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关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词渔夫的意象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词渔夫的意象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有关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 燕子,文学
  • 有关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有哪些意蕴呢?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眷恋旧巢的*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另外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郭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六、表现爱情,传达相思

      自古双双对对的燕子引起了许多有情人的情思。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他们满怀憧憬,也希望像燕子一样比翼双飞。于是,诗人词人通过描写双飞的燕子表达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古代词作中这样的燕子意象的词也可谓不少,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写燕子的时候总是用“双双”或“双飞”这两个关键词。如冯时行的《玉楼春》:“杏花微露春犹浅。春浅愁浓愁送远。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暮云浓处轻吹散。往事时时心上见。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燕子双双的爱情是美好的,然而对于那些孤独的少妇来说,现实又往往是此般无奈。少妇看到双飞的燕子时,往往会联想到自身独处深闺的孤独、空虚的日子是那么的漫长于是一种相思与情愁便寄托在了燕子身上。

      七、表现时事变迁,抒国破家亡感慨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当诗人词人们看到一年又一年的燕子,联想到周围人事的变化,不由得产生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于是燕子便披上了时事变迁、民族兴亡见证者的外衣,成为了爱国词人慷慨陈词、宣泄情感的载体,以此来表达对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姓家。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等豪族都住在乌衣巷,由于时移世变,王谢世家变得零落,燕子归来,不遇新主,也只好另寻居处。诗中充满怀旧感伤气氛。

      八、表现羁旅情愁、漂泊之苦

      燕子属于候鸟,所以它的寄居人家、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赋予了它表达羁旅乡愁的意象。尤其对于那些去乡离家、漂泊天涯的词人, 当看到春来秋往定巢檐下的燕子时, 便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引起客居他乡的伤感以及思乡之情。所以以燕子表现羁旅情愁、漂泊之苦的诗词主要以它的候鸟特性展开的。如王炎《点绛唇》“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诗人王炎浪走天涯,想要回到故乡的思绪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家在何处?千山万水之后,已经忘记了来时的路。这是一幅以燕子为代表的晚春乡景图,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景色勾起的是异乡词人浓浓的乡愁。

      九、代人传书,倾诉离人之苦

      南来北往的燕子在古诗词中还扮演着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 信使。燕子作为信使, 使它具有了诉说离情的意象。“我婿去重湖,临窗泣*。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郭绍兰在《寄夫》这首诗中想要借燕子这个信使来向自己的“薄情夫”传送书信,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欧阳修在《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这首闺怨词中刻画的是一位思念自己爱人的深情女子。她借双燕来表明自己对男子的深情思念。

      总之,在诗词中,诗人借燕子这个意象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阅读全文]...
  •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根据说文解字来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在大脑里的意思图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希望大家喜欢!

      砧声,也作捣衣声。古时制衣的料子大多是生料,质地较硬,必须捶捣,让它变得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滑的板(一般为石制,称为“砧”)上,用木槌(称为“杵”),均匀地有节奏地逐次捶击,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

      由于妇女白天要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一般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且往往是在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因而每当秋风吹起,开始缝制寒衣时,妇女们就会趁着“八月九月正夜长”,相约一同去捣衣,于是就形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了。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主要有以下两层内涵:

      思妇怀人。为家人缝制衣服,为征人赶制军衣,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出征在外的征人。因此捣衣的动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砧声,不仅只是一种家务劳动,而是最易牵动思妇感情的事,所以,后来也成为古典诗歌中表现思妇怀人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郑准《代寄边人》)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吴大江《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晏几道《少年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贺铸《捣练子》)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

      游子思乡。清幽月夜,捣衣砧声,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这种声响也是华夏民族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

      (牟融《客中作》)

      江城向晚西流急,无限乡心闻捣衣。 (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陆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生查子》)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澜?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心中自然涌起无尽的乡愁。

      傍晚,暮钟敲过,月华澹澹,从远远的河滩上或是密林掩映的小溪边传来阵阵砧声,会传递一种怎样凄清而又寂寥的况味!又会唤起多少人无尽的愁思!这哪里仅仅是捣衣之声?它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意象,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拓展:意象分类

      古代诗歌中意象主要种类:

      方式一

      1、树木类

      2、花草类

      3、动物类

      4、风霜雨雪水云类

      5、器物类

      6、颜色类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8、地点

      9、其他类

      方式二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的向往)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方式三

      1、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

[阅读全文]...
  • 沉醉东风·渔夫古诗词

  • 沉醉东风·渔夫古诗词

      古诗原文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译文翻译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蘋花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数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注释解释

      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蘋(pí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忘机友:机,机巧、心机。忘机友即相互不设心机、无所顾忌、毫无算计技巧之心的朋友。

      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显贵。

      叟:老头。

      诗文赏析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这仅仅是表层,作者还另有深意。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容易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蘋”“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之慨。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

[阅读全文]...
  • 关于渔夫的诗句

  •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张志和《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韩愈《湘中》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朱敦儒《好事*·渔父词》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

    白头渔父不解愁,往来捕鱼湖水头。——孙蕡《捕鱼图》

    渔父词潇湘画中,雪翻秋浪,玉削晴峰。——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常建《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晚来渔父喜,罾重欲收迟。——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渔父回舟,应笑湘累,不*糟丘。——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渔父严陵,农夫陶令,尽会婆娑。——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孤烟一点绿溪湄,渔父幽居即旧基。——钱起《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

    此处闻渔父,时时鼓棹歌。——寒山《诗三百三首》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杜甫《壮游》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隐屏峰下*林路,渔父坛边文杏树。——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屈原何清,渔父何卑。——徐祯卿《将进酒·将进酒》

    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苏轼《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韩翃《送中兄典邵州》

    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罗隐《别池阳所居》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苏轼《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行人几回老,渔父只高歌。——释文珦《七里滩别友》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陈子昂《群公集毕氏林亭》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杜荀鹤《春日登楼遇雨》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韦庄《庭前桃》

    沧浪有渔父,逸步脱羁绁。——范祖禹《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

    再三谢渔父,从此事纶竿。——项安世《三山矶答渔父歌》

    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权德舆《暮春闲居示同志》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

    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元结《系乐府十二首·欸乃曲》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杜甫《回棹》

    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陆龟蒙《南泾渔父》

    吾嘉渔父旨,雅叶贤哲操。——陆龟蒙《南泾渔父》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中》

    未许园丁知姓字,先从渔父问仁邻。——薛嵎《新筑湖外草阁》

    左招农叟右招牧,亦有渔父相追寻。——陶安《樵隐歌》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屈原泽畔,渔父江滨。——李瀚《蒙求》

    吾伊补书债,欸乃效渔父。——郑清之《江汉亭百韵》

    长歌对渔父,沦浪有遗风。——释文珦《镜中放歌》

    再见缁维访渔父,却无渔父听清歌。——薛师石《水心先生惠雇瓜庐》

    商羊不觉舞,渔父收微缗。——李处权《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客船树杪钩石棱,渔父云端晒缯网。——孙蕡《次归州》

    客计年来尚卜居,楚江渔父意何如。——宗臣《旅怀二首·其二》

[阅读全文]...
  • 古诗词常见意象知识点整理

  •   导语:众所周知,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1988年高考语文首次出现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中的《》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古诗词常见意象知识点整理]

[阅读全文]...
  •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归纳

  •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归纳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例句及出处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例句及出处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阅读全文]...
  •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 文学
  •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4)隐者高士的象征

      (5)清冷淡雅的美人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3、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4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5莲

      爱情

      6梧桐

      凄凉、悲伤

      7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9、红豆

      爱情、相思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11、竹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丁香:

      愁思或情结

      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象征美人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

      21牡丹:富贵 美好

      二、动物类

      1蝉 :

      (1)品行高洁。

[阅读全文]...
  • 白朴《沉醉东风·渔夫》译文注释及赏析诗词

  • 阅读,文学
  • 白朴《沉醉东风·渔夫》译文注释及赏析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朴《沉醉东风·渔夫》译文注释及赏析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沉醉东风·渔夫》

      元代: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沉醉东风·渔夫》译文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蘋花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数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沉醉东风·渔夫》注释

      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蘋(pí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忘机友:机,机巧、心机。忘机友即相互不设心机、无所顾忌、毫无算计技巧之心的朋友。

      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显贵。

      叟:老头。

      《沉醉东风·渔夫》赏析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这仅仅是表层,作者还另有深意。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容易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蘋”“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之慨。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

      《沉醉东风·渔夫》作者介绍

      白朴(1226—约13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阅读全文]...
  • 常见古诗意象大全

  • 常见古诗意象大全

      导语:我们阅读的古诗中运用的许多意象,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丰满。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古诗意象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我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在分析和欣赏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不过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或许能更顺畅些。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渔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渔字的诗词

  • 渔牧二首 其一 渔

    夏原吉〔明代〕

    数口团栾舟作屋,四时温饱水为田。人来或问行藏事,不说桐江与渭川。

    题吴县叶渔庄司马承桂五湖渔庄图 其一

    王锡九〔清代〕

    万顷湖光照读书,四围碧柳更萧疏。*生领略烟波趣,渔弟渔兄共结庐。

    题吴县叶渔庄司马承桂五湖渔庄图 其二

    王锡九〔清代〕

    依然人境绝尘埃,最好扁舟一溯洄。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阳红处钓船来。

    拟渔樵耕牧四首 其一 渔

    胤禛〔清代〕

    舴艋漂摇随处家,一篙绿水度年华。风罾逐浪蘋溪远,雨网冲烟柳渚斜。

    在在耽闲盟白鹭,朝朝买醉馔红虾。团圞儿女欢篷底,岂羡浮名举世夸。

    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 其二

    郑鸿〔清代〕

    旧事重思各黯然,酒场诗社已成烟。归来自惜匆匆甚,回首风光十七年。

    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 其三

    郑鸿〔清代〕

    香海风流人已去,尚馀螺壳擅辞华。渊源家学千秋继,不愧诗名在杜家。

    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 其四

    郑鸿〔清代〕

    司马桥边曾觅句,桓公台下几探春。他年再访花山路,惜少当时旧酒人。

    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 其一

    郑鸿〔清代〕

    记得髫年学赋诗,锦秋湖畔得良师。不知此日东堂下,可有梅花似昔时。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淮上渔者

    郑谷〔唐代〕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江浦风 一和: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句子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语录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说说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名言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诗词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祝福

古诗词渔夫的意象 - 心语

推荐词条

带有隶的古诗 关于元旦的四行古诗 以叶开头的古诗词 默写古诗的么 古诗格式的评语 好雨知时节这首古诗词的隶书 关于母亲的古诗幼儿版 写落第的古诗词 查古诗梅花的资料 忆江南古诗白居易的概括 称赞大名府的古诗词 中班寒假亲子古诗小池的美篇 关于夏至的古诗简单 财路的古诗 传承古诗的文化生活依据 关于大年初五的古诗 归燕古诗的朗诵 放小池的古诗 云外峰的古诗 美丽的陶醉古诗 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的拼音 小学课表要求背诵的古诗 简单易背的古诗30首 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古诗词 以牛字结尾的古诗 劳动的古诗和图片 查关于草原的古诗 古诗能营造气氛的四字词语 观水灵感的古诗 相思树古诗文的寓意 说挫折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