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关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观潮》苏轼

  • 苏轼,阅读
  • 《观潮》苏轼

      《观潮》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翻译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注释

      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全诗简析

      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拓展: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经典诗词】

      1、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苏轼《无题》"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7、人间何处不巉岩。——苏轼《慧湖峡阻风》

      8、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苏轼《花影》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10、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东坡

      11、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12、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1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轼

      14、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苏轼《晁错论》

      1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7、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18、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苏轼

      19、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20、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苏轼

      2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22、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苏东坡

      2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4、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苏轼

      25、冤者获信,死者无憾。——苏轼

      26、"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7、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苏轼《少年游》

      28、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29、临大事而不乱。——苏轼《策略第四》

      3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

[阅读全文]...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翻译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解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向:朝着,面对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hái),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创作背景

      潘阆曾以卖药为生,一度流浪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以及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诗文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阅读全文]...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翻译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解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向:朝着,面对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hái),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创作背景

      潘阆曾以卖药为生,一度流浪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以及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诗文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阅读全文]...
  • 潮的诗句大收集

  • 潮的诗句大收集

      白居易《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杜甫:

      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范仲淹: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横江词》: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李廓《忆钱塘》: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十七日观潮的诗意

  • 诗意
  •   《十七日观潮》

      作者:陈师道

      原文:

      漫漫*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注释:

      1、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潮水最大的日子。

      2、漫漫*沙:广阔无边的江边*坦的沙滩。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滚动;白虹:指钱塘江潮。

      4、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没拿住(玉杯)而倒翻。

      6、晴天:因滚动的钱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蓝天也摇动不止。

      7、晚日:因奔腾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诗意:

      沙滩上潮水就像奔跑着的白虹,

      天上的神仙不小心杯中美酒倒空。

      晴朗的天空在清澈的江底摇动,

      傍晚的落日在湍急的波浪中沉浮。

      赏析:

      钱塘江在浙江省,江口是个虎口的形状。海水涨潮倒灌进来,受到河床的约束,就会掀起巨*澜,这便是自古有名的钱塘江大潮。大潮每年八月十六到十八日水势最猛,诗人观潮选在十七这一天,正为欣赏那雄伟奇丽的壮观。

      诗的前两句写潮水汹涌而来的气势。潮头的浪花连成一张,掠过**旷的沙滩,像一道白色的长虹迎面飞来。(m.ju.51tietu.net)看到这情景,诗人脑海中忽然生出一个奇妙的想象:莫非瑶台上的神仙失手碰翻酒杯,将那琼玉液泼洒到人间来了吗?

      后两句写大潮波澜壮阔的景象。*看潮水,蓝天的倒影随着浪涛的翻滚,在江底不停滞不前地摇晃;远望西天,黄错的落日随浪涛的起伏,忽而上升,忽而下沉。这景象,要用“吞天吐日”来形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这首绝句,通过白色长虹的比喻,瑶台泼酒的幻想,借助晴天和晚日的烘托,描绘出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色。全篇没有用到一个抒情的字眼,却句句触发着读着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阅读全文]...
  • 观潮课文主要内容

  • 观潮课文主要内容

      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观潮课文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分析: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作者按由远及*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作者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1、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观潮》的内容及语言描写的特点:

      本文虽只有二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受到美的陶冶。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以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的描写为例就可体会出来。课文运用形象的比喻,艺术的夸张,由远而*地描写了钱塘江涨潮的壮观。那初潮时“仅如银线”的美丽景色,那潮*时“玉城雪岭”的奇特景象,那“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的巨大声响,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又联想引出了杨万里的名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更为钱塘潮增添了诗情画意。

[阅读全文]...
  • 观潮课文原文

  • 语文
  • 观潮课文原文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潮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参考!

      观潮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语文版《观潮》知识点

      1、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流入杭州湾。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的出海口地形特殊。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二十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江道又猛收到三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海潮来时,以每秒十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江内推进。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高低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最高峰。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最好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2、词语解释

      横卧:横躺着。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屹立:高耸地直立着。

      横贯:横向贯穿。本课指钱塘江潮头从这岸到那岸横着通过去。

      余波:指大潮过去以后剩下的波浪。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人声鼎沸是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

      水天相接: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线。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山崩地裂多发生在地震的时候,本课形容潮来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

      漫天卷地:漫,满、遍。漫天卷地是铺天盖地的意思。本课形容大潮余波水势汹涌。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2—5自然段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次过程,具体描绘了钱塘江大潮奇异壮观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静。之所以写潮来前的*静,是为了给潮来时的景象作铺垫,使人读到“潮来时”的景象时自然与先前的“*静”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感受到大潮的壮观。在这部分的描写中“江面很*静,越往东越宽”这句话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钱塘江入海口地势的特点,才有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形成。最后写钱塘江大堤上等待观潮的人极多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早已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足以看出人们的心情,也正说明这“天下奇观”对人们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

      第3、4自然段按照由远及*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奇异景观。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部分。第3自然段先写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声音像闷雷说明还很远,江面还没有变化却听到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接着再写随着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说明是在远处,之所以看到大潮像“一条白线”,是因为水天相接的东边江面宽阔,潮头不高的缘故。

      第4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绘大潮越来越*时的壮观景象。先写“白线”很快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出了大潮越来越*,水势逐渐加大的过程。接着写“再*些”时,“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从颜色和高度这两个角度写出了大潮的气势,这是由于东宽西窄的地形,使得白浪翻滚的潮水形成六米多高的城墙。最后写“越来越*”时,大潮更加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句,从景象和声音两个角度,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潮的水势之大,来势之猛,真是气吞山河,无比壮观。

      第5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的江面的景象与变化。一是写“霎时,潮头奔腾西去”说明大潮过去时急且快,可是余波未尽,“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个词写出了余波之大。二是写江面恢复*静以后,江水涨了六七米高。显然,这时的*静与潮来前的*静完全不同。这两点描写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说明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

[阅读全文]...
  • 部编版《观潮》课文原文

  • 语文
  • 部编版《观潮》课文原文

      《观潮》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部编版《观潮》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观潮》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观潮》同步练*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an)雷涨(zhǎng znàng)潮飞奔(bēn bèn)而来

      恢复(hù fù)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4、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地()()天()地七()八()

      若()若()风()浪()东()西()

      以上填的字构成*义词的有:。

      四、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5、浪潮越来越*,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五、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的词,并画上。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宽敞宽广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依然仍然果然)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犹如相同宛如)山崩地裂。

      5、顿时(一时霎时一刹那间)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许久很久不久),钱塘之江才恢复了*静。

[阅读全文]...
  • 观潮的原文及翻译

  • 阅读
  • 观潮的原文及翻译

      在日常的学*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潮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潮》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

      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地不容间也。

      译文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注释

      第一段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⑧〔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第二段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⑩

      注释:

      ①②〔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现在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③〔艨艟(méngchōng)〕战船。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⑤〔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⑧〔一舸(gě)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⑩〔逝〕去,往。

      第三段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注释:

      ①〔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游泳的吴地健儿。

      ②〔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文,动词,画着纹身。

      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④〔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第四段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地不容间也④。

      注释:

      ①〔江干(或gān)〕江岸。

      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③〔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高。倍,动词,加倍。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句子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语录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说说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名言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诗词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祝福

收集与观潮有关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余罪经典台词 壁花少年台词 死侍2台词 ppt演讲开场白台词 灰姑娘的台词 沙和尚的台词 张柏芝台词 晴明台词 韩语经典台词 死亡之翼的台词 龙王的台词 军师联盟经典台词 英雄杀杨玉环台词 你的模样台词 周年庆台词 小主持人台词 桥的经典台词 蓝莓之夜经典台词 王者露娜的台词 尴尬台词 闪电侠台词 婚礼司仪的台词 哆啦a梦的台词 卢鑫玉浩台词 夏至未至经典台词 幼儿三句半台词 魔兽世界boss台词 元旦节目主持人台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台词 步练师台词 演员台词训练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