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关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的好句子赏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的好句子赏析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句赏析

  • 古诗句赏析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赏析】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赏析】这首七绝又名《咏绣障》,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前两句写诸妇女绣花时的情景,她们坐在堂前凳上拈笔绣描,花蕊鲜艳,栩栩如生;当日暮降临,背景渐暗,所绣花品更加夺目。后两句通过想象、衬托从侧面生动含蓄地写所绣的巧夺天工。如果把这些绣花放到春天的花园里,就会把柳树上的黄莺吸引下来。不似春花胜似春花。用语巧妙,生动形象;诗的造诣工深,可见一斑。

      王昭君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赏析】开头两句对偶写出王昭君来到漠北的感受和心理: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环境,是写感受,也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心情;汉月如钩钓胃肠也用比的手法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的撕心裂肺的怀想。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就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阅读全文]...
  • 古诗句赏析

  •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赏析】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赏析】这首七绝又名《咏绣障》,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前两句写诸妇女绣花时的情景,她们坐在堂前凳上拈笔绣描,花蕊鲜艳,栩栩如生;当日暮降临,背景渐暗,所绣花品更加夺目。后两句通过想象、衬托从侧面生动含蓄地写所绣的巧夺天工。如果把这些绣花放到春天的花园里,就会把柳树上的黄莺吸引下来。不似春花胜似春花。用语巧妙,生动形象;诗的造诣工深,可见一斑。

      王昭君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赏析】开头两句对偶写出王昭君来到漠北的感受和心理: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环境,是写感受,也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心情;汉月如钩钓胃肠也用比的手法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的撕心裂肺的怀想。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就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阅读全文]...
  • 古诗赏析 让人放弃的句子

  • 励志,放弃,名言
  • 1、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

    2、选择的东西去努力,不管付出再多也不放弃。

    3、如果你不爱一个人,请放手,好让别人有机会爱她;如果你爱的人放弃了你,请放开自己,好让自己有机会爱别人。

    4、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如果,你想摘月亮,那么请你先看看自己的海拔。

    5、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命运一定要让我们放弃的话,我们还有必要死死抱着不要放吗?

    6、我是一个疯子,为了一个骗子,然后放弃了一个傻子。

    7、一个人能走多远全在于自己,不尝试就永远不可能知道。

    8、有时候,你放弃了某人,并不是因为你不再在乎,而是因为你意识到他已不在乎了。

    9、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10、爱在最美丽的那一刻我们放开了彼此的手,痛也只有自己知道。

    11、总会有些黑与白的东西,虽不愿放弃,却无力继续。

    12、如果有一天我放弃了你,不是因为我爱上别人了,是因为你一点不在乎我!

    13、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14、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他,我才遇到了你。继续走吧,你终将收获自己的美丽。

    15、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的放弃了。

    16、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你无数次说着要放弃,但终究还是舍不得!

    17、这世间没有卑微的爱情,貌似卑微不过是因爱你太多罢了,在最终化为无言里,没有成全、没有怨恨、也没有祝福,只有一抹凄凉的眼神,在风中飘散。

    18、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坚持下去才可能成功!

    19、为一句话高兴到死的人也能为一句话痛苦到死。

    20、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21、放弃一个人并不痛苦,痛苦的是放弃心中的爱。

    22、你不知道某些时刻,我有多么难过。你不知道,没有回应的等待,真的让人很累。你不知道,我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敢念念不忘。又或者,你不是不知道,只是假装不知道。你那么自私,我那么傻。

    23、有些伤痕,划在手上,愈合后就成了往事;有些伤痕,划在心上,那怕划得很轻,也会留驻于心;有些人,*在咫尺,却是一生无缘。

    24、爱情,从来都是种百转千回的事情,不曾放弃,不曾受伤害,不曾难过,不曾迷茫,怎懂得爱人?原来,爱情竟是含笑饮砒霜。

[阅读全文]...
  • 古诗《氓》赏析

  • 学生
  • 古诗《氓》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氓》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氓》是一首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端抛弃的女子的自伤之诗。全文共分六章,章章娓娓道来,生发对无情丈夫的血泪控诉,诉尽弃妇的悲苦。第一章(第一段)弃妇回忆了她与丈夫订立婚约时的情形:那傻小子借买丝之名前来与“我”谈婚嫁之事。“我”依依不舍的送他归去,同时告诉他,等他有了“良媒”,两人就在秋天谈婚论嫁。第二章(第二段)是弃妇的怀想。弃妇登高怀远,热切盼望着那小伙子的迎亲车队。终于,吉时已到,弃妇嫁到他家,如愿以偿。第三章(第三、四段)描述了弃妇色盛与色衰时的生活状况。弃妇色盛时,夫妻缠绵,色衰时,丈夫三心二意,空留弃妇独自悲伤。第四章(第五段)弃妇自述自己辛苦劳作却反遭丈夫抛弃的不幸遭遇。行文里,弃妇如泣如诉,充满感伤。第五章(第六段)弃妇自叹身世的不幸,以自己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作结。

      短短的几章文字,描绘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无情抛弃的悲惨经历,其在揭示古代女性婚姻生活的不幸,倡导维护女性权益,反对社会压迫方面的主题不言而喻。这么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古代妇女的不幸,正是当时千千万万弃妇形象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中弃妇的惨遭抛弃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父系社会中对女性权利的漠视以及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诟病。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女性各方面的权利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维护,但是仍有不少婚姻悲剧的发生,如“闪婚”,“闪离”,“第三者插足”等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氓》对我们的婚姻现状及婚姻道德进行反思与思考,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氓》在艺术手法上,赋,比,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使弃妇的形象呼之欲出。赋是铺陈直叙,诗中弃妇对自己不辞辛劳,操持家务,却落得被丈夫抛弃,被兄弟讥笑的境地的叙述,就是一个典型。比,即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文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水流之有岸畔,反喻自己的痛苦无穷无尽,形象生动。而“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男女情意浓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男女情意已衰,则是很精到的起兴。

      本文是一篇叙事诗,却插入了女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呈现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这在先秦时期是难能可贵的。《氓》全诗以叙事为主,较为详细的叙述了弃妇婚姻生活前后的点点滴滴。同时,诗中弃妇又慨叹自身的不幸,抒发其自怨自艾之情;生发男易薄情,而女易陷入情网无法自拔的议论。

      修辞手法运用的多样性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艺术手法中的“比”自不必说。除此以外,《氓》诗中还巧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就大的方面而言,弃妇的丈夫在婚姻前后迥然相异的表现是本诗最大的对比。从小的细节来看,也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德行之比。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用“总角”借代儿童的修辞,也是一个小亮点。总而言之,多种修辞手法并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生动性。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诗经氓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朱熹《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阅读全文]...
  •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 著名
  •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导语:我国的古诗非常多,那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点评赏析】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03、《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点评赏析】

      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竟视金玉如砖石。《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

      04、《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阅读全文]...
  • 木兰诗好句赏析

  • 木兰诗好句赏析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木兰诗好句赏析,希望你会喜欢!

      《木兰诗》文章句子赏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修辞 :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木兰诗》文章赏析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阅读全文]...
  • 古诗《天可度》及赏析

  • 古诗《天可度》及赏析

      《天可度》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著名作品。作品出自《全唐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天可度》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天可度》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

      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

      作品赏析

      【注解】:

      ①度:测算。

      ②量:丈量。

      《天可度》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旨在“恶诈人也”。这两句是说,天有多大可以测算,地有多长可以丈量,唯有人心之险恶难以预料,难以防备。这是白居易作为谏官(左拾遗)对官场状况观察后所作的艺术概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白居易在这里说“天可度,地可量”的依据,大约源于《淮南子》“天文”和“地形”两篇的下述两段文字:“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这是*古代学者和术士对天地大小远*的认识。

      注释

      “掩鼻”句,出自《战国策·楚策四》“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於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於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

      “掇蜂”句,《太*御览》卷九五O引汉刘向《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後母。母取蜂去毒,系於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日:‘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指受人诬陷,父子反目。唐李端《杂歌》:“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慈母疑。”

      ”海底鱼兮天上鸟“句,《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唯有人心相对时”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五代十国时)闽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既弑康宗(王继鹏),常惧国人之讨,相与结婚以自固。闽主曦果于诛杀,尝游西园,因醉杀控鹤指挥使魏从朗。从朗,朱、连之党也。又尝酒酣诵白居易云:“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因举酒属二人。二人起,流涕再拜,曰:“臣子事君父,安有他志!”曦不应。二人大惧。。。文进、重遇使拱宸马步使*弑曦于马上。“

      ”阴阳神变“,犹言各种变化。

      “瞋“,怒也。

      李义府,《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於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

[阅读全文]...
  •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 著名,古诗文
  •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

      导语:我国的古诗非常多,那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点评赏析】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03、《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点评赏析】

      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竟视金玉如砖石。《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

      04、《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阅读全文]...
  • 《枯棕》古诗赏析

  • 文学
  • 《枯棕》古诗赏析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枯棕》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枯棕》作品介绍

      《枯棕》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9卷第14首。这首诗是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所作。当时军兴赋繁,故杜甫作此为蜀民*。此诗写实中兼有比喻。杜甫是一向关心人民的,所以写景赋物,往往必有所感触。即如此诗,也不是为赋枯棕而赋枯棕的,他是由棕之枯,写出了剥削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

      二、《枯棕》原文

      枯棕

      作者:唐·杜甫

      蜀门多棕榈⑴,高者十八九⑵。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⑶,青青岁寒后⑷。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⑸。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⑹。

      嗟尔江*,生成复何有⑺?

      有同枯棕木⑻,使我沉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⑼?

      啾啾黄雀啅⑽,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⑾,摧残没藜莠⑿。

      三、《枯棕》注释

      ⑴蜀门,犹蜀中,即成都。棕榈,也作“椶榈”,常绿乔木,棕榈皮上有毛,称棕毛,可制绳帚刷等,故下有“割剥”语。起八句写其枯。

      ⑵十八九,十有八九。

      ⑶棕榈有叶无枝,状如蒲葵。

      ⑷《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此句是说棕榈和松柏一样经冬不凋。

      ⑸因割剥太厉害,故反先蒲柳而枯死。

      ⑹军乏,军用缺乏。“取”字,这里读zhǒu。这以下八句联系到人民和时事,说明了所以枯之故。“伤时”二句,是一诗的主旨。因一物尽取,故殃及于棕树。

      ⑺生成,即上所谓物。生是地之所生,成是人之所成。总之什么都被剥一空。

      ⑻此句是说如同棕木的被斧斤割剥以至于死。

      ⑼这两句双关人和木。死者即已休,如棕之已被剥多而枯死,生者何自守,如棕之未甚遭割剥但终当被割剥而死。何自守,是说凭什么来保住自己的生命呢?

      ⑽未四句慨叹其枯。啅,群雀噪声。“啅”字一作“啄”。

      ⑾尔,指枯棕,亦双关人民。

      ⑿莠,狗尾草。“摧残”二字和上文“割剥甚”“一物尽取”照应。

      四、《枯棕》赏析

      这首诗和《病橘》都是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所作。当时军兴赋繁,故杜甫作此为蜀民*。此诗写实中兼有比喻。杜甫是一向关心人民的,所以写景赋物,往往必有所感触。即如此诗,也不是为赋枯棕而赋枯棕的,他是由棕之枯,看出了剥削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因而写了这首诗。

      五、《枯棕》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六、文学赏析

      全诗二十句,可分三段。

      前八句写棕之枯。首二句直入“棕榈”以应题,并用“蜀门”加以限定。棕榈树生于秦岭以南,蜀地自然多见。此诗既慨蜀中百姓之不堪繁赋,因托当地多见而*凡之树种来作载体,又能以“割剥”相贯,使二者形、意吻合。表里如一,主旨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空间。如任取一物加以咏叹,便不能使作品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四两句紧扣题中“枯”字,用抑笔,言棕皮因割剥得太厉害,纵然这树很多且十有八九长得高大,也难逃厄运,会很快枯萎的。在结构上,此处用“众”呼应前文“多”,又以“虽”、“易”二字形成逆笔转折,造成开合之势,宕出下文,由叙述转为描绘,进一步刻划其“枯”:“徒布”二句用宽笔,言棕榈本来其叶如云,如松柏经霜雪而不稍减其青翠之色;“交横”二句用紧笔,言其枉自具备了耐寒的品质,终因斧斤交集,先于蒲柳凋零了。此处用不耐寒冷、至秋即衰的蒲柳作反衬,用笔一松一紧,将棕榈惨遭割剥的不幸作了立体的描画,构成丰厚的意象,使主题能植根于其中并得以深化。

      中八句述棕枯之由。“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二句承前启后,为全诗过脉。前已言棕被“割剥甚”,先于“蒲柳”而凋零,至此顺势一接,道出其所以出现如此反常情况,是因“军”兴而物“乏”之故——战乱频仍,军中自然匮乏,故凡有可用之物,皆被搜刮以充军实,棕皮当然不能幸免。这两句又是诗眼。句中一“伤”一“苦”,构成全诗的情绪基调,与题中“枯”字暗扣:棕若不“枯”,何以令诗人既“伤”且“苦”?二字将诗人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与衰败的国运的深深忧虑全盘托出。而一“尽”字,又是全篇立意的关键:棕因“尽”剥而枯,民因“尽取”而不欲活,这正是诗所要表达的主旨。“嗟尔”以下由“物”过渡到“人”。既然“官”已“尽取”一切有用之物,蜀中百姓已没有什么剩下的了,就与那因割剥过度而枯死的橡榈树命运相同,这是多么的令人吁嗟、叹息。此处继“伤”,“苦”之后,又连出“嗟”、“叹”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之辞,将诗人一腔忧国忧民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接着“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两句,一笔双关,既写人,又写树,意谓:无论是树是人,死去的也就罢了,那么活着的又靠什么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呢?断绝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死者的今天不正是生者的明天么!诗至此立意又深一层,不仅哀伤死去的,更是担忧活着的。从诗人奏响的情感音符中感受到了他那颗赤子之心的搏动。就章法言,此处由人而及于树,又提起了未段。

      末四句感慨之辞。《诗经·秦风·终南》有“交交黄鸟,止于棘”之句,起兴之语。此处“啾嗽黄雀”与之异曲同工,为见景生情,进行气氛渲染与情绪烘托。黄雀呜叫,其声“啾啾”,好不凄惨。这与《兵车行》结末“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嗽啾”实为同一种意境,所异者一写战场,一写后方,可见偌大*,已无安宁之地。“寒蓬”句,言枯棕经黄雀一啄,棕毛纷飞,如蓬草般随风飘散,景象亦不可谓不凄凉。两句同为场景描写。结尾两句由此而生无限感慨:“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既写树,又言人,仍是一语双关——被“摧残”者,何止于棕榈树,而“形影干”,也是对被榨干血汗与骨髓的劳动者的真实写照。“形影干”与前文“割剥甚”首尾照应,扣“枯”字,是点题之笔;一“念”字,寄托着诗人对惨遭“割剥”的树与入的无限同情;“摧残”之辞,又表达出诗人对官府横征暴敛行径的无比激愤。然而,诗人一介书生,阻止不了这场悲剧的上演。结局只能是“没藜莠”——树枯而人亡,一同埋没于荒草丛中l此处与前文“如云叶”、“青青岁寒后”构成形象与色彩的强烈反差,从而使全篇主旨得以凸现:蜀地棕榈树本是干拔而叶茂,其色青青,终因过度割剥而形销影灭,埋没荒草;蜀中百姓本是丰衣足食,太*安康,终因战乱军兴而惨遭掠夺,生计断绝,竟然会因冻馁而死。正如王嗣爽所说:“因军而剥棕,既悲棕之枯;因枯棕而念剥民同之,因悲民之困。”(《杜臆》)

      这首诗托物而寓意,主旨直露,是杜甫咏物篇什中现实性很强的佳作,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关心民瘼的博大情怀。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则以比为主,借树言人,使全诗所要表达的主旨形象化,从而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又在比兴中兼用赋法,时而直陈其事,摒弃了一般咏物诗的含蓄,这既是抒发强烈感情的需要,又得“为民*”之旨,使诗歌增强了针砭现实的意义。此外,在章法结构上,注重了前、中、后的关联与照应,又多用双关,使出入转化更显自然而不露痕迹,足见诗人驾驭是体的非凡工力。

      七、《枯棕》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219_14枯棕杜甫

      蜀門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剝甚,雖幸嘁仔唷

[阅读全文]...
  • 清明古诗赏析

  • 清明
  • 清明古诗赏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清明古诗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踏青的*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起了忧思。路上车马嘈杂,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莺飞蝶戏。诗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郊行即事》

      【宋】程颢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句子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语录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说说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名言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诗词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祝福

古诗的好句子赏析 - 心语

推荐词条

是描写瀑布的古诗 辞旧迎新的文案古诗 跟过年有关的古诗带画 祝福人*安的古诗 赞美恋人美丽的古诗 关于仲春天的古诗 关于为国牺牲的古诗 形容女子多病的古诗词多 常见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小学人教版喜悦欢快的古诗词 分班的古诗 古诗词中借代的手法 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 莫劝他人善良的古诗 过年与茶的古诗 古诗悯农其一的 湖水开头的古诗词 冯梦龙的古诗作品翠鸟移巢 有关房产的古诗 很会背古诗的北大才女 描写长寿花的古诗词 关于有韵的古诗 描写月色或思乡的古诗 土地是父母的财富古诗 24节气关于春季的古诗 古诗在生活的妙用 形容杏花开的古诗词 关于黄河的几首古诗 七七步诗的古诗作者曹植 泊秦淮古诗的作者介绍 浪漫带山川的古诗

随机推荐