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甘露歌三首古诗的诗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安石甘露歌三首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安石甘露歌三首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王安石甘露歌三首古诗的诗意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咏竹王安石的诗意
古往今来,咏竹诗是祖国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林是诗歌的源泉,许多著名诗人均热爱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泽,写下丰富多彩的咏竹诗,流传我国诗坛。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竹王安石的诗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咏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注释
①直节:谓守正不阿的操守。宋岳飞《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②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唐·杜甫《无家别》诗:“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清余怀《<板桥杂记>序》:“蒿藜满眼,楼管劫灰,美人尘土。”
意思
人们钟爱竹子是因为它直而且有节,且出生就很清瘦,就算老了竹子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坚硬,越来越刚强,深受人们的赞美。
竹子和蒿草蒺藜等一样受到雨露的滋润,但是最后竹子变得如松柏一样傲然挺立,即使在寒冬依然坚挺。
赏析
《咏竹》这首作品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诗人对于竹子高度颂扬,颂扬其刚正不阿,颂扬其就算在寒冬也勇于与严寒抗争,不畏惧风雨亦不畏惧霜寒,从而表达了诗人不折不挠的坚韧精神与宏伟博大的`政治抱负。
古往今来,咏竹作品不在少数,竹子也成为了诗坛中的风云物,文人骚客分别对争相赞叹其气节。而王安石的《咏竹》却一波三折,一个不一样的咏竹诗映入眼帘。先描写其先天不足,后来还描写了后天环境的恶劣,但是竹子没有被这些因素所压倒,它勇于反抗,最终成大器。
这首咏竹不像往来作品,与松竹梅三友出现,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竹。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与现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先来看看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精髓所在。
一王安石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注重后天的学*与培养,所以他在任官期间,扩办学校,注重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方面,施行改革,反对死记硬背,倡导自主学*,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进步和革新的。所以这种主张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这些保守派是儒学者,从小受到了儒家经典的毒害,对于这种创新性的学*思维和方式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二王安石注重人才的培养,王安石的思维模式无疑是先进的,人才才是国家之栋梁,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人才有着很大的关联。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优秀的人才进行铺垫,这也是现在国家所面临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这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足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王安石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根本。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封建社会,所有人都是死记硬背四书五经,可谓是纸上谈兵,而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则是让学生们学文学武,全方面发展,对学*内容上也有实用性的规定,让学者们将来能学以致用。
从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看现代,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就是现在的教育方针,可以说王安石在千年前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及需要怎么做,他引导人们改革需要创新思维,需要有务实的态度,需要有执着的精神,这也是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现代的启示。
王安石《元日》的诗意
导语:《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欢迎阅读。
古诗原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诗意: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元日》改写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一群孩子们聚在一起,一个胆大的孩子提议:“咱们来放鞭炮吧。”可大家都不敢,于是他得意的说:“胆小鬼,我给你们放放看。”他拿起香,一点点靠*鞭炮,点燃了它,急忙跑开。此时,孩子们心中都有一个愿望:鞭炮快响吧!一团火花顺着导火线窜了上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打破了大街小巷的宁静,孩子们围着鞭炮手舞足蹈的欢呼着:“过年喽!过年喽!”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而大人也悠然自得的品尝着屠苏酒,春风迎面吹过,好像走进了酒中,喝了后全身暖洋洋。墙边伸出数枝梅花,淡淡的花香伴着酒香,真是美极了。大家互相干杯,互相祝福。欢声笑语传出门外。
此时此刻,新年里的第一轮旭日缓缓升起,露出了喜人的笑容,照耀着千家万户。妈妈准备好浆糊,孩子站在椅子上,轻轻撕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乍一看,早就被打扫得焕然一新的房子上贴上了红丹丹的春联,分外神气。随后,大家就穿上新衣服,家家户户登门拜访,每到一家,孩子总会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人听后总会乐呵呵的给一个红包。
王安石看到这美好的景象,便不禁吟诵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注音:
yuán rì
元 日
sòng wáng ān shí
(宋)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ìu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元日》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元日》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元日》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元日》,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元日》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诗歌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王安石梅花的诗意
王安石的《梅花》,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句,采用*铺直述的手法,达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了了数语,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洁白冰清的外形,暗香浮动的属性,也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雪开放的品质,下文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诗意,欢迎大家阅读学*。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道
诗意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背景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非常郁闷。
王安石的梅花三首诗中梅花的含义及蕴含的禅机
王安石在任时置身于一场风云变幻的斗争中,经历了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在受到神宗支持不专又被守旧派攻击论罪的情况下,了解到官场并非他久留之地。于是,他一次又一次推官隐居。
王安石虽然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但他并不是一个狭隘而偏执的陋儒,而是一个开放而自信的真儒。他相信通过自身及友辈的努力,能够实现儒家的复兴,而不是靠排斥异端使自己获得成功。他知道封闭保守只会让自己落后,所以他很想做一番改革。可惜的是他很少得到支持,由于封建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力不从心”的他只好放弃,而认出世归隐为贤“使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王安石不像当时的大多数学者一样,认为佛教教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而极力攻击佛教。他经常跟多位挥师、诗僧交往,谈诗论道,所以他谈论佛教时也多以赞叹之语而并无攻击排斥之言。他既以理之是非为是非,自然对佛教无太多的偏见。因为他知道佛教不仅教人明心见性,还吸引了各类人才,从而寺院成为人才菅萃之处。因此他对佛教有了更深的了解,自然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只是他有时不愿公开流露这一感情而已。且“佛教对宋代诸帝吸引力很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佛教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他们抗拒不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内在魅力。”②所以*人民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含有浓厚的佛教成分。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它自然也要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教义经过长期的宣扬、传播,其中一部分已经同*的传统思想融合到一起,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既是强烈的,也是细微的。王安石出生于无田无产的中下官僚之家,少历贫苦,不仅使他一生节俭,还造就了他高尚的人格,再加上幼年的他在南方浓厚的佛教氛围中渐渐成长起来,所以他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的浸润和滋养。他一方面醉心于韶州秀丽的自然风景,另一、方面又对遣裹的风俗人情舆信仰佛教的传统感到新奇。也许遣也是他的思想和诗歌充满了善良、渴望舆含蓄的原因之一。
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还表现在他善于借鉴前人,博采众长,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多方面的开拓,但他在注重诗歌思想内容充实的同时,也并不因此偏废辞藻的讲究。他的诗正如他的为人一样,是有魄力,有骨格,有不同于流俗的个性,又深含禅意。他的梅花二晋极尽含蓄之情。
主安石虽然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但是他对大自然的风光却也情有独钟。他跟其他诗人一样,自然的一阵暖风、一片落叶、一朵花开等都能让他心动,激起他的'诗兴。第二次罢相完全是他个人的意愿和主动的选择。他回到江宁,在城外建起“半山园”,过起了闲云野鹤一般的悠然自在的生活,体会和享受无官一身轻的闲适生活。虽然佛教重在出世,但并未一概否定现实人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③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或一个理性的科学家,都不会远离人世凡尘,生活在虚无缥渺之中。他们更能脚踏实地的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王安石一生的追求合乎中道,不走极端,不任性,不偏激,在对待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他不主张完全放弃世俗生活,又不赞同完全入世过一种俗世的生活。他已经没有任何负担和牵挂,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了,因而也就无所顾忌的倾心研究佛教,成了一名十分虔诚的佛教徒,自由自在的度遇了最后的十年。所以在逭期间,他的诗风大变。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一生仕途不*,其诗作有不少是歌颂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的。他爱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不喜欢经不起风雨的桃李;爱磊落的苍松,堂堂直节的劲竹,不喜欢那瑟缩在寒风裹的秋瓜和冻芋。《梅花》是他用比喻手法,借颂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强权的性格。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④
这首诗脱胎于南朝陈苏子卿《梅花落》一诗。原诗是:“中庭一树梅,多叶尚未开。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来”。⑤
“数枝”,《诗林广记》作“一枝”。“凌寒”,迎着严寒的风。“遥”,遥远。“为”,因为。“暗香”,幽香。前两句话,借喻梅花,写出自己的孤独无援,墙角有数枝腊梅,迎着凛冽的寒风,静悄悄的花开满树。后两句凭着自己的视觉和嗅觉,写自己的观感。三句转写一句,四句结到“为有暗香来”,这两句是在描写人们远远望去,知道不是白雪压枝,而是梅花迎寒独开,花白如雪。因此诗人说打老远就知道它不是雪,原因是嗅到了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知道这是冬梅开出的花朵。“暗香”用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成语,形容梅花清香。宋陈正敏在《逐斋闲览》中说道:“凡诗之咏物,虽*淡巧丽不同,要能以随意造语为工”。
此诗咏园梅,构思与林逋《山园小梅》略同。林诗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亦咏园梅,而以梅花寄托隐士清高自赏情怀,所以其末联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墙角不引入注目的地方,生长着一丛梅花;在这冰天雪地的寒风中只有它迎风开放。在老远就知道那墙角白白的一片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因为有清香散发过来。此诗则写寒土气节抒志士情怀,所以突出这数枝处于墙角的梅花,其位幽徽,但凌寒独开,倔强挺立。诗人赞美梅花色泽洁白,芳香清远,引人瞩目,令人闻知,不卑不亢,不由人不信服。所以此诗确乎工于‘随意造语气善于推陈出新,而能意蕴含蓄,辞采清丽,*淡而巧丽,都见神情气势。短短四句二十字,情真意深,感人肺腑。可见,古代能流转下来的多不是那些应制诗,而是那些诗人呕心沥血,将自己的情感溶入诗句的佳作。
其实对花的欣赏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还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也许自己从花中感叹自己的人生。在百花凋谢的寒冬,只有梅花在冰天雪地中与寒冷和风雪抗争着,不畏严寒,而且还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应该说它是花中的侥侥者。它不与别的花一争高低,盛开在群芳争艳的春天。它收起了自己的骄容,不畏天寒地冻,在经历了许多别人;无法忍受的风雪和严寒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做人也应该像梅花这样,要敢于同艰难困苦作斗争,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梅花精神激励着我们去战胜困难。虽然说花并不是为了取悦于人类而绽放的,但是我们对花总有着非常自觉的审美意识,人们常说三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气由此也多少反映出人们审美的一种主观的趋向。一直以风云、花草、雨雪、日月来作古诗中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梅花,为众多诗家所青睐。
独山梅花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速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⑥
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于此。王安石这一类诗是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保持着心态的*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和清淡。王安石诗的另一特点,即表现的含蓄。透过清淡而含蓄的意境,诗人的内心隐痛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着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在王安石心中已不仅仅是梅花,它还承载了诗人的寄托。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花之君子“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虽然梅花绽放之季,天气变化无常,但它却依然独傲吐芳。这也象征了王安石自己的心态。
诗中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逭里写的梅花,正是诗人人格的化身。他变法的新思想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被迫辞职,所以遭梅花三首诗都有“独”字还有“孤”字,表明了他十分孤立、孤独。遭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遭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其中“疏影”、“暗香”一联,素乘被誉为“警绝”。诗人从水中的倒影高梅,从虚处着笔,遣就多一重意味,便于渲染静寂的气氛。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于水上,香气在空中若有若无地浮动,前者打破了纵的圆式,形成视觉上的*衡,富有画面之美,后者又打破视界的局限,给人以身临其境似的飘渺之感。而“水清浅”与梅枝的配合,更显出,“神清骨冷”的情趣;“月黄昏”舆暗香的配合,也更显得朦胧清幽,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传连出诗人的人生意趣。
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埽来。
这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集句体诗,始于汉魏间诗人应璩、傅咸,唐人称为“四体”,至宋时盛行。王安石最为擅长,能因难见巧,信手拈来,顷刻而就。遣首“梅花”绝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题作《送吴显道》),系截取唐代和宋初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奏和之迹,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薜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得入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严惮《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绿烟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锦江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诗中既有“零落”又有“开”,表明了诗人对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受,让我们在看得到的零落草木的同时又欣赏到在明媚的春光下百花争妍的景色。
王安石早年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达到了*乎无欲的境界,因而不为物惑,也不为欲望所左右,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他的道德可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文人的道德水准。事实上王安石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的人。他的无欲既出于天性、又是严格自律的结果。他也并非为无欲而无欲,而是为了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进入一个真正的自由境界。主要是借典故所包含的情绪色彩和象征意蕴,来显示舆烘托一种朦胧迷离的内在心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确实有所变化,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为人转向为己,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体会解脱的自在,体会舆融入自然的恬静,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们在王安石几首梅花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官场之争既淡泊又很乎静的心境,仿佛一种诗中有惮意,禅中有诗意的风格。他从周围自然环境的一声鸟呜、一丛翠竹、一镰月色、一朵黄花中悟入大道。“一年、一度一归来”诗中梅花每次春来就开花,并带着一种淡淡的香气,春天过去就没有了,“半开半谢”让我们看到宇宙轮转在时间无穷与空间无尽中,而无法准确定义,只能概括的是时空是一个意识结构的观念,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时间的确具有与空间相似和相同的特性。通过时间观念的差异,揭示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时间本体从空间化的时间中突现出来,时间优于空间的思想,这导致时间不论在作为物的存在方式,还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都获得比空间更为根本的意义。时间舆空间同时而生,宇宙到处都有黑暗存在,起点是一没有时间舆空间的地方,空间和时间可以互换的宇宙;精神活动可以在时间中定位,但不能在空间中定位。这不仅仅意味着议论一个包罗万象、囊括物质和精神的宇宙的统一性是不可能的,而且意味着对时间的理智反思比对空间的理智反思要困难得多,因为思想毕竟可以跳出空间之外,但跳出时间之外却是不可能的。佛教认为世间无常,所以鼓励创新允许分歧。哪一刹那属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哪个位置可以确定是东南西北的空间?时空矛盾是不存在的,这个只能说是时间和空间量度上的微分化。现在能真正体会空间的存在是真空,这是缘起,同时要有佃空间给人间的活动也是一样,只要有空间,便会有缘起的机会。
“为谁零落为谁开?”
“一年一度一归来。”
元日王安石诗意
引导语:王安石的《元日》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下面为大家带来元日王安石诗意,快来看看吧。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东风吹来已经有淡淡的暖意,人们品尝着美味的屠苏酒,好不惬意!
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作为大政治家、哲学家的王安石,其写作此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王安石《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
3、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
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今天我们学*一首诗,题目是《元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能结合预*说说对诗题的理解吗?(板书:解诗题)
预设一:生1:“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板书:正月初一,春节)
生2:“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
师:对!像元始、元旦、元年、纪元这些词语中的“元”都表示开始、第一的意思。
预设二:生1:“元日”就是过年。师:对!农历正月初一(板书:正月初一,春节)
生2:元旦师:你说的是公历新年,如2013年的第一天,而元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结合课前预*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诗人?(板书:知诗人)、
4、再读诗题,显然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说到春节,你会想到什么?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5、是的,每到春节我们总会感受到这样的欢乐场面。那么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一起来读读古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古诗,明诗意。
任务呈现:1、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自主学*: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展示交流
(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第一个展示你的朗读?(指名读。)
2、你读得真响亮!音真准确!谁还想读?
(第一次读就读出了诗的节奏和韵味,真了不起!谁还能像他一样读?)
王安石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2、《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
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崖斗绝悲猿猱。
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
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
昆仑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
块独守此嗟何求,况乃低徊梦中语。
3、《河北民》
河北民,生*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4、《怀元度四首》
其一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於飞。
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其二
舍南舍北皆春水,恰似蒲萄初拨醅。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多病独登台。
其三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画重城更上楼。
时独看云泪横臆,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四
自君之出矣,何其挂怀抱。
孤坐屡穷辰,山木迹如扫。
数枝石榴发,岂无一时好。
不可持寄君,思君令人老。
5、《寄朱昌叔》
其一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
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其二
西安春风花几树,花边饮酒今何处。
一杯塞上看黄云,万里寄声无雁去。
世事纷纷洗更新,老来空得满衣尘。
青山欲买江南宅,归去相招有此身。
6、《江南》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涛。
问舍才能定,呼舟已复操。
行歌付浩荡,归梦得萧骚。
王安石的元日诗意思
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元日诗意思,欢迎阅览。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作品,取材于民间*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现在。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3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拓展:王安石《春日》赏析
春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有的风格雄健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的思乡古诗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诗,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思乡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简析】: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王安石思乡的诗
王安石思乡的作品有很多如《泊船瓜洲》、《愁台》、《春日》、《到家》、《示长安君》、《葛溪驿》等数十首作品,其中有些成为了后人广为传诵的千古佳句,有些则默默无闻,但是王安石的作品在文坛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创作于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上京任职的途中经过瓜洲于是创作了这首作品。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诗歌本身短小但是诗中有景有情,可谓是情景交融,诗人的感情也表达到了极致。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是《葛溪驿》的原文,作者就是王安石,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用笔描绘了一副“驿站秋夜难眠图”,从而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国家的真挚情感。整首作品以诗人的个人感情为契机书写,情感真挚,色彩浓烈,读完可感受到其忧国忧家之感。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王安石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一生作品颇丰,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篇,更有名句被人们所传诵,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千古名句。我们不能否认王安石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其作品《泊船瓜洲》就是其作品中的传世佳作。
《泊船瓜洲》的创作背景和时间颇受争议,存在着3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创作于1068年,王安石上京任翰林学士一职,经过瓜洲写下了这部作品表明自己的鸿鹄大志。第二种创作于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政治路坎坷,被贬时经过瓜洲创作。第三种创作于1075年,王安石再任宰相时,上京任职途径瓜洲时所作。
拓展知识: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29]-1086年5月21日[123]),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1][123]。*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2]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王安石推行新法,为何被迫两度罢相?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迎雪吐艳的唯美深受世人喜爱;以严寒傲然独放的内涵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多少人为之泼洒笔墨,歌以咏志,谱写了一曲曲“梅”的华章。
在众多咏梅诗词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经典之作。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韩愈、欧阳修”等,并称“唐宋八大家”。提起王安石,大家就会想起历史上熟悉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北宋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使北宋富国强兵,挽救国家政治危机,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副宰相,支持他进行新法改革。王安石的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新法内容主要有:官府低息放贷给农民;改变土地兼并;兴修水利。加强军士训练、重军事管理。改革科考,任用贤才等一系列举措。推行期间,国库收入大增,边境防御加强。但由于新法更大程度触动了贵族和大地主利益,改革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抵制。推行改革的奸臣也借新法之名大肆敛财,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这与他的改革初衷大相径庭。在强大的保守派反对声中,神宗为保住皇权,也不再顶力支持王安石,新法推行变得举步维艰。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变法也随之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但他的很多改革措施为*提供了借鉴。他迎难而上的大胆改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新法推行,王安石被迫两度罢相。看透官场勾心斗角的他,放弃了改革,退隐乡村。心灰意冷地他写下了《梅花》这首诗: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传来的阵阵的幽香。
作者以梅喻己,以诗明志,不正是那傲雪芬芳的“绝世之梅”吗?
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5、《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6、《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9、《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10、《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11、《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2、《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3、《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谁零落为谁开?
15、《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6、《棋》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17、《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桌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18、《明妃曲》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9、《雨过偶书》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20、《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21、《北山》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2、《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临济处,德山行。果承当。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23、《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24、《南乡子》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沉沦。祗为从来认识神。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25、《甘露歌》其一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其二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其三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26、《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7、《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28、《诉衷情·练巾藜杖白云间》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29、《诉衷情·茫然不肯住林间》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30、《兼并》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王安石甘露歌三首古诗的诗意 棋的古诗王安石诗意 王安石的梅花古诗诗意 红梅古诗王安石的诗意 王安石的古诗春日诗意 夜直宋王安石的古诗意思 古诗梅花王安石的诗意 王安石元旦古诗的诗意50字 宋王安石的梅花古诗意思 王安石写的古诗及意思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江上客行古诗意思 宋王安石的古诗还 王安石的古诗梦 王安石的古诗春夜意思 王安石的古诗即事 宋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有月的 赠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都 古诗王安石写的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的古诗意思 梅花古诗王安石的意境 画的古诗王安石 王安石作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有哪 王安石的诗句 王安石的诗词 王安石诗句 杂诗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_简单的古诗 春夜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梅花的诗意 咏竹王安石的诗意 王安石元旦的诗及诗意 元日宋王安石的诗意 梅花古诗王安石 元旦古诗王安石 王安石《元日》的诗意 元日王安石诗意 王安石的元日诗意思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写的春节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梅花》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梅花 王安石的古诗大全 王安石的思乡古诗 梅花诗王安石诗意(梅花古诗词的意思) 寒梅古诗王安石(王安石的红梅古诗) 梅花王安石古诗诗意(梅花王安石赏析) 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简单(古诗元日王安石的诗意)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_简单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大全 王安石的诗全集古诗 关于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写的古诗 元旦的古诗王安石
古诗中不教的含义 *安自护的古诗 煮鱼的古诗 描写雨后山水的古诗词 一首诗一座城感受古诗里的甘肃 兔小贝的古诗大全 带有王玉莹的古诗 希望停止休战的古诗 夏意古诗我写的主要内容 古诗中的中国漫画 游灵岩寺的古诗 有关瑞杰的古诗 古诗里的创新思维 监督执纪的古诗 幼儿园古诗江雪的备课笔记 杜甫知道安史之乱的古诗 自己写的星星的古诗 忆兄弟情祝兄弟高升的古诗 小学生背诵月亮的古诗 沁园春雪古诗的拼音 关于佳节思月的古诗 关于八节的古诗 女孩叫雪莹的寓意古诗 牛的古诗七律 小学古诗文读本中的浣溪沙 小学古诗词晏殊的浣溪沙 带发的古诗文 关于灞柳的古诗 表示继续前进的古诗 关于竣铭的古诗 学*古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