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的四行古诗词 >

张的四行古诗词

关于张的四行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张的四行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张的四行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村行古诗词

  • 村行古诗词

      古诗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翻译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解释

      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诗文赏析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阅读全文]...
  • 宋张耒古诗词

  • 宋张耒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宋张耒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深草木多,春夏废翦剔。

      北原有高溪,经岁不蹑屐。

      阴根走重险,飞蔓密如织。

      交柯不容鸟,老枿顽若石。

      由兹废登眺,幽致莽萧瑟。

      杖藜每独往,驻立为叹息。

      穷秋九月衰,霜过万叶赤。

      北风始驱除,蒙翳遭搏击。

      乘时集吾徒,斤斧必谨饬。

      攀缘穷翦伐,上下恣搜剔。

      霜芒落劲节,巨劚剖坚植。

      蛟龙脱鳞须,犀兕遗骨革。

      薪蒸不足道,椽栋固委积。

      纷纭一日劳,既暮岩薮辟。

      寒篁露幽翠,佳木呈秀色。

      高台忽*敞,快步失荆棘。

      巉巉女几峰,次第见晴碧。

      遥村暮烟合,乌鸟寒寂历。

      纵横目前景,指顾归咫尺。

      兹焉遂忘返,渐可携尊*。

      人间有能事,功效在勤力。

      恶深当痛治,秽尽善斯得。

      经年滞穷谷,庶以娱朝夕。

      题诗寄初终,抚事心有激。

      [宋] 张耒

      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

      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

      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

      自言*读养生书,颇学仙人饵芝术。

      披寻图诀得茯苓,云是松间千岁物。

      屑而为食可不饥,功成在久非仓卒。

      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为强崛。

      涓涓漱纳白玉津,链以真元纳之骨。

      神仙自是人不知,岂为难求废其术。

      我闻公说心独嗟,欲问太虚穷恍惚。

      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岩窟。

      又观世事不可常,倚伏谁能定于一。

      终身轩冕亦何赖,况有朝升而暮黜。

      何如端坐养形骸,寿考康宁无夭屈。

      乃知岂即非良图,却笑儿曹嗜糠籺。

      青衫弟子昔受经,赋分羁穷少伦匹。

      自知无命作公卿,颇亦有心穷老佛。

      但思饱暖愿即已,妄意功名心实不。

      终期策杖从公游,更乞灵丸救衰疾。

[阅读全文]...
  • 古诗词四首

  • 古诗词四首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四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秋岁

      夜雨微寒,梦断思绪稀。风拍小窗昨夜识。几番黯黯里,微微枕头欹。思明晓,院落残英湿土里。

      起视清夜雨,共风沿窗滴。清愁满,念文期。叹当时轻别,今宵乱虫嘶。潇潇雨,月没庾楼空相忆。

      蝶恋花

      陇首溪头连晓雾,陌上初晴,茫茫烟水路。残英著泪愁满腹,数峰连绵亦清苦。

      无据柳眠花相觑,不道凄然,未与离人遇。樵风才过春将暮,归期早被东风误。

      点绛唇

      鸡鸣喈喈,梦觉凭轩数心事。闲对孤影,真个愁滋味。

      吟罢白头,懒解文君意。天侵晓,远声啼碎,谁解风前泪。

      永遇乐

      夜冷东风,庭院声寂,星月疏淡。槛外柳眠,芳菲歇去,闲愁拂还满。孤灯淡淡,相随只影,帘动心绪未乱。黯凝伫、不道凄然,闲却旧时心眼。

      阮籍穷途,刘伶纵酒,几时风物尽断。素影清樽,杯盘尽后,倩何人持换?无赖难堪,意欲挥毫,空有槛风新砚。漫忆得、杨花才思,犹*还远。

      古诗原文

      春江月出大堤*,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译文翻译

      春江月出大堤坦*,堤上女郎牵手前行。

      唱尽新词情郎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啼鸣。

      注释解释

      连袂(mèi):犹联袂。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携手连袂,以遨以集。”袂:指衣袖。

      欢:古时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爱称。

      映:《乐府》作“影”。鹧鸪(zhègū):鸟名。为中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诗文赏析

      民歌中,情歌一类数量很多。它不仅有较高的审美娱乐价值,而且也起到实际的爱情桥梁的作用。在我国西南民间,对歌的风俗自古很盛。刘禹锡谪居巴楚间的诗作中就有这种民俗的描写,这首《踏歌词》就是。踏歌是不用伴奏、踏地以为节拍的徒歌,是民歌的一种唱法。刘禹锡居夔州时创作了《踏歌词四首》,这是第一首。

      开篇以景起兴。春江水涨,几乎*堤。尤其在月下,堤面和江面都明晃晃连成一片,更给人水与堤*的感觉。“大堤*”三字,不仅写出江水上涨,大堤*宽,还写出月色的皎洁。就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堤上走着成队的“女郎”。她们都是生在村野的民间姑娘,是趁月圆之夜“踏歌”来的。她们初来的情态是彼此偎靠连袂而行,既兴奋,又含几分娇羞。一二句写“春江月出”,是暮色;三四句写到“红霞映树”,是拂晓,其间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省略了一些情事。从三句的'“唱尽新词”和“欢”等字样看,省去的正是“新词宛转递相传”的对歌的情景。民间对歌,词儿大多是即兴新编,言为心声,所以是“新词”。“欢”则是女方所悦的男子,即对歌的另一方。歌声一起,姑娘们最初的娇羞立即被赶跑了,到后来,新词唱尽,便与所欢相就。所以同组第三首《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就写道:“月落乌啼云雨(指男女私情)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在这样美丽的夜晚并非十全十美,有人找到情侣,同时也有人找不到。三四句正是这样一个特写的镜头。它表现的并不是全部的女郎而是其中的某一个。在别人都凭歌声为媒介而会到自己所“欢”的时候,她却是“唱尽新词欢不见”,尝到了失望的滋味。但她仍旧怀着希望,一直等到“红霞映树”的早晨。小伙子最后是否来了,“鹧鸪鸣”声似乎有所暗示。然而终究是个谜,有两种猜法。鹧鸪雄雌和鸣,也许暗示姑娘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也可以是相反,这双双鸟儿和鸣之声反衬出她的烦恼。不光这结尾有些扑朔迷离,第三句省略的主词也有解作女郎全体的。从而这就成了一个很离奇的夜晚——小伙子们都没有来,姑娘们都有些不堪。总之,由于使用了省略和暗示的语言,使得此诗意境灵活,不易确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诗写出了妙龄中的女郎对爱情失望而有所期待的心情。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阅读全文]...
  • 张维屏《新雷》古诗词鉴赏

  • 张维屏《新雷》古诗词鉴赏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维屏《新雷》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译文

      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

      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注释

      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

      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

      每于:常常在。

      鉴赏一

      这首诗*顺自然,没有难词拗句,比较容易领会。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却匠心独运,使诗歌的表达手段有了新意。

      首先,诗人的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具有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即自然界,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诗人笔下,自然界不但能思维,而且在不言不语之中,饱含着对人类的感情。这表现在害怕寒冷的人类,在最难熬的时刻,自然界会冬去春来,带来温暖。不仅如此,还刻意安排了万紫千红的百花,来愉悦人类、安慰人类。这一切,只等一声春雷炸响之后,就出现了。自然四时运行,本来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情绪可言。诗人有意识地把人类的情绪活动外射到自然界中,使自然界具有与诗人共鸣的思想感情活动。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实际上是诗人思绪改造过了的自然。在这个自然画面上,寄托了诗人对于一种新的社会环境,新的生活气氛的追求和仰慕,也启示了读者对更新更高尚美好生活的渴望。

      鉴赏二

      其次,诗人在处理全诗情绪的转换时,巧妙地利用最富于孕育性的时刻这一美学手段。诗人不写新雷之后满目欢愉的情形,而集中写新雷炸响前夕,万物俱备而万物俱待这一关键时刻,使画面更富悬念,更具戏剧色彩。因为造物有情,寒尽春生,千红万紫的百花正含苞待放,自然界一时间仿佛处于静止的等待之中。这是巨大变化前夕的*静,是第一声春雷炸响前的寂静。所以,*静、寂静之中,蕴藏着即将爆发的巨变。在人们的情绪上,只有这样的时刻,最令人紧张,也最富于想象力。诗人抓住了第一声春雷炸响前夕这个富于孕育性的时刻,更能表达他对春天的渴望,对新的生活环境的渴望。

      因为诗人巧妙运用了移情手法和富于孕育性的时刻,来描写冬尽春来一时间情绪的波澜,诗歌虽然短小,却隽永清新,为人传唱。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张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张字的诗词

  • 过张溪赠张完

    岳飞〔宋代〕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馀干别张侍御)

    权德舆〔唐代〕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

    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韩愈〔唐代〕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张生*丧妻)

    元稹〔唐代〕

    烬火孤星灭,残灯寸焰明。竹风吹面冷,檐雪坠阶声。

    寡鹤连天叫,寒雏彻夜惊。只应张侍御,潜会我心情。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

    顾况〔唐代〕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白沙洲上江蓠长,

    绿树村边谢豹啼。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寄张谔招张安国金陵法曹

    王安石〔宋代〕

    我老愿为臧丈人,君今少壮岂长贫。好须自致青冥上,可且相从寂寞滨。深谷黄鹂娇引子,曲碕翠碧巧藏身。寻幽触静还成兴,何必区区九陌尘。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赵冬曦〔唐代〕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一作张谓诗)

    刘长卿〔唐代〕

    夜色带春烟,灯花拂更燃。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

    掩笑频欹扇,迎歌乍动弦。不知巫峡雨,何事海西边。

    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时张兼修史)

    刘禹锡〔唐代〕

    月窟宾诸夏,云官降九天。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

    水咽犹登陇,沙鸣稍极边。路因乘驿*,志为饮冰坚。

    毳帐差池见,乌旗摇曳前。归来赐金石,荣耀自编年。

    送张侍郎(张贾,时自兵侍为华州)

    韩愈〔唐代〕

    司徒东镇驰书谒,丞相西来走马迎。

    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

[阅读全文]...
  • 山行古诗词鉴赏

  • 山行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衬。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了第四句描绘背景,起铺垫的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这句里的“人家”照应了上一句的“石经”。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这“石经”。有白云缭绕,说明这里的山很高。诗人让片片白云遮住了读者的眼睛,但确认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会有另外与众不同的景色吧!

      对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但也只是点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没有表现出作者是多么喜欢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跟前两句不同。很鲜明的表现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这种喜欢这儿的心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补足第三句。在夕阳照射下,枫林显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通过描写这么一片红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秋天。

      从这首古诗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是那么的喜爱,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让我加深一步的认识了着生机勃勃的秋天。

      古诗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翻译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解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诗文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翻译

      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跑过鹿群。

      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在路上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注释

      青枥:一种落叶乔木,亦称枥树。

      深:一作“疏”。

      分:分配,分享。

      回:一作“移”。

      日午:中午。

      从:一作“冲”。

[阅读全文]...
  • 含有行字的古诗词 带行字的诗词名句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文心雕龙·宗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佚名《青青陵上柏》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增广贤文·上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广贤文·上集》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二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佚名《车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阅读全文]...
  • 古诗词解析:商山早行

  •   广益小升初语文古考点解析: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 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 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 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 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古诗词解析:商山早行]

[阅读全文]...
  • 《老将行》古诗词鉴赏

  • 《老将行》古诗词鉴赏

      注释

      1、步行句: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2、射杀句:与上文连观,应是指李广为右北*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事。白额虎(传说为虎中最凶猛一种),则似是用晋名将周处除三害事。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见《晋书·周处传》。

      3、肯数:岂可只推。

      4、邺下黄须儿: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须电影,性刚猛,曾亲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儿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5、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

      6、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曾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天幸”本霍去病事,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7、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数。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8、飞箭(一作“飞雀”)无全目: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却误中右目。这里只是强调羿能使雀双目不全,于此见其射艺之精。

      9、垂杨生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柏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沈德潜以为“柳,疡也,非杨柳之谓”,并以王诗的垂杨“亦误用”。他意思是说,庄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因而有垂云云。高步瀛说:“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者。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高说似较胜。

      10、故侯瓜:召*,本秦东陵侯,秦亡为*民,贫,种瓜长安城东,瓜味甘美。

      11、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12、誓令句:后汉耿恭与匈奴作战,据疏勒城,匈奴于城下绝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犹不得水,他仰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向井祈祷,过了一会,果然得水。事见《后汉书·耿恭传》。疏勒:指汉疏勒城,非疏勒国。

      13、颍川空使酒:灌夫,汉颍阴人,为人刚直,失势后颇牢骚不*,后被诛。使酒:恃酒逞意气。

      14、聊持:且持。

      15、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

      16、耻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因为这是越甲在鸣国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呜:这里是惊动的意思。

      译文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

      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白额虎;

      数英雄岂止邺下的'黄须儿?

      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三千里;

      曾以一剑抵当了百万雄师。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

      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

      卫青不败是由于天神辅助;

      李广无功却缘于命运不济。

      自被摈弃不用便开始衰朽;

      世事随时光流逝人成白首。

      当年象后羿飞箭射雀无目;

      如今不操弓疡瘤生于左肘。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

      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古树苍茫一直延伸到深巷;

      寥落寒山空对冷寂的窗牖。

      誓学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

      不做颍川灌夫为牢骚酗酒。

      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

      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

      持节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

      招书令大将军分五路出兵。

      老将揩试铁甲光洁如雪色;

      且持宝剑闪动剑上七星纹。

      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

      绝不让敌人甲兵惊动国君。

      莫嫌当年云中太守又复职;

      还堪得一战为国建立功勋。

      赏析

      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

[阅读全文]...
  •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翻译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注释解释

      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文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试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鉴赏】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张的四行古诗词 - 句子

张的四行古诗词 - 语录

张的四行古诗词 - 说说

张的四行古诗词 - 名言

张的四行古诗词 - 诗词

张的四行古诗词 - 祝福

张的四行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小溪的诗句 蜂蜜的诗句 又是一年桃花开的诗句 写战争的诗句 形容圆月的诗句 青春美好的诗句 诗句里的名字 迎接朋友的诗句 形容登高望远的诗句 告别朋友的诗句 以柳为意象的诗句 关于天坛的诗句 怀念母校的诗句 赞美海南椰子树的诗句 劳动光荣的诗句 关于桃花和美人的诗句 关于约定的诗句 表达无语的诗句 含水字的诗句 国家的诗句 关于鸡蛋的诗句 帅气的诗句 形容竹笋的诗句 带萍的诗句 *的诗句 爱心的诗句 苏轼豁达的诗句 形容空气清新的诗句 带有花名的诗句 有四的诗句 罗字开头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