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带草头的古诗词 >

带草头的古诗词

关于带草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草头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带草头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龙头节的古诗词

  • 文学
  • 龙头节的古诗词

      二月二,龙抬头,抬走烦恼与忧愁;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幸福与满足;二月二,龙抬头,抬走苦闷与波折;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吉祥与好运。祝你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龙头节的古诗词,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

      [宋]晁说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与尔亲。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年代:宋

      作者: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拓展:

      龙抬头为什么称为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线以上,接*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阅读全文]...
  • 草堂古诗词

  • 草堂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堂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卢征君嵩山草堂图

      清代高士奇

      神鬐在水不入篊,仙禽在野不受笼。达人泥土视轩冕,林峦刬迹偕洪蒙。

      嵩山征君巢许踪,高柯百尺龙门桐。召拜谏官卧不起,草堂僻径临巃嵷。

      岩姿壑籁有神会,自写不假丹青工。墨痕迥出浓淡外,绝境直与虚无通。

      手书十志字健劲,藤枝薤叶纷相蒙。在昔右丞妙诗画,辋川旧本留清风。

      征君绝艺亦兼擅,蓝田少室将无同。弘农好古惬真赏,跋尾小印蟠丝红。

      笔法独启元祐派,胚浑坡老兼涪翁。开运下迄淳熙代,五阅丁未云流空。

      神物不随陵谷变,浩叹者谁周益公。庆元到今夏几世,暗中呵护烦苍穹。

      黯然之光久愈发,何啻宝玉摇晴虹。我在修门昔曾见,爱此叠巘藏玲珑。

      归田五载亲抱瓮,柘湖拓地芟嵩蓬。石廊洞户颇幽雅,十指愧未娴皴烘。

      重来那免猿鹤怨,故园青碧孤芳丛。云烟一卷快入手,槐根欹枕游高嵩。

      壶山草堂观先叔父介庵公收藏历代名画卷册歌

      清代吴焯

      吴江枫冷逆雁翔,两月两度来金阊。抖擞寒衣气瑟缩,疏窗短日留驹光。

      草堂之中多雅设,琼函玉笈纷在旁。鹊炉奇古爇龙脑,棐几拂拭铺云肪。

      桓家一厨久缄闭,邺侯万签随低昂。忆昔盛年大搜索,豪取动破千金偿。

      眸子炯如秋月鉴,茧丝细拆犁针铓。垂老头华手不卷,缄机谬伪恣品重。

      我幸此游殊不恶,一望饱眼还撑肠。大卷引丈横帛练,小帧尺寸齐圭璋。

      交州雪纑越溪纸,一一开陈闻古香。江山云雾起重叠,人物草木都煇煌。

      名公大篇著跋尾,学士薤书题左方。华原营丘色泽古,从苑河阳岁月长。

      颠老一山天偪侧,坡公四竹风披猖。江南一片真奇逸,西蜀万本惊擅场。

      元朝四家各面目,艺园三品垂芬芳。丹丘玉潭谁辈辈,方壶雪谷何堂堂。

      成宏画院还退舍,绘事独数吴中强。源流分支别南北,台阁定器追晋唐。

      三百年中抉粉本,前有白石后白阳。天池泼墨翻海水,尚书摇笔凌文昌。

      群公衮衮那仆数,残缣涴楮非寻常。或经补缀笺素旧,间遗姓氏审谛详。

      漫说寒具惊点污,细认缝印窥收藏。仅披卷册历千百,更有苞裹满石仓。

      勤搜牢记穷曛旭,天风飞雪催归装。一往决眦渐探顶,胡为缩脚嗟望洋。

      江湖豪翰元有数,几见什袭千明珰。吾兄矜贵手未触,有子修饰重装潢。

      天机之精天帝宝,毋使六丁下取将。稼轩兰长青湖曲,壶公鲸游白云乡。

      今我一见一太息,西望垄树烟草黄。文采风流不泯没,子孙永保三千霜。

      竹罂草堂歌

      清代宋琬

      君不见练川朱生称绝能,昆刀善刻琅玕青。仙翁对弈辨毫发,美人徙倚何娉婷。

      石壁巉岩入烟雾,涧水松风似可听。镂玉雕犀安足夸,玻璃可碎牺樽腥。

      白门濮生亦其亚,大朴不斫开新硎。虬须削尽见龙蜕,轮囷蟠屈鸱夷形。

      匠心奇创古无有,区区荷锸羞刘伶。妙制流传真者少,何侯得之为异宝。

      大书深刻作堂额,客至登堂多不晓。我来问名请纵观,锦笥才开称绝倒。

      黄侔蒸栗缜且坚,润比琼琚兼肉好。何侯啖我烧羊胛,华发临风除白帢。

      阶列唐昌观里花,栏余甫里先生鸭。美酒元从白堕留,新篘更得青州法。

      南人不惯北人欢,绳床坐听糟床压。君不见蔡邕笛,千年人去亭名柯。

      讵若龙钟古节大如斗,真堪一日十摩挲。铜盘绛烛朱颜酡,升君之堂为君歌。

      年来已厌乌程酿,客中十斛须相饷。沙棠树下牡丹丛,蓓蕾计日应全放。

      殷勤欲倩好风吹,痛饮还期明月上。预敕双童洗竹罂,待我醉卧青丝障。

      唐代·杜甫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阅读全文]...
  • 漓漓源上草古诗词119句

  • 经典
  • 折荷有赠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译文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注释

      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玩:赏玩、欣赏。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红蕖(qú):荷花盛开的样子。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佳人: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相似: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鉴赏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当时李白二十九岁,与许氏夫人居安陆(今属湖北)。

[阅读全文]...
  • 描写草原的诗句古诗词

  • 草原
  • 描写草原的诗句古诗词

      草原究竟有多美,看看诗人的'作品就知道了。

      《塞上行》

      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边方春兴》

      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草原诗》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寄刘驾》

      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塞上行》

      唐·鲍溶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西风合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寄刘驾》

      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阅读全文]...
  • 描写春草的诗句古诗词

  • 描写春草的诗句古诗词

      蔚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柔柔地,小草拂着裤管让春的气息那么真实地贴*肌肤。

      1、春满江山绿满园,桃李争春露笑颜。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6、《草原晚暮吟》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0、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13、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4、三人行,必有我师。

      15、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16、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17、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18、今朝跪领本师诗。秘密玄机喜得知。勘破万缘忘假相,涤除六欲起真慈。男婚女嫁休心日,意灭情忘舍俗时。恭从吾师云水去,将来决定到天。

      19、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5、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2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3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关于春草的诗句古诗。(杜甫《春望》)

      32、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3、懒看经教懒烧香。兀兀腾腾似醉狂。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客来坐上心慵问,饭到唇边口倦张。不是故将形体纵,养成贫病疗无。

      34、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35、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36、草滿巴西綠,空城白日長。風吹花片片,春動水茫茫。

      37、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8、*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9、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1、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夜上受降城闻笛

      4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十五夜望月

      4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

      4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8、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49、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阅读全文]...
  • 大草原的诗句古诗词

  •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北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4、《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5、《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6、《寄刘驾》  唐·曹邺  一川草*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7、《塞上行》  唐·鲍溶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西风合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8、《寄刘驾》  唐·曹邺  一川草*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9、《塞上行》  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0、《边方春兴》  唐·高骈  草*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11、《草原诗》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阅读全文]...
  • 关于赞美大草原的诗句古诗词大全

  • 赞美,草原
  •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宋·王安石《北山》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唐·高骈《边方春兴》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民歌《敕勒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草原诗》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草原诗》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宋·张轼《立春偶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送别》

    《七绝·过普洱牙草原兼自吟网名原野丁》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初春小雨》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唐·鲍溶《塞上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抒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阅读全文]...
  • 古诗词

  • 文学
  • 古诗词(精选100首)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11.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2.望庐山瀑布李白

[阅读全文]...
  • 水的古诗词

  •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阅读全文]...
  •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古诗词

  •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古诗词

      古诗原文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译文翻译

      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典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美丽的梅花却久开不败,好像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

      往日的乐事已消黯,更何况*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记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归去的美好情景,报春的梅花已渐渐凋零,最可恨这东风匆匆归去,故人却依然在天涯。纵然有点点残花还在,却依依都飘落到衣襟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独自品尝,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与哀伤吧。

      注释解释

      聚景亭:杭州聚景园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东。

      层绿:重重叠叠长满绿苔的梅枝。峨峨:高耸的样子。

      纤琼:纤细娇弱的白梅。皎皎:润泽洁白的样子。

      倒压:倒映贴*。

      幽意:幽静的意趣。

      几番:几度。

      唤酒:相约饮酒。

      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秀丽。此处喻白梅。褪妆:指梅花凋谢

      已消黯:那往日欢乐已在记忆中黯然消逝。

      归辇(nǐan):游园归来的銮驾。此处暗指南宋盛时帝王临幸而归。

      荏(rěn)苒(rǎn):指柔弱的样子。一枝春:指梅花。

      征衣:远游在外穿的衣服。

      铅泪:眼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

      殷勤:情意浓厚。

      遣:排遣。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唱答词,大约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这一年作者在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杨氏祠堂宴集,随后各自分手。

      诗文赏析

      上阕写梅开之盛。开头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树压,西湖寒碧”句意,描绘聚景园梅花盛开之美景。“层绿峨峨”,写绿梅如云;“纤琼皎皎”,写白梅如雪;“波痕清浅”,写水中梅花倒影重重。“过眼”三句写相逢之难,感叹物是人非,美境依旧,而心情却已经迥然不同。“过眼年华”,写光阴的迅速;“动人幽意”,写梅情的高雅;“几番春换”写多次逢春才一见园梅。接下来由此接入对往日快乐时事的的追忆,仍以梅花绾合。“唤酒寻芳”,忆当年游赏之处。“盈盈褪妆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笔。既有对梅花钟爱之情,亦含有对往事眷恋之意。

      下阕转而写今昔沧桑之感,“已消黯”写词人的伤神,点出国家沦亡的惨痛事实,“况凄凉*来离思”,写朋友之间彼此悬隔,无由再见。接下来的一句更为沉重,作者面对聚景亭中的梅花,发出“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的哀叹。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时,本为供已经退位的高宗游赏。高宗崩逝后,孝宗、光宗、宁宗等朝,此园遂成为皇家御苑,天子多有游幸。如今国家已属他人,往昔的盛事当然应该“忘却”,可是想忘却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忘却的.,想回避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这句满含辛酸眼泪的话语,正带出作者不可遏制的亡国之恨。再二句写漂泊之悲。“纵有残花”,写词人惜梅之意;“征衣、铅泪”,叹江南流浪无期。词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叹友人相隔之远。既然连“聊赠一枝春”都难以做到,也只有折梅自赏了。

      本词副标题是咏梅,所以全篇贯穿着梅花的标格和神韵,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兴废之感都通过这浅淡幽香的生命表达出来,可谓语意传神。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带草头的古诗词 - 句子

带草头的古诗词 - 语录

带草头的古诗词 - 说说

带草头的古诗词 - 名言

带草头的古诗词 - 诗词

带草头的古诗词 - 祝福

带草头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人快死的绝望诗句 形容远离纷争的诗句 关于坦然的诗句 有关自省的诗句 形容很久不见的诗句 诗经大气的诗句 赞美吃饭的诗句 愿事事安好的诗句 表达对母亲感激的诗句 拼命工作的诗句 形容人失落的诗句 白跟老的诗句 深情凝视的诗句 傍晚的美景的诗句 形容孩子坚强的诗句 舍不得离开孩子的诗句 对爱不离不弃的诗句 早晨美好的诗句 写山青水秀的诗句 歌颂园林工人的诗句 战友情的诗句 送别死人的诗句 赞美油菜花的现代诗句 关于杉树的诗句 感叹错过的诗句 赞美*台的诗句 关于伍子胥的诗句 含念的诗句 初夏夜晚蛙声的诗句 描述红叶的诗句 读书辛苦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