你的村民——我还要放一条毒蛇到你爱人的房屋,让毒蛇咬死他。这样,才能真正报我一箭之仇!”

      听见老鹰说出如此恶毒的誓言,小玉蒙了,但她一会儿就镇静下来,决定和老鹰同归于尽。于是她飞快地从衣服里拿出一根绳子将自己的左手与老鹰的左腿缠在一块,然后又悄悄用右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用力刺向老鹰的右腿。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老鹰都没反应过来,痛得头昏欲裂。老鹰恼羞成怒,抓着小玉撞向山崖。老鹰顿时摔成碎片,而小玉则化成一块巨石,静静地耸立在秋山之巅。因为内心十分想见月宫里的嫦娥,所以小玉化成的玉兔形状的石头,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眺望月亮升起的地方。

      打猎回来的阿松不见了小玉,只望见一块玉兔形状的石头,那只栩栩如生的兔眼似乎盈满了泪水。阿松伤心欲绝,不久就去世了。

      秋山脚下的百姓为纪念小玉,特意在玉兔形状的巨石旁边修建了庙宇,每到月圆之日便去祭拜。

      天上的仙女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为玉兔英勇献身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向往秋山胜似仙境的美景,于是偶尔偷偷下凡来到秋山顶上的倚天湖沐浴嬉戏。

      而可怜的嫦娥却不敢私自下凡,只有等到每年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慢慢升起,嫦娥便站在月宫离“玉兔望月”景点最*的地方,深情地眺望已化成巨石的玉兔,喃喃自语,黯然神伤。

[阅读全文]...
  • 嫦娥古诗的意思

  • 写作
  • 嫦娥古诗的意思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嫦娥古诗的意思,欢迎大家分享。

      嫦娥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①深:暗。

      ②长河:银河。

      ③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④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赏析

      这首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正是本诗的特色。全诗精致伤感,蕴含深厚。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背景,永远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政治生活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闹了将*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作者介绍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阅读全文]...
  • 嫦娥古诗意思解释(嫦娥李商隐古诗的翻译)

  • 解释
  • 嫦 娥

    唐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厚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很后悔当初偷吃灵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品读】

    在上古神话中,嫦娥是三皇五帝(说法不一,通常以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中帝喾(k ù )的女儿、后羿之妻,美若天仙,本称姮(h é n g )娥,西汉时为避讳(h u ì )汉文帝刘恒而改称嫦娥。

    传说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王母娘娘赐其不老仙药,但他舍不得吃,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j ì ’y ú )仙药,逼迫嫦娥交出来,嫦娥不肯,情急之下吞服仙药,便飞上月宫,从此夫妻俩天地相隔。此诗中的嫦娥是另外一个版本的“馋嘴猫”,因为很想成仙,一不小心偷吃仙药,结果好奇害死猫。自己飞上了广寒宫,却落得夜夜清冷夜夜悲,悔恨当初偷灵药。

    诗作中的嫦娥是孤独凄美的,现实中的诗人是高冷悲凉的。李商隐,字义山,虽和杜牧组合为“小李杜”,和温庭筠组合为“温李”,才华横溢,名气很大,却无法以笔为刀,只能把满腔的悲情无力地泼洒成一纸诗歌。在大唐的晚照中,这个忧郁王子带着自己特有的凄恻迷离,缓缓而来,黯然而去。

    李商隐的人生非常悲苦。少年时代遇到贵人相助,本应前途一片大好,却因为自己的恩师令狐楚(属于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岳父大人王茂元(属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分别站位的党派敌对,李商隐身不由己卷入这场长达

    40 年的党争之中,被双方排挤。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后期的统治危机,而李商隐的卑微怯懦、患得患失的性格也让他的命运之舟飘摇欲沉。人到中年,仕途无望,恩爱的妻子也病逝,使得原本性格柔弱的他,变得更加消沉敏感。在万念俱灰、无处宣泄的处境中,诗歌成为他的知己,他把自己一生的伤痛和哀思寄托其中,抑郁愤懑(m è n )地走完短短 45 年的人生旅程。他死后,朋友崔珏(j u é )哀悼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嫦娥》可以说是李商隐最孤独的绝唱,最幽冷的独白,诗人以嫦娥自喻,心灰意冷。嫦娥因冲动尝尽寂寞,李商隐为功名身心俱疲,二十八字的七言绝句,既写出自己身处乱世不想惹尘埃的尴尬,又讽刺了当时唐王朝皇权旁落的可悲。而纷纭中的李商隐,究竟该如何释怀?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前两句绘景烘托。夜深了,诗人从室内的云母屏风上看到烛影摇红,逐渐暗淡;无法入睡的李商隐,透过窗户看到室外苍茫的天幕上只有寥寥数星,璀璨的星河已经消失,黎明将至,连陪伴月亮的启明星也要沉落了。诗人的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一个“深”字,一个“落”字,一个“沉”字,写尽李商隐内心的无助和伤感;一个“渐”字,又得知这样的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已是大势所趋(q ū ),这种悲凉在情境中就更加意味深长。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后两句用典共情。诗人通过神话故事,以人写人,借月中嫦娥和尘世自我共同的心境编织出凄迷孤寂的情感,并能和上两句的明月星辰承接,由银河渐落到晓星沉没,继而由星到月,由月到人,在想象中道出自己的心思,抒*感,可谓经典。

    嫦娥的“悔”也许就是诗人内心的百味杂陈:走过半生,寻寻觅觅,到底是靠才华,靠运气,还是靠他人?一个浮游在没落王朝的才子,步步艰辛,步步落空。夜夜难眠的仅仅是嫦娥吗?难道不是仰望星月的诗人吗?难道不是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落寞者吗?这种怀才不遇、清高孤冷、顾影自怜,与其说是一个人的命运,不如说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许许多多高洁之士的共同命运。

    生活在晚唐的李商隐,眼睁睁看着朝廷纷争、皇权削弱、国破家亡,却只能以婉约朦胧、含蓄隐晦的诗词为调(t i á o )剂,寄居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中,无限悲歌无限愁。

[阅读全文]...
  • 嫦娥诗词鉴赏(趣味古诗解析口嫦娥)

  • 趣味
  •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中秋佳节将*,逐渐的,团圆的气息也浓厚起来。

    但有一人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注定不能团圆,她就是嫦娥。

    嫦娥奔月的神话渊源已久,裙裾飘飘的仙子,空明澄净的明月,不断激发着*的想象,也逐渐成为了诗人摇曳情丝的典型意象。

    今天我就说说这嫦娥意向的种属。

    1.孤独之慨叹

    传说之中,嫦娥私吞不死之药,自此飞升月宫。

    虽然化身月宫仙女,但身为后羿之妻的她仍旧无法改变与丈夫离患的处境与痛苦。

    也因此,很多诗人设身幻想了嫦娥离开丈夫后的孤独处境——寡居寒宫,夜不能寐。

    李商隐于《嫦娥》一诗中如是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用了象征的手法,将孤寂无垠的情思化为一种测之无端,玩之无尽的缥缈意境。

    通过嫦娥,孤月,碧海,青天等意象,极力渲染出一种空间广袤,时间无涯的感觉。

    嫦娥寂寞,李商隐也寂寞,这种人类普遍情感上的共鸣正是这首诗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白兔捣药无穷已,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

    当然,嫦娥与寂寞成双恐怕还有月亮的原因。

    月光的清寒剔透,往往给人一种直观的清冷忧伤,这也开拓了*对嫦娥孤寂的无限遐想,深化了人们对其寂寞的感知。

    月圆人不圆,明月寄相思,在作品的不断渲染之下,嫦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寂寞孤栖之人的典范。

    2.诉悔恨之幽情

    基于嫦娥奔月神话的感讽,后代文人也常常于诗词之中抒发悔恨幽情。

    一如明代边贡的《嫦娥》中所书:

    明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由望月联想到嫦娥的孤寂悔恨,进而将天上与人间相连。

    末句以”不知”二字转折,表达出嫦娥内心不为人知的苦痛悔恨之情。

    诗歌通篇只字未提嫦娥,一如我们常说的,真正的忧伤是说不出口的。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嫦娥的典故与虚泛空灵的意境完美结合,基于对嫦娥孤寂生活的同情与理解,肆意想象,于我们面前塑造了一个心情抑郁,满是悔恨的月中仙子。

    3.以嫦娥代月

    其实,在文学长河中,集中描写嫦娥的作品并不多见。

    大多情况下,或借嫦娥抒情,或借嫦娥描绘月色。

    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

    嫦娥在民间被尊为月神,因此身份,嫦娥与月亮总有水*融的态势,而后世作品也常有以嫦娥代指月亮的情况。

    而那些曾经熔铸在月亮上古代文人几千年的情感沉淀,变向的叠加在了嫦娥身上,从而使嫦娥本身也隽永的渗透出无限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唯有嫦娥月,从今照墓田。——《唁人丧侍儿》

    当然,嫦娥与月在诗词中的复指关系有时除了是满足语言特有的韵味需求,还是诗词格本身的强制要求。

    此首诗中,姮娥与月就是典型的为格律需要而加以叠加,这种叠加反倒给人以一种明月与美人珠联璧合的魅力。

    4.赞赏女子美貌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

    早在诗经之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人月互照传统。

    此后,人月相互诠释的模式也屡见不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皎洁的月光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美人的白皙名艳,而高悬当中的形象又暗示了美人只可远观的高雅。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白居易《邻女》

    嫦娥只应在夜间出现,旱地里是不可能种出莲花的。白居易此诗之中巧妙的运用幻想中的突兀来盛赞邻女的巧笑倩兮,当然这本身也是对嫦娥之美貌的一种肯定。

    从此篇中,我们看出嫦娥一般指作生活中或惊鸿一瞥或同甘共苦的可敬可爱女子。

    而现实中嫦娥的缺*与明月长圆的对比,强化着那种月留人不留的遗憾。

    嫦娥于诗词中的反复出现,虽不一定是最瞩目的部分,但其背后隐藏的独属于她的美丽神话故事,蕴藏的丰富历史内涵千百年间左右着我们的视线。

    中秋佳节之际,预祝各位中秋快乐,也愿天上嫦娥不再忧伤。

[阅读全文]...
  • 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

  • 中秋节
  • 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忆内(傅若金)

      湘皋烟草碧纷纷,

      泪洒东风忆细君。

      浪说嫦娥能入月,

      虚传神女解为云。

      花阴昼坐闲金剪,

      竹里春游冷翠裙。

      留得旧时残锦在,

      伤心不忍读回文。

      3.甘州歌(符载)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4.柳枝(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5.宫中行乐词其一(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新花艳舞衣。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6.贺新郎(吴潜)

      汲水驱炎热。晚些儿、披衣露坐,待他凉月。俄顷银盘从海际,推上璇霄璧阙。尽散作、满怀冰雪。万里河潢收卷去,掩长庚、弧矢光都灭。一大片,琉璃揭。玉ょ擣药何时歇。几千年、阴晴隐现,团圆亏缺。月缺还圆人但老,重换朱颜无诀。想旧日、嫦娥心别。且吸琼浆斟北斗,尽今来、古往俱休说。香茉莉,正清绝。

      7.满江红(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1、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句子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语录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说说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名言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诗词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祝福

长娥和玉兔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死马当活马医的古诗 古诗三首出塞作者的资料 枫桥夜泊古诗的创作背景 关于望天门山古诗的名言 三个字的好听的古诗词 练打字的古诗 三友的古诗 钱塘湖春行的古诗及重点 十首很短的宋词古诗 爬山的古诗 带美和汐的古诗 带漏字的古诗大全 形容工作无私奉献的古诗 孔子的语录和古诗 关于元日这首古诗的图画 关于中秋节古诗的剪贴报 你们还能读懂几千年前的古诗 古诗春晓的全部意思 表示很多的古诗 古诗词王维画的中心情感 良友不易得的古诗词 夜书所见的古诗画一幅画 有关创新创造的古诗 形容婚姻不幸无人理解的古诗 关于使用国语的古诗词 里面有很多四字词语的古诗 增广贤文里的古诗 寄希望于明天的古诗 关于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古诗 雪飘落在古诗词中的雅称 端午的古诗祝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