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沙字的古诗大全 >

沙字的古诗大全

关于沙字的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沙字的古诗大全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沙字的古诗大全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浪淘沙古诗

  • 写作
  • 浪淘沙古诗

      《浪淘沙》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诗句的意思。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

      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赏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己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阅读全文]...
  • 浪淘沙古诗

  •   1、《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后也用为词牌名。

      2、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

      译文: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2、《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译文: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

      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

      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3、《浪淘沙·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

      1、浪淘沙:词牌名。

      2、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着名夏季休养地。

      3、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4、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5、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6、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7、谁边:何处,哪里。

      8、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9、越:越过。

      10、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11、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

      12、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13、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14、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15、萧瑟秋风:曹操《步出夏门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6、人间:社会制度。

[阅读全文]...
  • 浣溪沙古诗晏殊

  • 浣溪沙古诗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浣溪沙古诗晏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鉴赏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阅读全文]...
  • 古诗浪淘沙的诗意

  • 诗意
  •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浪淘沙的诗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二十二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随即与柳宗元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相继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检校”是加官的名称),兼太子宾客,在洛阳常与白居易唱和。

      刘禹锡是中唐的进步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著名诗文家。他有不少诗篇讽刺当时腐败的政治,抒发自己被排挤的积愤,表现了要求改革的斗争精神。其诗风格雄浑、意境丰富,有些仿效民歌的作品更为清新活泼。他积极支持韩、柳的古文运动,反对写作“沉溺于浮华”。他的散文思路清晰,简洁晓畅,说理文论证周密,深入浅出。著有《刘梦得文集》。

      [注释]

      ①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

      ②九曲: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

      ③浪淘风簸(bǒ):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自天涯:从天边来,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⑤牵牛、织牛: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

      [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如今诗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银河,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阅读全文]...
  • 古诗浣溪沙(浣溪沙宋苏轼古诗分享)

  • 苏轼,分享
  • 《浣溪沙》

    【唐】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夜无眠。月下凭阑,益增相思。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携手共入长安。这首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恻,幽怨感人。

    《浣溪沙》

    【唐】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

    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

    燕归帆尽水茫茫。

    这首词概写水乡秋色风情,先勾画了渡头秋雨、红蓼一片,水边沙上,鸥迹成行的水乡景色;后写一个少女停舟于深浦之中,不语含嚬,清风拂袖,整鬟飘香,而愁煞棹船郎。全词情景俱佳。

    《浣溪沙》

    【唐】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

    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

    骨香腰细更沈檀。

    全词六句,从头到尾都在描绘女子晓起的衣着打扮体态,全词描写细腻,造语精工,含而不露,香艳华丽。

    《浣溪沙》

    【宋】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多么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

    《浣溪沙》

    【宋】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浣溪沙》

    【明】杨基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

    闲来水上踏青阳。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水流花落任匆忙。

    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晋时曲水流觞,至唐赐宴曲江,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此词所写,正是这一古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浣溪沙》

    【明】陈子龙

[阅读全文]...
  • 浣溪沙古诗苏轼

  • 苏轼
  • 浣溪沙古诗苏轼

      引导语:老又如何?依然可以左牵黄右擎苍,努力进取。谁说人不似花,再无少年时?青春可以永驻,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远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岁月本身。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译文

      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子规:布谷鸟或杜鹃鸟。

      潇潇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门前流水尚能西:此句当为写实。《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谁说人老不能回到少年时代?)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作品赏析

      赏析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2]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赏析二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

      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2]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阅读全文]...
  • 描写风沙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风沙的古诗词

      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下面是描写风沙的古诗词,请参考。

      秋日送河北从事

      北风沙漠地,吾子远从军。

      官路虽非远,诗名要且闻。

      蝉悲欲落日,雕下拟阴云。

      此去难相恋,前山掺袂分。

      横吹曲辞·雨雪曲

      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

      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

      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

      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杂曲歌辞·长干行二首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尚不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在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

[阅读全文]...
  • 《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

  • 秋思
  • 《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净沙秋思》古诗赏1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之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之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之情调,下面是古诗天净沙秋思之赏析,请参考!

      抒发一个飘零天涯之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之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古诗天净沙秋思之赏析

      天净沙⑴·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⑵,小桥流水人家⑶,古道西风瘦马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⑸。

      词句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⑵枯藤:枯萎之枝蔓。昏鸦:黄昏时之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诗人对温馨之家庭之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之道路。西风:寒冷、萧瑟之秋风。瘦马:瘦骨如柴之马。

      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之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之旅人。天涯:远离家乡之地方。

      白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之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之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之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之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整体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之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之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之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古典诗歌之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之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之意境。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之创造。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之一个重要范畴,它之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之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之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之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之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之触发物。曲上之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一种动人之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之意象来表达作者之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之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之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之艺术形象。*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之特色。*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之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之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之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之忧伤悲凉之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

      与意象之繁复性并存之是意象表意之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之意象之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之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之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之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表达自己惆怅感伤之情怀,选用众多之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之内心情感,情与景之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之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之意象被作者之同一情感之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之图画。

      意象之繁复性与单一性之结合,是造成*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之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之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之特点,这种有序性之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之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之*惯。

      有人称马致远之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之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之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由远之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之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描写角度,因而增加意象之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之,不超出秋景之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之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之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之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及远之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之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之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之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之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之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之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之,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之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重新创作。在景物之选择上,他为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之情感,选取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之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之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之情感不合之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之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之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他之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之关系以及它们各自之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之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之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之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之程度,用最少之文字来表达丰富之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之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之悲苦情怀,使个人之情感获得普遍之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之一种悲哀忧愁之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之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之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之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之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之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之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之凄苦悲凉之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文人最为普遍之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之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之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之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文人一种传统之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不朽之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之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之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古典诗歌之艺术特征。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阅读全文]...
  • 浣溪沙苏轼古诗原文

  • 苏轼,写作
  • 浣溪沙苏轼古诗原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浣溪沙苏轼古诗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浣溪沙

      诗人: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⑴徐门:即徐州。

      ⑵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⑷缫车:抽丝之具。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⑸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⑹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着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了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赏析:

      本唐朝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仄两体。*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朝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 描写沙漠风光的古诗

  • 风光,沙漠,文学
  • 描写沙漠风光的古诗

      导语: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沙漠风光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3、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

      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5、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6、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17、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

      2、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

      3、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

      4、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

      5、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

      6、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

      7、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

      8、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9、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

      10、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

      11、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1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3、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1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16、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秋风起边雁,向潇湘。

      17、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

      18、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19、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

      20、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沙字的古诗大全 - 句子

沙字的古诗大全 - 语录

沙字的古诗大全 - 说说

沙字的古诗大全 - 名言

沙字的古诗大全 - 诗词

沙字的古诗大全 - 祝福

沙字的古诗大全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母亲的古诗赞美诗文 讨厌女生的古诗词 描写万物重生的古诗文 请写出含有辘字的古诗 示儿陆游的古诗写故事 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简单 最后三字是泪沾襟的古诗 与函数有关的古诗 与文学有关的古诗词 江雪的古诗文字 登鹳雀楼古诗的划分 描写柳绿的古诗 戟字的古诗 9月22的优美古诗 豪放派的代表古诗 关于时间的汉乐府古诗 白居易观游鱼的古诗 憨傻的古诗 陆游报国的古诗 跟水果有关的古诗词 东城西城的古诗 中秋节古诗的英文介绍 赋有国庆的古诗 有关水灌台的古诗 日历九月六日的古诗 古诗三首雪梅的诗意 有关泽和浩的古诗 关于读书环境的古诗文 金光令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童真童趣评课议课 馨妍名字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