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关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咏柳曾巩古诗的意思精选

  • 诗人
  • 咏柳曾巩古诗的意思精选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柳曾巩古诗的意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意思: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咏柳》把柳絮飞花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描绘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描绘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咏柳》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诗人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他、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他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写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论,他的诗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词仅存《赏南枝》一首。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第一,纪实诗。他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他所生活的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他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

      在《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他关注民生疾一脉相承。与《追租》的主题思想类似的还有:描写虫灾肆掠、揭批官忧国忧民忧时的《边将》、《胡使》、《嗟叹》等等。

      他的纪实诗除了对民生疾苦毫无遮掩地写实之外,还对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政局建言献策,有力地增强了文学在*古代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咏史诗。*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怀。他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他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例如在《扬颜》一诗中,他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再比如他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借管仲与鲍叔牙之交推崇诚信道德的《论交》;表达渴望明主、隐含壮志难酬之情的《隆中》;谏言选贤举能、反对排斥贤臣的《垓下》等等。他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第三,离别诗。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在《他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例如诗合集《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显示,他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再比如《上杜相公》中所言,他前去拜访仰慕已久、刚刚去职宰相的杜衍,临别时他表达了对两人友情的珍重和对杜衍的敬仰之情。他的此类诗歌还有: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江上怀介甫》;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感伤人才离去、叮嘱学生的《送钱生》;送别、劝慰失意者的`《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送孙颖贤》;怀念、惜别亲人的景交融,感染力极强。此外,离别诗也是他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咏柳作文

      我喜欢柳树,喜欢她四季不同的模样。

      冬天,她即使是光秃秃的,但任凭风吹雨打,也无所畏惧,依然挺立。秋天,金黄的落叶慢慢随风飘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夏天,她的叶子从春天的嫩绿色悄悄的变成了深绿色,好像换了一件新衣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天的样子。

      春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河边的柳树正吐露着嫩绿色的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春雨的滋润下,在春风的呵护下,她渐渐地长大。远远望去,一排排柳树高高得站在那里,好像绿玉装扮而成。长长的柳枝从空中垂落下来,好像挂着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一阵春风拂过,她随风飘扬,展示着少女般婀娜的身姿。那如丝般的细叶到底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悄悄得帮了个忙。

      我想春姑娘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才能把柳树画得如此美丽。

[阅读全文]...
  • 咏柳曾巩翻译及赏析(曾巩咏柳古诗意思解释)

  • 解释
  • 每日一首诗词,和孩子品读经典!

    父母每天欣赏一首古诗词,在浊世里洗涤心灵,修身养性。在观察生活,感受自然和生活的万千变化时拥有一双“诗性的眼睛”。

    孩子每天学*一首古诗词,领略中国古诗的精妙,继承中国的优良文化和传统。开阔与提高孩子的眼界、胸怀和品格!

    咏柳

    曾巩•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势力。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阅读全文]...
  • 咏柳古诗曾巩赏析(咏柳古诗的意思)

  • 前两天遇到了一个问题:

    都说曾巩的《咏柳》写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处?

    曾巩(1019年 —1083年 ),字子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其文章, 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先生”。

    不过,他的诗也有很高的水*,这首咏柳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一般人咏柳,常常用来寄托相思、叹息离别。但是曾巩的这首咏柳别具一格,把杨柳写成了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曾巩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代笔,其文*实质朴,温厚典雅,为人所师范。 王安石曾经赞扬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不过也有人认为,曾巩的特长在于文章,其诗并不出色。但是清朝潘德舆不以为然,他评价曾巩诗的水*时说:

    昔人恨曾子固不能诗,然其五七言古,甚排宕有气。*体佳句…..颇得陶、谢家法。 七言绝句,如: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是凉月一溪潮”。

    皆清深婉约,得诗人之风旨,谓其不能诗者妄矣。 《养一斋诗话》

    潘德舆说, 评价曾巩不能作诗的人很荒谬,并且列举了曾巩的一些作品加以证明,其中就有《咏柳》这首诗。

    那么,这首诗好在哪里呢?

    潘德舆对于列举出来的这些作品,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就是:

    皆清深婉约,得诗人之风旨。

    我们看看这首《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清深、婉约,是说这首诗清峻而且深刻,同时诗人又很委婉地表达出来,因此具有诗人之“风旨”。

    这里“风旨”就是传统文学的“兴寄”。诗人通过描写事物,其中寄托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下面我们看看,曾巩是如何在这首小诗中体现“风旨”二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迎春的判词写到: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首诗中,曹雪芹把迎春的丈夫比作中山狼。

    诗人评价某人、某事,一般不会直接指出 ,而是把某人比作某物,拐着弯骂人,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称为委婉或者“兴寄”。

    兴寄,往往是诗人感触到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情感。但是也有很多种情况,如同上面的“子系中山狼”一样,心中先有情感 ,再去寻找合适的“物”来表达出来。

    曾巩的这首《咏柳》是见到了柳,而生发了情感。还是先有情感,再找到了柳来表达呢?老街感觉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

    倚得东风势便狂,这七个字写出了柳树的姿态,很明显是暗中讽刺“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而且在“乱条犹未变初黄”的时候,你就猖狂,羽翼未满就不可一世,将来是不是要上天?

    第三句 ,解把飞花蒙日月。你只知道可以把自己的柳絮散发的漫天都是,蒙蔽了日月。

    第四句接着说,难道你不是到天地之间还有清霜吗?

    整首诗的意思,是第四句结束后的留白,言外之意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咋办?别看今天蹦得欢,早晚一天要倒霉。小心点吧。

    咏物诗常常人与物合一, 是咏物也是咏人。同时宋诗又擅长说理,《咏柳》就是借咏物来说理的一首诗。

    我们在很多诗词赏析中,常见到某诗被评价颇有“理趣”。

    好的诗人,不会干巴巴地讲道理,而是通过意象(形象思维)来表达,既有道理,又有诗的趣味。这就是风人之旨。

[阅读全文]...
  • 古诗咏柳诗意

  • 诗意,写作
  • 古诗咏柳诗意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咏柳诗意,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咏柳诗意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指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指装饰,打扮。

      一树:指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是指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是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指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是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就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就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是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阅读全文]...
  •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古诗《咏柳》

      作者:曾巩

      原文: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阅读全文]...
  • 古诗《咏柳》全诗的意思

  • 古诗《咏柳》全诗的意思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咏柳》全诗的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全诗的意思:

      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

      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咏柳》词语解释:

      1、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2、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咏柳》赏析1: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赏析2: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阅读全文]...
  • 咏柳的诗意

  • 诗意
  • 咏柳的诗意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的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柔的柳枝垂下来,

      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着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阅读全文]...
  • 咏柳的诗意详解(咏柳古诗的意思简短)

  • 诗意
  •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学*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读诗文”即要熟读诗词原文;“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咏柳》.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 释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诗中碧玉指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 装饰,打扮

    一树: 满树

    绦: 丝带

    似: 好像,如同

    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人介绍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柳树的咏物诗,从整体到局部,细腻地描绘了柳树的特征。通过对柳的赞美,进一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创造力。

    《咏柳》这首诗的描写非常生动,特别是对春风的刻画更是形象逼真,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比喻”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作者把柳树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绿丝绦”,由此引出疑问“谁裁出”,最后,把无形的春风想象成“剪刀”,一环扣一环地展现出春的创造力。

    思 考: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句子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语录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说说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名言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诗词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祝福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 心语

推荐词条

乌镇夜景唯美句子 关于毅力的句子和段落 互联网时代励志的句子 关于挣钱的励志句子 Mum在句子里要大写吗 英文情感句子个性签名 用英文表达忧伤的句子 赞美云南最经典的句子 巫哲句子迷 学*深造的句子 课外句子大全 推销律师的句子 甜炸了的句子 形容队形的句子 形容朝气的句子 玉碎很心痛的句子 描写小孩子童真的句子 关于枯树的句子 中奖句子 形容厦门的句子 心疼失望的句子 那些催人泪下的句子 描写喜欢一座城的句子 有关于缘分的句子 带古风的句子 描写秋末冬初的句子 一起欢笑一起疯的句子 不要在乎太多的句子 要嫁就嫁给爱情的句子 头疼说说的句子说说 别人不懂我内心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