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修的古诗来源在哪里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子修的古诗来源在哪里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子修的古诗来源在哪里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子修的古诗来源在哪里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顾城:来源诗歌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顾城的诗歌《来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顾城:来源
泉水的台阶
铁链上轻轻走过森林之马
我所有的花,都从梦里出来
我的火焰
大海的青色
晴空中最(www.unjs.com)强的兵
我所有的梦,都从水里出来
一节节阳光的铁链
木盒带来的空气
鱼和鸟的姿势
我低声说了声你的名字
【顾城简介】
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 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1973年开始学画,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在《今天》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并在德写作。 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
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英儿》(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桦合著)、《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 从自然到自我》、《没有目的的我》。小说《英儿》为诗人于弃世前与其妻雷米(谢烨)合著。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冬至节的来源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冬至节的来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冬节,也称长至节、亚岁等。在节气排序中,冬至排序位于第二十二节气,但它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节的资料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 团、冬至长线面的*惯。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 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 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传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息战乱,能过上太*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唯美诗句情侣网名
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下文是小编收集的有关情侣网名的唯美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元旦节的来源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旦节的来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元旦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哈哈,新的一年来了,元旦节有来了,小朋友们又有新衣服穿了。
你们知道元旦节的来历吗?哈哈我来告诉你:*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现在知道元旦节的由来了吗?顺便给大家说声元旦快乐。
柯姓的来源
史*载柯姓源自春秋时期,原姬姓,也有的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源出齐国。以下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柯姓的来源,欢迎阅读本文!
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
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因氏。吴公子柯卢,一作柯芦。
2、出自姜姓。
柯姓,春秋时齐太公之裔。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其后以邑为氏。
3、出自地名。
柯,春秋是卫地,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北。居者或以为氏。
4、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血液大规模加入柯姓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此后鲜卑人融入*中,成为河南柯姓望族。另外,西羌人也有柯姓。进入清朝后,东北的满洲人、锡伯人、蒙古人,西北裕固人等,也出现柯姓。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期,柯姓活动于江苏、山东一带。到唐朝时,柯姓已经分布到南方各地,尤其是在福建。清乾隆年间柯姓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柯姓大约有3万3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二十位以后。福建为柯姓的第一大省,约占柯姓总人口的53.9%。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浙江等。
明朝时期,柯姓大约有1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五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西、福建、广西、浙江,这五省柯姓大约占柯姓总人口的83%。安徽为柯姓第一大省,约占柯姓总人口的20%。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异鹊堂":异鹊的意思是奇怪的小鸟。宋朝时柯述历任淮州知府,累官朝散大夫。他曾经在漳州当辅佐的官。漳州地方荒年,他千方百计赈济灾民,亲自住到灾区。这时有两只奇怪的小鸟在他的屋梁上垒了窝。等他回到招待所,两只小鸟也跟着他。他完成任务回漳州城时,小鸟飞着追他数十里,叽叽喳喳不忍离去。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钱塘县:秦时置县,属于会稽郡。后汉时为吴郡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今山东省临淄一带。
四、柯姓血型
柯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7.4%,A型占29.1%,B型占25.9%,AB型占7.6%。
五、当代柯姓的分布
当代柯姓的入口大约有8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64%,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五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柯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台湾,这五省柯姓大约占柯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重庆、四川,这四省市的柯姓又集中了11%。浙江居住了柯姓总人口的20%,为柯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以浙江、广东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的柯姓人口分布区。
柯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浙沪、苏皖赣大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闽台粤琼、广西南部,柯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以上,最高可达0·8%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1%,居住了大约79%的柯姓人群。在苏皖北部、河南东南、鄂渝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中部、湖南东南、广西北部、贵州南段、云南东端,柯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o.06%一0.1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7.6%,居住了大约9.7%的柯姓人群。
拓展
一、覃姓的来源
1、出自夏朝有覃怀地,为覃怀氏之后,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据《姓氏考略》载,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后亦简改为覃氏(Qín 音秦)。相传覃元先(南梁南海人,即今广东省南海人,相传是皇覃氏之后人)义勇隶属。
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简改为覃氏(Tán 音谭)。谭姓源自春秋时代是以国为氏。
4、出自曋姓,为巴人曋氏所改,覃(Xún 音荀)姓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
二、姓覃的名人
覃昌: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人,覃光佃的儿子,庆历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退休后闭门讲学,教人读经书,著有文集。
覃元先:字流钦,名无克,南梁广东南海人,原籍陕西善骑射,亦精通文墨。齐未,反者四起,元先募乒卫乡里,据有番禹。
覃庆元:北宋融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景德进士,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被封为御史中丞。为人稳健,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举朝服其公正。
覃光佃:覃庆元之子。北宋广西融州人。博学能文,宋仁宗时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势,京师呼为真御史。外筹军政,内肃朝仪,咸倚重焉。曾与狄青并封为将军,以音乞归赐诏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致仕。
覃应元:字德芳,明朝四川省云阳县人,嘉靖进士,知河南府。他以德感召下属及群众,*息匪乱,整肃地方治安,政绩突出,升任四川副使。
徐墨斋提示,一个结合自己命理来起的名字,会为自己带来好处。例如你是“阴命火相人”,五行喜木、火,那么选用五行属木、火的字来作为你的名字,将会有助于你的成长和发展。
中秋节的来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来源,欢迎阅览。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
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二、中秋节的*俗:
中秋节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俗。
但中秋节的*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等等。
中秋节*俗代代流传。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都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传统,让亲情永恒,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大陆漂移说来源
“大陆漂移说”是魏格纳提出的,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陆漂移说来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大陆漂移说来源
1620年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经与欧洲和非洲连接的可能性。1668年法国R.P.F.普拉赛认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与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开的。
到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Eduard 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岩层非常一致,因而将它们拟合成一个单一大陆,称之为冈瓦纳古陆。
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当时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陆漂移说的三个证据
1、地形证据
山脉也为大陆漂移理论提供了证据。当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地图上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到一起时,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实:南非有一条从东到西走向的山脉可以跟阿根廷境内的一座山对接起来;而在北美可以找到与位于欧洲的煤田对应的煤田。
2、化石证据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还利用化石来证明他的观点。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舌羊齿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发现了舌羊齿化石,舌羊齿分布在这样广大的区域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由此确信这些大陆曾是一个整体。
3、气候证据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还运用气候变化的证据来证明他的理论。斯匹次卑尔根岛现在位于挪威以北的北冰洋北部,岛上常年被冰雪覆盖,属于极地气候类型,但人们在那儿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认为,3亿年前,这些植物生活的地方肯定位于赤道附*,气候温暖湿润。
在该岛以南数千千米的地方,地质学家也找到了一些证据,即在南非发现了冰川擦痕。这些冰川擦痕表明,南非当时曾被大陆冰川覆盖,厚厚的冰层覆盖了几千*方千米。但是现在的非洲大陆气候炎热,根本不可能形成冰川。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由此得出结论,在泛古陆存在时期,非洲大陆靠*南极。
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付”是“傅”的省写,两者为同一姓氏,只是书写的方式不同,但两者为通用。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欢迎大家查看!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付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2、源于妫姓,出自殷商时期名相付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4、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付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5、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6、源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9、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付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0、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付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1、源于官位,出自两汉之脊新莽时期官吏付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2、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付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二、历史名人
1、付(傅)毅(公元47~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著名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着有《舞赋》等作品。
2、付(傅)宽(生卒年待考),北地人(今甘肃庆阳),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付(傅)宽列第九位。
3、付(傅)玄(公元217~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著名西晋哲学家、文学家。他可算是付(傅)氏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着有《付(傅)子》等集传世,在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4、付(傅)咸(公元239~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付(傅)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付(傅)中丞集》。
5、付(傅)琰(生卒年待考),字季珪,北地灵州人(今宁夏灵武)。自其先祖南下以后,世代侨居南方。从其父开始,付(傅)氏祖孙四代都曾担任过南朝的县令,并着声名。付(傅)琰历任县令、广威军将郡丞、尚书右丞、督军、建威将军、刺史职。为官明察事理,处事果断,特别是办案重视实物证据,廉正有才,勤于职守,其父子成为廉吏世家。
6、付(傅)亮(生卒年待考),字季友,南朝宋国人。著名汉朝政治家。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着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百家姓作品背景
《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姓氏的书籍。其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
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毁坏。
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姓氏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早起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当时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周代是*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较多。
这些姓氏的发展,是《百家姓》得以成文的历史背景。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王、陈、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阳),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演变至汉朝,姚姓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姓。
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编撰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由于内容与姓氏相关,《百家姓》的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
中秋节的来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中秋节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还是对中秋节的来源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来源,欢迎阅读与收藏。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早在唐时中秋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2008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圆润,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 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佳节我国民间有家家吃月饼的*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风俗辞典》讲过一个传说:唐高祖李渊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厨师制作彩色圆饼,让大家食之,以庆祝手下大将军李靖北征取得的`胜利,而李靖则先捧圆饼祭拜明月,并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圆饼,就变成了一个*俗,而后的唐明皇宠妃杨贵妃则把“胡饼”更名为“月饼”。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叶等各种花色的月饼。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清代以后,月饼的制作更加讲究,无论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后来渐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互相馈赠亲朋的礼品。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圆、欢聚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饼祭月、拜月还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满之意。旧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满幸福。此外,月饼还有象征丰年之意。中秋节正值五谷丰登的季节,吃月饼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饼又成了丰年的象征,借月饼来庆祝丰年,祈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收成。
今天,月下游玩的*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事实上根据粗略统计,满月出现在十五的概率是50%,出现在十六的概率是40%,剩下10%左右的概率会出现在十四和十七。
从2002年到2005年,连续4年,中秋月都圆在农历八月十五;但是从2006年开始,连续4年,中秋最圆月都出现在十六;2011年和2012年则又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朔”为农历每月初一,这时月亮正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亮和太阳黄经相同,人们从地球上看不到背向阳光的月亮。“望”通常为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这时地球正好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太阳和月亮黄经差180度,人们从地球上看太阳西下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月亮此时最亮、最圆。
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时远;最*时有36万多千米,最远时有40多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
*姓的来源,姓*的名人
来源是*汉语词语,指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经济来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姓的来源,姓*的名人,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寻根溯祖
1、以国名为姓。*古代有诸侯国*国,灭国后,其公族有的以原国名命姓,遂为*姓。
2、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有地名少*,在今陕西商县东180多里,后称为武关,居其地者,有人以地名为*姓。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忠烈堂":蜀汉时有*珍,为零陵都尉。孙权袭杀关羽,*珍于零陵孤军抗吴。孙权派使者来招降,*珍大义凛然地说:"请回去告诉碧眼儿,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最后因粮绝,援兵不到,便拔剑自杀报国。
【郡望】
东阳郡:三国时吴置郡。相当今浙江省金华地区。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相当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 温:东吴襄阳人。自幼爱读圣贤书,识度广大,为官清正廉洁,不以权势自居自傲。曾斥责他的儿子:"生于乱世,贵而能贫,始可以无患。怎能以侈靡竞赛呢!"
*凿齿:晋代襄阳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一 姓氏源流
1、*师的后代。根据《万姓宗谱》的记载,尧为部落首领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为*氏的老翁,击壤(古代一种投掷的游戏)而歌。尧听了以后很佩服,于是拜他为师。*师就是*氏的始祖。
2、从籍姓改过来。
郤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郤氏。
奚一、姓氏来源
上古夏禹时代,车正(造车官员)奚仲,受封于邱(今江苏 州市境),他的儿子便以父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奚。
郡望堂号 东汉置礁郡,现在安徽省毫州市。 《姓源》记载:“夏车正奚仲迁于邱,其后遂称奚氏”。望出谯国。
西安徽灵壁、宿县以及山东潍坊临朐有此姓...
卻一、以封地为姓,源于春秋时期,出自姬姓。
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凶,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其后遂以封地为姓,形成郤氏。
喜元有喜同
西闾春秋郑国邑地,后有以邑为姓。
袭宾人七姓有袭氏。通志氏族略云:晋有隐士袭元之,南史有袭...
拓展阅读:
柯姓的来源来源
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
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因氏。吴公子柯卢,一作柯芦。
2、出自姜姓。
柯姓,春秋时齐太公之裔。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其后以邑为氏。
3、出自地名。
柯,春秋是卫地,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北。居者或以为氏。
4、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血液大规模加入柯姓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此后鲜卑人融入*中,成为河南柯姓望族。另外,西羌人也有柯姓。进入清朝后,东北的满洲人、锡伯人、蒙古人,西北裕固人等,也出现柯姓。
古诗子修的来源 子修古诗的来源 子修的古诗来源在哪里 古诗的来源短 古诗的来源20 古诗的来源是啥 古诗来源从军行的古诗来源 古诗的来源50字 田字的古诗来源 贝字的古诗来源 思乡的古诗的来源 古诗词的来源 青松古诗的来源 花甲的来源古诗 古诗的历史与来源 来源古诗词的 六一的古诗来源 古诗的来源出处 行宫古诗的来源 李白古诗的来源 来源古诗的口号 古诗的来源与发展 古诗的历史来源 唐代古诗的来源 《月夜》古诗的来源 寒食古诗的来源 绝句古诗的来源 起风了的古诗来源 草的古诗内容来源 古诗十九首的来源
国际幸福日来源 顾城:来源诗歌 中秋节的来源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 吴氏的来源与简介 *春节的来源介绍 冬至节的来源 壮族山歌文化的来源 鉏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 日本的姓氏来源文化 大陆漂移说来源 关于春节来源的资料 职场压力的来源是什么 印姓的来源和姓印的名人 中秋节的来源 “哈芝节”来源与意义 元旦的来源及*俗 *姓的来源,姓*的名人 符姓的来源和姓符的名人 *中秋节的来源 阙姓的来源,姓阙的名人 元旦节的来源 柯姓的来源 关于春节的来源介绍 假借字的来源及意义 崔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 中秋节的来源 心情来源于自己的句子 来源于古诗中的情侣名89句 关于题画诗的来源及分析
描写童真的诗句 描写鼻子的比喻句 描写忧郁的诗句 描写竹叶的诗句 描写宫墙的诗句 描写四季的美句 描写欢聚的诗句 描写黑天鹅的诗句 描写初恋的诗句 描写西湖的古诗句 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好段 描写秋思的诗句 关于描写秋的诗句 描写望洞庭的诗句 描写巫峡的诗句 写一句描写春天的古诗 描写出游的诗句 描写群山的诗句 描写舞剑的诗句 描写*静的诗句 描写友情的美句 描写归隐的诗句 描写文具的好句 描写姑娘的诗句 描写睡不着的诗句 描写宜昌的诗句 描写观察的好句 描写自在的诗句 描写郊游的诗句 描写气节的诗句 描写春天人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