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关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_绝句陶渊明古诗鉴赏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愿对您有所启发。

    《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

    翻译: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着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安宁的意境,单这*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事,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是不是觉得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古诗陶渊明的绝句,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的田园诗 古诗

  • 诗人
  • 陶渊明的田园诗 古诗

      引导语: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下文是小编整理他的田园古诗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

      1、《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移居二首》

      (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阅读全文]...
  •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_绝句陶渊明古诗鉴赏

  • 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愿对您有所启发。

    《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

    翻译: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着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

  • 知识,学*,文学
  •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荷锄] 扛着锄头。荷:扛着。

      [草木张] 草木丛生。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三)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非常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归园田居(其三)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非常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非常*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非常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淡,但这种*淡正好映射一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非常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 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非常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六十岁左右去世,卒后,亲友私谥“靖节征士”。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陽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 ;在*诗人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作品原文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阅读全文]...
  •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着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1、南山:指庐山。

      2、稀:稀少。

      3、兴:起床。

      4、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5、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6、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7、狭:狭窄。

      8、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9、足:值得。

      10、但:只。

      11、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12、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违:违背。

      翻译: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

      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

      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

      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着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

  • 诗人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在他的诗中,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大美却从心里流溢出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通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

  • 高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

      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白话译文】

      其一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田园诗名句(陶渊明最经典的田园诗)

  •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风格以纯朴自然、高远拔俗为主,对唐宋田园诗词有很大影响、本文选择陶渊明最杰出的10首诗与大家共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当官13年,十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405年,陶渊明已经41岁,他在当了80天的彭泽县令就辞官回家,选择归隐了。在归隐时期,他写下了许多田园诗,其中《归园田居》五首为代表,这是其中第一首,表达了自己对重返大自然感到惬意与欢欣。此诗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但是给人们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充满和谐,非常具有画面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共有20首,主要是借酒为题,书法自己的对显示的不满,仕途的险恶,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魏晋时期,政治黑暗,门阀士族相互倾轧,许多士人遭到迫害,许多士人选择隐匿山林,追求“魏晋风度”。陶渊明也是其中之一,他借酒发挥,以醉眼看世界。在诗中,陶渊明用豁达、清谈的语言来描写隐居的悠闲快乐,其实内心却充满苦闷,所谓“闲居寡欢”、“顾影独尽”,这或许就是中国士人的矛盾之处吧。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生逢乱世,人命如草芥。早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由于天下大乱,百姓流亡失所,文人的思想也变得消极,于是追求寻欢作乐,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陶渊明的时代虽然没有东汉末年动荡,但是官场依然险恶,加上佛教、玄学的影响,人们也对生命感到渺茫。桃源的这首杂诗就表现了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隐居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又让人孤独。陶渊明在隐居初期还能够体会到隐居的悠闲,快意,但是不久就陷入了这种孤独之中。古代的南方地广人稀,陶渊明隐居在此,感觉人就成为了大自然中一个渺小的野兽。太阳落下,月亮升起,宇宙周转不息,岁月流逝。而日月的光辉播撒万里,时空飘渺虚空。陶渊明在这样的晚上,又想到时间流逝,自己不断老去,许多志向没有实现,感到无比悲凄。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该诗,是陶渊明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总结,对岁月流逝感到无奈。在年少的时候,陶渊明也是“猛志逸四海”。但是在官场中混迹这么多年,当年的志向早已被磨灭。后来,气力渐衰,过去的志向逐渐觉得不能够实现了。这时候的陶渊明还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去哪里。一想到古人珍惜时间,又感到无奈。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田园诗有哪些

  •   1、《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移居二首》

      (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句子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语录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说说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名言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诗词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祝福

播放归田园居晋陶渊明的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单相思的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带符号 关于猫的个性签名 好想你的个性签名 关于海的个性签名 哆啦a梦个性签名 火星文伤感签名 七字个性签名 医生的个性签名 狮子座个性签名 烦心的个性签名 六字个性签名 诗句个性签名爱情 自己爱自己的个性签名 简约个性签名 唯美伤感个性签名女生 海贼王个性签名 心凉的个性签名 个性签名简约 关于热的个性签名 个性诗句签名大全 2017伤感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女生 五个字的个性签名 公司个性签名 个性歌词签名大全 霸气姐妹个性签名 关于生日的个性签名 骄傲的个性签名 早安个性签名 暗恋的个性签名女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