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国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南国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南国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南国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李白《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韦庄《忆昔》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王贞白《看天王院牡丹》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王维《送贺遂员外外甥》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杜牧《寄卢先辈》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州外小红楼。——卢挚《中吕·喜春来·赠伶妇杨氏》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倪瓒《题郑所南兰》
西堂旧作春池梦,南国今逢小满天。——项安世《十九弟生日·西堂旧作春池梦》
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杜牧《书事》
西陵水阔鱼难到, 南国路遥书未回。——许浑《寄湘中友人》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李白《猛虎行》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七律·有所思》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杜甫《喜雨·南国旱无雨》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南国人无怨,东台吏不欺。——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杜甫《复愁十二首》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诗词》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徐铉《梦游三首》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题八咏楼》
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皮日休《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鱼玄机《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因次其韵》
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杜牧《为人题赠二首》
容华本南国,妆束学西京。——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春风二月开。——杜牧《见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谢》
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杜牧《寄李起居四韵》
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刘禹锡《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刘禹锡《荆门道怀古》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柳宗元《戏题阶前芍药》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首》
何言谪南国,拂剑坐长叹。——李白《送窦司马贬宜春》
东*刘公幹,南国秀馀芳。——李白《赠刘都使》
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王贞白《送友人南归》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杜甫《山馆》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杜甫《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杜甫《十月一日》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杜甫《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杜甫《奉寄别马巴州》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杜甫《遣遇》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杜甫《虎牙行》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东都旧住商人宅, 南国新修道士亭。——贾岛《赠牛山人》
既倾南国貌,遂坦东床腹。——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白居易《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水暖鱼多似南国,人稀尘少胜西京。——白居易《和敏中洛下即事》
《杂诗·南国有佳人》
作者: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注释:
1、南国:古代泛指江南一带。容华:容貌。
2、湘沚:湘水中的小洲。湘水在湖南,入洞庭湖。沚,水中小洲。朝游北岸,夕宿湘沚,是以湘水女神自喻,应取意于屈原《九歌》。此句一作“日夕宿湘沚”。
3、薄朱颜:不重视美貌的人,这里指不重视有才德的人。
4、发皓齿:指唱歌或说话,这里是指推荐、介绍。
5、俯仰:低头扬头之间,极言时间之短。
6、荣耀:花开绚艳的样子,这里指人的青春盛颜。久恃:久留,久待。
翻译:
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
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早晨她来到江北岸边游玩,
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
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
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
转瞬间,岁月消逝,
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赏析:
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着名篇章。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负,希求建功立业,垂名青史。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结果没有实现。曹*后,他因此备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叡(魏明帝)的猜忌和压抑,屡徙封地,连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实现政治抱负。这首诗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时俗”二句,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曹植这首诗,在构思和写法上明显地学*屈赋。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二神,其游踪大致在沅、湘、长江一带,《湘夫人》篇中有“闻佳人兮召予”句,以佳人指湘夫人。曹植这首诗中的前四句,其构思用语,大约即从《湘君》、《湘夫人》篇生发而来。《离骚》云:“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曹诗末二句又是从它们脱胎而出。这种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帮助说明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元代刘履《文选诗补注》(卷二)释此篇题旨说:“此亦自言才*以有用,今但游息闲散之地,不见顾重于当世,将恐时移岁改,功业未建,遂湮没而无闻焉。故借佳人为喻以自伤也。”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九)也说:“此诗伤己之徒抱奇才,仆仆移藩,无人调护君侧,而年将老也。通体以佳人作比,首二自矜,中四自惜,末二自慨,音促韵长。”刘、张两人的解释都是颇为中肯的。曹植在《求自试表》一文中,强烈地表现了他要求在政治上建功立业的愿望,文中后面部分有云:“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这段话的意思与此篇“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二句的内容也是息息相通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诗的主题不是作者自伤,而是为曹彪鸣不*。“佳人”盖指彪,时为吴王也。《魏志》:彪于黄初三年,徙封吴王,五年改封寿春县,七年徙封白马。朝游夕宿,喻迁徙无定也。”(见黄节《曹子建诗注》卷一)曹彪是曹植的异母弟,曹植与曹彪同受朝廷猜忌压抑,有同病相怜之感,黄节的看法可备一说,但证据毕竟不足。徐公持同志说:“按曹彪虽膺过吴王的封爵,其封城却并不真在吴地。当时自江以南,全在孙氏控制之下,曹彪无由得至江南。他这个吴王封在寿春附*,此点曹植不会不知。所以诗写‘南国’‘佳人’,‘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等等,不可能是指曹彪,而是借用楚辞的意境和成语,来抒发自己对‘时俗薄朱颜’的感慨,其主旨是怀才不遇。”这样讲比较合乎情理。
这首诗与曹植的另一首名作《美女篇》主题相当,在艺术描写上却有丰腴与简约的区别,可进行一下比较。《美女篇》全诗较长,节录如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独长叹。
《美女篇》的主题,过去不少评论者都指出它是曹植以美女自比,比喻他怀抱才能而不得施展。如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三)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美女篇》与《杂诗》“南国篇”的主题相同,又同用比喻手法,城南美女与南国佳人,都是曹植自比。《美女篇》“佳人慕高义”以下四句,说城南美女不为众人所理解,意思与“南国篇”的“时俗”二句相通,点明了“怀才不遇”的主旨。“盛年处房室’二句,也与“南国篇”的“俯仰”二句一样,在结尾表现了深沉的慨叹。上面《美女篇》的引文,在“攘袖”二句下省略了十句,这十句连同“攘袖”二句都是写城南女的姿态和装束,从各个方面来刻划她的美丽,而“南国”篇写佳人之美,仅用了“容华若挑李”一句,非常简括。《美女篇》在其他方面的描写也较“南国”篇丰腴,但写美女姿态装束的一段尤为突出。这两首诗同用比喻法写同一个主题,但使用了详略不同的写法,“南国”篇简练爽朗,《美女篇》华赡生动,在艺术上各擅胜场,用词造句毫无雷同之感,这里表现了曹植高超的写作才能。
钟嵘《诗品》评曹植诗云:“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是对曹植诗歌很深刻的评语。“情兼雅怨”是论思想内容,指出曹植诗具有“小雅怨诽而不乱”的特色,曹植后期的不少诗作,倾吐牢愁,的确多*似小雅的怨诽之词,《杂诗》“南国篇”、《美女篇》都是其例。骨气即气骨,也就是风骨。骨气奇高,是赞美曹植诗富有风骨,即富有爽朗刚健的风貌。词采华茂,是赞美曹植诗语言华美丰富。钟嵘主张诗歌应当“干之以风力(即风骨),润之以丹采”(《诗品序》),即以爽朗刚健的风骨为骨干,再用华美的辞采加以润饰,二者结合起来,达到优美的艺术境界。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符合于他的艺术标准,所以获得极高评价。明胡应麟在评曹植《五游》、《升天行》诸诗时云:“词藻宏富,而气骨苍然。”(《诗薮》内编卷一)也是承袭了钟嵘的批评标准。
曹植的诗,总的说来是风骨、词采二者兼备,但仔细分析,不同的诗篇在某一方面往往有所侧重,有的风骨更遒劲一些,有的词采更宏富一些。他的部分诗篇,像《箜篌引》、《美女篇》、《白马篇》、《名都篇》等,大抵篇幅稍长,对偶句与铺陈语较多,其词采华茂的特色就显得更为突出,但也仍然具有风骨。另外有一部分诗,像《野田黄雀行》、《泰山梁甫行》、《杂诗六首》等,大抵篇幅稍短,描写较简练,对偶句与铺陈语少,这类诗篇更鲜明地显示出骨气奇高的特色,但也仍然具有词采。王世贞评曹植诗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艺苑卮言》卷三)王世贞认为曹植诗成就低于曹操、曹丕,意见未必公允,但曹植诗在词采华茂这方面的确大大超过其父兄,特别如《箜篌引》、《美女篇》一类诗表现尤为突出。王世贞又说:“子桓之《杂诗》二首,子建之《杂诗》六首,可入《十九首》,不能辨也。”(同上)又从风格的质朴刚健方面对曹植的《杂诗》六首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可与汉代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并驾齐驱。王世贞不喜华丽文风,所以对曹植作出这样的评价,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植的不同诗篇,在风骨和词采二者的某一方面的确有所侧重。
《杂诗》“南国”篇这首诗,其中“时俗薄朱颜”二句,也是文采斐然;但大体说来,其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它虽然不像《美女篇》铺陈细致,词藻华美,但也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经得起吟咏咀嚼。
等你,在南国 等你,在南国,那如诗如画的地方 细雨,暖风,杨柳新妆 在唐诗中,在宋词里,文章处流淌 你,可曾记得,想念你的圣物 身后,南国的大地上,茫茫红豆 春华芳香 等你,在南国,那春水淌过的桥上 烟花,花田,蝶恋花岗 在繁华都市里,人海涓流,十里画廊 看,一缕灯火,想念你的眼眶 滴落,久违未下的玉珠,隐隐暗藏 你的面庞 等你,在南国,那无人的晚上 寂静,孤零,忧曲慰伤 在黑暗里,鼻尖上,寒衾里彷徨 想,银屏微光,想念你的希望 手指,任凭画破带伤,染血心慌 惟泪千行 等你,在南国,你来不来的路上 昨天,今天,未来都一样 今夜诗卷里,为想你,留神问心房 你来,不来,我都在念想 你知,不知,我都在痴狂 不问时光
相思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拼音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思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拼音,欢迎阅读与收藏。
相思
唐 王维
hóng dòu shēng nán guó , chūn lái fā jǐ zhī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yuàn jūn duō cǎi xié , cǐ wù zuì xiāng sī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拓展:
相思的诗句1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卓文君《白头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 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忆帝京柳永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解连环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渔家傲陈袭善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登山临水年年是。
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千秋岁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木兰花张先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生查子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红豆,又名相思子。
相传汉代时,南越国有一个男子戍边未归,妻子终日立于村前的一棵树下,朝思盼望,最后哭断柔肠、泣血而死。
后来,树上突然结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
相思子,成为爱情的信物,还要归功于诗词。有这样两首红豆诗词,深情蕴藉,说尽相思,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首推就是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读来,宛如歌唱一般,历来为人所称道。
诗中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在当时,这首诗就已经成为传诵的名篇,被广为传唱。
王维此诗一出,世人皆用红豆来代替相思。
王维去世约100年后,晚唐的另一位诗人,也写下一首红豆相思的绝唱,这位诗人是号称“八叉手”的温庭筠。
温庭筠有一组《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共两首,今天我们着重说第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抒发对情郎的眷念之情。
像井底下点蜡烛那样,深深地嘱咐你:虽然你要离开我远游,但我的心与你共长行,切记早归别违期。
手中玲珑骰子上的颗颗红点,都是最为相思的红豆;你知道不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对你的相思意?
在诗中,女子以红豆比喻入骨的相思,以相思子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
骰(tóu)子:博戏玩具,骰子上有红点,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
此句中还用到双关隐语,骰子的红豆入骨,喻意为我对你的相思之情也是入骨。
这两首诗是写红豆最有名的诗作,而它们之所以受到后世的推崇与喜欢,就在于它们抒发的是一种隐晦的、含蓄的、内敛的爱情表达。
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中国人在表达爱的情感时,从来都是含蓄内敛的,这两首诗正是有含蓄蕴藉之风。
想像一下,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表达喜欢和相思之情,不说话,只给你一颗红豆,而你看到红豆,瞬间就明白了对你的倾慕之情,两相都懂,只不言语,这是多么含蓄蕴藉呀!
苏轼诗词30句,一睹文豪风采
江南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暮春增岁自题》
乌飞兔走添新岁,镜染秋霜鬓成灰。
性如流水赋常形,心比丘山藏翠微。
偏爱新词搜枯肠,喜把旧文酌浅杯。
闲来也好少年事,不画丹青画蛾眉。
《游璧山三担湖湿地公园》
(前言:2018戊戌暮春,偕妻游重庆璧山三担湖湿地公园。其中山如黛,水如蓝;花田如海,彩带似练;枯荷如戟,睡莲似梦。茅草以结凉亭,竹木以建曲廊;鸳鸯戏水,白鹭翔空。间遇春雨潇潇,凉风**,池面如烟如雾,花瓣垂玉含珠,别有韵味。真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古诗二首记之。)
(一)
谁引虹霓染彩练,赤橙黄绿满人间。
璧山碧空映碧水,红叶红花羞红颜。
蝶逐暗香新蕊嫩,鱼戏浅影枯荷残。
风生绿萝满池塘,一枕春梦遗清涟。
(二)
雨满青山水满塘,一夜碧芜换彩裳。
清漪漾漾三担湖,春水滟滟两重光。
花开幽谷引蝶舞,柳织淡烟惹莺藏。
人间四月竞芳菲,满园春色满园香。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宋·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汉·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招生章程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章程,章程起着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的作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章程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招生章程,欢迎大家分享。
一、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简介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批准,教育部正式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国有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层次),也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结合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已有五十余年办学历史。
学院秉承明德尚能,学以致用的校训,以质朴宽厚,崇实笃行的大学精神,以立足省内、面向全国、辐射两亚、注重实用、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和国土资源办学特色,围绕国土资源大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招生章程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教育部和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相关工作规定,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招生工作遵循公*、公正、公开,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同时接受纪检*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学院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招生计划。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负责,副院长、纪委*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院招生就业处。
第四条学院招生就业处是学院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学院设立招生工作监察小组,由纪委*担任组长,监察办公室设在学院纪检审办公室,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六条学院招生就业处根据各地生源分布情况,组建招生工作组赴各地进行招生宣传和咨询,并完成学院的.招生录取工作。
第三章招生录取
第七条招生录取采取远程异地录取,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工作原则。
第八条招生计划、专业均以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云南详见《云南招生》计划版或查阅我院网址(http://www.yngtxy.net/)。
第九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残疾人联合会制订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除此之外,我校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只招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不招肢残者。
第十条录取原则
学院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及各省的招生政策,按照招生计划录取:
1、按各生源省(市、自治区)有关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和程序进行录取工作。
2、招生录取时,承认各省的加分政策。普通类专业以考生加分后总分排序,按照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艺术类专业以文化总分(含加分)上线,按照美术类专业课省统(联)考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3、考分相同时,信息类、管理类、财经类专业优先录取女生,地矿类、勘测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类专业优先录取男生。
4、性别、考分相同时,信息类、管理类、财经类专业以语文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地矿类、勘测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类专业以数学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5、考生专业确定办法为先志愿、再参考分数,有相同状况时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其它参照上述第3、4款办法确定。
6、退档原则:分数最低者先退。
7、被学院录取的新生名单将公布在学院网站上(http://www.yngtxy.net/)。
第四章学校收费标准
第十一条学费:雕刻艺术与工艺专业(3年制):8000元/年.生;其它专业(3年制):5000元/年.生;五年制大专专业:4000元/年.生(暂定);住宿费: 400-1200元/年.生 ;具体收费标准刊登在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报》普高招生计划版或填报《志愿指南》上,均按云南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
第五章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
第十二条 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由学校发给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并上报国家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
第十三条通过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关专业领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六章奖、助、贷、勤管理
以下各项奖励与资助只适用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录取的考生,并按照国家及省*最新颁布的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奖学金
1、获国家奖学金者,奖励8000元/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者,奖励5000元/年;
2、获省*奖学金者,奖励6000元/年;获省*励志奖学金者,奖励4000元/年;
3、学院奖学金奖励比例占在校生数15%,一等奖2000元/年,二等奖1000元/年,三等奖500元/年。
4、学院国土励志奖学金,500元/年。
第十五条助学金:经审核,符合条件者可获得以下资助
1、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到生源所在地教育局办理;
2、国家助学金:经审核,符合条件者,一等奖350元/月.生,二等奖250元/月.生,按10个月发放;(国家助学金,*均每年有35%的学生获得资助)
3、以勤代补:院学生工作处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每月不超过40小时;
4、临时生活补助:与全省普通高校同等对待。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为准执行。
第十七条本章程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执行,学院原有的招生章程、简章与本章程冲突时,以本章程为准。
第十八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九条学院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牛路2号
邮政编码:650217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2、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
4、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题解: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赏析: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江南春》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散译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
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诗看来简单,没有一个字不认得,也没有什么看不懂的。但是,要说出它的好处来,却不容易。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的不过是长江南岸的春天,鲜花盛开,处处鸟语鸣转。问题在于,直接说“处处”,就没有什么诗意,一定要说“千里”。在里,数字,是认真不得的。
但是,恰恰有一个人,对这个“千里”发出了疑问,此人名叫杨慎。他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升庵诗话》)这个问题,当时没有人能够回答,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清朝,有一个人叫何文焕,他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云云,比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做‘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这种抬杠,在逻辑上,属于反驳中的导谬术:不直接反驳论点,而是顺着你的论点,推倒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你的论点是错误的。何文焕最后说,杜牧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不过是说诗人觉得到处都是花开鸟语而已。何文焕的原则与杨慎有根本的区别,他认为诗歌只要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就行了。这在当时是一种直觉,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文艺心理学,大家都知道,诗人带上了感情,感觉就可能产生变异,在语言上就有夸张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想象、虚拟、假定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进入想象和假定、虚拟境界不仅是诗人的自由,而且是读者的自由,诗人用自己的自由想象,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感情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越是能激起读者想象的作品越有感染力,读者的想象也是一种创造,这不仅仅表现在所谓“夸张”这一类现象中,而且表现在许多微妙的方面。如下面一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果用杨慎的逻辑来推敲,也是有问题的:除了水村、山郭、酒旗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怎么光有酒旗,为什么没有提到酒店呢?风吹着酒旗,为什么没有人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是问不完的,这种问题是外行的问题。 诗人调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并不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诗人要表现的客观世界和主体情感是无限丰富的,人类的语言不可能全部表达出来。诗人只能选取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特征不是整体,但是它可以刺激读者的想象,把他们的经验和记忆激活。被诗人排斥了的部分就由读者凭自己的想象去填充。所以诗人的语言,从正面来说,要抓住有特点的局部,从反面来说,就是要大幅度省略,在特征以外留下空白。
回到这首诗上来,为什么诗人只提供了几个意象:水村、山郭、酒旗和风,就抓住了最有特征的部分?这句诗的省略是很大胆的,四个意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不确定。它们是任意的并列还是意象叠加呢?好像没有必要太认真,对于想象来说,精确的定位,是有害的。 要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还要明确:诗歌的想象性与语法存在着一点矛盾。
从语法上说,四个名词并列,连介词和谓语动词都没有,连一个独立的都构不成。但是,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脑海里把它想象成一幅图画。若是把四者的关系用动词和介词规定清楚了,反倒有碍诗意的完整了。在诗中,意象的空间位置不确定,才有利于读者的自由想象。最明显的莫过于酒旗和风的关系,这关系是浮动的。这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拘泥于现代汉语语法,读者就可能追问:是风中酒旗在默默地飘舞呢,还是酒旗被风吹得呼拉拉响呢? 正是由于意象的浮动,不确定,才有利于诗人和读者的自由想象双向互动。 既然意象浮动的方法有这样的好处,就应该一直这样浮动下去吗?第三、四句诗,杜牧是不是运用同样的方法呢?似乎不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完全是另外一种句法。 前面两句的好处是十分精练,把好几句话合并成两句话,后面怎样呢?后面的两句,说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寺庙,第三句还难得地提供了精确的数字,那么第四句有没有提供新信息呢?似乎不多。只把前面的“四百八十寺”变成了“楼台”和“烟雨”的意象。这不是把本来一句话可以说完的,分成两句说了吗? 但是,楼台和烟雨是局部,而前面的千里莺啼和水村山郭、四百八十寺,则是大全景。全诗形象的中心是楼台和烟雨。很明显,对于楼台和烟雨,作者不满足于华美的印象,他先是总体感受,然后把它们笼罩在江南特有的烟雨之幕中,玩味、发现、感叹。
因为在烟雨之中有点朦胧,让诗人发现佛寺之美,其特点是有点缥缈,超凡脱俗的。接着诗人将这种美的欣赏转化为历史的感叹,南朝已经灭亡了,但寺庙之美却没有变化。 这里有个玩味、发现和激起感慨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精练是精练了,心理的过程,特别是景观欣赏和历史感叹的双重意味却没有了。用两句写,就显出了心理感知的微妙层次。
南国的古诗 带南国的古诗 生南国的古诗 南国开头的古诗 南国诗句 南国海鸥的古诗 南国红豆的古诗 南国唐李贺的古诗 南国轻语录 有红豆生南国的古诗 石榴熟南国的古诗 南国初秋古诗谁写的 生南国的整首古诗 红撷南国的整首古诗 描写南国的诗句 红豆出南国的诗句 描写南国冬天的古诗 撷豆生南国的整首古诗 红豆生南国的古诗大全 古诗红豆生南国的图片 形容南国的诗句 南国收获水果的古诗 红豆生南国的古诗图片 红豆生南国的古诗句 有关南国风光的古诗 红豆生南国古诗的视频 红豆生南国古诗的舞蹈 注音的红豆生南国古诗 南国和北国的景致差别古诗 南国风光的诗句
“生无君相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全诗翻译赏析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全诗翻译赏析 相思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拼音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王维的诗赏析 江南春古诗_杜牧古诗江南春 相思的诗句红豆生南国表达了什么 江南雪古诗 相思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拼音 济南国庆节去哪玩 江南古诗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招生章程 南安军古诗 关于南国的诗句 红豆不长南国,长我脸上的搞笑说说 五言古诗南轩松 红豆相思的诗句有哪些(南国红豆最相思诗句) 古诗江南 古诗江南春 江南古诗 江南春古诗 忆江南古诗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等你,在南国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古诗《江南春》 古诗 《江南春》 古诗 江南春 《江南春》 古诗 古诗江南春 《南秦雪》古诗
莲的心事古诗朗诵视频 可以用于背古诗的背景音乐 古诗词的活用形式 形容走路整齐的古诗 古诗的六月 关于古诗鉴赏的题答案及解析 形容自己不被人重视的古诗词 蒲公英的古诗读后感 古人留下了歌颂母亲的古诗 歌颂情谊的古诗五言 关于孝德的古诗 写蚕一生的古诗 形容夜夜醉酒的古诗 夜宿山村的古诗 清明节的古诗词网页搜索 山石的古诗注音版 关于花的古诗寓意美好 夏夜相关的古诗 有关香雪兰的古诗 描写空山的古诗 带有丹朱的古诗词 心寒的两个字古诗 形容素菜的古诗词 为下文蓄势的古诗 秋叶有感的古诗 音乐配古诗的感觉 夏天的细雨古诗词 坚信自己会成功的古诗 形容森林公园飞鸟不怕人的古诗 带逸的古诗命名的名字 相思门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